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能不失能的終老嗎?請你從「腳」照顧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我知道我老了會像現在這樣(臥床)),我一定不會像過去那樣過生活!
raw-image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中風臥床的強伯這樣跟我說。強伯自己開工廠經商,手下管理百多名員工,以前意氣風發的他,可以說是喊水會結凍(台語)。

我就是太拚了,攏無好好顧身體!

現在只能臥床看著同層樓的其他病友們,強伯不勝唏噓。還好透過規律的復健、家人的支持、強伯自己的努力,強伯的動作功能越來越好,後來終於出院了。

如果可以選擇...

日本是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沒有之一,而臺灣尾隨其後,其實有很多經驗都可以讓我們參考,但相對於活得老活得長壽,更多人希望的是可以活得健康。

在我的工作裡,有許多中高齡的患者們,常常跟他們聊到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我覺得我不想要活太老,活很長但卻沒辦法身體自主有什麼用?”

"我覺得活到70歲剛剛好,太老太可怕了,如果臥床什麼都不能做,有什麼用?那比死還痛苦!"

看來大家對人生的最後一里路,沒有太多美好的幻想,更多的是恐懼與害怕。每次聽到這些話,我總是笑笑對著我的患者說,要活到幾歲,這是你能決定的嗎

實話說現在的醫學真是各種反自然,可能未來某一天我們因為疾病到鬼門關前走一遭,但先進的醫療還真是硬把你拉回來。但生命的長度並不代表生命的品質。

我們要怎樣才能不失能的終老呢?

成為我們這一代人最奢侈的期許與盼望。

請你先好好重視能走路這件事!

“等等,這不是廢話嗎?我也知道能走路這很重要阿!我現在走路還好好的阿,那然後呢?”

有些東西太過習以為常,以致於讓我們不夠懂得去珍惜,或者說...沒有意識到要去珍惜。

例如我們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等我們到了某個「好像需要運動」來維持身體體況的年紀,開始就會有人有疑問。”我需要做到多強的運動呢?”"去公園走走算不算運動呢?""怎麼樣的運動量才是夠的?""聽說一天一萬步這樣就對了嗎?"

這就是理論與現實上的差距,理論上大家都知道某些是很重要,但當我們真正開始採取行動的時候,才會開始知道原來細節還是很多的。

如果你現在的活動量是跑、跳、蹦、打桌球羽球網球那一類的,那基本上我們不太擔心你的體力體況,最容易讓大家猶疑的就是去跳土風舞算不算?每天公園打太極拳算不算?  

每2-3周提升你的活動量一次

每個人的體能狀況都不太一樣,這裡也無法提供明確的劑量來是用全部的人,但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每2-3周提升你的活動量一次」

例如你現在沒有運動習慣,那就隨便先來一個你想做的事,例如吃飽後去散散步20分鐘,這件事就比你原先的活動量還多。

例如你本來就有走路當運動的習慣,那就變一下負荷。可以是時間、可以是難度。例如多走500百步,或者在原本走路的過程中,加入幾個爬階梯或幾個深蹲。

如果家裡的長輩現在已經因為比較衰弱不愛走動,那就從站開始,在安全的情況下,扶桌子禍福牆壁站都好。可別小看這一點點的改變,人的自然身體機能發展是退化老化,但在原有的生活裡,多一點身體的改變與刺激,持之以恆,其實就有機會有效進步體能。

或許大家會覺得只是小小改變,能影響什麼呢?但關鍵是「每2-3周提升你的活動量一次」,每次都要比原來的活動量多,無論你是什麼年紀、什麼體能情況,累積下來都會有大大的改變呢?

愛跳土風舞、太極拳什麼都很好,但一直持續同一個負荷就很可惜,多爬幾層樓梯,試著讓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與負荷能力越來越好。

好好照顧自己的腳

大家說起運動,都會想到練臀、練腿、練核心,這些都很對,但大家超級疏忽對「腳」的照顧的。

大家肯定都聽過一個說法「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心臟非常重要,而且負擔我們血液循懷系統。因此這句話背後傳達給我們的最重要觀念就是「腳很重要」而且「腳在循環系統上扮演重要角色」。

大家愛自己的腳嗎?舉個例子來說,你在選鞋時,是選漂亮還是選適合自己的腳呢?許多女生愛穿修飾腳型的鞋,覺得這樣好搭配衣服,但如果它不吻合您的腳,這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影響可是很可怕的。

常常針對腳做按摩或鬆動嗎?在我臨床裡,只要年齡超過55歲而且有下肢疼痛問題(不一定是腳痛),我一定會好好去鬆解腳掌的關節與肌肉,原因使只要腳掌的關節或肌肉呈現僵硬的狀況,腳就沒有辦法好好地放在地面上,容易累積出許多壓力。

常常觀察自己的腳嗎?指甲修剪的漂亮嗎?腳的皮膚狀況好嗎?皮膚有脫落或搔癢的狀況嗎?腳掌上有壓力紅點嗎?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照顧自己的身體,而是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事情。每次洗完澡,不妨幫自己抹抹乳液、簡單按摩腳掌,並好好觀察自己的腳的狀況。隨著你對它的關注與照顧,你的腳也一定會給你好豐富的回報的。

想要老後不失能,不外乎就是好好鍛鍊自己,並且關注自己的身體機能。讓我們從小小改變開始。我是岳裕,我們下次見。

#專題介紹: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

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作者現職為森暉物理治療所院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岳裕的沙龍
762會員
95內容數
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歡迎加入洪老師臉書粉專:岳裕物治師。作者現服務於安和物理治療所
洪岳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3
無論是腰痛、膝蓋痛、肩頸痛甚至是腳痛的患者,除針對患處部位的運動外,我們一定會教的就是「中軸穩定」。 中軸穩定可以說是我治療的核心思想,雖然你不一定會因為中軸穩定就讓所有的疼痛就變好,但如果中軸穩定不好,那麼動作一定就不好。
Thumbnail
2020/06/23
無論是腰痛、膝蓋痛、肩頸痛甚至是腳痛的患者,除針對患處部位的運動外,我們一定會教的就是「中軸穩定」。 中軸穩定可以說是我治療的核心思想,雖然你不一定會因為中軸穩定就讓所有的疼痛就變好,但如果中軸穩定不好,那麼動作一定就不好。
Thumbnail
2020/05/04
“洪治療師您好,我常常看您的文章,知道姿勢很重要。我的小孩現在國小2年級,我覺得他的姿勢很差,我很擔心,可以去找您看診嗎?或者您有推薦要先看醫師嗎?我住XX醫院附近,要看哪一科呢?” 收到臉友私訊,好好跟大家分享這個問題~
Thumbnail
2020/05/04
“洪治療師您好,我常常看您的文章,知道姿勢很重要。我的小孩現在國小2年級,我覺得他的姿勢很差,我很擔心,可以去找您看診嗎?或者您有推薦要先看醫師嗎?我住XX醫院附近,要看哪一科呢?” 收到臉友私訊,好好跟大家分享這個問題~
Thumbnail
2020/05/02
姿勢差有什麼壞處?物理治療師告訴你至少影響五件事! 1、干擾呼吸的自然擴張-肩頸肌肉群們累到不行啊~ 2、軀幹核心穩定能力弱化,常常覺得累 3、臀肌驅動能力弱化,屁股超沒力 4、肩頸肌肉連續工作16小時,過勞到不行 5椎間盤壓扁膨出,神經好害怕呀~
Thumbnail
2020/05/02
姿勢差有什麼壞處?物理治療師告訴你至少影響五件事! 1、干擾呼吸的自然擴張-肩頸肌肉群們累到不行啊~ 2、軀幹核心穩定能力弱化,常常覺得累 3、臀肌驅動能力弱化,屁股超沒力 4、肩頸肌肉連續工作16小時,過勞到不行 5椎間盤壓扁膨出,神經好害怕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在高齡化社會裡的現代人,可以說「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退化」,防止老化避免失能會是我們日後最重要的課題,人生終須一死,但是應該沒有人想要人生最後幾年臥病在床,呼吸依靠呼吸器,餵食要靠鼻胃管吧,如果想要有尊嚴的老年,從40歲就要開始大重量訓練,照顧自己的老年。 相信現代人都知
Thumbnail
生活在高齡化社會裡的現代人,可以說「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退化」,防止老化避免失能會是我們日後最重要的課題,人生終須一死,但是應該沒有人想要人生最後幾年臥病在床,呼吸依靠呼吸器,餵食要靠鼻胃管吧,如果想要有尊嚴的老年,從40歲就要開始大重量訓練,照顧自己的老年。 相信現代人都知
Thumbnail
台灣兩年後即將邁進超高齡化社會, 老化人口將達468萬人. 我國人口老化速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老化海嘯來勢洶洶。 目前台灣失能者約85萬人, 一項數據顯示台灣老人臨終前平均要臥床八年, 好消息是, 如果我們及早鍛鍊身體, 是有機會迎接一個優雅老後的生活。 我身邊很多長輩開始去健身房, 他們表
Thumbnail
台灣兩年後即將邁進超高齡化社會, 老化人口將達468萬人. 我國人口老化速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老化海嘯來勢洶洶。 目前台灣失能者約85萬人, 一項數據顯示台灣老人臨終前平均要臥床八年, 好消息是, 如果我們及早鍛鍊身體, 是有機會迎接一個優雅老後的生活。 我身邊很多長輩開始去健身房, 他們表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人的身體健康固然會受到工作或是居住環境及飲食習慣等不同要素的影響,到老年後會有高低之分。而以最單純的身體自然老化來說,老人家能夠多爬樓梯,多活動,就能降低在生命盡頭倒數幾年躺在床上的機率。醫療技術的發達雖然有助於延長人類的壽命,但不代表就能好好的度過生命盡頭的倒數幾年。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盡頭存在,卻
Thumbnail
人的身體健康固然會受到工作或是居住環境及飲食習慣等不同要素的影響,到老年後會有高低之分。而以最單純的身體自然老化來說,老人家能夠多爬樓梯,多活動,就能降低在生命盡頭倒數幾年躺在床上的機率。醫療技術的發達雖然有助於延長人類的壽命,但不代表就能好好的度過生命盡頭的倒數幾年。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盡頭存在,卻
Thumbnail
這不是電視賣健康食品的廣告詞,而是照護老媽的切身經驗。 常運動老樣子,不運動樣子老 別人是一面鏡子,我們或許不是年邁、固著的人,但是不是也常忽略自己的身體、耗損自己的健康?拖累的不僅是親人,辛苦的更是自己。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 身體使用手冊,醫生只能救急不救窮,要健康得先了解原廠設定和自我維修。
Thumbnail
這不是電視賣健康食品的廣告詞,而是照護老媽的切身經驗。 常運動老樣子,不運動樣子老 別人是一面鏡子,我們或許不是年邁、固著的人,但是不是也常忽略自己的身體、耗損自己的健康?拖累的不僅是親人,辛苦的更是自己。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 身體使用手冊,醫生只能救急不救窮,要健康得先了解原廠設定和自我維修。
Thumbnail
如果我知道我老了會像現在這樣(臥床)),我一定不會像過去那樣過生活! 我就是太拚了,攏無好好顧身體! 現在只能臥床看著同層樓的其他病友們,強伯不勝唏噓...
Thumbnail
如果我知道我老了會像現在這樣(臥床)),我一定不會像過去那樣過生活! 我就是太拚了,攏無好好顧身體! 現在只能臥床看著同層樓的其他病友們,強伯不勝唏噓...
Thumbnail
大約11月初,一位朋友請我去她家看她媽媽,希望我能鼓勵她媽媽運動,並指導她一些方法。去聊完之後,由於這段時間忙很多事,沒再追蹤,今早想到又傳訊關心一下。「還是老樣子呀~她不想動,肌力越來退步,就更不愛動了。」朋友無奈地說。
Thumbnail
大約11月初,一位朋友請我去她家看她媽媽,希望我能鼓勵她媽媽運動,並指導她一些方法。去聊完之後,由於這段時間忙很多事,沒再追蹤,今早想到又傳訊關心一下。「還是老樣子呀~她不想動,肌力越來退步,就更不愛動了。」朋友無奈地說。
Thumbnail
楔子-工作的第四年,我超憂鬱的!那年,我在護理之家服務。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面對那麼多的「老、病、死」。在那環境下,死亡,相對就不可怕。病與失能臥床,才讓人感到揪心與折磨。空洞的眼神,訴說著靈魂想要掙脫軀殼的渴望......與絕望。 那段時間,我看到醫學進步下的另類超越極限。以前讀書時,總說人要活就要動
Thumbnail
楔子-工作的第四年,我超憂鬱的!那年,我在護理之家服務。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面對那麼多的「老、病、死」。在那環境下,死亡,相對就不可怕。病與失能臥床,才讓人感到揪心與折磨。空洞的眼神,訴說著靈魂想要掙脫軀殼的渴望......與絕望。 那段時間,我看到醫學進步下的另類超越極限。以前讀書時,總說人要活就要動
Thumbnail
如果你三十歲了,請不要再覺得「養生」是老人家才會做的事。 因為你的人生、至少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也可能二分之一! 抱歉很殘酷,但你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了。 三十歲的你應該也漸漸發現,好像真的各方面都不如從前了。 以前熬夜兩三天,現在熬夜躺三天。 以前假日往外跑,現在假日只想在家躺。 以前嫌電梯慢走樓梯比
Thumbnail
如果你三十歲了,請不要再覺得「養生」是老人家才會做的事。 因為你的人生、至少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也可能二分之一! 抱歉很殘酷,但你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了。 三十歲的你應該也漸漸發現,好像真的各方面都不如從前了。 以前熬夜兩三天,現在熬夜躺三天。 以前假日往外跑,現在假日只想在家躺。 以前嫌電梯慢走樓梯比
Thumbnail
重視自己的健康在這個醫療科技這麼進步的時代,已經不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因為年輕時不在乎,等到年紀大了病痛纏身,不只是自己痛苦,而是醫療科技會讓我們「死不掉」,更不堪的是漫無止盡的「延長死亡時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造成家庭與整個社會的負擔。
Thumbnail
重視自己的健康在這個醫療科技這麼進步的時代,已經不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因為年輕時不在乎,等到年紀大了病痛纏身,不只是自己痛苦,而是醫療科技會讓我們「死不掉」,更不堪的是漫無止盡的「延長死亡時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造成家庭與整個社會的負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