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轉骨 先顧好脾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就開始煩惱「轉骨」的問題。台北慈濟醫院小兒部蔡立平主任表示,遺傳是影響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因素,排除遺傳的原因,有些生長較為遲緩的孩子,可能是因為疾病所造成。如有身高小於第3個百分位、生長曲線隨著年齡百分比愈矮或1年生長速率低於4公分、第2性徵提早來臨或第2性徵過遲出現者,就必須考慮尋求醫師的協助。

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高人一等,蔡立平主任表示,醫師會透過孩子左手X光片幫助評估孩子的生長空間與潛能,看骨齡及生長板是否關閉,男孩骨齡<16歲,女孩骨齡<14歲較有成長機會。當第2性徵提早來臨,經評估為中樞性性早熟者,需密切追蹤骨齡、生長速率曲線及抽血檢驗性賀爾蒙濃度。

孩子要成長茁壯,借助中醫調理體質也是不錯的選擇。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君表示,孩子尚未進入青春期之前,只要把脾胃顧好、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即可。若孩子體重過輕、胃口不好、腸胃道的問題,中醫也有藥方可幫忙調整體質。

坊間流傳許多轉骨藥方,服用方式各有不同。楊淑君醫師表示,轉骨藥方最佳服用時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有第2性徵出現時,太早補容易有性早熟的問題,反而會影響孩子成長。

轉骨方主要的功用是補脾胃及腎,腎氣足、營養吸收好,自然可促進骨骼成長。至於齡超前有性早熟疑慮的孩子,通常是陰虛火旺的體質,也可用滋陰降火的藥方予以調理。

均衡的營養是孩子成長發育不可或缺的要素,營養師侯沂錚指出,身材瘦小的孩子多數有食慾不振的情形,歸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胃口小、進食時間不固定或是吃太多零食導致正餐吃不下。胃口小的孩子會建議家長先從蛋白質、鈣質等重點營養素予以補充,其他營養素再視孩子進食及吸收狀況增添。進食時間不固定或是零食吃太多影響正餐食慾則是飲食習慣的問題,這些不良飲食習慣的養成多數來自於照顧者,所以必須先從導正其觀念著手。

此外,孩童常吃加工食品也會對成長發育造成影響,侯營養師表示,坊間販賣的零食、飲料、點心等加工食品,除了容易有攝取過多的糖分、油脂、鈉鹽等問題外,一般人常忽略加工製品通常都含有磷,也容易增加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吃食物的原形,並採用少鹽、少油、少糖的烹調原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資承醫師的沙龍
19會員
85內容數
中藥養生百百種,想要知道專業人員提供的養生方法嗎?? 追蹤這個專題,您將會獲得醫師與專業醫療人員提供的建議!!
2020/02/04
鼻涕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平時可使鼻黏膜保持溼潤,量多時則易影響呼吸,也易使人無法集中注意力。鼻涕不應用力的吸入鼻腔內,以免蓄積在鼻竇或進入中耳,引起發炎,應儘可能將其擤出。擤鼻涕時需注意力道,輕按單側鼻孔,以口吸氣鼻孔吐氣,擤出未按住一側的鼻涕為佳。若擤鼻涕力道過大,壓力過大則容易引起中耳炎。
Thumbnail
2020/02/04
鼻涕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平時可使鼻黏膜保持溼潤,量多時則易影響呼吸,也易使人無法集中注意力。鼻涕不應用力的吸入鼻腔內,以免蓄積在鼻竇或進入中耳,引起發炎,應儘可能將其擤出。擤鼻涕時需注意力道,輕按單側鼻孔,以口吸氣鼻孔吐氣,擤出未按住一側的鼻涕為佳。若擤鼻涕力道過大,壓力過大則容易引起中耳炎。
Thumbnail
2020/01/21
肝病治療期間,除了定期做肝功能檢查之外,並應有充分的休息和安靜,更不能操勞。在飲食方面,宜多吃青菜、水果,嚴禁菸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服用損害肝臟的食物和藥物。
Thumbnail
2020/01/21
肝病治療期間,除了定期做肝功能檢查之外,並應有充分的休息和安靜,更不能操勞。在飲食方面,宜多吃青菜、水果,嚴禁菸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服用損害肝臟的食物和藥物。
Thumbnail
2020/01/16
蕁麻疹,台語俗稱「起清膜」,發作時可以看到皮膚上出現像是蚊子叮咬後膨起的疹塊,而後疹塊逐漸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熱癢感。台灣蕁麻疹盛行率約20%,女性好發率為男性2至3倍。蕁麻疹是由於肥大細胞釋放抗組織胺,造成淺層真皮的血管擴張及血管通透性增加。
Thumbnail
2020/01/16
蕁麻疹,台語俗稱「起清膜」,發作時可以看到皮膚上出現像是蚊子叮咬後膨起的疹塊,而後疹塊逐漸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熱癢感。台灣蕁麻疹盛行率約20%,女性好發率為男性2至3倍。蕁麻疹是由於肥大細胞釋放抗組織胺,造成淺層真皮的血管擴張及血管通透性增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位小女孩進到診間時,我以為她是國小一年級,但是翻開病歷才發現她已是國小五年級。」陳菁兒醫師表示,「她的父母親說,其實在更小的時候,她的身高百分位都是正常,但是進入幼稚園後,身高卻越來越落後,每次排隊就越排越前面。到了國小五年級,她的身高已經小於三個百分位了,比起同學矮了一大截」
Thumbnail
「那位小女孩進到診間時,我以為她是國小一年級,但是翻開病歷才發現她已是國小五年級。」陳菁兒醫師表示,「她的父母親說,其實在更小的時候,她的身高百分位都是正常,但是進入幼稚園後,身高卻越來越落後,每次排隊就越排越前面。到了國小五年級,她的身高已經小於三個百分位了,比起同學矮了一大截」
Thumbnail
為什麼孩子瘦,外貌小小 孩子看起來又瘦又小可能有多種原因: 遺傳學:孩子從父母那裡繼承了某些身體特徵,包括體型和身高。如果父母雙方都瘦小,那麼孩子也可能瘦小。 營養不良:缺乏適當的營養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和體重減輕。如果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他們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疾
Thumbnail
為什麼孩子瘦,外貌小小 孩子看起來又瘦又小可能有多種原因: 遺傳學:孩子從父母那裡繼承了某些身體特徵,包括體型和身高。如果父母雙方都瘦小,那麼孩子也可能瘦小。 營養不良:缺乏適當的營養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和體重減輕。如果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他們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疾
Thumbnail
有了生長曲線圖這項簡單好用的工具,接下來就可以和爸爸媽媽們解釋一下,到底甚麼樣的生長曲線圖代表了身材矮小?
Thumbnail
有了生長曲線圖這項簡單好用的工具,接下來就可以和爸爸媽媽們解釋一下,到底甚麼樣的生長曲線圖代表了身材矮小?
Thumbnail
這些年來,不管國內外各種有關孩子的健康調查報告都顯示出,學童過重甚至算是肥胖的人數比率,已經高到令人担心的情況。 從小就過胖,對於長大後的身體健康影響以及罹患各種慢性病的機會增加很多。孩子會過胖,除了缺乏運動之外,最主要還是來自於飲食習慣,吃得太多,而且吃下太多高油脂的速食餐點與各種高熱量的飲料。
Thumbnail
這些年來,不管國內外各種有關孩子的健康調查報告都顯示出,學童過重甚至算是肥胖的人數比率,已經高到令人担心的情況。 從小就過胖,對於長大後的身體健康影響以及罹患各種慢性病的機會增加很多。孩子會過胖,除了缺乏運動之外,最主要還是來自於飲食習慣,吃得太多,而且吃下太多高油脂的速食餐點與各種高熱量的飲料。
Thumbnail
加速代謝、減醣飲食、養成運動習慣的提案!一邊堆疊成就感,一邊創造源源不絕的動機!
Thumbnail
加速代謝、減醣飲食、養成運動習慣的提案!一邊堆疊成就感,一邊創造源源不絕的動機!
Thumbnail
醫生建議R2要減到與初始體重相差10%,是基於研究在減肥初期有降低到這個幅度,往後能維持減肥成果的機率就越高,醫生建議的維持期是半年到一年,但也有研究建議維持期要拉長到五年,才算是真正的減肥成功,也跟這個定位點的理論有關,就是你的身體把定位點調降了
Thumbnail
醫生建議R2要減到與初始體重相差10%,是基於研究在減肥初期有降低到這個幅度,往後能維持減肥成果的機率就越高,醫生建議的維持期是半年到一年,但也有研究建議維持期要拉長到五年,才算是真正的減肥成功,也跟這個定位點的理論有關,就是你的身體把定位點調降了
Thumbnail
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調查顯示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率仍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等國家,且台灣約有四分之一的兒童與青少年有過重問題。究竟小時候胖是不是胖,首先你必須了解脂肪細胞的型態。 脂肪細胞一旦增生就不會減少 肥胖孩童身高提早達到高峰 兒童肥胖日後影響 著手改善致胖環境 致胖環境包括以下: 睡眠時間不足
Thumbnail
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調查顯示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率仍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等國家,且台灣約有四分之一的兒童與青少年有過重問題。究竟小時候胖是不是胖,首先你必須了解脂肪細胞的型態。 脂肪細胞一旦增生就不會減少 肥胖孩童身高提早達到高峰 兒童肥胖日後影響 著手改善致胖環境 致胖環境包括以下: 睡眠時間不足
Thumbnail
大家一定聽過這兩句話 : 「小時候的胖,不是胖」、 「胖一點才能長高」。曾經我也這麼認為,但這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喔 ! 依照教育部體育屬發佈的相關數據,計算後的比率 : " 6歲以前肥胖,有1/3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7-12歲肥胖者,有1/2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13-18歲青少年肥胖者,有3/4的
Thumbnail
大家一定聽過這兩句話 : 「小時候的胖,不是胖」、 「胖一點才能長高」。曾經我也這麼認為,但這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喔 ! 依照教育部體育屬發佈的相關數據,計算後的比率 : " 6歲以前肥胖,有1/3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7-12歲肥胖者,有1/2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13-18歲青少年肥胖者,有3/4的
Thumbnail
當聊到體重,大家可能會開始好漢大提當年勇,說小時候多會吃、年輕的時候怎麼吃都吃不胖、怎麼吃都不會長痘痘等等等。更想分享的是幾年之間累積的想法。藉由體重,看見了什麼?
Thumbnail
當聊到體重,大家可能會開始好漢大提當年勇,說小時候多會吃、年輕的時候怎麼吃都吃不胖、怎麼吃都不會長痘痘等等等。更想分享的是幾年之間累積的想法。藉由體重,看見了什麼?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同樣接種COVID-19疫苗,胖子跟瘦子所產生的保護力不一樣! 歐美研究發現,同樣的疫苗在肥胖者體內產生的保護力……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同樣接種COVID-19疫苗,胖子跟瘦子所產生的保護力不一樣! 歐美研究發現,同樣的疫苗在肥胖者體內產生的保護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