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是最容易使用的好氣色食材,但好像很多人討厭它呀…
最近臉色很差,氣色不是很好呢,有發生什麼事情嗎?你滿頭問號的想著,這陣子的生活作息都很正常呀,睡得也不錯,照理說應該不是睡眠不足引起才是,但又想不出到底是哪邊出了差錯。如果沒有像是肝病或是消化疾病之類的問題,那麼,問題很可能跟你蔬菜、水果吃太少有關係喔!
多種顏色調出膚色
我們的膚色,很大部分受到表皮層裡的黑色素控制,黑色素多色深,少色淺。不過實際上,決定膚色的可不只是黑色素,其他像是:
- 肌膚保濕:水分充足,不僅看起來較有光澤,同時也會比較白皙一些
- 真皮裡的膠原蛋白是否變性:紫外線(UVA)照射可能會怕壞膠原蛋白,使其變性。最後表現出來的是肌膚呈現蠟黃,這種黃和吃胡蘿蔔的黃不同喔
- 身體鐵的存量:身體含鐵量足夠的話,血液就能攜帶足夠的氧氣,而氧氣帶足的血液顏色就比較紅,從外表來看,氣色就會有紅潤的感覺。
- 來自食物的色素:類胡蘿蔔素、茄紅素、葉黃素…等
各種不同的顏色,最後共同決定你每一天的氣色!以上這些因素,和一個人整體健康狀況的好壞,有著密切的關係。而這也是我們常聽說的,看一個人皮膚的狀況,可以幫助判斷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這次的文章,要來把焦點放在「食物色素」與膚色的關係。然後也分享一個試驗,看看每天喝杯綠拿鐵,喝一陣子之後,使用儀器測量,是不是真的能發現差異。
一天一杯胡蘿蔔綜合果昔,五週見效
以前曾在一場講美肌的健康講座上,分享喝胡蘿蔔汁能減少陽光的傷害。才剛講完,馬上就有聽眾舉手問:「喝了皮膚會變黃耶!」
關於這個問題嘛,由於我沒有確切的研究證據可以支持,最多也只能說適量吃就好,不要拼命吃。但老實說,我還真的不知道吃多少、多久,會變成那副德性呀。
不過呢,2015 年有一篇發表在《PloS one》上的研究,或許能幫我們解惑一下。研究以 81 位馬來西亞的大學生為對象,平均年齡是 20.47 歲,然後每天抽超過 3 根煙、有使用改變膚色的產品,以及患有慢性疾病、消化吸收不良、肝臟疾病、脂質代謝疾病…的人不可以參與這個試驗。
隨機把這群人分成綜合果昔的實驗組和喝純水的控制組,並在六週期間,每個平日每天喝一杯果昔或純水。並且會在研究最初、第五、七和九週的時間點,以儀器分析他們的左右臉頰和前額的膚色。
怕大家喝膩,研究準備六種果昔的配方
可能是怕大家每天都喝同樣的果昔會厭世的關係!研究設計了六種配方,詳細配方表如下圖,其中用紅色字體的水果是馬來西亞當地的水果,然後表的最下方有三個食材,奶油、全脂鮮奶,還有紅棕櫚油,它們主要主要能提供足量的油脂,能幫助類胡蘿蔔素們的吸收。
那麼這六種果汁能提供的類胡蘿蔔素量是否相同呢?儘管每個配方裡,加了一樣多的胡蘿蔔汁,但其他水果裡,多少也是含有這類成分,因此實際上總類胡蘿蔔素量會有點差異,個別配方的胡蘿蔔素含量如下圖:
果昔組,第五週膚色就有顯著變化
經過統計分析之後,整個研究期間,喝水的控制組肌膚的黃色與紅色沒有什麼變化,但喝果昔組就不一樣了,每次測量,肌膚的紅與黃色都明顯比研究一開始要來得多,也就是這組的膚色會多點黃與紅的顏色,這能讓肌膚看起來更為紅潤,氣色比較好。
研究做到第六週結束後,就沒再喝果昔了,停止補充類胡蘿蔔素,過了一週後的第七週,紅與黃色的量還比第五週高,不過到第九週的時候就開始往下掉。也就是說,停喝之後,類胡蘿蔔素至少能在體內待一週,但再過兩週之後,就會開始減少了。
不再面有菜色的飲食原則
首先,我們不用真的跟研究一樣,一週七天連喝五天,因為這些植物的色素,在我們吃下後,就馬上排出體外,中斷個一天、兩天影響應該不大。接著就記住以下幾個原則:
- 不一定要喝果汁,以料理的形式吃也可以
- 與適量的油脂一起補充,不管是類胡蘿蔔素,還是維生素 E,都要跟油脂一起吃才有辦法有好的吸收。
- 防曬依然很重要,補充類胡蘿蔔素能幫助防禦紫外線的傷害,但如果你一直曬太陽,也擋不住。因此,防曬的工作還是要做好。
參考文獻與資料
- Whitehead, R. D., Re, D., Xiao, D., Ozakinci, G., & Perrett, D. I.(2012).You Are What You Eat: Within-Subject Increases in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Confer Beneficial Skin-Color Changes. PLoS ONE, 7(3), e32988.doi:10.1371/journal.pone.0032988
- Tan, K. W., Graf, B. A., Mitra, S. R., & Stephen, I. D.(2015).Daily consumption of a fruit and vegetable smoothie alters facial skin color. PloS one, 10(7), e01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