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和「show」是不一樣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承接上一篇投稿提到了「appear」這個字的誤用,
我先把同樣的中英文再列出來:
原文:「在全球生產車輛數皆下滑的2019年,非洲地區卻有著0.3%的微幅成長、獨立國協國家仍有1.4%成長值得大家關注。」

某譯者的英譯 : Although the global car production was down in 2019,
Africa, on the contrary, still appeared a slight 0.3% growth and CIS
countries appeared a worthnoting 1.4% growth in the same year.

畫底線的worthnoting之誤已在前一篇文章中提過。
這次要來談談「appear」這個字為何被譯者誤用了。
柯林字典的解釋很清楚。其中一個意思是「看似」,
字典的解釋中還強調"though you cannot be sure it is true"。
也就是說, 你用appear這個字時,
你是在表達某個事物「看似」如此等等,而且你並無法確認其真實與否。
就好比某個人看似盗賊,但你只是純屬個人推測。
它的一個衍伸字義就是「呈現出的樣態」,例如「to appear a gentleman」就是指表現出紳士的樣子。

劍橋字典解釋 Appear 的另一個意思是從原本不存在的狀態變成了一個存在的狀態。
比方說,濱崎步有一張單曲名為「Appears」,官方中譯為「現身」,講的就是這種狀態,
所以又衍伸出「出現」、「出演」、「登台」、「出庭」等等字義。

那麼再回頭來看譯者犯了什麼問題。
其實「appeared a slight 0.3% growth」的意思根本不是「有著0.3%的微幅成長」這種意思,
而是「看似表現出0.3%的微幅成長」。
但從中文來看,你知道這兩句的意思差了多遠嗎?
前面那句是很肯定有0.3%成長,是一個既定事實。
後面那句就變成了話中有話,看似好像成長了0.3%,實際上成長多少沒人知道。搞不好還有什麼陰謀論。
這就犯了翻譯文章時在專業上的大忌。
人家原文說得很篤定,譯文卻顯得很不確定還讓人有話中有話的聯想。這不就是譯者曲解了原文的原意?

但我想譯者可能其實也沒想這麼多,他單純只是把「appear」和「show」這兩個字混淆在一起了,
或許又是因為沒好好查證字典。
其實他只要把句子改成「showed(顯示) a slight 0.3% growth」
或「exhibited(呈現) a slight 0.3% growth」就可以了。
英文有許多單字彼此的中文意思都很相近,但用法卻南轅北轍,
用錯了就會被笑掉大牙,使用時一定要仔細區分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
27.4K會員
1.1K內容數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會不會有點小誇張?」  「不,一點都不誇張。」  「那這樣還有什麼利潤呢?」  「對啊,沒搞頭了嘛?!」  「志誠剛不是有提到飽和,就代表台灣這塊產業,仍有許多發展空間的。」  「也對。」  「據保守估計,台灣的這塊市場,有高達300億的潛力。」 
Thumbnail
「會不會有點小誇張?」  「不,一點都不誇張。」  「那這樣還有什麼利潤呢?」  「對啊,沒搞頭了嘛?!」  「志誠剛不是有提到飽和,就代表台灣這塊產業,仍有許多發展空間的。」  「也對。」  「據保守估計,台灣的這塊市場,有高達300億的潛力。」 
Thumbnail
日本和歐美人並沒有比較高尚或有良知...
Thumbnail
日本和歐美人並沒有比較高尚或有良知...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早期台灣為了發展國產汽車,以高關稅方式來保護相關產業。但經過了50年,國產品牌並沒有起色,收到補助的都是外國品牌在台灣的組裝車,打著國產的名義跟政府拿補助,價格更是直接比原產地貴上2~3倍車價,相當昂貴。
Thumbnail
早期台灣為了發展國產汽車,以高關稅方式來保護相關產業。但經過了50年,國產品牌並沒有起色,收到補助的都是外國品牌在台灣的組裝車,打著國產的名義跟政府拿補助,價格更是直接比原產地貴上2~3倍車價,相當昂貴。
Thumbnail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Thumbnail
開頭先說,本文可以說是自己利用會議間空檔,走馬看花後的奇思異想。 不代表任何公司或團體的立場。 (都說了本專題是不負責的產業觀察啦~)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Thumbnail
先看看最新的12月外銷訂單新聞稿 (摘錄自經濟部統計處): 一、外銷訂單變動 與上月比較:12月外銷訂單438.1億美元,較上月減少68.1億美元或減13.5%,經季節調整後減11.6%。 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減少83.6億美元或減16.0%,按新台幣 計算減14.4%。
Thumbnail
先看看最新的12月外銷訂單新聞稿 (摘錄自經濟部統計處): 一、外銷訂單變動 與上月比較:12月外銷訂單438.1億美元,較上月減少68.1億美元或減13.5%,經季節調整後減11.6%。 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減少83.6億美元或減16.0%,按新台幣 計算減14.4%。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