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主題:勇敢的負責 冷靜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在成長過程中承接了太多母親的恐懼、擔憂、害怕、焦慮,讓我對生活中的事情、人際關係和自己的人生都無法好好的面對和負責,從小也習慣了聽從母親的安排和決定,記得自己曾經有過自己的想法 、感覺、需求,也有表達出來讓父母知道,但是得到的回應永遠是被直接忽略或是被批判的否決掉,需求和感覺從來不被重視和理解,為了害怕被父母遺棄所以不敢和父母衝突,只能順從父母的建議。

出了社會後也都以朋友的建議和想法為主,而沒有真正和自己連結,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由於人生中被太多的恐懼和擔憂的情緒所佔據,所以一直無法為自己勇敢的負責任,從來沒有認識了解真正的自己,因而會很在意週遭人的眼光,習慣與人比較,看不見自己真正的價值,現在要學著把恐懼、擔憂這些不屬於我的情緒透過寫信的方式還回去給上一代,好好的跟自己連結,陪伴自己,才能開始有機會做出冷靜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工作者吳郁頴
1會員
26內容數
2025/01/05
文/劉仁州 ★ 關鍵時刻,關鍵表達,我們不能叫人生重新來過,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過去種種的觀感和詮釋,使自我喪失的生命力重新恢復 ★ 許多人在生活上遭遇空前的困難,如:婚姻破裂、家庭破碎、理想破滅、身體破壞。生命遭逢無比的痛苦,無力、無助、無奈更無望。 許多人問:為什麼人生會走到這一種地步?有可能
2025/01/05
文/劉仁州 ★ 關鍵時刻,關鍵表達,我們不能叫人生重新來過,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過去種種的觀感和詮釋,使自我喪失的生命力重新恢復 ★ 許多人在生活上遭遇空前的困難,如:婚姻破裂、家庭破碎、理想破滅、身體破壞。生命遭逢無比的痛苦,無力、無助、無奈更無望。 許多人問:為什麼人生會走到這一種地步?有可能
2024/12/24
(圖1)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的哪一個部分進步了或成長了? 看到圖上像是一個蛋糕,上面插了一些蠟燭,這麼多的蠟燭感覺到是非常重要的慶賀,讓我想到今年5月份自己的生日時,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於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帶著自己出走獨自去輕旅行,對於能感覺到自己的生日是重要的,是一個明顯的成長。 另外一個部
Thumbnail
2024/12/24
(圖1)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的哪一個部分進步了或成長了? 看到圖上像是一個蛋糕,上面插了一些蠟燭,這麼多的蠟燭感覺到是非常重要的慶賀,讓我想到今年5月份自己的生日時,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於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帶著自己出走獨自去輕旅行,對於能感覺到自己的生日是重要的,是一個明顯的成長。 另外一個部
Thumbnail
2020/06/16
2020.06.06-06.07歐卡解讀初階兩日工作坊 學習心情分享 工作坊一開始老師提到,只要常跟牌卡親近(多去感受跟連結)、生命學習夠(生命敏感度的提升),就很容易去使用它,所以第一個部份是,讓我們去感受圖卡喜歡與不喜歡,說說對牌卡的感覺,當牌卡翻起來的第一個感覺是很重要的,進行的過程中,我有
Thumbnail
2020/06/16
2020.06.06-06.07歐卡解讀初階兩日工作坊 學習心情分享 工作坊一開始老師提到,只要常跟牌卡親近(多去感受跟連結)、生命學習夠(生命敏感度的提升),就很容易去使用它,所以第一個部份是,讓我們去感受圖卡喜歡與不喜歡,說說對牌卡的感覺,當牌卡翻起來的第一個感覺是很重要的,進行的過程中,我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擔心>害怕>控制>疏離>受傷>心碎>犧牲或拋棄 近期和一位20幾歲的年輕人聊天,他長期處於兩難的困境裡, 他想做自己依照自己的選擇,然而身邊的人會告訴他或提醒他, 運用語言結構的方式讓他覺得他不適合這麽做, 他知道他們是愛他的卻沒有讓他有機會選擇。 在每一段的關係裡他總是拋棄自己而妥協
Thumbnail
擔心>害怕>控制>疏離>受傷>心碎>犧牲或拋棄 近期和一位20幾歲的年輕人聊天,他長期處於兩難的困境裡, 他想做自己依照自己的選擇,然而身邊的人會告訴他或提醒他, 運用語言結構的方式讓他覺得他不適合這麽做, 他知道他們是愛他的卻沒有讓他有機會選擇。 在每一段的關係裡他總是拋棄自己而妥協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怎樣啊,找工作了沒啊!慘了喔,這麼久了還這樣,青春也沒了呢!每天一直說著那些有的沒的,最後錢也沒有多少!怎會有人這麼大,還像你這樣的!!!」 那是一段吵吵鬧鬧,讓人感受負面的日常,我總會在那時段感受到那黑壓壓的負能量、重重的疲倦感,而這也不是唯一的一次。當然我也有試圖去說明我的想法,我正在做的事情
Thumbnail
「怎樣啊,找工作了沒啊!慘了喔,這麼久了還這樣,青春也沒了呢!每天一直說著那些有的沒的,最後錢也沒有多少!怎會有人這麼大,還像你這樣的!!!」 那是一段吵吵鬧鬧,讓人感受負面的日常,我總會在那時段感受到那黑壓壓的負能量、重重的疲倦感,而這也不是唯一的一次。當然我也有試圖去說明我的想法,我正在做的事情
Thumbnail
小時候的記憶,究竟形塑了多少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小時候的記憶,究竟形塑了多少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 會把脆弱 展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 然而常時間 被打壓的言語 不被同理的情緒 藏在深處的悲傷 只能透過表意識的憤怒來取代 小小的孩子 還不太懂什麼是溝通 什麼是感受 父母也不太懂 怎麼溝通跟表達感受 長大的我們 選擇性脆弱 信任有時候,也很脆弱 誤會跟謊言 輕易打垮彼此的信任 事過境遷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 會把脆弱 展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 然而常時間 被打壓的言語 不被同理的情緒 藏在深處的悲傷 只能透過表意識的憤怒來取代 小小的孩子 還不太懂什麼是溝通 什麼是感受 父母也不太懂 怎麼溝通跟表達感受 長大的我們 選擇性脆弱 信任有時候,也很脆弱 誤會跟謊言 輕易打垮彼此的信任 事過境遷
Thumbnail
「你愛媽媽嗎?」。 7 歲那年,我每天都會從媽媽口中聽到這句沒來由的問題。可怕的是,如果我不應聲,就會招來兩記重到足以暫時耳鳴的耳光,那我說我愛呢?肯定是為了求饒,避免皮肉痛。
Thumbnail
「你愛媽媽嗎?」。 7 歲那年,我每天都會從媽媽口中聽到這句沒來由的問題。可怕的是,如果我不應聲,就會招來兩記重到足以暫時耳鳴的耳光,那我說我愛呢?肯定是為了求饒,避免皮肉痛。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主要照顧者媽媽是個非常沒有耐心的人,於是當我有需求和感受時很難被看見、被陪伴、被溫柔的接納和對待,慢慢的我長大內心也時常有種逼迫自己要快一點的聲音,但另一方面其實是很想拖延的,因此產生了內在的自我衝突。 長大過程中很多的情緒感受沒有被允許被照顧到,所以我也不會照顧自己,當遇到困難或內心有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主要照顧者媽媽是個非常沒有耐心的人,於是當我有需求和感受時很難被看見、被陪伴、被溫柔的接納和對待,慢慢的我長大內心也時常有種逼迫自己要快一點的聲音,但另一方面其實是很想拖延的,因此產生了內在的自我衝突。 長大過程中很多的情緒感受沒有被允許被照顧到,所以我也不會照顧自己,當遇到困難或內心有
Thumbnail
在人生當中我曾經覺得父母是缺席的,一直以來能感受到的是他們一直在忙碌於工作賺錢,雖然在我長大的過程中也都有帶我去玩,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缺乏了他們的陪伴,媽媽是權威控制型的母親,爸爸是壓抑型在家裡很少出聲音的,因此讓我對父母產生抗拒無法接受他們,對爸爸我完全是不知道怎麼連結和互動,這樣的成長經歷對我的
Thumbnail
在人生當中我曾經覺得父母是缺席的,一直以來能感受到的是他們一直在忙碌於工作賺錢,雖然在我長大的過程中也都有帶我去玩,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缺乏了他們的陪伴,媽媽是權威控制型的母親,爸爸是壓抑型在家裡很少出聲音的,因此讓我對父母產生抗拒無法接受他們,對爸爸我完全是不知道怎麼連結和互動,這樣的成長經歷對我的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承接了太多母親的恐懼、擔憂、害怕、焦慮,讓我對生活中的事情、人際關係和自己的人生都無法好好的面對和負責,從小也習慣了聽從母親的安排和決定,記得自己曾經有過自己的想法 、感覺、需求,也有表達出來讓父母知道,但是得到的回應永遠是被直接忽略或是被批判的否決掉,需求和感覺從來不被重視和理解,為
Thumbnail
在成長過程中承接了太多母親的恐懼、擔憂、害怕、焦慮,讓我對生活中的事情、人際關係和自己的人生都無法好好的面對和負責,從小也習慣了聽從母親的安排和決定,記得自己曾經有過自己的想法 、感覺、需求,也有表達出來讓父母知道,但是得到的回應永遠是被直接忽略或是被批判的否決掉,需求和感覺從來不被重視和理解,為
Thumbnail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從小學開始才跟父母一起住,當時父母也都常常忙著工作,對於我的行為媽媽都是用大聲斥責的方式來對待,也常常命令我要做什麼事,不曾用傾聽的方式來了解,所以當時為了討好媽媽一方面也害怕自己又再一次的被媽媽大聲的罵我,總是很常恐懼 害怕 緊張,當然也不敢把這些感覺表達出來。 記得在小學
Thumbnail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從小學開始才跟父母一起住,當時父母也都常常忙著工作,對於我的行為媽媽都是用大聲斥責的方式來對待,也常常命令我要做什麼事,不曾用傾聽的方式來了解,所以當時為了討好媽媽一方面也害怕自己又再一次的被媽媽大聲的罵我,總是很常恐懼 害怕 緊張,當然也不敢把這些感覺表達出來。 記得在小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