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赫然發現,活力這兩個字離我不遠。
最近在 Instagram 上追到一個家庭,媽媽是台灣人,爸爸是義大利混血的南非人。他們當然超級吸引我的注意力啊!先不說他們經營的社群風格,我最愛的是媽媽爽朗的笑,通過影片傳達出來,讓我跟著嘴角上揚。我開始想,原來這就是活力。
因為疫情的關係加上身為一個沒什麼課要修的大四生,只要窩在宿舍工作,遠端開會,讓我徹底成為一個足不出戶的人。而且,出門都得戴著口罩,臉遮了大半,再怎麼臭臉也不會被發現,往往我都東西拿了說個謝謝就走人。一整天中開口對真人說話,或是開口說話的次數屈指可數。生活很安靜,很沈澱,很...死寂。少了活力的生活。真的略顯遜色了。
於是我又想起,在疫情開始之前我是個有活力的人嗎?(到底一天要想多少東西!?)至少在大學裡我不是。我回想起過去從小學到高中,輕易地和人侃侃而談,開些玩笑,成為朋友。我依稀記得,過去的我應該是個雖然憤世忌俗但有活力的女子。可能有天我發現自己的鋒芒太過刺人,也被一些無意的話語刺中,玻璃心湧上頭,再搭配當時不夠強大的心志。在質疑自己的同時,漸漸放下那些願意與人交流的勇氣。在過去,與人交流甚至算不上有勇氣,能夠把水潑在人身上才算。好奇怪,大家都是越走越外,我卻越走越內。厭倦透,做任何事都綁手綁腳的自己,總在瞻前顧後些什麼。
於是有天我和男友提起這件事
我:我是個很無聊的人嗎?大家是不是都不知道要跟我聊什麼?
男友:不是,我覺得你是偶包太重,全身都是偶包。
我以為他要開導我,結果他卻跟我說這個。讓我嘆氣也不是笑也不是。但也因為如此,他是我的榜樣,最沒偶包的人。做任何事都笑咪咪的,碰到挫折還是怪人,也都逆來順受。雖然不是時時充滿活力。但是他永遠保持活力。
於是我邀請他一起開個搞笑節目,放在 Podcast 上面,名稱標語我都想好了,甚至開頭的開頭詞我也想好了。內容大概就是講一些在生活中發生的好笑的事,和無厘頭的事。希望可以緩解大家的生活,在每天早上給大家一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