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面對外遇系列:模式轉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J:我照你建議地去感覺我究竟害怕什麼。我覺得只要先生去找小三,自己就變成了受害者,為什麼別人那麼幸福只有我不幸。
Lu:你恐懼的是別人比自己幸福,相較之下不如別人嗎?
J:對,因為以前大家都羨慕我,覺得我很幸福。

有人會說幸福是比較來的,以前有別人的羨慕,現在換自己羨慕別人,我們都知道不要比較,但卻無法停止不比較,更無法在比較之後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

比較而來的幸福不是幸福,我們都知道不要比較不要競爭,但我們做不到,為什麼?因為我們已經這樣生存了三四十年,而且這樣的比較競爭是我們生存運作模式,是反射式直覺式融入到很難察覺的地步,而且一旦要停止這模式,甚至會經歷自我死亡的感覺。

我認為經歷另一半外遇,本來就是一種近乎自我死亡的經歷,與其恐懼失去,不如徹底的利用這經歷,讓舊的生存模式的自我真正的死亡,讓新的生存模式的自我長出來。

舊的生存模式的自我是什麼?最有趣的是,其實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只是舊的生存模式會累積出一個我們認為的”我”,這舊模式的運作方式是不斷的比較「相同、相似、相異」然後貼標籤的過程,這是人長大過程社會化的經歷,越能精細的區分相同相似相異,你就覺得這個人越聰明越有能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面對外遇系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麒麟鹿
1.7K會員
292內容數
當婚姻中出現外遇的問題,身為被背叛的妻子或丈夫,其心痛是痛到足以致命的程度,有人因此大打出手滿身傷,有人因此得癌症瀕臨死亡,而孩子們就是最無辜的受害者,我希望藉由這一系列的書寫,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們可以把危機變轉機,把家從分崩離析的地獄,轉化成為愛的天堂,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從了解外遇機制開始吧
麒麟鹿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文章探討伴侶關係中,一方外遇後,如何幫助受害者走出痛苦。作者點出許多人習慣以同理和安慰的態度面對受害者,但這樣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作者強調,要改變關係,受害者必須負起責任,主導關係,面對自身的弱點,停止一味地強調自己的對與對方的錯。只有願意改變,才能走出來。
Thumbnail
2025/04/25
文章探討伴侶關係中,一方外遇後,如何幫助受害者走出痛苦。作者點出許多人習慣以同理和安慰的態度面對受害者,但這樣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作者強調,要改變關係,受害者必須負起責任,主導關係,面對自身的弱點,停止一味地強調自己的對與對方的錯。只有願意改變,才能走出來。
Thumbnail
2025/04/17
香港洋紫荊姊妹分享近二十年婚姻關係的轉變,從爆裂爭吵、先生外遇到透過麒麟鹿系統協助,最終撥雲見日的故事。線上直播講座將分享她的歷程,並提供事後回放(變音處理)。
Thumbnail
2025/04/17
香港洋紫荊姊妹分享近二十年婚姻關係的轉變,從爆裂爭吵、先生外遇到透過麒麟鹿系統協助,最終撥雲見日的故事。線上直播講座將分享她的歷程,並提供事後回放(變音處理)。
Thumbnail
2025/03/16
這篇文章探討原生家庭議題如何影響親密關係,並提供處理伴侶關係中衝突的建議。文章以一位學員的經驗為例,說明如何透過改變自身行為模式、提升伴侶覺察力以及有效溝通來改善關係。文中強調原生家庭課題的重要性,並建議透過一系列步驟修復與父母的關係,才能有效解決親密關係中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3/16
這篇文章探討原生家庭議題如何影響親密關係,並提供處理伴侶關係中衝突的建議。文章以一位學員的經驗為例,說明如何透過改變自身行為模式、提升伴侶覺察力以及有效溝通來改善關係。文中強調原生家庭課題的重要性,並建議透過一系列步驟修復與父母的關係,才能有效解決親密關係中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人的煩惱有很多是跟別人比較出來的,總有人比自己更好,無論是外貌或收入還是才能,甚至長不長壽都可以比較。可以把比較視為是一種進步的動力來源之一,但當比累的時候,是不是該停下來想一想,到底要追求到什麼地步呢?其實,父母生下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很大的奇蹟。尤其在邁入人口老年化,少子
Thumbnail
人的煩惱有很多是跟別人比較出來的,總有人比自己更好,無論是外貌或收入還是才能,甚至長不長壽都可以比較。可以把比較視為是一種進步的動力來源之一,但當比累的時候,是不是該停下來想一想,到底要追求到什麼地步呢?其實,父母生下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很大的奇蹟。尤其在邁入人口老年化,少子
Thumbnail
「好羨慕別人吃高級餐廳、開名車、住幾百坪豪宅、環遊世界、擔任高聲望的職位喔!」 以前的自己常常羨慕與嫉妒著別人,而那股羨慕並沒有讓我過得比較幸福,甚至會有些自卑,一直看到自己的匱乏。 然而那些真的是我內心渴望與需要的嗎?
Thumbnail
「好羨慕別人吃高級餐廳、開名車、住幾百坪豪宅、環遊世界、擔任高聲望的職位喔!」 以前的自己常常羨慕與嫉妒著別人,而那股羨慕並沒有讓我過得比較幸福,甚至會有些自卑,一直看到自己的匱乏。 然而那些真的是我內心渴望與需要的嗎?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為什麼不需要比較 很多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所造成的憂鬱,遠高於快樂。這當中有極高比例來自於「比較」心理。 身為人好像很難不比較。但我們仔細去想,「比較」通往的一定是死路。因為,不論外貌、財富、能力......,永遠有比我們更勝一籌的人,困在比較之中,每個人都是輸家,沒有贏家。
Thumbnail
「比較」的情緒萎縮,常常發生在滑FB或者IG,或者任何可以滑的平台或論壇。這種萎縮,源自於「我不值得」,或是「我沒價值」,其實是延伸自「我不相信我是圓滿」,所得到的萎縮體。
Thumbnail
「比較」的情緒萎縮,常常發生在滑FB或者IG,或者任何可以滑的平台或論壇。這種萎縮,源自於「我不值得」,或是「我沒價值」,其實是延伸自「我不相信我是圓滿」,所得到的萎縮體。
Thumbnail
很常聽人說:「我就是這樣呀,改不了了。」「他希望我成為**的人,但我就不是呀。」有沒有發現,這兩句話的組成是根深蒂固的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既然知道,是否就不需要透過比較來讓自己獲得成就感。
Thumbnail
很常聽人說:「我就是這樣呀,改不了了。」「他希望我成為**的人,但我就不是呀。」有沒有發現,這兩句話的組成是根深蒂固的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既然知道,是否就不需要透過比較來讓自己獲得成就感。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Thumbnail
身處在步調快速的台北,車水馬龍的街道、科技的轟炸,每一天都覺得自己快被逼得喘不過氣。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好像自己不屬於這裡。 這真的是我適合待的城市嗎?這真的是我身處之所嗎?我好像一刻都不屬於這裡。既熟悉,又陌生。  讓我更害怕的事情是我活在這個世紀。
Thumbnail
身處在步調快速的台北,車水馬龍的街道、科技的轟炸,每一天都覺得自己快被逼得喘不過氣。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好像自己不屬於這裡。 這真的是我適合待的城市嗎?這真的是我身處之所嗎?我好像一刻都不屬於這裡。既熟悉,又陌生。  讓我更害怕的事情是我活在這個世紀。
Thumbnail
J:我照你建議地去感覺我究竟害怕什麼。我覺得只要先生去找小三,自己就變成了受害者,為什麼別人那麼幸福只有我不幸。 Lu:你恐懼的是別人比自己幸福,相較之下不如別人嗎? J:對,因為以前大家都羨慕我,覺得我很幸福。 有人會說幸福是比較來的,以前有別人的羨慕,現在換自己羨慕別人,我們都知道不要比較,但卻
Thumbnail
J:我照你建議地去感覺我究竟害怕什麼。我覺得只要先生去找小三,自己就變成了受害者,為什麼別人那麼幸福只有我不幸。 Lu:你恐懼的是別人比自己幸福,相較之下不如別人嗎? J:對,因為以前大家都羨慕我,覺得我很幸福。 有人會說幸福是比較來的,以前有別人的羨慕,現在換自己羨慕別人,我們都知道不要比較,但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