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我們能為自己決定的地方已經不多了,當你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志向後,更要把握生命給你勇敢的機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 Judy Tsai
你要成為的,是「你自己」
Judy 生命的轉折點,源自與一位講者的談話,在那場談話裡,有許多話語帶給 Judy 強大的震撼,更有許多問題,讓她一時回答不出來。 Judy 形容談話結束就像是你去看了一場非常震撼的電影,心有餘悸。
「你已經大四了,沒剩多少時間可以勇敢了。比起你現在就跨領域,如果到 30 歲才決定跨領域,你覺得容易嗎?」
「不管多少個十年後,你想成為的還是你自己,不是什麼 Role Model。」
我們的心中都有幾個 Role Model ,希望能像他一樣優秀,因此追隨他的每一個腳步。他參加什麼活動,我跟著去;他做什麼工作,我跟著做;他說什麼話,我跟著學。
然而,你只是想要向他學習一部分的優點,而你依然是你自己,十年後你依舊不會是那個 Role Model。
對於 Judy 而言,比起成為那位 Role Model,她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該誠實面對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一味地複製 Role Model 的生命模式。
或許你也和 Judy 一樣覺得,和大家走不一樣的路,不是很叛逆嗎?
「你不是叛逆,你只是正常人。」
這句也是來自於那一位講者。正常人都會想要嘗試不一樣的事情,如果你的想法總是跟大多數人不一樣,So what? 人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別把自己的特別埋沒成平庸。
除此之外,講者也詢問很實際的問題,像是「你希望的起薪是多少?」、「你未來工作希望帶來的價值是什麼?」等等,一些 Judy 曾想過,但沒想透徹的問題。
雖然原本對於 Judy 而言,一直沒有堅持要當體制內的老師,一來覺得有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二來覺得要把握青春,跨出同溫層探索新的世界。但對於放棄教師證,仍抱持一點猶豫。
然而,透過講者一句句直指人心的話語與提問,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Judy 下定決心與教育學程斷捨離,承認除了老師這個工作外,還有很多選擇可以嘗試。
拋開沉沒成本謬誤的束縛
你說『你終於從口中承認除了老師之外有很多的選擇』,意思是你其實認同,但卻沒有去承認這件事嗎?
「有些話要從自己口中說出來才是真的相信。有的時候別人說,自己心裡只是默默認同。但這和實際從口中承認,兩者之間的認同程度其實差很多。」
以往會覺得拿到教師證是做為大學四年的交代,但又覺得,明明路很廣,為何自己要死守著這張教師證呢?
這個狀態就像掉入了「沉沒成本謬誤」,我們越捨不得斷捨離不適合的過去,反而越放棄「未來可以有所不一樣」的可能性。
〔什麼是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關乎過去,是已經花在某個計劃或人生方向的金錢、時間或精力。投入愈多、愈久,想放棄就愈加困難。-節錄自《大器可以晚成》一書
要怎麼避免自己掉入沉沒成本謬誤?
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真的想跟大家一樣嗎?」
「你想要跟大家一樣到什麼時候?」
「你理想的工作想帶來什麼價值?」
「你想要發揮什麼樣的影響力?」
「你想創造的影響力,和現在做的事情關聯度高嗎?」
你最後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有時候你只是害怕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所以才會選擇跟人家走一樣的路,因為那比較輕鬆。珍惜你的青春,去做你真的想要的吧。
可以迷惘,但要勇敢、留白
現在的你怎麼定義成功?
「在現階段,我覺得成功是『越活越勇敢』。聽起來很雞湯,但卻也是最真實、直指人心的。」
勇敢不是不感到害怕,而是你怕的要死仍拚命去做。
很多時候不是去選擇自己要的,而是選擇放棄自己不要的。就算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至少當你放棄自己不要的,可以離你想要的更近一點。
對於大學生的年紀,我們一直照著社會期待來讀書,上了好的高中、考到有前途的校系。
轉換跑道這件事,可能令人感到害怕、恐懼。然而,當你出了社會後,似乎包袱與限制只會越來越多,如此一來,更難做出勇敢的決定。
這一路上我們能為自己決定的地方已經不多了,當你清楚自己的喜好和志向後,更要把握生命給你勇敢的機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
你會給大學生什麼建議?
1. 觀念建立
「大學生常常很迷惘,因為外在的資訊實在太多。但我覺得迷惘是一個長期的狀態,不是你找到正職就不迷惘,因為你可能還是會想說要不要跳槽,所以一輩子很難脫離迷惘這件事。」
迷惘是一件好事,因為代表你還有在反思、在想自己喜不喜歡(某件事)。
畢竟,如果你什麼都不想,你怎麼會迷惘呢?當你還在迷惘,就代表你沒有行屍走肉,你還有選擇的權利。
「比起泰北的小朋友,未來能夠做的工作其實選項很少,很多都是當農夫,他們沒有什麼迷惘的空間。所以說迷惘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幸福。」
2. 實際行動
參加活動並廣泛嘗試不同的領域(ex. 行銷、總務、設計)、職位(ex. 部長、總召、部員),可以嘗試看看自己喜歡跟適合的是什麼?有時喜歡跟適合不一定是一樣的。
Judy 推薦可以直接逛求職網站比如
104 人力銀行,如果想要到新創公司可以看
Yourator、
Blink,再從工作描述中看職場所需的能力為何,接著一一培養自己的專長。邊學習的過程,也可以邊感受自己只想把這個技能當興趣,還是願意把它做為工作的一部分?
3. 心靈反思
「生活再怎麼忙碌,都要留白,忙碌才不會淪為庸碌。」
如同前面提到的種種問題,透過運用空白時間反思,可以慢慢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想要的目標、價值、影響力,這些可以大概想一下,不用執著要馬上想清楚,隨著時間與工作,你一定會越來越清楚。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我不需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因為我就是我自己,雖然不完美,但我還是享受生命的每一個轉折。」
對於自己的不完美,有時 Judy 覺得人太遵從自己的慾望,總希望「我想要的就要馬上得到」,透過給予自己一些紀律、限制,才能從自律中得到自由。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能做,而是你能夠拒絕你不想要的。」Judy 說。
如果想要收看 Judy 的作品,歡迎到他的 Medium:
Judy Tsai/或是到:
資訊種子官方部落格如果想收聽 Judy 的故事經歷以及實例,歡迎收聽這一集的節目!(拜託嘛),可以直接點擊節目的秒數收聽你想聽的內容。
1:15 當時講者與你的對話中,最令你震撼的一句話是什麼?
6:00 你其實原本就知道除了教師之外,有很多選擇,但卻還沒承認嗎?
7:22 我們要怎麼避免自己掉入沉沒成本謬誤?
11:15 你以前認為讀好書叫做成功,現在的你怎麼定義成功?
16:59 給大學生一些建議。
22:00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感謝 Judy Tsai 協助校稿〉
[阿席娜 Athena/娜個自己 That Myself 音頻節目]我的廣播節目:在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 上搜尋【娜個自己 That Myself】收聽 #5 第五集
或是直接點擊文字連結:
Podcast /
Spotify /
YouTube每周日有新產出。
若你想給予我一些鼓勵,可以免費幫我點擊 LikerCoin 幫助我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