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觀後感|當我開始體會“心”想做的事

《心流》觀後感|當我開始體會“心”想做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出版社很流行,斜槓的話題,我覺得斜槓除了延伸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以及創造額外收入以外,這類型書籍這麼紅,很有可能有另一個原因,對現階段的不滿。

想要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對於追求適合自己的,想要的追尋真我這件事,我們是多麼的飢渴。

但我發現有一群進入”心流”的人,並不會一直思考,這件事情。

於是我看了很多相關的書後,大有心得,寫了一篇有關如何擺脫“不喜歡”的現況的文章,條列分享我看到作者對於這個課題,有趣的是,他們都擁有著不約而同的信念。

我覺得這些書不是叫人要立刻離職,或是立刻做出有別於現在的人生決定。一時衝動的結果絕對不會讓自己更好,人生需要思考跟醞釀,但不是無盡等待。面對害怕的事情真的很難,改變會讓自己陷入焦慮,無論現在過得再怎麼不好,都不會有改變來的可怕。

有一個信念我很相信,
人生就是不斷地找出自己的優先順序,
從優先順序上延伸適合自己的工作,
從優先順序上安排自己一日24小時的時間。

首先每本書都會告訴我們,時間有限要好好把握,
這件事情聽起來理所當然,但是在它化為量化表格,就有不同力量。

一個月是一個小格子,活到80歲不過960個格子,
現在的我已經用了360格,60-80歲有礙於身體因素,無法為所欲為,
所以再扣掉240格,嗯,我的人生可能只剩下360格能隨心所欲了。
剩下360格的你,會想要怎麼規劃剩下的格子呢?

人生中最公平的應該是一個人都只有24小時吧。
因為時間有限,越早知道喜歡的東西、喜歡的人越好。

如果現在覺得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那就去找去試!
沒有人說一定要把喜歡的事情當工作,這是一件很好也很幸運的事,
但你要活著,也要讓自己活得快樂的話,一定要有樂在其中的事情。

喜歡喝手搖也是一種樂在其中的事情,手搖專家啊!

喜歡畫畫但覺得畫得不好看(就是我曾經的想法),但世界上不會有人跟我畫一樣的東西,只有我畫得出來,如果我擁有的是獨特性,何必在乎通俗美感呢?

於是我就開始想到就畫,畫完就分享,沒有太經過修飾,
我想總會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我也曾經想過贏者全拿的思維,但你確定他有全拿嗎?
他的全部,會是你的全部嗎?
只要接受自己怎麼樣都不會跟別人一樣的,每個人的條件天賦都不同,
有何所謂,無盡的比較,需要外在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都沒有認出你自己,就算別人認出你,你也不會知道那是不是你?

這是我遇到比較心態時,會不斷地與自己的對話。
一直問自己為什麼的時候,通常會有點回答不出來,可能就那樣。
還滿容易知道一開始的煩惱是庸人自擾,
跟自己對話,用身體是實驗去感受,
其實很容易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會“忘我”,
這一種忘記自我,忘記時間,就是一種心流。

可以發現自己在某些狀態下是平靜的,這樣就能把人生的優先順序再重新組合一次,像是跟媽媽相處雖然很煩但很自在,所以可以多多陪媽媽。

我大概每一年都會練習排列自己喜歡的事情優先順序,
去發想有沒有什麼事想特別延伸的,曾經我就因為很愛畫畫,就開了專頁。
有段時間很喜歡編織,我就開始拿去市集賣。神奇的是,一定會有人欣賞的,就算是5個10個感覺很少,可能也有人覺得我是半斤八兩,但我不在意,我覺得實在太好玩了!

建議最現狀不滿的朋友可以多去嘗試不同的workshop,你一定不會立刻變得跟老師一樣厲害,但進入創作的心流真的是一件很療癒的事情,也許會激發很多新的想法。

針對這個議題,我看的書單:
斜槓青年
知識變現
金錢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如何完成待辦事項
離開公司後,我過得還不錯
一人公司
心流 (好看,但尚未看完)

之前寫過的讀書心得在這
https://vocus.cc/editor/5cdfa35bfd89780001f156bb

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也喜歡這本書,可以點擊博客來推薦連結購買唷! 我將收到你的2%回饋金,作為我寫作的小小鼓勵 :) 博客來購買推薦點擊

raw-image





avatar-img
我是凱莉的沙龍
59會員
81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時候一到,根本不必怕被火燙傷,因為你就是火本身,你就是個發光體。人生苦長,為什麼不在志同道合的人短暫的相聚一刻,讓自己發光發熱? 在奧美常常會有中高階主管的職場分享,每月一次,這是我每個月最期待的會議,也是人生經驗心法的吸取時間。這次大主管分享了一系列的書,其中一本是《孫大偉的菜尾與初衷》。 孫大
資方被迫改變,勞方主動轉變,從中適應並挖掘好處。 漸漸地出現一人多職、一人多角的社會,記得幾年前曾經在TED上看過一段演講,他說有些人就是沒辦法選擇興趣,他的興趣太多元了,但常常也做一陣子就放棄,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再換下一個,這樣的循環無止境,但演講者是相信就是有些人有多重天賦,應該要持續下去,當時
看了幾本跟改變現狀有關的書,包含「斜槓青年」、「知識變現」、「把不了了之的代辦項目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花得錢都會自己留回來」、「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透過每位作者的十年有成的實際案例分享, 找到自己一直堅持的方法與脈絡,覺得這幾年的個人經驗分享書籍都有些相似處,
身為一個奔三小資女,看到有關理財的議題我都會想研究,畢竟經濟不景氣,每天被會議電話追著跑的人生,真的很希望有天能擺脫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 消費對於上班族而言早以是常態,購物已經不是一個月一次或是學期末慶祝的事情。而是每天滑手機都有可能被朋友燒到、部落格推坑、看到健康議題等我又是衝第一...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時候一到,根本不必怕被火燙傷,因為你就是火本身,你就是個發光體。人生苦長,為什麼不在志同道合的人短暫的相聚一刻,讓自己發光發熱? 在奧美常常會有中高階主管的職場分享,每月一次,這是我每個月最期待的會議,也是人生經驗心法的吸取時間。這次大主管分享了一系列的書,其中一本是《孫大偉的菜尾與初衷》。 孫大
資方被迫改變,勞方主動轉變,從中適應並挖掘好處。 漸漸地出現一人多職、一人多角的社會,記得幾年前曾經在TED上看過一段演講,他說有些人就是沒辦法選擇興趣,他的興趣太多元了,但常常也做一陣子就放棄,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再換下一個,這樣的循環無止境,但演講者是相信就是有些人有多重天賦,應該要持續下去,當時
看了幾本跟改變現狀有關的書,包含「斜槓青年」、「知識變現」、「把不了了之的代辦項目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花得錢都會自己留回來」、「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透過每位作者的十年有成的實際案例分享, 找到自己一直堅持的方法與脈絡,覺得這幾年的個人經驗分享書籍都有些相似處,
身為一個奔三小資女,看到有關理財的議題我都會想研究,畢竟經濟不景氣,每天被會議電話追著跑的人生,真的很希望有天能擺脫被帳單追著跑的壓力! 消費對於上班族而言早以是常態,購物已經不是一個月一次或是學期末慶祝的事情。而是每天滑手機都有可能被朋友燒到、部落格推坑、看到健康議題等我又是衝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