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娛樂化有什麼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期台北市議員邱威傑(暱稱呱吉)與知識型Youtuber志祺七七以及反諷時事節目著名的視網膜共同組成政黨,並且定名為:「歡樂無法黨」。這個政黨名稱著實是非常趣味地取了與擋不下的歡樂相同的諧音,這三人都從Youtube發跡,而Youtube從原先作為影片串流的平台,到產生出新職業即專職上傳影片的表演者Youtuber,也不過十數年,而縱使在近年出現了所謂的知識型Youtuber,或者說各行各業為了拓展知名度而進駐這個平台,Youtube仍然是個娛樂場域,而各種領域之所以要跨足於此乃係因穿戴上這個娛樂的外裝,將能夠取得娛樂所帶有的性質:易近性、無威脅性。畢竟,不過是一支影片嘛,能傷害到什麼呢?

就我個人所知,呱吉的當選主因就在於他是知名的頻道的主辦者,而他的工作團隊提供給台灣人民諸多的娛樂,也不知所以的他就當選了,當然可能跟我不住在台北市有很大的關係,但除此之外他的學歷也是具有這個最崇尚學歷社會中最高學府112的名銜,但他有在政治這塊耕耘過嗎?至少維基我沒看到,我只看到他是表態支持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而這個表態也是獲票的的關鍵,政治明星光環之下雞犬亦能升天,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政黨候選人也是前撲後繼地(至少當時)攀迎。若僅此而言,呱吉的當選就完全是非理性、反智的表徵,因為他在參與民意代表的選舉所供給出的資訊並沒有足夠到成為是個明智的選項,而且他的當選並不會因為事後他在市議會的有力質詢而能回溯地正當化,畢竟誰知道他日後能做到這樣的呢?誰又知道(抽取掉個人特徵)一個名校生(肄業)同時也是娛樂頻道上的名人,不會是個阿斗而已?這樣的選擇並不是看見風險甘冒之的勇氣德行表顯,毋寧是看不見風險的愚蠢敗德表現。

而在該政黨的組成上,也有聲音說著並不覺得這是壞事,因為可以讓這些冷硬的政治事務更具有廣泛地觸及性,所以讓政治的事務更平易、更可親,更加讓人民能夠了解,不是很好嗎?當然這樣說是很好,但是我們從事後來說,難道困難的東西不能透過非政治人物本身來拓及閱聽範圍與深度嗎?例如「發言人」此等職位不就是將機構的決策予以公關式的轉達嗎?政治人物跟公關應該是具有不同的定性才是。當然不是要決絕地予以劃分,當然政治人物也必須要多少具有公關的能力,但公關至多是種特質(善於溝通),卻不應該是該人物的核心。

政治只從近代以來一直都是很認真嚴肅的事情,馬基維利給麥迪奇關於義大利區域統一的諫言,霍布斯對戰爭所產生無秩序的恐懼,洛克對於財產權不受保障所建構出的政治社會想像,盧梭所想像中的普遍意志以及社會契約的建構,甚至到施密特將政治定性為獨立於道德、宗教與美學外的純粹敵友對立,他們所面臨的現實物質處境以及多少相對於此所建構的理論,沒有一個是歡樂的,政治處理的是苦難。生命、身體、自由、財產甚至是尊嚴被剝奪的各種痛苦,在面臨暴政時所群起流血的反抗,換取了今日政治能有被戲謔其嚴肅性的現狀,政治權利、法律權利是在現實的悲痛與剝奪後建立而起,沒有第三帝國對猶太人的屠殺,德國基本法或許第一條不會規定對於人性尊嚴的絕對保障。

政治在專業的現代意義上被涵攝是完全沒有疑義的,政治確實就是現代的一種專業,我們很難想像在小丑或是說書人成為政治家(或許現實上不難想像,因為現實已經在世界各處發生,台灣也或許即將要發生),或許是大智若愚的小丑,或許是學養豐富的說書人,但是當他們以這樣的身分現身並要約著眾人,就錯誤地扭曲的政治的本質。

在該政黨成立時,呱吉說不排除與親民黨合作,當然,諷謔式地。事後遭到網友的批駁後,他說身邊的朋友都懂,就只有網路上的小朋友不懂。政治人物除了作為政治領域的存在也是道德領域的主體,誠信無論在何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在倫理學就說謊這個行為而言,無論從康德義務論式或是功利主義(無論哪個類型)都是錯誤的行為。今天開玩笑(包括反串,反串至少是某種joke)在政治上是完全扞格即因其將徹底地摧毀誠信。舉例而言,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所作所為完全就是把所有的發言當作玩笑話,全部都是說說而已,從來都不是言語上的承諾。假設有個政治人物今天說我要讓退休金替代率達到150%,或是留學免費(這好像不用假設),如果順應了大多數的民意那就做,觸了逆鱗那就說哈哈我是開玩笑的,這超越雙面手法之處就在於雙面手法至少還要應付應付表面說著不完全是這樣的,但是開玩笑的這種方式在面對雙方卻都是完全真心。這會導致的發展就是無論這個人物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是對也是不對,不再有區分對錯的標準,這將是一個人的專橫與恣意,我們將會失能因為我們無法預期未來。

最後,我們面臨一個假設—或說是現實:一個人物如果說他要讓台灣被納入中國體制呢(換言之,失去民主,失去自由,失去我們現在享有的一切,甚至愛人、親人、朋友會被失蹤、被性侵害、被自殺)?政治還會是可以被覺得開玩笑沒關係的嗎?這還歡樂嗎?選擇在現實上終有代價,而選擇政治的代價不過就是去履行我們身為公民的義務,也就是我們身處於政治社會中「應該(ought to)」做的。我們該想清楚的是,我們要的是政治,還是娛樂。
avatar-img
83會員
388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Fear is not real. The only place that fear can exist is in our thoughts of the future. It is the product of our imagination, causing us to fear th
在大學時期就聽聞過有教授曾在課堂上與課堂外對於法律系學生以及非法律系學生發問對於死刑的態度,而結果是法律系學生幾乎都反對死刑(或說支持廢死)而非法律系學生幾乎都支持死刑,而我也曾在類似的場合提過相同的問題,而是否修習法律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應確實是兩極的,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認為這是絕對的,然而這
「把你養大是為了什麼?」這句話可能出現在親子之間爭執時,父母無可奈何覺得含辛茹苦把孩子給扶養長大後,卻覺得他/她怎麼這麼不懂事,怎麼這麼忤逆,怎麼讓我的努力都成為白費,而這句問句從言說者的口中說出所隱含的對象,也就是為了「誰」,從來都不是為了「孩子」,其實是為了「自己」,但這是無可厚非的,傳統
鄭南榕,身為台灣人都知道,都應該知道的一位人物,他的肖像已經是個象徵,象徵著他的生命與死亡所展現的兩個核心價值—台灣獨立與百分百言論自由。 《自由時代》是鄭南榕所創辦的雜誌社,乃係以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為宗,而1987年7月15日是法制上的解嚴,然而解嚴從來都不是一個時間點然後就從戒嚴到解嚴
不知是否曾聞及:history這個單字是his+story,歷史都是男性寫的,故應有herstory等語之宣稱。 至少我是聽過。 但是, 依據語源學,history是14世紀的英語才有的單字,依著時代往上追溯是法語的estoire、estorie,意思是編年史(chronicle)
這個題名要怎麼理解都可以,不管要理解成台灣人對於風潮的跟隨,還是描述台灣人跟風的這個潮湧現象,又或是理解成台灣人的跟風在台灣人的眼裡很潮,都可以,不過必須要文初要先說明的是,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比較研究,而且作者也不如後籐新平身為日本國人在異地統治而能有雙重的視角所以說出:「台灣人的民族性是愛錢、
“Fear is not real. The only place that fear can exist is in our thoughts of the future. It is the product of our imagination, causing us to fear th
在大學時期就聽聞過有教授曾在課堂上與課堂外對於法律系學生以及非法律系學生發問對於死刑的態度,而結果是法律系學生幾乎都反對死刑(或說支持廢死)而非法律系學生幾乎都支持死刑,而我也曾在類似的場合提過相同的問題,而是否修習法律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應確實是兩極的,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認為這是絕對的,然而這
「把你養大是為了什麼?」這句話可能出現在親子之間爭執時,父母無可奈何覺得含辛茹苦把孩子給扶養長大後,卻覺得他/她怎麼這麼不懂事,怎麼這麼忤逆,怎麼讓我的努力都成為白費,而這句問句從言說者的口中說出所隱含的對象,也就是為了「誰」,從來都不是為了「孩子」,其實是為了「自己」,但這是無可厚非的,傳統
鄭南榕,身為台灣人都知道,都應該知道的一位人物,他的肖像已經是個象徵,象徵著他的生命與死亡所展現的兩個核心價值—台灣獨立與百分百言論自由。 《自由時代》是鄭南榕所創辦的雜誌社,乃係以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為宗,而1987年7月15日是法制上的解嚴,然而解嚴從來都不是一個時間點然後就從戒嚴到解嚴
不知是否曾聞及:history這個單字是his+story,歷史都是男性寫的,故應有herstory等語之宣稱。 至少我是聽過。 但是, 依據語源學,history是14世紀的英語才有的單字,依著時代往上追溯是法語的estoire、estorie,意思是編年史(chronicle)
這個題名要怎麼理解都可以,不管要理解成台灣人對於風潮的跟隨,還是描述台灣人跟風的這個潮湧現象,又或是理解成台灣人的跟風在台灣人的眼裡很潮,都可以,不過必須要文初要先說明的是,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比較研究,而且作者也不如後籐新平身為日本國人在異地統治而能有雙重的視角所以說出:「台灣人的民族性是愛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王:我知道民進黨很會選舉,但沒想到這麼行啊! 主持人:這怎麼說? 王:那天我看到民進黨選前造勢推了個殘疾人上去,你知道在內地,這就叫賣慘吸眼球,天啊!這種老套路,我早就不會再上當了。 主持人:那你還說民進黨行? 王:我就想難道是台灣人特別天真?政治傻白甜?這麼好騙? 主持人:這就言重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柯文哲和民眾黨成員在選舉失利後的反思和感謝。柯文哲則強調革命尚未成功,仍將努力。柯文哲這場選舉是公民運動,並思考未來的改進方向。柯文哲指出選舉經費可以不要太多,強調公民運動的成功。他也提到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新政治、新文化的象徵,並表示對年輕一代的期望。
Thumbnail
柯文哲表示,對於立法院院長副院長的選舉,應遵從台灣民眾提出的四項國會改革,主張公開透明的政治價值。他邀請國民黨、民進黨院長副院長候選人前來黨團進行溝通或座談。對於媒體放大黨內事務,柯文哲表達反感,強調需解決媒體亂象。黃國昌則提到家中違建,將拆除後立碑感謝民進黨,同時質疑賴清德的法治原則。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Thumbnail
柯文哲談到國民黨立法院院長及韓昌配的意願。討論到副院長讓給民眾黨、綠白合及新潮流等議題。他也回應了反對綠白和及其他選舉相關的爭議。同時,透過暢談投票、入閣、選舉方法等議題,啟發政策改革和民主投票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網路行銷策略。文章提到柯文哲在網路媒體的討論度遠超過其他兩位候選人,並分析了在YouTube、TikTok和Google上的搜尋聲量比較。作者也提到了短影片平臺對於候選人形象塑造的影響,以及在選民心中勾起興趣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探討了資訊真假查證的重要性以及市場變化對於行銷的影響。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每個政黨都有其競爭優勢 也有各自的優秀人才和發展路徑 柯P作為政壇黑天鵝,沒有舊政治路徑依賴的問題 能帶給台灣過去民主政治截然不同的新路線 總結新政治文化運動包含以下四大核心: (1)政治制度系統升級 (2)選舉商業模式革命 (3)全民政治識讀進化 (4)打造說人話的務實政府
趙少康隨口胡謅,「年輕人不滿國民黨,關他什麼事?強調年輕人可以對國民黨不滿,但不要對他和侯友宜不滿。」 朱立倫說,「國民黨就是改革,今天才會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是要改革,今年才會有趙少康」,朱的講話真有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王:我知道民進黨很會選舉,但沒想到這麼行啊! 主持人:這怎麼說? 王:那天我看到民進黨選前造勢推了個殘疾人上去,你知道在內地,這就叫賣慘吸眼球,天啊!這種老套路,我早就不會再上當了。 主持人:那你還說民進黨行? 王:我就想難道是台灣人特別天真?政治傻白甜?這麼好騙? 主持人:這就言重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柯文哲和民眾黨成員在選舉失利後的反思和感謝。柯文哲則強調革命尚未成功,仍將努力。柯文哲這場選舉是公民運動,並思考未來的改進方向。柯文哲指出選舉經費可以不要太多,強調公民運動的成功。他也提到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新政治、新文化的象徵,並表示對年輕一代的期望。
Thumbnail
柯文哲表示,對於立法院院長副院長的選舉,應遵從台灣民眾提出的四項國會改革,主張公開透明的政治價值。他邀請國民黨、民進黨院長副院長候選人前來黨團進行溝通或座談。對於媒體放大黨內事務,柯文哲表達反感,強調需解決媒體亂象。黃國昌則提到家中違建,將拆除後立碑感謝民進黨,同時質疑賴清德的法治原則。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站在命理的角度,這次台灣選舉後我選幾篇落敗文章,用人性的角度為出發點,為何脆弱執政黨還是能夠贏得政局,取得558萬的選票。我先從無黨籍于美人的落選宣言為起,後續再談論民眾黨柯文哲被檢討的主因,最後再由月初跟我聊退休的理髮師,以實際的案例探討人性。
Thumbnail
柯文哲談到國民黨立法院院長及韓昌配的意願。討論到副院長讓給民眾黨、綠白合及新潮流等議題。他也回應了反對綠白和及其他選舉相關的爭議。同時,透過暢談投票、入閣、選舉方法等議題,啟發政策改革和民主投票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網路行銷策略。文章提到柯文哲在網路媒體的討論度遠超過其他兩位候選人,並分析了在YouTube、TikTok和Google上的搜尋聲量比較。作者也提到了短影片平臺對於候選人形象塑造的影響,以及在選民心中勾起興趣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也探討了資訊真假查證的重要性以及市場變化對於行銷的影響。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每個政黨都有其競爭優勢 也有各自的優秀人才和發展路徑 柯P作為政壇黑天鵝,沒有舊政治路徑依賴的問題 能帶給台灣過去民主政治截然不同的新路線 總結新政治文化運動包含以下四大核心: (1)政治制度系統升級 (2)選舉商業模式革命 (3)全民政治識讀進化 (4)打造說人話的務實政府
趙少康隨口胡謅,「年輕人不滿國民黨,關他什麼事?強調年輕人可以對國民黨不滿,但不要對他和侯友宜不滿。」 朱立倫說,「國民黨就是改革,今天才會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是要改革,今年才會有趙少康」,朱的講話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