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a,妳現在有空嗎?我想找你聊一下。」
「好呀。什麼事?」
「我覺得現在團隊好像少了一些主人翁意識,大家都只想把工作做完,而不是想怎麼解決問題,把事情做好,讓我感覺有點無力,也提不起勁在工作上了,怎麼辦才好?」
這段話讓我感覺莫名的熟悉,猛然想起剛成為社會新鮮人那段歲月,也曾經有一樣的疑惑,當時沒有人告訴我答案和該怎麼做,只記得憑著有限的經驗,我嘗試做了很多計畫,但成效不如預期。
「算了吧!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其他事為什麼要瞎操心?而且每個人不是本來就該各司其職嗎?」
我最後把責任推給了公司架構和崗位職責上,漸漸地,也就離心中對於產品和團隊合作的美好願景越來越遠,不是工作累,是心累,所以動不動就想離職,去找尋那個「值得待的公司」或「開間自己的咖啡廳」。
你願意成為那顆白球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打過撞球?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
撞球是一種有多重玩法的技巧運動,其共同點是使用撞球桿撞擊一般為白色的母球,令其在撞球桌上滾動並撞擊其他球(子球),以達成特定目的。
關於一開始的問題,隨著工作越久,我才明白:人和事的問題是每間公司都會有的,團隊也不是每個人都熱血沸騰,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的人認為工作領多少錢做多少事,有的人認為下班和朋友逛街或回家陪小孩更重要,這沒有對錯,也應該給予尊重。
但若我們希望工作被賦予更多意義,能夠在一個自己享受的環境中打拼,那不妨可以嘗試成為那顆「白球」,去創造正面影響力。
舉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希望能夠促進跨團隊之間的交流,因為當產品團隊越了解其他人在做什麼事、他們怎麼思考問題,彼此的工作效率和默契就能有效提升,也可以增加凝聚力,同時在做產品規劃時可以更全面。
所以我開始從內部蒐集各種問題,並且邀請相關的負責人來做講解,後來轉念一想:說不定其他團隊也有一樣的疑問,那何不如就當作是跨部門交流的平台?現在每一到兩週會辦一場分享會,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來參加,來聽課的人比我想像中的多,也都有不錯的討論,後來,甚至有同事主動提出想辦AR效果科普的講座,當下,我知道已經有化學反應在團隊中慢慢發酵。
在考慮推動這件事時,其實我的內心也會感到猶豫,擔心大家反應不熱絡或覺得維持現況也不是不行,但回到我很想「促進團隊交流」的這個核心目的,也就不想這麼多,先做了再說。
這不是誰要求我做的,也不在我的KPI裡,但這是我希望團隊合作的樣子。
想像一下,台桌上不同顏色的球就像每個獨立的部門和個人,各據一方,靜止不動,但整個團隊的目標是進洞,若我們能夠改變自身的認知和心態,然後設定一些小目標去執行,相信會慢慢有所不同,而我們已經成為團隊內的那顆「白球」。
產品經理就是團隊的白球
「唉!每天都在背鍋!怎麼什麼都和產品經理有關,什麼錯我好像都有份。」 一位同樣身為產品經理的朋友抱怨道。
沒想仔細、規劃的不好、邏輯有問題……等,相信很多產品經理都受過這樣的指控,很多開發人員也都有這樣的感受,但產品經理工作有趣的地方也就在於:怎麼去消除團隊這樣的疑慮,建立願景,帶領大家做出一個有歸屬感的產品。
如果團隊覺得不清楚目標,那我們就把需求背景說明清楚; 如果團隊覺得技術上有難度,那我們就協助找尋有沒有其他案例可以參考。過程中可能常會感到無奈、委屈、疲倦,但我覺得既然選擇投入寶貴的時間在這份工作上,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的話,可以去積極嘗試,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面對眼前這位年輕的小夥伴,我依舊看到他的眼裡充滿熱情和憧憬,我鼓勵他去成為第一顆「白球」,從他負責的產品線開始,讓該產品線的開發團隊能夠有更高的凝聚力,有一致的目標去努力,接著影響其他產品經理的業務線,最後到整個項目組的大團隊,或許過於理想,但這就是從一個點開始,接著到線、面、體的改變。
我期待著,離心中對於產品和團隊合作的美好願景越來越近。
希望這次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啟發,也能成為那顆「白球」,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