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英利《教室外的五堂藝術課》~走出戶外,為了活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布施英利《教室外的五堂藝術課》 共鳴讀書筆記 from Jinna Sun
【共鳴讀書 no.117】~走出戶外,為了活著
布施英利,《教室外的五堂藝術課》(如果出版,2014) (日文原書2002)

步入中年,友朋見面最常聊的就是健康與養生,的確深刻感受到「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這句話。但是這個「動」應該怎麼動法?
於是我想應該讓我們以終為始,回到「活」這個字。「活」的目的是什麼?想要「活」出什麼樣的面貌?
啊哈,答案就出來了!
沒有人不想活得精彩、活得深刻、活得「美美」的。
一路鋪梗到這裡,到底與布施英利的這本書有啥關連?
是的,既然是「共鳴筆記」,看書的角度就要與己相關,看出自己的關切,看出自己的觀點。要「活」就要「動」,從「動」獲得「美」。
布施英利把「動」(motion) 與情「感」(emotion)連結在一起,
唯有「動」才能點燃內心某種感受,而不斷去鍛鍊感受力的敏感度,才能產生樂趣與愉悅加倍的「美感」。
因此布施英利主張,培養美感,請移動到戶外,向大自然學習。

作者另一本暢銷書是《不要畫筆的繪畫教室》,他完全不建議用任何繪畫技巧來訓練孩子的美學素養,唯有在大自然中觀察、描繪、動手、體驗、感受,人們才能讓自己在大自然的洗禮下,驚艷於從美感而獲得的狂喜與悸動。
布施英利在《教室外的五堂藝術課》建議幾個觀察自然的場合:
向戶外的「光」掌握「時間」,
走入「森林」學習「空間」與「秩序」,
向「海洋」感受「動態」的魅力,
去「露營」體會「形與色」的關係,
最後一堂課有點扯,
跟他自己「解剖學」的背景有關,居然鼓勵大家採集屍體,觀察與解剖(!)
正面直視死的世界,才能超越死亡,認知生的意義與生命的可貴。
因為以大自然為師,才有機會親身面對與體會,於是,活著要有感,隨時感動,大笑大樂,不論人生短短幾個秋,都活得美美、活得深刻。
不禁為大多數禁錮在依然是集體管理思維的年輕孩子們,感到悲傷。
要讓美感有感,看來先想辦法讓孩子們
活得像個人吧!
avatar-img
150會員
106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謙虛」的這項美德功課,人類總是不及格。不管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對友邦、對自然,自大所造成的認知侷限與謬誤,造成極大的誤判。 地球正在反撲、自然正在反撲、生態正在反撲。用一個難以承受的嚴峻代價,要人類停下腳步,想想自己驕傲自大身影背後的不堪。
便利店的工作指導讓她的生活得以有了完美生活指南可以遵循,她不用想著如何做自己,只要遵從世界運行的規則,她就可以成為被人接納的「正常零件」。 聽起來,似乎怪怪的吧?! 是的,天吶~怎麼會有人選擇不要「做自己」?
原來,荷蘭已經不是那個從前在地理教科書上學到「填海造陸」、「與天爭地」的國家了! 旅居荷蘭五年的作者以人文學者的角度深入觀察荷蘭的人民與生活。
隨著年紀增長,對哲學思辨也愈來愈感興趣,同時體認到,哲學是非常生活化的,是要全然地實踐在日常當中,也就是這本書所介紹的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的信念~「哲學踐行」。
繼《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之後,意外地閱讀起另一本關於音樂的好書。從來不懂音樂,卻因為音樂主題的閱讀,我得以享受其中的樂趣。這是關於一個追求理想音色的調音師的故事,其實也等於是一個平凡調音師的「英雄旅程」。
一個悲傷而殘酷的故事,在小川洋子筆下,卻用孩子的眼光鋪陳出一個純真的世界。 母親再如何不是,孩子們卻選擇全心全意相信他們賴以依靠的對象......
對於「謙虛」的這項美德功課,人類總是不及格。不管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對國家、對友邦、對自然,自大所造成的認知侷限與謬誤,造成極大的誤判。 地球正在反撲、自然正在反撲、生態正在反撲。用一個難以承受的嚴峻代價,要人類停下腳步,想想自己驕傲自大身影背後的不堪。
便利店的工作指導讓她的生活得以有了完美生活指南可以遵循,她不用想著如何做自己,只要遵從世界運行的規則,她就可以成為被人接納的「正常零件」。 聽起來,似乎怪怪的吧?! 是的,天吶~怎麼會有人選擇不要「做自己」?
原來,荷蘭已經不是那個從前在地理教科書上學到「填海造陸」、「與天爭地」的國家了! 旅居荷蘭五年的作者以人文學者的角度深入觀察荷蘭的人民與生活。
隨著年紀增長,對哲學思辨也愈來愈感興趣,同時體認到,哲學是非常生活化的,是要全然地實踐在日常當中,也就是這本書所介紹的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的信念~「哲學踐行」。
繼《為什麼傷心的人要聽慢歌》之後,意外地閱讀起另一本關於音樂的好書。從來不懂音樂,卻因為音樂主題的閱讀,我得以享受其中的樂趣。這是關於一個追求理想音色的調音師的故事,其實也等於是一個平凡調音師的「英雄旅程」。
一個悲傷而殘酷的故事,在小川洋子筆下,卻用孩子的眼光鋪陳出一個純真的世界。 母親再如何不是,孩子們卻選擇全心全意相信他們賴以依靠的對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活著》是一部關於命運無情與生命堅韌的小說,以主人公福貴的不屈精神,描繪人在苦難面前的堅韌與無奈。故事涉及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動盪,融合了個人與時代的交織,反映出無奈中的歲月與掙扎。樸實無華的語言中,福貴等人物形象傳遞了對生命的堅韌與對生活的執著。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了作者從公職離職後,接觸到《神心態》此書的閱讀心得。從設定清晰的目標、用科學方法打造強韌的內心、將目標視覺化,作者分享了一些在離職後實踐的經驗。此外,作者提供了一個即將舉辦的工作坊的報名表。如果你已經努力了但仍無法活出夢想中的生活,不妨閱讀本書或參加工作坊。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Thumbnail
不是在用力的生活 就是在充實學習的路上 盡情的生活吧! 享受吧!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活著》是一部關於命運無情與生命堅韌的小說,以主人公福貴的不屈精神,描繪人在苦難面前的堅韌與無奈。故事涉及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動盪,融合了個人與時代的交織,反映出無奈中的歲月與掙扎。樸實無華的語言中,福貴等人物形象傳遞了對生命的堅韌與對生活的執著。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了作者從公職離職後,接觸到《神心態》此書的閱讀心得。從設定清晰的目標、用科學方法打造強韌的內心、將目標視覺化,作者分享了一些在離職後實踐的經驗。此外,作者提供了一個即將舉辦的工作坊的報名表。如果你已經努力了但仍無法活出夢想中的生活,不妨閱讀本書或參加工作坊。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Thumbnail
不是在用力的生活 就是在充實學習的路上 盡情的生活吧! 享受吧!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
Thumbnail
偶爾有些老朋友會跟我抱怨,說你們荒野保護協會提倡要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他們不管是假日爬郊山,或是退休後天天走步道健身,但是不管怎麼看,花還是花,樹還是樹,鳥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與自然萬物的共鳴或所謂生命的流動,到底是他們沒有慧根,還是我們在唬弄他們?     對於這些朋友的質疑,我通常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