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在並非世代掠奪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來一篇范雲老師的評論:小心「世代政治」
范雲老師說到了一個重點,我們看到了世代差異的結果,但不見得就是原因。問題是在統治集團到底有沒有被換掉,如果本質上的統治階層都是同一批人,那麼世代交替就會變成所謂的父死子承,根本無助於解決所謂的「世代政治」問題。
再請看這一篇新聞:馬拍板 18%優存逐年降至9%
看標題,你為以為馬打算要改變現有的公教優退,但看看內容就知道問題出在哪。
  1. 第一、確定公務員延退、九○制在一一五年上路。
  2. 第二、十八%優存,確定逐年調降至九%,但排除八十四年前退休軍公教人員。
首先,目前的公保照之前的計算,最慢民國120就會有破產危機。台灣經濟這幾年是不會好了,再怎樣都不可能年年成長6%,讓破產危機自動消滅。這拖到115年才延退,不過只是把退休問題延後,並非解決。
換句話說,真正爽到的,是這十年要退的,還有已經退的。對於現在起碼還要工作三十年的人來說,危機根本就沒解除,只是解除了「最近的危機」。這不是解決問題,這是壓下問題,讓已退與屆退的人過得很快樂,後果以後再說。
再來,優存調降到9%,根本就是假議題,真的問題是所得替代率。公教人員向來是繳少領多,在職繳的很少,退休領的很多。這原本是政府為了保障公教人員退休生活所設立的制度,一個奉公守法的公務員辛勤工作到退休後,替代率70%,每個月領可以過生活的薪資,這一般民眾也不會苛責太深。
但在84年後,政府自己調整公教人員的福利,優存繼續有,月退照優的計算。結果產生所得替代率破百的現象,被人罵還敢提信賴保護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本是民眾信賴政府會好好服務百姓,所以要保護公教人員的退休生活而制定,自己修法自肥根本就不受信賴保護原則的保障。(註:到現在還有一堆新進人員以為自肥就是信賴保護原則)
結果,各位讀者也都看到了,這批最肥的,每次出事動輒以全體公教人員承擔,好像這是有意在階級鬥爭。事實上,年輕一代的根本就領不到這麼多,這個政策說穿了就是要顧住現有的屆退與退休人員,然後要後面年輕的公教晚輩去承擔。這的確是階級鬥爭,是這批最肥的既得利益階級,去鼓動其他根本領不到的人互鬥。(註:到現在還有一堆新進人員以為自己領得到)
讀者您真的還認為這是世代政治,團塊世代打算犧牲後面所有的人嗎?若您這樣想,基本上就中計了,這問題的根本並非世代掠奪,老人家掠奪年輕人。問題是明明白白的階級掠奪,已經賺到錢的,繳最少領最多的這批人,可以合法公開的把資產傳給下一代,他們的子女拿著納稅人補貼父母的優惠,從小接受英才教育,好一點的出國念書鍍金回國,差一點的在國內念學費低的公立大學。
下一代的立足點,打一開始就完全不同。
如果一個人,是盡自己努力,考上律師當上醫師,然後開業數十年,獲得了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與地位,那麼他把資源投入自己的子女,希望下一代可以繼承,這無可厚非也沒人會非議。
但「這一批」自肥的公教人員,打一開始就是領納稅人的錢,還自己通過法案越補越多。勞保有洞政府不管,公保破洞馬上補貼。依靠政府恩庇而獲得了中產生活,還大言不慚的認為領得有理,說到底不過就不肯放棄「繳少領多」的事實,尊嚴到頭來就是錢。(註:到現在還有一堆新進人員以為一人被罵全體要承擔)
至於一樣身為公教人員的新世代呢?反正又不關他們的事,錢自己先拿到再講,自己小孩出國鍍金優先,你們這些菜鳥死好。結果被這些既得利益吃乾抹淨,還要面對可能一毛都領不到的破產危機,下一世代的公教人員,倒是護航護的很開心,真以為自己算是同一階級。(註:到現在還有一堆新進人員自以為考上就爬上了)
某天龍人看到這方案說得很直接:「這擺明是先顧自己鐵票,其他人去死」
真的一眼看清的人,反而都是天龍出身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2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