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職場談】 — 你願意成為那顆「白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Livia,妳現在有空嗎?我想找你聊一下。」

「好呀。什麼事?」

「我覺得現在團隊好像少了一些主人翁意識,大家都只想把工作做完,而不是想怎麼解決問題,把事情做好,讓我感覺有點無力,也提不起勁在工作上了,怎麼辦才好?」

這段話讓我感覺莫名的熟悉,猛然想起剛成為社會新鮮人那段歲月,也曾經有一樣的疑惑,當時沒有人告訴我答案和該怎麼做,只記得憑著有限的經驗,我嘗試做了很多計畫,但成效不如預期。

「算了吧!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其他事為什麼要瞎操心?而且每個人不是本來就該各司其職嗎?」

我最後把責任推給了公司架構和崗位職責上,漸漸地,也就離心中對於產品和團隊合作的美好願景越來越遠,不是工作累,是心累,所以動不動就想離職,去找尋那個「值得待的公司」或「開間自己的咖啡廳」。

你願意成為那顆白球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打過撞球?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

撞球是一種有多重玩法的技巧運動,其共同點是使用撞球桿撞擊一般為白色的母球,令其在撞球桌上滾動並撞擊其他球(子球),以達成特定目的。

關於一開始的問題,隨著工作越久,我才明白:人和事的問題是每間公司都會有的,團隊也不是每個人都熱血沸騰,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的人認為工作領多少錢做多少事,有的人認為下班和朋友逛街或回家陪小孩更重要,這沒有對錯,也應該給予尊重。

但若我們希望工作被賦予更多意義,能夠在一個自己享受的環境中打拼,那不妨可以嘗試成為那顆「白球」,去創造正面影響力。

舉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希望能夠促進跨團隊之間的交流,因為當產品團隊越了解其他人在做什麼事、他們怎麼思考問題,彼此的工作效率和默契就能有效提升,也可以增加凝聚力,同時在做產品規劃時可以更全面。

所以我開始從內部蒐集各種問題,並且邀請相關的負責人來做講解,後來轉念一想:說不定其他團隊也有一樣的疑問,那何不如就當作是跨部門交流的平台?現在每一到兩週會辦一場分享會,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來參加,來聽課的人比我想像中的多,也都有不錯的討論,後來,甚至有同事主動提出想辦AR效果科普的講座,當下,我知道已經有化學反應在團隊中慢慢發酵。

分享會的課程表

分享會的課程表

在考慮推動這件事時,其實我的內心也會感到猶豫,擔心大家反應不熱絡或覺得維持現況也不是不行,但回到我很想「促進團隊交流」的這個核心目的,也就不想這麼多,先做了再說。

這不是誰要求我做的,也不在我的KPI裡,但這是我希望團隊合作的樣子。

想像一下,台桌上不同顏色的球就像每個獨立的部門和個人,各據一方,靜止不動,但整個團隊的目標是進洞,若我們能夠改變自身的認知和心態,然後設定一些小目標去執行,相信會慢慢有所不同,而我們已經成為團隊內的那顆「白球」。

產品經理就是團隊的白球

「唉!每天都在背鍋!怎麼什麼都和產品經理有關,什麼錯我好像都有份。」 一位同樣身為產品經理的朋友抱怨道。

沒想仔細、規劃的不好、邏輯有問題……等,相信很多產品經理都受過這樣的指控,很多開發人員也都有這樣的感受,但產品經理工作有趣的地方也就在於:怎麼去消除團隊這樣的疑慮,建立願景,帶領大家做出一個有歸屬感的產品。

如果團隊覺得不清楚目標,那我們就把需求背景說明清楚; 如果團隊覺得技術上有難度,那我們就協助找尋有沒有其他案例可以參考。過程中可能常會感到無奈、委屈、疲倦,但我覺得既然選擇投入寶貴的時間在這份工作上,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的話,可以去積極嘗試,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面對眼前這位年輕的小夥伴,我依舊看到他的眼裡充滿熱情和憧憬,我鼓勵他去成為第一顆「白球」,從他負責的產品線開始,讓該產品線的開發團隊能夠有更高的凝聚力,有一致的目標去努力,接著影響其他產品經理的業務線,最後到整個項目組的大團隊,或許過於理想,但這就是從一個點開始,接著到線、面、體的改變。

我期待著,離心中對於產品和團隊合作的美好願景越來越近。

希望這次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啟發,也能成為那顆「白球」,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via的沙龍
36會員
32內容數
如果你是對從事數位產品經理職位有興趣的大學生或想轉換跑道的無經驗新人,這份專題將讓你對於這個職業的背景和工作內容有全面的認識,並帶你一步步做應聘準備,獲得第一份產品經理工作。
Liv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02
石子丟到水中都會有漣漪,人在職場更需要即時的肯定和引導,身為管理者必須學會「回饋的藝術」,才能激勵團隊不斷成長,共同實現我們所期盼的成功模樣!
Thumbnail
2019/09/02
石子丟到水中都會有漣漪,人在職場更需要即時的肯定和引導,身為管理者必須學會「回饋的藝術」,才能激勵團隊不斷成長,共同實現我們所期盼的成功模樣!
Thumbnail
2019/08/29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Thumbnail
2019/08/29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Thumbnail
2019/06/30
「需求」,大概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聽到最高頻的詞彙了,產品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所以需求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需要蒐集需求、判斷需求的合理性、優先級,並合理的調配資源,讓整體的產品規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Thumbnail
2019/06/30
「需求」,大概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聽到最高頻的詞彙了,產品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所以需求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需要蒐集需求、判斷需求的合理性、優先級,並合理的調配資源,讓整體的產品規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在過去,或許是因為工作性質的問題,我們測試單位的人,每個人都會各自負責一整個產品的測試,無論是硬體或是軟體,因此這也讓我養成了解各項功能、部件,在各種應用場域的運作狀態,若有任何問題,通常都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可能的原因,進而復現,並與研發端進行討論與修改,而要使一個產品更加優異、穩定,那只能貫徹 PD
Thumbnail
在過去,或許是因為工作性質的問題,我們測試單位的人,每個人都會各自負責一整個產品的測試,無論是硬體或是軟體,因此這也讓我養成了解各項功能、部件,在各種應用場域的運作狀態,若有任何問題,通常都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可能的原因,進而復現,並與研發端進行討論與修改,而要使一個產品更加優異、穩定,那只能貫徹 PD
Thumbnail
近期寫了一些產品企劃、產品經理的硬知識,但做產品這件事本身有趣嗎?為什麼想做產品?對產品團隊的想像?這篇想記錄做產品規劃的各種心路歷程。
Thumbnail
近期寫了一些產品企劃、產品經理的硬知識,但做產品這件事本身有趣嗎?為什麼想做產品?對產品團隊的想像?這篇想記錄做產品規劃的各種心路歷程。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八個大字被我深深的曲解了他的意思,直到遇到強者成員,我才感受到團隊的效益。 好勝的我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十分努力,剛剛開始擔任主管時,每週都工作五天,週末到公司自習兩天,每天超時工作就好像海綿一樣,在很短時間內確實感到很大的進步,然而我卻忘記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角色。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八個大字被我深深的曲解了他的意思,直到遇到強者成員,我才感受到團隊的效益。 好勝的我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十分努力,剛剛開始擔任主管時,每週都工作五天,週末到公司自習兩天,每天超時工作就好像海綿一樣,在很短時間內確實感到很大的進步,然而我卻忘記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角色。
Thumbnail
互動應該是自然而然 你們平時會交流嗎,還是每天上班寧可在自己的小桌子前? 當你在走廊看見同事走來,你會假裝避開,還是隨口問:「最近在忙些什麼?」 你們都在自己的座位吃飯,還是公司有公用區讓你們聚會? 公司鼓勵交流嗎,大家敢說真話嗎?
Thumbnail
互動應該是自然而然 你們平時會交流嗎,還是每天上班寧可在自己的小桌子前? 當你在走廊看見同事走來,你會假裝避開,還是隨口問:「最近在忙些什麼?」 你們都在自己的座位吃飯,還是公司有公用區讓你們聚會? 公司鼓勵交流嗎,大家敢說真話嗎?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其實不是一個產品經理,但是我以為自已是一個產品經理。後來,經過環境、人、與不斷求職的洗禮之下,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一個在舒適圈下,不斷複製貼上wireframe的專案經理。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其實不是一個產品經理,但是我以為自已是一個產品經理。後來,經過環境、人、與不斷求職的洗禮之下,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一個在舒適圈下,不斷複製貼上wireframe的專案經理。
Thumbnail
少說風涼話了,以上情況都超難處理的!〈無誤〉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職場最難的是警示人
Thumbnail
少說風涼話了,以上情況都超難處理的!〈無誤〉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職場最難的是警示人
Thumbnail
朝令夕改其實身為白領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早上信誓旦旦的誓師大會,下午因為某某客戶不滿意、某合作廠商不認同,全部推翻,跟打電動一樣再來一次,只是時間過去了就無法重來。  如果有幸成為一個團隊的領袖、一個部門的主管,帶領部屬的確是一個課題,每個人的習性不同、心態不同、態度不同、玻璃心的材質也不同
Thumbnail
朝令夕改其實身為白領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早上信誓旦旦的誓師大會,下午因為某某客戶不滿意、某合作廠商不認同,全部推翻,跟打電動一樣再來一次,只是時間過去了就無法重來。  如果有幸成為一個團隊的領袖、一個部門的主管,帶領部屬的確是一個課題,每個人的習性不同、心態不同、態度不同、玻璃心的材質也不同
Thumbnail
去年底時,因為團隊獲得美國創投公司的領投,準備進入快速成長期的階段,設計師也準備要從一人到建立團隊,雖然人數定在三位,但對於完全沒有建立過團隊的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想趁記憶猶新時,把這些經驗和心得記錄下來。
Thumbnail
去年底時,因為團隊獲得美國創投公司的領投,準備進入快速成長期的階段,設計師也準備要從一人到建立團隊,雖然人數定在三位,但對於完全沒有建立過團隊的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想趁記憶猶新時,把這些經驗和心得記錄下來。
Thumbnail
為什麼有許多的高手,總是能不斷創造出熱門商品,研究後發現了他們都擁有某個共通點——那就是所有人都只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而且絕對不會放棄或將就。另外,他們都還有一個關鍵:懂得使用者得心情。因此在確定「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之前,他們會絞盡腦汁,絕不妥協,當然也會聆聽各方人士的,藉此琢磨自己的產品形象。
Thumbnail
為什麼有許多的高手,總是能不斷創造出熱門商品,研究後發現了他們都擁有某個共通點——那就是所有人都只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而且絕對不會放棄或將就。另外,他們都還有一個關鍵:懂得使用者得心情。因此在確定「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之前,他們會絞盡腦汁,絕不妥協,當然也會聆聽各方人士的,藉此琢磨自己的產品形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