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每年讀100本書其實一點也不厲害!想達到一流高手境界必須掌握的關鍵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在很多領域還吸收學習的不夠,總是想要多讀一點、多學一點呢?老查自己也常有這樣的心理,每天花很多時間看文章,每次去書店都買一堆書回家。但是在前幾天我讀到一本書,書名是《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時,發現書裡有一個觀念很重要,也打破了我自己的一些迷思,所以在今天的影片裡來跟各位分享。

每年花時間讀100本書其實不算什麼,有產出才真的有用

有一次在「大叔出租」的時候,我的委託人跟我說他覺得有點焦慮,我問他原因是什麼?他說因為他的床頭堆了很多書還沒有讀,因此覺得焦慮。我說很多書沒有讀不需要焦慮呀?他說因為他覺得要讀完這些書他才可以在工作上或是私人領域上做更多事,進而獲得一些成果。我說「咦,不對吧,如果你想做更多的事,不是應該先從你已經會的、有些把握的事先開始做,自然就會有一些成果了,怎麼會是要先讀完一堆書才可以開始呢?」

這其實是很多人會有的迷思,認為一定要有非常多的Input才可以確保有好的output,但是《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這本書的作者金川顯教不這麼認爲,書裡提到所謂的「一萬小時法則」提到的是一件事情你必須經過一萬小時的練習才可以達到一流的境界,但是這一萬個小時裡,研讀跟吸收其實是不包含在裡面的,所以如果你一直不付諸實際的執行,就很難到達一流的境界。所以作者說「花時間每年讀100本書但什麼都沒做不算厲害,讀了一兩本書但是切實照著書裡的方法去做才真的有用」

書裡還用了一個很淺顯易懂的比喻「不管你讀了多少本食譜,假如你不親手煮一道,你永遠都學不會烹飪」,所以作者說「你不需要等到有十成把握的時候才開始實作,當你有學會一成的時候就開始做,實作過程裡的經驗會讓你的能力提升到兩、三成」「假如你被品質的思維限制住的話,你會永遠都沒辦法產出」。

這個比喻我很同意,因為老查有一道拿手料理是「西班牙海鮮飯」,這道菜我是看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學的,有一次因為要跟朋友聚餐每個人都要做一道菜,所以就硬著頭皮煮了一次,沒想到大家的評價還不錯,之後隨著做越多次,以及把中間的經驗融會貫通到其他料理上,後來我就常在假日下廚做菜給我女友吃了。

想要有好的產出,你還需要這樣做

書裡還有一些關於「輸入」與「產出」的說法老查也覺得不錯:例如我們學物理的時候都學過「慣性定律」--除非物體有受到外力,要不然靜止的物體會一直保持靜止;等速度運動的物體,也會一直保持等速度運動。這個定律也適用在我們日常的產出,如果我們習慣把我們會的事切實去執行,或是透過寫文章或是直播、拍影片跟別人分享,養成習慣之後你就很自然會維持,書裡引用了一句法國哲學家蒙田的名言我覺的很棒「所有改天能做的事,今天就能做」

還有作者也提醒各位,如果要學習某件事,寧可交學費給一流的人向他們學習,所謂的「一流的人」作者提出了三個標準:首先,是這個人在教導其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持續在學習,如此他的教學跟指導的品質絕對是很好的。第二個標準是要跟現職在做那件事,有實際經驗的人學習,期三則是要跟有實際具體的成績的人學習,像是他做過什麼案子,或是有過什麼事跡。所以假如你會花錢去上課作為學習的途徑的話,也可以用作者建議的方式來選你的老師。

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觀感最快最直接的做法是這件事

最後,作者在最後一章裡提到另一個老查也很認同的點:注重打理自己的門面,是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觀感最快最直接的做法,因為要了解你的個性與能力,會需要一段時間的相處與共事,但是如果你在外表上展現出整齊、用心與美感品味,對方透過視覺就可能對你產生好的印象,有很好的槓桿效果。

所以日本著名的商業雜誌「President」曾經發表過「一個人注重時尚與否,一生的收入差距可以達到3000萬日幣」。因為我們雖然沒辦法改變天生的長相跟體型,但是絕對可以透過對穿著的選擇與搭配改變呈現給人的感覺。這裡講的並不是要大家只注意外表,而是要提醒你,你的能力如果加上專業的外表形象會產生加成的效果。

如果想要好好打理自己的男生,也歡迎可以看看老查之前有三支針對男性穿搭提供實際建議的影片(如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3.4K會員
194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30
中年級的你,是否開始察覺─以前那種「拚命就好」的單純模式,似乎不太管用了?《柔韌管理學》是我的好朋友Yuki 黃昭瑛整理二十多年職涯,從基層一路做到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外商企業總經理的全方位工作與管理經驗,希望帶給讀者的體悟是:真正能長久走下去的人,不是最強悍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以柔韌自處的人。
Thumbnail
2025/04/30
中年級的你,是否開始察覺─以前那種「拚命就好」的單純模式,似乎不太管用了?《柔韌管理學》是我的好朋友Yuki 黃昭瑛整理二十多年職涯,從基層一路做到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外商企業總經理的全方位工作與管理經驗,希望帶給讀者的體悟是:真正能長久走下去的人,不是最強悍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以柔韌自處的人。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重點 能不能做到,都是看習慣。那些貌似天分的事,其實都源自習慣。例如書中提到業務員的態度含讀書成績的高低,那些看起來很像是他們天生就擅長那些事,其實不然,而是因為過去的習慣所致。 接收到的資訊能夠夠收接能夠洗腦自己,即使資訊是假的。不論是從外在接收到的,還是內在告訴自己的,只要資訊反覆出現,便會在潛
Thumbnail
重點 能不能做到,都是看習慣。那些貌似天分的事,其實都源自習慣。例如書中提到業務員的態度含讀書成績的高低,那些看起來很像是他們天生就擅長那些事,其實不然,而是因為過去的習慣所致。 接收到的資訊能夠夠收接能夠洗腦自己,即使資訊是假的。不論是從外在接收到的,還是內在告訴自己的,只要資訊反覆出現,便會在潛
Thumbnail
重新又看了一次這本書以前做的紀錄,這本書很像正向雞湯的那種,每次看都會有種被激勵的感覺,適合當自己低潮或是迷惘的時候翻閱,不過這本書並不是講什麼方法論,而是偏向講道理的那種。 有些思維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不會執行,這是為何呢?因為知易行難以及不了解重要性,總要等到事過境遷後才明白,大家都知道注意力很
Thumbnail
重新又看了一次這本書以前做的紀錄,這本書很像正向雞湯的那種,每次看都會有種被激勵的感覺,適合當自己低潮或是迷惘的時候翻閱,不過這本書並不是講什麼方法論,而是偏向講道理的那種。 有些思維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不會執行,這是為何呢?因為知易行難以及不了解重要性,總要等到事過境遷後才明白,大家都知道注意力很
Thumbnail
讀了【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之後 書的副標題是用o.1%做到99.9%產出,徹底翻轉工作和人生,厲害的副標題,每天汲汲營營的我們,誰不想翻轉工作,誰不想財富自由,不用整日為五斗米折腰,我特別喜歡這種打造美夢和一語擊中人心的書籍。
Thumbnail
讀了【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之後 書的副標題是用o.1%做到99.9%產出,徹底翻轉工作和人生,厲害的副標題,每天汲汲營營的我們,誰不想翻轉工作,誰不想財富自由,不用整日為五斗米折腰,我特別喜歡這種打造美夢和一語擊中人心的書籍。
Thumbnail
為何班上總有人很會唸書、很會考試,甚至不用補習也可以拿全班第一名,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作者歸納上百位中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生的讀書方法後,找出共通原則,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每個人都。學。會。學。習。
Thumbnail
為何班上總有人很會唸書、很會考試,甚至不用補習也可以拿全班第一名,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作者歸納上百位中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生的讀書方法後,找出共通原則,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每個人都。學。會。學。習。
Thumbnail
要快速致勝之前,先這麼問自己: ❓ 為什麼要超捷徑?循規蹈矩有什麼錯?不走直線,該怎麼轉彎? ❓ 一萬次實驗是什麼?為什麼比一萬小時定律更有效? ❓ 一萬次實驗要如何在生活上運用?
Thumbnail
要快速致勝之前,先這麼問自己: ❓ 為什麼要超捷徑?循規蹈矩有什麼錯?不走直線,該怎麼轉彎? ❓ 一萬次實驗是什麼?為什麼比一萬小時定律更有效? ❓ 一萬次實驗要如何在生活上運用?
Thumbnail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Thumbnail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1.7.27 – 2021.8.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1.7.27 – 2021.8.28 閱讀媒介:實體書
Thumbnail
以下這幾句話對你來說感到相當耳熟嗎? 「你怎麼都三分鐘熱度啊?」、「你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情嗎?」、「專心讀書不要搞有的沒的」、「專注才能成功不要分心」… 在求學、成長的過程,我也是聽著這些一路長大,無形中,自然將「三分鐘熱度」貼上了負面標籤,所以當看到這本書時,眼睛為之一亮! 真假,有這種事? 不要
Thumbnail
以下這幾句話對你來說感到相當耳熟嗎? 「你怎麼都三分鐘熱度啊?」、「你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情嗎?」、「專心讀書不要搞有的沒的」、「專注才能成功不要分心」… 在求學、成長的過程,我也是聽著這些一路長大,無形中,自然將「三分鐘熱度」貼上了負面標籤,所以當看到這本書時,眼睛為之一亮! 真假,有這種事? 不要
Thumbnail
大家都讀過很多教你「這樣做,就有那種效果」的工具書。從商管類到個人成長,有時候甚至是言之鑿鑿的社會科學或霸道總裁出沒的言情小說。我想這些應該要退流行,不管是人還是環境,都沒有這麼容易管理。
Thumbnail
大家都讀過很多教你「這樣做,就有那種效果」的工具書。從商管類到個人成長,有時候甚至是言之鑿鑿的社會科學或霸道總裁出沒的言情小說。我想這些應該要退流行,不管是人還是環境,都沒有這麼容易管理。
Thumbnail
很多人會有的迷思是要有非常多的Input才可以確保有好的output,但是《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這本書的作者金川顯教不這麼認爲,他覺得「花時間每年讀100本書但什麼都沒做不算厲害,讀了一兩本書但是切實照著書裡的方法去做才真的有用」
Thumbnail
很多人會有的迷思是要有非常多的Input才可以確保有好的output,但是《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這本書的作者金川顯教不這麼認爲,他覺得「花時間每年讀100本書但什麼都沒做不算厲害,讀了一兩本書但是切實照著書裡的方法去做才真的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