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解心,心靈的悠活之旅

2020/06/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5
編採:吳美欣 責任編輯:蘇怡兢
教室中,有人把腳掌塗上不同顏料,在畫布上踩啊踏啊,看似好像在玩耍,其實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心靈保健之旅,課程主辦單位有個溫柔的名字—「日心月藝」,有太陽的溫暖正向,也有月亮的滋養撫慰,象徵著生命的共同起源,也代表追求生命本真的企圖。
日心月藝的創辦人黃品傑,被學員暱稱為「阿傑老師」,從小長於醫療家族,對生命一直有很深的疑問及探究的好奇,自大學時期開始進修心靈相關的課程,參與各式工作坊並請教各方專家,結合教育專長,慢慢規劃出一套屬於「日心月藝」的獨特課程,希望透過活動設計加強學員的自信心、創造力及情感感知力,進而提升幸福感,促進對自我生命的肯定。
以正向心理學和行為藝術為課程的根基,日心月藝採用最純粹的表達方法—藝術和肢體,解讀內在狀態。學員們用水彩或粉蠟筆,自由地揮灑作畫,有時是構圖完整、色彩協調的作品,有時則以線條勾勒出簡單、野性的畫作,根據不同的色彩和風格,帶領你釐清當下的情緒及信念,思考它如何對生命產生影響。
學員們隨意揮灑色採,從色彩與構圖中探索自己的內心。(圖/日心月藝提供)
肢體律動則是日心月藝的另一大特點,透過主題式的課程探索,學員可以搭配音樂自由律動,針對不同情緒的音樂,進行肢體展示,讓內在精神與外在表現一致,潛移默化地達到改變效果。
黃品傑認為,肢體展演有趣的地方在於,即便所有人都在聽正向的音樂,但每個人感受不同,不一定大家都能感覺到開心的情緒,甚至有些人會感到悲傷、失落。
「這可能是來自於自己對生命長期沒有主控權,總是會有很多外面的聲音,阻擋他想做的事情,透過肢體、藝術的媒介,讓他們了解自己、釋放自己,進而培養自己。」
日心月藝的初衷,是希望能讓更多人重視自己的心靈狀態,黃品傑表示,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何體察真實的情感與需求,是維持生命品質的關鍵 ; 也希望未來台灣能更重視心靈教育的課程,讓孩子在追求課業成就的同時,能夠達到自信、勇氣、快樂的身心平衡狀態。
目前日心月藝仍在積極拓展影響力,舉辦多場課程說明會,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連結認識、或者不認識他們的人。提到雜學校,黃品傑覺得雜學校就像個熱鬧滾滾的小社區,每戶居民都為了理念與熱忱而努力著。而在僵化的教育體制裡,能在雜學校這樣的平台中,與一群創新工作者交流新觀點,共同實現與創造,是件非常美麗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雜學校
雜學校
Learn To Be:打造交流與串連的舞台,讓各種學習想法能夠被看見,互相碰撞、激盪,讓學習者可以在這邊想像、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想學。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