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Do It (JDI) - 2

2019/11/2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oto: Bun Lee, a flavored artist in music, photos and videos.

上週有個帥哥朋友(他堅持我這樣描述,他說這樣比較符合實際狀況😆)在我發布 Just Do It 文章後 Line上簡訊問我:

『誒微微安,所以妳意思是說 Just Do It (JDI) 就是最佳回應 Best Respond (BR) 嗎?』

『不。 當然不是!』 我微微不安的急忙回覆。

『那我不懂妳為何要講最佳回應(BR)耶,妳的重點其實是要行動力,做就對了,要 JDI 啊!』帥哥說。
『我的點是,不論策略多高招,最佳回應( BR )是什麼,沒有行動就不會有任何事情發生。所以我們可以在腦子裡想了各式錦囊神算,如妙計神謀般的厲害,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多鼓勵自己踏出舒適圈去嘗試,做就對了!』我加強補充。

由於此帥哥知道我上篇文章的緣起,所以他問了我是否有把此文寫完。我對著電腦齜牙咧嘴的笑了😁,誠實的招了:對啦!我有一部分沒寫,打算寫續集。

上週我寫到 JDI,我當然不是意指魯莽躁進的隨便動手就做了,謹言慎行是不在話下的(也千萬別誤會我的 JDI 是指傲慢自大無人的態度,認為只要她/他喜歡,有什麼不能做,即便傷害到他人甚至觸及法律也不顧。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我想簡單地列一個方法或心法(methodology)來解釋我這個 JDI 邏輯:

JDI Methodology

  1. 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2. 讓這個目標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試驗
  3. 持續的調整適應
  4. 進入某個里程碑
  5. 回顧反思,檢視結果
  6. 校準,對準目標再試第二輪
把賽局裡的最佳回應也放進來一起看,用電腦程式的說法,其實上述的方式可以如此呈現:
我當然沒完整的寫完程式碼,我不想寫太多會讓大家頭暈的字眼像是『If』、『Exit Repeat』、『Loop』等。

白話文來說,其實就是很單純的:開始、暫停、檢視、重複的心法。然後您可以不斷重複直到滿意為止,或者直到您已經達到您的目標。

也請注意,每一輪的 BR不一定完全一樣。為何?

因為 BR 講的是在某個特定的情況下的最佳回應、最好策略。當您回頭檢視、回顧上一輪的結果時,也許您已經針對目標做了微調。也許您發現原本計劃裡的目標太樂觀或悲觀,也許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 JDI 方法裡的第六步相對重要。因為當您重複下一輪的嘗試時,您已經有了下一次的 BR也產生了新目標。

在賽局理論來說,這叫重複賽局(Repeated Game),比起一次性的賽局(One Shot Game),這是個不停重複的遊戲,甚至是個動態賽局(Dynamic Game)。 先來看一下賽局的定義。

維基百科的重複賽局定義:『在博弈論重複博弈所指的是一類特殊的擴展形式的博弈(extensive form game)。』摘取自維基百科。

定義寫得相對空虛,別想太多,就是重複的玩個遊戲而已。我們當然也可以更深的去探討演化式賽局(Evolutionary Game),但先別搞太複雜了。賽局也好,經濟理論也好,不外乎是生活上的人文科學,建議用直覺去體會才比較容易理解。

以主觀直覺的去看,我們周遭的人、事、物一直在轉變,地球公轉自轉不間斷。所有的最佳反應 (BR)當然也該隨之而改變。所以每一次的重複性遊戲,都有所不同,這並不難理解。

但當我們不斷的嘗試,往目標前進,我們當然越來越進步,也隨著每一次練習精進的漸入佳境。所以之前我說到的投個硬幣進去許願池就能美夢成真,也許不是完全在做白日夢。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最好的學習就是一路做一路學。沒人期許您第一次就做到滿分,即便有人對您有這樣的不合理的高期許,也建議您視而不見的忽略它吧!以我自己來說,我真心認為平庸如我也能夠在平凡中追求些許卓越,只要您能夠有決心,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

這裡的關鍵字其實是:『練習』。這才是完整版的 JDI。針對某件我們夢寐以求的事,只要有恆心,不斷練習、嘗試,我們都能夠跟夢想越來越走在一起。請大膽放手的去練習,拓寬自己的舒適圈!

您也想燒道厲害的菜?行啊!看一下食譜,動手買食材,試試看煮。

您也想成為穿搭達人?一出場就讓人對您的造型及品味嘖嘖讚賞?想每天水噹噹、風流倜儻的走路有風?可以的,每天多花十五分鐘,想一下穿什麼才合宜。今天見什麼人?什麼場合?什麼活動地點?什麼顏色花樣適合自己?什麼剪裁讓自己舒適?

千萬別忘記回頭看一下 JDI 心法裡的第五及第六步。

那個開場提到的帥哥友人其實上週給了我篇文章,文章上說到『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這篇文章真的是此 JDI 心法完美的例子,讓我在此簡單說明。
話說有名教導攝影課程的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隨機的將他課程上的學生分為兩組。

1️⃣ 第一組為『量組』:學生的分數完全看交出來的照片量來訂定。交出一百張照片作品的就可拿A。
2️⃣ 第二組為『質組』:學生只需要交一張照片作品。但要拿A就得交出一張完美的照片。

猜猜看哪一組學生交出來的作品比較驚豔?
Photo: Bun Lee, a flavored artist in music, photos and videos.
有多少人猜是第一組?第二組?

結果,所有優秀的照片作品全部來自第一組,那以量取勝的組(只要繳交一百張照片就能拿A)。

您對此結果意外嗎?我一點也不訝異呢。😉

道理很單純,我想我們都能猜測到整學期第一組的『量組』同學們忙著照各種照片,嘗試不同角度取角、不同光源、構圖、暗房裡各式技巧。照越多照片他們也學到更多,找到自己方法,適合自己的類型,也因此成為一個更好的攝影師。

而第二組的『質組』,由於只需要繳交一張完美作品就可以得到A,他們大多苦思冥想,搜腸刮肚的擠出理論來『如何照一張完美的照片』。但這些理論並未經證實或者試驗,因為他們並沒有嘗試著不斷照相。學期終了,他們交上了一些很有趣的理論來搭配他們交出去的那張照片。想當然爾,照片作品離完美的距離頗遠。

我個人對於第一組的『量組』的方法是相當認同的。其實仔細端倪,不難看出這跟我上面提到的 JDI Methodology 一樣,而且他明定重複一百次。

就我的認知,其實兩組攝影課的學生都有拿出魄力來行動。只是第一組 JDI了很多次(一百次)而第二組只做了一次。如果回頭看上週我提到的前同事,必須說這個例子裡的所有的學生都比我故事裡的小女生來的強。因為那小女生除了抱怨工作差勁,待遇不好以外,什麼也沒做。

誠實說:我其實也在 Medium 這寫作平台上進行我的 JDI 心法。而很高興的向各位報告,我今天又已經 JDI 囉!

您今天也 JDI了嗎?希望您今天做了點事情邁向您的夢想,即便只是小小的一腳步,如嬰兒般的學走路,其實也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呢! 閱讀愉快,祝安好。咱下次見~

Click here to se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Vivian Fang
Vivian Fang
多年於加拿大公立大學擔任經濟系講師,精通賽局原理(Game Theory),主攻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回台灣後曾在各不同產業領域闖蕩,職務包含集團總裁、副總裁特助、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策略行銷等要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