讀書誌:《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如此時勢,讀書何用?三寸不爛之舌何為?可以斥退惡勢力嗎?可以令人刀槍不入嗎?辯才無礙,擋不住人間險惡,書生與他的一張嘴當然百無一用,只能奢望有用之身再有用一點,留待某次「意外」,助人自助。

參與大專辯論多年,筆者對自己的演講能力頗有信心,只要站在演講臺上,自生睥睨天下之志,雖千萬目光注視亦不慌亂 ...... 應該如此吧。筆者還有一絲自知之明,看似鎮定,只因歷練膚淺,未有機會遇見/見識令我慌亂的重要場合或畏懼的學究政要,明白不能自滿,間或要進修一下演講之道。


聞TED這個知名的演講活動多年,知道TED取自三個詞彙的首個字母(1):

  1. Technolory 科技
  2. Entertainment 娛樂
  3. Design 設計

TED成立於1984年,起初就重視上述三者的結合,巧合的是同年Apple Macintosh及Sony CD Diskman面世,都是聚合上述三個原素的重要案例(266頁)。

本著作(《演講指南》)由TED團隊合作完成(15頁),冠名作者Chris Anderson是TED的第二代「掌門人」。全書有很濃郁的「美式成功樣板show」味道,總之某某人如此做,結果成功(發大財)了!幸好內文不單是人生勝利組故事大平賣,同時有細緻的技巧描述及分析,並且強調優秀的演講方法並非只此一家、不要把建議的方式視為演講的不二法門、書中提及的種種技巧只是鼓勵演講者應該有所變化(12頁)等等,展示出作者群的自信、氣度與視野。

TED這一家之言,到底是甚麼一回事?其核心價值是甚麼?

18-minute Rule

TED的演講形式可謂千變萬化,內容亦早已超越科技/娛樂/設計這個框框,涉獵各種領域。如何把這些演講一言以蔽之?先看時間規範:18-minute Rule。TED要求所有的演講,都要在18分鐘內完成。可能嗎?筆者未曾親歷這種演講,但TED聲勢顯赫,非一時僥倖,18-minute Rule其來自有因,筆者嘗試從《演講指南》及TED官方網頁中找尋線索。

限時內完成不了演講,有何問題?分心!因為人的專注力大約可維持18分鐘(2),在此限時內演講者若能清晰鋪陳、細緻解釋,聽眾自然更有效吸收演講內容。況且時間緊湊,少講廢話,直指重心,總會是一件好事,《演講指南》內不少建議都是幫助演講人突出講題重心,避免浪費時間經營旁枝。

18-minute Rule只是一個表象,TED並非為這個規限而存在,其核心價值在於分享有價值的思想,文抄如下(32-33頁):

.....本書的中心理論是,凡是有思想值得與他人分享者,都能做出一場有影響力的演講。對於演講,唯一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信心、台風,或演講的流暢性,而是有值得一講的東西......

請留意,是分享有價值的思想,不是推銷有價值的商品。《演講指南》提及其中一種要避開的演講風格,就是在演講中進行推銷(41–43頁),作者強調:

......他們的演講不是為了施予(give),而是為了獲取(take)...…
...…縱使在商場上做推銷時,你的目標也應該是施予,最有成效的銷售員站在聽者的立場去設想......

《演講指南》從這類基調開始,和大家討論如何鋪陳思想、或說故事或作說客、與聽眾互動、撰寫演講稿等等技巧。


辯論大哉用

《演講指南》的細緻技巧,都是針對、完善那18分鐘的演講,故此難以直接套用在因時制宜的辯論比賽或政策辯論當中。幾經篩選,以下幾個章節也許對辯論員有較大啟發:

  • 與聽眾連結
    筆者認為這部份是《演講指南》最值得辯論員細讀的內容(67–83頁,235–246頁,265–286頁)。
    演講(包括辯論過程的簡短發言)似乎是一個單向過程,沒有聽眾參與的空間。真的嗎?演講有何獨特價值與地位?為甚麼還要演講?文字交流效果不就是一樣嗎?我們會興致勃勃、持續個多月讀一本600頁的《巨流河》,但那個癡漢會堅持聽畢6小時的演講?
    演講當然與對話的互動有別,但演講人可以努力和聽眾建立連結,超越自說自話的框框。《演講指南》提及的「講者與聽眾連結」,正是那種台上台下的細緻互動,如何進行、發生。另一方面,它與閱讀過程中建立的「作者與讀者連結」也有分別,產生的影響力也不同。正因為演講這種「與聽眾連結」的特質,演講不單「不死」,在21世紀仍然有很大影響力!站在台上的辯論員,應深明此理,努力與聽眾建立連結,繼而打動聽眾、說服聽眾。
  • 無腳本/有腳本演講
    「….請務必區別無腳本無準備….」(171頁)
    《演講指南》提及的腳本,當然指演講稿。現行辯論比賽制度,只有正方/甲方首位辯論員可以於賽前撰稿,其他位置的辯論員要面對千變萬化的質詢與反詰,那有可能未卜先知寫下詳盡稿件?充其量只能先行撰寫一些簡短句子段落,回應預料出現的種種質詢。寫好短句段落,就是做了足夠的準備。誠然,準備再好的辯論發言,始終不是一次無腳本演講,但精神相通,可以參照。
  • 站臺
    演講者/辯論員如何出臺、站臺,似乎是「外練筋骨皮」的表面功夫,但不要輕視這些表面功夫,外觀往往能與心態互動。出臺前處理好站臺環節,演講那一刻,就能如魚在水,渾然不覺。似乎很玄,其實離不開初衷及準備功夫。
    行頭(213–217頁)
    「….把焦點擺在你的演講內容上,而非服裝上….」(217頁)
    行頭就是身上那件衣服,真的不太重要,不應讓它在你站臺一刻影響你,但是「萬一」出了亂子,怎麼辦?筆者曾經協助朋友主持一個安息禮拜,開始一刻,糟糕!為甚麼穿了一對有裂口的鞋子出來!前述「如魚在水,渾然不覺」的專注狀態,失守了,惟有靠賴多年的經驗熬過,總算沒有辜負朋友所托。經驗不可持,事前花少許時間打點好裝束,是應有之義。
    心裡準備(219–224頁)
    ….演講的重點不在於你,在於你熱中的思想....把它當作禮物贈予聽眾….(224頁)
    說到底,渾然不覺地專注,目的還是那一個:分享有價值的思想。至於透過調節呼吸或「搜索朋友」來克服怯場,《演講指南》沒有強調那一項是必殺技,各師各法,適合自己就可以。以筆者為例,站臺多年極少怯場,表面揮灑自餘,但警覺性相對不足,容易疏忽小節,造成錯失。站臺時結結巴巴的緊張大師,參考《演講指南》的建議,一樣可以清晰發言,甚至把站臺壓力轉化為助力(221頁)。
    聲調與儀態(235–246頁)
    ….別試圖模仿別人,聚焦你的演講內容和你對它的熱情,別害怕讓你的個性顯露出來….(245頁)
    這一章節很有意思,不單追求好看的儀表與令人舒適的聲調,更多關注如何透過說話技巧、肢體語言,與聽眾建立連結,增強感染力。筆者認為這已經進入「內練一口氣」的境地,就是如何展現演講者/辯論員內裡的熱忱,passion!筆者見過極具passion的辯論員,不甚優雅,說話有點吵耳,但言說內容直入心坎,令比賽中的對手不能忽視,滋長戰意與之短兵相接!在TED演講場地,可以透過向聽眾講故事,藉此「....激發人們關注演講主題....從純粹興趣轉變為深切專注的時刻,他們開始感染你的情緒,開始關注你、喜歡你....」。(80–81頁)

《演講指南》內還有不少改進演講技巧的實用建議,熟讀加上鍛鍊,對一名辯論員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辯論比賽正方(或甲方)的開辯,其功能最接近演講,有機會用得上《演講指南》內大部份技巧。

自古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然而千萬別因為其他人蠻不講理,就縱容自己變成一樣言談乏味、引喻失義,甚至言不及義!尤其在大是大非之前,怎能容忍自己不夠騙徒渾蛋們理直氣壯!



註:

(1) 《Our organization》 https://www.ted.com/about/our-organization

(2) 《What is a TEDx Talk?》 https://www.ted.com/participate/organize-a-local-tedx-event/tedx-organizer-guide/speakers-program/what-is-a-tedx-tal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關間聞的沙龍
29會員
133內容數
關間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也許你有很棒的構想,但若不能讓人記得你說過什麼,一切都白搭! 學會TED等級的溝通與表達,你和你的構想將贏得更多機會! 你也許不一定能站上TED講台,卻不時要推銷自己。 平均每分鐘就有長度達2天的影帶上傳到網路, 在這樣的世界裡,只有真正獨特、出乎意料的
Thumbnail
也許你有很棒的構想,但若不能讓人記得你說過什麼,一切都白搭! 學會TED等級的溝通與表達,你和你的構想將贏得更多機會! 你也許不一定能站上TED講台,卻不時要推銷自己。 平均每分鐘就有長度達2天的影帶上傳到網路, 在這樣的世界裡,只有真正獨特、出乎意料的
Thumbnail
一定要在18分鐘做完簡報?數據才有說服力? 投影片絕對不能超過10張?說話一定要有哏? 其實,讓人記住你的關鍵在於,說出一個好故事。 分析50位世界級領袖說故事的魅力,找出其中訣竅
Thumbnail
一定要在18分鐘做完簡報?數據才有說服力? 投影片絕對不能超過10張?說話一定要有哏? 其實,讓人記住你的關鍵在於,說出一個好故事。 分析50位世界級領袖說故事的魅力,找出其中訣竅
Thumbnail
★「一場成功的演說,就是一次小小的奇蹟─人的世界觀, 可以因為一場演說而再也不一樣。」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TED策展人 ●演說,是一種力量乘數(force multiplier)。好的口才,可以讓你跟你的才華更受重視。你會更加炙手可熱。一旦將演說的技巧跟你原有的才華結
Thumbnail
★「一場成功的演說,就是一次小小的奇蹟─人的世界觀, 可以因為一場演說而再也不一樣。」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TED策展人 ●演說,是一種力量乘數(force multiplier)。好的口才,可以讓你跟你的才華更受重視。你會更加炙手可熱。一旦將演說的技巧跟你原有的才華結
Thumbnail
研究發現,現代人的專注力至多維持八秒鐘。 過了八秒,聽眾就會開始神遊😱 要如何讓聽眾專心的聽你說話,是現代人必學的一堂課
Thumbnail
研究發現,現代人的專注力至多維持八秒鐘。 過了八秒,聽眾就會開始神遊😱 要如何讓聽眾專心的聽你說話,是現代人必學的一堂課
Thumbnail
5月初我偶然看見了一張TEDx武康路的講者招募海報, 看了下主題叫”有沒有一部電影讓你感受到美好”...
Thumbnail
5月初我偶然看見了一張TEDx武康路的講者招募海報, 看了下主題叫”有沒有一部電影讓你感受到美好”...
Thumbnail
幾年前,在某種因緣際會之下,我被邀請到一間大專院校,針對某一個畢業班的學生做一場演講。學生即將進入社會,邀請我的老師希望我對這群未來的社會新鮮人提供一些建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的確是有用的格言。 如果給我6個小時砍一棵樹,我會把前面4個小時先拿來磨利斧頭! 看起來,應該是這個樣子:
Thumbnail
幾年前,在某種因緣際會之下,我被邀請到一間大專院校,針對某一個畢業班的學生做一場演講。學生即將進入社會,邀請我的老師希望我對這群未來的社會新鮮人提供一些建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的確是有用的格言。 如果給我6個小時砍一棵樹,我會把前面4個小時先拿來磨利斧頭! 看起來,應該是這個樣子:
Thumbnail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Thumbnail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Thumbnail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Thumbnail
「人是互相的,如果我們對觀眾感興趣,那麼,觀眾也會對我們感興趣。」——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TED Talk:十八分鐘的祕密》一書指出,演講開始的前 10~20 秒是觀眾注意力的高峰,因此一定要把握開場的黃金 20 秒,讓他們覺得不專心聆聽是很大的損失。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
Thumbnail
「愈是高深的主題,愈需要你找出造成障礙的地方,然後,用讓別人都能聽得懂的方式說出來。」——凱西.西耶拉(Kathy Sierra) 1969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馬克斯.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曾說,只要是想傳達智慧給他人,無論是什麼樣的話題,都要以聽者並沒有具備與講題相關的專業知
Thumbnail
「愈是高深的主題,愈需要你找出造成障礙的地方,然後,用讓別人都能聽得懂的方式說出來。」——凱西.西耶拉(Kathy Sierra) 1969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馬克斯.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曾說,只要是想傳達智慧給他人,無論是什麼樣的話題,都要以聽者並沒有具備與講題相關的專業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