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唯恐蔣旻正是披著激進皮的葉建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瀏覽 這個網站,相信 你都會好需要,看我創作的文章和圖片,一定讓你 開心驚喜!
記得 文章和圖片 寫得很好,您 心花怒放,記得想起為您寫文章的 我,多多 讚好、多多 打賞!多多在下面 簡單按5個likecoin!
大家都有 找不同好看的文章圖片,你將會 是其中的一個 贊助我文章的人! 大家 自然會選擇到方格子的《閱微左翼筆記》捐助我,或者到文章尾段 捐助我,讓我有更多資源寫普及文章。

教育界有初選是好事

2020立法會選舉,各路人馬摩拳擦掌,筆者絕對贊成初選,選出最有抗爭意志,最能堅持五大訴求的議員入立法會爭取民主。筆者亦不滿教協恃著勢大,拒絕和蔣旻正進行初選,有失風範。而且葉建源多次在投票立場背叛香港人,實在令人懷疑他是否能堅持五大訴求。
然而,筆者卻提出另一角度分析教育界選舉。我認為蔣旻正雖然在爭取五大訴求及投票民主的立場,比葉建源這廝軟皮蛇堅定,但唯恐蔣旻正在教育政策的立場一片蒼白,他就算能勝選入立法會,也只是披著激進皮的葉建源。
其實,教育政策除了要關心老師的訴求之外,作為民間的反對派,亦應該要提出先進的學生政策綱領,造福學生。

教協輕視學生權益的改革

這也是教協的罪孽——自司徒華主政以來,半個世紀都交了白卷,一事無成。教協對於學校如何侵害學生的人權和自由,例如髮禁和服禁、老師和學生的權力不對等,可以任意凌辱學生等等;一直視若無睹,沒有引進西方先進的教育民主和人權理論,向政府施壓,要求學校由封建體制向人權治校邁進。
張文光繼任,繼續蹉跎二十多年歲月。及後民間有兆基創意書院嘗試推行人權治校,廢除髮禁和服禁,讓學生參與校政,但是沒有引起社會討論、譴責香港的中學如何專制獨裁。葉建源雖曾任該校校長,但是自從他加入教協後就迅速被教協腐化,絕口不提人權治校作為其教育政綱,以討好保守的老師。而最近有學校迫害學生,不准學生發表五大訴求的政見,傷害學生的言論自由,教協也沒有發聲明譴責,警告或懲處相關教師。
然後,激進的青年團體如學民思潮和香港眾志,也迅速被香港的政治大議題收編,沒有就青少年在中學遇到的人權剝削作出抨擊及提出改革的呼聲,例如要求廢除髮禁和服禁,加強學生在學校的人權。而香港眾志這樣的青年組織疑似要討好中產,也沒有提倡激進的教育綱領。

民主不止於投票,亦應有生活落實

民主,除了投票民主之外,亦應該在生活每一個範疇,例如學校和職場,都應該有民主自治的政策,才能夠讓公眾體會到民主對自己的益處和可貴。誠然,香港現在連投票民主也沒有,但為了吸引更多民眾支持民主運動,就應該提出民主融入生活每一個範疇,讓民眾知道民主不止於投票,也能主宰自己的生活,這樣的民主對民眾才有吸引力。
而台灣的學生組織沒有被政治大議題所收編,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直爭取廢除髮禁、服禁、人權治校。終於在千禧年民進黨上台執政,得到實現。雖然現在有不少台灣私校仍信仰專制,陽奉陰違,私下用變態校規、髮禁、服禁等剝削學生自由人權,但是學生組織在公民社會仍然奮力反抗,拆穿這些學校的醜陋一面。

蔣旻正和眾志比左派落後20年

若果要吸引更多年青人加入民主運動,就應該向他們揭示民主如何改善和影響他們的生活,維護他們的尊嚴不受學校剝削。因此,若果是進步的政治家,好應該提出除了教師福址之外,有關學生的教育綱領。其實,早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組織先驅社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參加立法會選舉時,已提出類近的教育綱領,促進學生人權。可見蔣旻正、黃之鋒、香港眾志,足足落後了二十多年!
可嘆的是,蔣旻正只是打著「我比葉建源激進」的大義之旗,但是在學生政策上卻空洞無物,就算他能取代葉建源選上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每一個中學生的權利和自由仍舊受學校剝削不變,民主只是淪為口號,不能吸引更多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95內容數
在左翼衰敗的今天,身為左翼的信仰者,有必要帶大家用左翼的角度去觀察社會的不同大小事,以期大家知道改變的可能性,期望能為日後民主運動的燎原之火,略為添加乾柴烈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胡啟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甘錫洪老善長願意將遺產奉獻,和福音中的撒瑪利亞人,是大好人;但是,他們缺乏政治智慧或勇氣去正視問題,就是現在窮人所受的苦難、所受的壓迫、所受的不公,就原於不義的體制。因此,解決方法是要終止這個不義的體制,推行民主改革,而不是只著重自己的善行是否能有表面之效。
中國人搞政治運動,其中一個劣根性就是要求自己的支持者意見一致,不容許自己的支持者提出建設性的反對意見,若果少數意見者主張的與領導的大方向不同,這些人就會被批鬥迫害,就像現在盧斯達手執民主正義的政治正確大旗,去迫害這些女性主義者無異。
銀河英雄傳說中,代表銀河帝國的皇帝萊因哈特,與自由行星同盟的元帥楊威利。兩個人物的對決影射出專制和民主的探討,深深讓讀者著迷。筆者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銀河英雄傳說的萊因哈特其實是影射唐太宗;楊威利是影射成功抵抗唐太宗親率的大軍的高句麗名將,楊萬春。而主旨恐怕很簡單,就是就算一個專制的制度....
無論支聯會和連登巴打絲打的文宣都有類近的地方,就是強調受害者被極權打壓好慘好慘,只是支聯會強調六四死難者被解放軍屠殺好慘好慘,連登巴打絲打的文宣則強調香港義士被黑警虐打強姦殺死好慘好慘。因此,我們不應重蹈支聯會覆轍,以為其他香港人了解黑警的暴行就會義憤填膺,落力參加民主運動,或者在立法會投票給非建制
武漢肺炎爆發,全球都歸咎於中國人愛吃野味,其中袁國勇和龍振邦更指這種民族劣根性導致病毒變種威脅將會無日無之。筆者承蒙《夜貓台》的朋友介紹,大膽提出另一種解釋。就是:現代的資本農業模式,釋放了不同的病毒,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所以就算中國人不吃野味,病毒都會嚴重威脅人類!要解決問題,就得由工業化農業改為
最近賦閒在家,有機會看一些日本很受歡迎,龍傲天的輕小說,其中一本就是《八男,別鬧了》。當中我最同情的角色,就是小說中其中一個反派,主角的長兄:科特。但我不禁同情科特。因為,在全球化的社會,當然無論你我,都想做威爾。但是殘酷的是,很多人,無分你我,最後只能做科特,無法大放異彩,只能守在鄉下地方終老。
甘錫洪老善長願意將遺產奉獻,和福音中的撒瑪利亞人,是大好人;但是,他們缺乏政治智慧或勇氣去正視問題,就是現在窮人所受的苦難、所受的壓迫、所受的不公,就原於不義的體制。因此,解決方法是要終止這個不義的體制,推行民主改革,而不是只著重自己的善行是否能有表面之效。
中國人搞政治運動,其中一個劣根性就是要求自己的支持者意見一致,不容許自己的支持者提出建設性的反對意見,若果少數意見者主張的與領導的大方向不同,這些人就會被批鬥迫害,就像現在盧斯達手執民主正義的政治正確大旗,去迫害這些女性主義者無異。
銀河英雄傳說中,代表銀河帝國的皇帝萊因哈特,與自由行星同盟的元帥楊威利。兩個人物的對決影射出專制和民主的探討,深深讓讀者著迷。筆者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銀河英雄傳說的萊因哈特其實是影射唐太宗;楊威利是影射成功抵抗唐太宗親率的大軍的高句麗名將,楊萬春。而主旨恐怕很簡單,就是就算一個專制的制度....
無論支聯會和連登巴打絲打的文宣都有類近的地方,就是強調受害者被極權打壓好慘好慘,只是支聯會強調六四死難者被解放軍屠殺好慘好慘,連登巴打絲打的文宣則強調香港義士被黑警虐打強姦殺死好慘好慘。因此,我們不應重蹈支聯會覆轍,以為其他香港人了解黑警的暴行就會義憤填膺,落力參加民主運動,或者在立法會投票給非建制
武漢肺炎爆發,全球都歸咎於中國人愛吃野味,其中袁國勇和龍振邦更指這種民族劣根性導致病毒變種威脅將會無日無之。筆者承蒙《夜貓台》的朋友介紹,大膽提出另一種解釋。就是:現代的資本農業模式,釋放了不同的病毒,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所以就算中國人不吃野味,病毒都會嚴重威脅人類!要解決問題,就得由工業化農業改為
最近賦閒在家,有機會看一些日本很受歡迎,龍傲天的輕小說,其中一本就是《八男,別鬧了》。當中我最同情的角色,就是小說中其中一個反派,主角的長兄:科特。但我不禁同情科特。因為,在全球化的社會,當然無論你我,都想做威爾。但是殘酷的是,很多人,無分你我,最後只能做科特,無法大放異彩,只能守在鄉下地方終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切開兩個視角來解釋,當初國高中時都有配一位教官。在我念的學校裡,教官就是眼中釘,每次畢業的時候都有人要揍他們,這是教育上的錯誤。不過呢,在台灣面對對岸緊張的時刻,雙方才一來我往到了兩岸通親的政策,而民進黨政府把他視為威權教育的一顆兵棋。這個兵棋幾乎蔓延了好幾的年代,連之前的火熱遊戲「返校」都有教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切開兩個視角來解釋,當初國高中時都有配一位教官。在我念的學校裡,教官就是眼中釘,每次畢業的時候都有人要揍他們,這是教育上的錯誤。不過呢,在台灣面對對岸緊張的時刻,雙方才一來我往到了兩岸通親的政策,而民進黨政府把他視為威權教育的一顆兵棋。這個兵棋幾乎蔓延了好幾的年代,連之前的火熱遊戲「返校」都有教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據報導,從剴剴案到寶林案,蔣萬安因言必稱中央,扯出不要"公親變事主"之言論,被封為"公親王"。更因寶林案處理不當,被民代砲轟為"蔣慢安"、"蔣不安"。 蔣萬安,未做好"危機處理"的基本工作,不但未能消彌疑慮,反而引發眾怒!更欠缺"風險意識",不具"風險管弄"的能力!這顯然是他身為地方首長的嚴重考驗!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