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金智英,相當傳神地演出了大家俗稱「多重人格」的疾病,目前正式的DSM診斷系統下醫學名稱為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因為這個疾病症狀很容易跟「精神分裂」這四個字混為一談,所以這一篇就簡單地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兩類人物,他們各自會有的症狀、行為表現會是如何,幫助大家區分喔!
多重人格:係指多個人格共用一副身體,在同一個人身上,擁有著兩個或多個以上的獨立人格,不同人格會有不同的名字、年齡、性別、筆跡、個性、穿著、說話方式、行為模式、喜好、生活圈、交往對象等等,不同人格出現時,個案就彷若變了另外一個人一樣。很容易忘記很多事情,因為在不同人格出現時,只有出現或共存的人格會感受到、記得當時發生的事,比如早上八點是A人格在餵寶寶喝奶,後來哄寶寶睡,哄一哄自己累了睡著,寶寶在A睡著後十幾分鐘把奶瓶打翻,牛奶灑了一地,假若沒有其他共存人格存在時,只有A人格會記得自己早上八點在餵寶寶喝奶,感受到並記得小孩喝奶的聲音、狀態,等到早上九點半若是A人格仍舊沉睡或不在,B人格醒來,B人格不會知道早上八點有餵過奶的事情,如果看到奶瓶裡面有殘留的牛奶,其他牛奶灑了一地,可能很難猜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在他的記憶中,他沒做過餵奶的事情,也不懂是誰幫他把牛奶泡好餵寶寶喝,然後是誰又打翻牛奶沒有清,B人格完全想不起來自己早上八點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情。甚至A和B之間彼此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精神分裂:精神分裂與多重人格不同,如今精神醫學上的用詞已經不用「精神分裂」這四個字了,是用「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的症狀有三大部分,第一為「正性症狀」,包含妄想、幻聽、幻覺…等症狀,這些也是旁人最容易察覺的症狀表現;第二為「負性症狀」,包含自我封閉、情感冷漠、情感矛盾等;第三為「認知障礙」,症狀的表現包括:思考很混亂而難以專注、難以做決定等。如果想知道具體的症狀表現出來會是長什麼樣子,可以去看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應思聰,就可以對病人的模樣有些輪廓。
附帶一提,DID患者會解離出不同的人格,目的常都是為了躲避當下無法承受、無法脫逃的痛苦,所以會分出另一個人格來協助自己承受與應對痛苦,而原來的人格可能就不會感受到那麼不舒服的感覺,這樣的狀況常發生在經歷家暴、戰爭或性侵事件中的當事人。電影中的金智英經歷的比較是韓國整體社會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和害怕被性騷擾的壓力,另外,每天處理繁瑣的家務,為了優先滿足小孩需求而壓抑自己追求工作與成就感的需求,獨自面對婆媳與姻親關係等壓力,又缺乏人際關係等支持,對金智英來說一樣也是無處可逃的巨大壓力,才會分出其他的人格來代替金智英回應婆婆的要求、先生的不理解,所以換言之,解離出的其他人格有時也會為原先的人格發聲喔!所有心理疾病的症狀都具備有生存的功能,所以DID患者的不同人格也具備有不同功能和長處,原先的人格是因為這些分出的人格才得以適應社會、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與挑戰,這些人格們是不是都很厲害呢?所有人格的存在的確都值得我們致敬與表達謝意喔!
*註:封面照片引自【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