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在家自學問答 20 進行自學的父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父母需要哪些條件,才能陪伴孩子在自學的路上穩定成長
1夫妻意見要一致,因為,穩定性不高,在生活的基礎上很難取得學習正面意義
2不把孩子寄放別人家,包括祖父母和爺奶、阿姨、叔叔家,孩子要自己帶在身邊
3不要怕麻煩,越麻煩的事越有意義
4 喜歡學習,從越小的是開始起步,效果越好
5不具有和別人比較的心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的使命
6 不愛跟風、不追流行,就不會讓眼光隨波逐流,心境漂浮
7 喜歡自己動手做,能落實學習果效,製造信心與成就感
8 看待孩子找麻煩為每天正常的日常,將來日常就不會成為麻煩份子
9喜歡把錢花在刀口上,因為財物是有限的東西,用了就沒有了
10非常珍惜的看待時間,因為它比金錢、財物更稀有
11自己有失敗經歷和痛苦糾纏過
12知道遇到困難要在哪裡找資源和支持的人或團體
13擁有正向、合理的信仰,價值觀存在在一個體系中,便於追溯
14
15
16
17
18
19
20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在家自學這樣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會員
202內容數
實體書出版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cari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但現行體制教育幾乎把考試設定在「取得入學門票」,這個轄制了學習熱情,且長久被設定為單一目的「學校選學生」,很可惜。事實上選到的學生不一定對學習或對特定科目學習有熱情。那麼,真的想學習的自學生,有不考試就取得學習機會的方式呢?有,我們家就是以自學身份進入國立高中學習,沒參加會考,也不採用與學校合作模式
我們的社會本來就是一個混齡狀態,同年齡的同學這個概念,是為了教室管理方便,課程設計方便而產生出來的結果,在家自學沒有實體學校,自然沒有年齡限制的同學,只有怎樣學會學問,和如何和專業程度相當的人相處、共事等等的概念。 在乎有沒有同學,根本想要追究的,是要有學習互動的夥伴,但怎麼想,都覺得應該擔心體制裡
自學是要教會孩子學習,不迷信教材或名師,了解、認識不同的學習要怎樣學,然後,引導孩子去學,所以,自學不是先訂教材,即使教材不錯,每個孩子用起來效果,還是不一樣,自學就是要讓孩子在過程中,發現自己是怎樣學的,看見自己學到甚麼了,並且知道自己的問題和弱點(不想克服或缺乏能力的)在哪裡。 到底小學到高中要
自學之後孩子的程度跟不上學校,怎麼辦? 這是不少想讓孩子自學的父母所擔憂的,也是一些已經在家自學的家長,仍然在擔憂的問題。想踏進自學,卻又猶豫,擔心萬一孩子跟不上學校進度,這個問題應該再更深一層的仔細想想,是要跟上什麼樣的進度?是孩子個體成長的進度?還是體制教材統一規範設計所設下的進度,大家是否都
如果你是從養成孩子的習慣下手,就不會有這種【我不會教的挫折感】。你就是因為追課程,讓學習無法脫胎換骨,既然脫離學校,就應該走自己的路。 考第一名不能成為施教者首要目標。 我不讓我家自學生在國中階段繼續留在體制學習,更完全以脫離考試的路線來做學習規劃,原因就是我要做的是培養能力。
合群是體制內、體制外都需要正視的議題,因為合群與人在一起無關,與做什麼比較有關。尚未擁有道德價值判斷力與選擇勇氣的青少年,要他們生發合群的現象,會不會問題更大呢?所以,關於自學生若選擇了不廣泛結交朋友,其實問題還不大,因為真正的問題在於「要合什麼樣的群」。恐怕現在的學生真正需要擁有的是不合群
但現行體制教育幾乎把考試設定在「取得入學門票」,這個轄制了學習熱情,且長久被設定為單一目的「學校選學生」,很可惜。事實上選到的學生不一定對學習或對特定科目學習有熱情。那麼,真的想學習的自學生,有不考試就取得學習機會的方式呢?有,我們家就是以自學身份進入國立高中學習,沒參加會考,也不採用與學校合作模式
我們的社會本來就是一個混齡狀態,同年齡的同學這個概念,是為了教室管理方便,課程設計方便而產生出來的結果,在家自學沒有實體學校,自然沒有年齡限制的同學,只有怎樣學會學問,和如何和專業程度相當的人相處、共事等等的概念。 在乎有沒有同學,根本想要追究的,是要有學習互動的夥伴,但怎麼想,都覺得應該擔心體制裡
自學是要教會孩子學習,不迷信教材或名師,了解、認識不同的學習要怎樣學,然後,引導孩子去學,所以,自學不是先訂教材,即使教材不錯,每個孩子用起來效果,還是不一樣,自學就是要讓孩子在過程中,發現自己是怎樣學的,看見自己學到甚麼了,並且知道自己的問題和弱點(不想克服或缺乏能力的)在哪裡。 到底小學到高中要
自學之後孩子的程度跟不上學校,怎麼辦? 這是不少想讓孩子自學的父母所擔憂的,也是一些已經在家自學的家長,仍然在擔憂的問題。想踏進自學,卻又猶豫,擔心萬一孩子跟不上學校進度,這個問題應該再更深一層的仔細想想,是要跟上什麼樣的進度?是孩子個體成長的進度?還是體制教材統一規範設計所設下的進度,大家是否都
如果你是從養成孩子的習慣下手,就不會有這種【我不會教的挫折感】。你就是因為追課程,讓學習無法脫胎換骨,既然脫離學校,就應該走自己的路。 考第一名不能成為施教者首要目標。 我不讓我家自學生在國中階段繼續留在體制學習,更完全以脫離考試的路線來做學習規劃,原因就是我要做的是培養能力。
合群是體制內、體制外都需要正視的議題,因為合群與人在一起無關,與做什麼比較有關。尚未擁有道德價值判斷力與選擇勇氣的青少年,要他們生發合群的現象,會不會問題更大呢?所以,關於自學生若選擇了不廣泛結交朋友,其實問題還不大,因為真正的問題在於「要合什麼樣的群」。恐怕現在的學生真正需要擁有的是不合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教育孩子思考和判斷的任務是每位家長的責任與使命。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更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夠自信地做出正確的抉擇。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答案。透過提出開放式問題,鼓勵他們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靜心、釋放、家族能量,老師的教導是整體的學習,缺一不可,我自己跟著老師傳授的法練習多年,這樣完整的學習,是足以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提升就會自然發生,輕鬆自由就跟著出現。 再聊聊我要求完美的障礙,從我有自己的家開始,就生出了要維護一個完整乾淨的家的信念,有將近2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教育孩子思考和判斷的任務是每位家長的責任與使命。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更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夠自信地做出正確的抉擇。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答案。透過提出開放式問題,鼓勵他們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靜心、釋放、家族能量,老師的教導是整體的學習,缺一不可,我自己跟著老師傳授的法練習多年,這樣完整的學習,是足以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提升就會自然發生,輕鬆自由就跟著出現。 再聊聊我要求完美的障礙,從我有自己的家開始,就生出了要維護一個完整乾淨的家的信念,有將近2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批評獨生子女多半嬌生慣養,而且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關係上也相對比較不適應。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至少以我自己養育一個孩子的經驗來看,我觀察到的狀況顯然與上述情況相反。我的孩子不僅比他人更具同理心,而且學習主動性很高,人際關係也表現良好,所以到底獨生子女跟自私自利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