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市廢除寒假作業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這篇不是在吐槽柯文哲,而是那些吐槽跟怒罵柯文哲的教育界看法。主要原因是之前台北市宣布廢除寒暑假作業,讓各校老師自行決定怎麼出,結果引發不小的議論。

說實在的,寒暑假作業依照台灣的習慣,怎樣都不可能廢除的,這只不過是統一性規定改成彈性作法,不需要幻想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沒有現實作為基礎,很多的揣測都不是真的,更不用提打一開始就錯誤的分析判斷。在討論寒暑假作業廢不廢除,或是小朋友會不會玩到瘋掉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實際的狀況到底是什麼。

別說是寒暑假作業,就算是平常的回家作業,小朋友回家也沒幾個人自己寫。這根據地域不同差異很大,但大體上可以分為中學與小學、市區與非市區的差異。簡單的說,中學的作業跟小學完全不同,寒暑假作業差異性更大,市區與非市區的差別,主要是家長對小孩的關心程度有差。

目前的國中寒暑假作業是怎麼出的呢?筆者所知,市區一些以升學為名的學校與私立學校,有直接買成卷跟書商的作業本,認真一點的會自己出,至於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拿出題光碟,依照假期長短或是有沒上寒暑期輔導課而定,抓題目來裝訂成冊。因為有些學校,寒暑假跟書商買成套的作業本給學生,會有一些令人非議的問題,所以大多是自己學校印刷裝訂,反正數量不多。但不管怎樣,你是從光碟還是買作業本,題目題型全部都大同小異,自己認真出題目,學生也沒幾個認真寫,所以這繼續講下去,就是虛應功夫了事。

小學就更有趣了,因為還分為高低年級差,同一個鄉鎮市區的市中心與邊緣學校也有差,差別甚至比台北與花蓮還大,所以這沒辦法一概而論。不過大致上來說,有上安親班的小學生,寒暑假作業乃至平常作業,大部分都要依靠安親班老師幫忙,甚至是代寫才能解決。筆者沒有開玩笑,這狀況已經行之有年,差別只是介入程度多寡而已。

理由大體上有兩個,第一個涉及教育的階梯理論,照理來說我們給小學生出題,是要依照每個人的程度,搭起不同的階梯讓他們一步步往上爬。但實際上真的這麼認真的老師不多,所以產生了學習落差,但作業給的都是一樣的,變成安親班老師要幫忙。而現實狀況就是,教學進度要趕,課程進度排定,學校老師沒有空停下來關注每一個學生,只好讓安親班老師做這件工作。其實,幫助學生完成作業,應該是家長要花時間的,只是現在的情況喔…

第二個,是教學現場怠惰行事,平常作業還好處理,緊盯作業簿就可以。寒暑假作業被形式限定,你非得要出的多元有變化才可以,造成大多小學生拿到的作業本,都有繪圖、日記、勞作等五花八門的東西。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家長跟安親班老師作的,因為很多作業難度真的遠超過這個年紀的小朋友。

既然都流於形式,筆者還覺得乾脆不要出比較好,別去增加安親班老師的困擾,平常光是要搞定數學英文這些主科,就夠煩人了。真的,認真的好老師不是沒有,也不是很少,但光是認真拯救不了小學生的,認真還要有經驗,經驗還要方法對,符合這些條件,讓全班小學生都不用補習,學習狀況良好,這比例實在少得可以。但這也不是老師的錯,是制度造成的問題。

所以筆者支持廢除制式作業,各區各校自己看狀況出題,你要一個學生暑假要幫忙採水果的地區,寫一大堆的英數作業,這才是不合理。

會這樣講是因為,目前的教學內容有很大的問題。小學生理論上該學什麼?是以啟發為主,還是填鴨東西進去?就算是啟發式教育,有一些地理歷史,或是自然常識你還是得背一背,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國語教育。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國語這堂課學得不好,或者說以筆者的經驗來說,目前小學國語教學有致命性問題。

那就是學生花了六年學國字注音、成語造句與作文,結果到了國中後還是看不懂一篇文章「到底寫三小」。如何學會看報紙、抓到一篇文章的重點,這種生活所需的東西根本沒學到。恐怖的是國中的教材沒有多大改變,雖然內容難易度跟我們那時候比大幅下降,但中心課程並無劇烈變革。所以學生閱讀能力變的很差,自然科學的東西看不懂就算了,有時候連一篇正常的文章要讀懂都很難。

常識性的東西缺乏也是一大問題,像是以前我們小學都會學到一些天文常識,例如行星恆星太陽系之類。但現在小學已經沒教了,可是國三的地球科學,天文篇的入門門檻太高了,一下子就從基本常識進到判斷節分與潮汐關係。若他小學根本沒念過,這些什麼八大行星的關係,就跟念咒語給他聽沒兩樣。

很多家長覺得這哪有什麼問題,是因為自己的社經地位、教育水準比較高!大約10%的小朋友,父母從小就有培養閱讀的能力,基本的社會自然常識都能學到,家庭環境可以提供基本知識,這些人當然對於現在的教材適應沒有問題。但其他那些90%的呢?難道說勞工家長沒空教小孩,所以小孩到學校學不會就該去死嗎?

講這麼多,只是要說明,大部分的作業狀況,都流於形式了,而且形式太多年,你要一個中學生或是高年級生,突然改成啟發式、創造式的作業,他還不想去寫哩。為何?因為抄抄同學答案最快,抄完就可以去打電動了,幹嘛花時間去想啊。

這幾天有很多老師跟教育界人士,跳出來痛罵沒作業,小孩會玩到翻天,國家會沒有競爭力等等。還有人說廢不廢作業的觀點都是見仁見智,都有其道理。筆者要說:「屁啦,最好是出作業有用。」

小朋友天性就是愛玩,你硬逼他去寫作業,美其名是苦其心志,其實只是浪費時間,絕大多數的學生根本就沒在寫這些寒暑假作業。你出再多,結果只是抄來抄去,再說真的兩手一攤不寫,學校要怎麼處罰這些小鬼,吊在樹頭打嗎?

中學生的心智磨練跟小學有很大關係,小學生的學習怎樣才有用?筆者這些年看下來的經驗是,要不就是父母花時間去陪伴,依照自己小孩的程度,時而溫柔時而嚴厲,牽著他的手、踹他的屁股,讓他在學習的階梯上依序爬上,最好是可以培養出自學的能力,以及對世界的興趣。真的沒時間,那就只好花錢,讓安親班來幫你做這件事,不過這種錢沒得省,想找便宜的就是效能不好,天底下沒白吃午餐,一晚上花兩百塊就希望有全職老師幫你顧好小孩。

至於寒暑假作業?別增加家長跟安親班老師的負擔了,真的要出有意義的,還不如出LOL戰術規劃與事後檢討報告給學生,幫他用好適當的格式,教他怎麼從填資料到格子,慢慢進步到自己謄寫一份。出讀書心得報告,要求他們把閱讀過的輕小說大綱列出,看過的漫畫劇情整理。

以上那些筆者沒在開玩笑,但一點都不好笑的是,雖然很多老師都知道這才有用,但都不敢出真的這樣出。而制式化的作業要有效果,也不是不可以,是你必須帶著小學生直接出去寫作業,例如一次三、五個人,帶著他繞學校附近社區兩圈,花一下午的時間教他們做張社區地圖。或是去圖書館找幾本適合的歷史書,配合教材要他們花一上午的時間找到相關內容,再陪他們把重點節錄出來。

作業只有自己願意寫,才會發揮他原本的意義,不然只是作作樣子而已。教育哪有那麼簡單,丟個作業下去,學生就會自動自發寫完,然後就學會了,這真的是想太多。

以筆者的想法來說,是覺得這些認為沒有作業,世界就要崩壞的人幻想太多。接下來我們來講古好了,話說幾十年前,筆者那個年代怎麼寫寒暑假作業的。

很簡單,班上同學真的自己寫完的大概沒五、六個人,開學前幾天找一個有寫的人,大家一起來抄作業,記得該有的「禮數」要給啊。美術作業就只好自己努力塗鴉,反正分數差也不會被老師打,自然作業要去觀察大自然,因為暑假都在打電動當然沒空,只好問大人怎麼辦,反正大人都知道怎麼唬爛。

最麻煩的是日記,三天要趕六十天份的日記,很痛苦的。尤其是那種規定至少寫兩頁三百字,字體又不能太小,要努力掰出兩個月份的日記,真的需要想像力。因為你又不能說實話,說這兩個月都頹廢在家,打電動、看漫畫、看電視,偶而幾天跟同學出去打球,或是跟同學一起在家打電動、看漫畫…

如果有年輕點的讀者覺得,日記為何不能照實寫?因為不會過關啊,老師會罵你不可以這麼頹廢,要寫有意義的生活,然後被迫重寫。重寫後的日記,就變成你兩個月的時間,不是去山上踏青,就是在海邊戲水,或者去公園觀察生物,偶而會正好扶行動不便的老太太過馬路,不小心在地上看到鈔票送去警局…

這真的是「作文」大賽,現在想想,搞不好政府官員開口就說謊,就是從小開始鍛鍊這種話唬爛的能力。作業越多,造假越多,越是習慣活在虛假之中。

啊勒,行文至此豁然開朗,為何那些校長跟教育界人士如此憂心忡忡?唉呦,就是我們從小到大的唬爛訓練有成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1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自由派教育之利弊 這一節,筆者想要解釋一下,當代常見的自由派教育,到底指的是什麼? 這是很難定義出的,舉台灣為例子,教育體系的人大概都曉得杜威,一堆人論文也說引用杜威概念,各種自由派教育大師相互援引,所以台灣的教育很自由?
Thumbnail
自由派教育之利弊 這一節,筆者想要解釋一下,當代常見的自由派教育,到底指的是什麼? 這是很難定義出的,舉台灣為例子,教育體系的人大概都曉得杜威,一堆人論文也說引用杜威概念,各種自由派教育大師相互援引,所以台灣的教育很自由?
Thumbnail
Lucas發起的「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周)休三日的國家」此一議題,在近期成為熱門的討論焦點。然而,台灣目前現況,也真的適合施行同樣的政策嗎?
Thumbnail
Lucas發起的「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周)休三日的國家」此一議題,在近期成為熱門的討論焦點。然而,台灣目前現況,也真的適合施行同樣的政策嗎?
Thumbnail
剛開始教學的前兩年,我完全無法理解不寫功課的小孩在想什麼,畢竟回家作業是逃不了的強迫型任務,遲早都得做,早做完早收工,拖拖拉拉的就算拖到明天,到學校去還得做,並且不可能是上課寫,那就佔用他自己下課玩樂的時間了。老師絕對不可能忘記收作業的。 可是,這些逃避寫功課的孩子,絕對是能躲則躲,
Thumbnail
剛開始教學的前兩年,我完全無法理解不寫功課的小孩在想什麼,畢竟回家作業是逃不了的強迫型任務,遲早都得做,早做完早收工,拖拖拉拉的就算拖到明天,到學校去還得做,並且不可能是上課寫,那就佔用他自己下課玩樂的時間了。老師絕對不可能忘記收作業的。 可是,這些逃避寫功課的孩子,絕對是能躲則躲,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為何同學到了中學之後,對數理科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面對?」基本上,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從小學開始歪掉,多年經驗下來,發現大概最早從小一開始就歪了。數學的基礎,小學算術沒有打好,就會影響國中的數學運算,連帶自然科也不行。
Thumbnail
「為何同學到了中學之後,對數理科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面對?」基本上,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從小學開始歪掉,多年經驗下來,發現大概最早從小一開始就歪了。數學的基礎,小學算術沒有打好,就會影響國中的數學運算,連帶自然科也不行。
Thumbnail
我想試驗的是,一門課如果能夠提供夠多的通道,那人能不能在裡面誠實地面對自我要求,這樣也許對教學者跟學習者來說,都是一種解放。
Thumbnail
我想試驗的是,一門課如果能夠提供夠多的通道,那人能不能在裡面誠實地面對自我要求,這樣也許對教學者跟學習者來說,都是一種解放。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Thumbnail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Thumbnail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Thumbnail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Thumbnail
一位法國老師告訴我,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愛玩耍,孩子己經在學校認真學習,回家就應該去休息、和父母一起做喜歡做的事,去發展其他興趣或參與課外活動
Thumbnail
一位法國老師告訴我,小學生的天性就是喜愛玩耍,孩子己經在學校認真學習,回家就應該去休息、和父母一起做喜歡做的事,去發展其他興趣或參與課外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