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聽了曉書童說的書,了不起的我。有十萬的感觸,但好像也只能寫下十分。一段自我建構的旅程,是漫長的,是一直都存在的。我以為,我找到了我,但始終都在迷路中,然後找到路,又迷路的狀態中,在過著自己的人生。晚上看著大腦解密手冊,理解小時候的腦不是腦,長大的腦才是整個人生的關鍵。因為,那是怎麼樣去定義人生的練習過程。

大腦,雖然在2歲前猛爆性的成長突觸至200兆,但這200兆要有效的串到神經元成為一個連線,那個突觸才會成長茁壯,成為一個有用的神經元連線。而沒有連線的突觸則是,被刪除掉。沒錯,是被刪除掉。所以,我們的大腦是從200兆的無限可能中,不斷的被刪除。而有用的連線的不斷的透過環境的經驗訓練增強茁壯。所以可以理解自己的音樂啟蒙果然是福興,因為從有記憶那刻,聽到的就是吉他聲。但也有可能是2歲前跟哥哥在鄉下部落長大,而阿嬤常常帶著我跟哥哥去對面的教堂找牧師阿公玩。因為教堂有鋼琴,阿公常常會彈琴給我聽。因為,我聽到鋼琴聲很神奇的就不會哭了。因為大腦不斷的受到的樂聲的刺激下,開啟了我音樂那條連線。

在未得憂鬱症,我是個前額葉敏感度高的孩子,容易易怒爆走。總是走著混混風,覺得看書是件很無聊的事。但因為人生總是有一堆坎,憂鬱症的我,找不到救生圈,唯一能做的事,竟然是大量的閱讀找答案。找為什麼,我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為什麼,小時候建構給我的環境及道理,是可以被質疑的,而為什麼我會深信不疑。到現在,發現自己的不能認同自己,還是受到小時候環境那些給予的道理而禁錮中。曾有一度覺得,是不是換了個身份和性別,我一切的質疑跟社會認同都會結束。覺得跨一步很難,就如了不起的我和被討厭的勇氣裡頭說的。因為禁錮在已久的長期認知狀態下,就算是跨一步可以有效的改變自己,可以讓自己進步,也是個無比堅難的決定。那也許不是所謂的舒適圈,是長期被建構的認知圈,被困在舊有價值的禁錮中。因為,我逃開了,我就不是我的謬論,所以堅守著禁錮著,帶著贖罪的心態,所以我逃不開。

心靈與意識和大腦,是三位一體的嗎?很熟悉的三位一體的狀態...

經驗可以造就一個大腦對於環境做出適合的適應方式,找出舊有的經驗去安身在一個 相似的環境中。而新的環境,大腦從未有相關的經驗組合去應對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衝撞,產生各樣情緒的問題。大腦不停的發出警報聲音透過身體不適的反應,告訴自己不可誤觸是危險。但,真的是危險嗎?不,那只是我的腦子找不出相關的經驗,而做出的自動反應。但如果我可以,在未知的環境中,新生出一個經驗模組,那就是成功的開通了突觸神經元一玫。所以瑜珈昆達里尼跟冥想,為什麼都是從身體的自我覺察開始,因為身體的回饋是直接反應大腦產生的問題。很玄,但是很真確,覺察身體的回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就像以為呼吸了30幾年的呼吸都是偽呼吸。只是在基本維持自己的生存本能的呼吸,而從未有與自己身體達到同頻率的呼吸。自己的身體,30好幾都沒在一致的跟著自己的大腦,所以覺察不了自己的身體回饋。

人生究竟是在建構自己大腦的旅程,還是完成自己被命中注定的使命。我選擇相信前者,沒有任何偉大的使命,能懂得與自己平凡的大腦共處並且不斷的建構他,朝著有智慧的路前去,才是人生能做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薛丁格的貓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2020/05/02
濫情者是台灣女作家胡晴舫用辭典的概念,將現代都市文明中各種流行的語彙重新定義,詮釋。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入生活中的流行語彙,揭露背後的空洞、矛盾性,呈現一些重要價值如何在現代社中被扭曲、消磨。現代文明中濫情眾生
Thumbnail
2020/05/02
濫情者是台灣女作家胡晴舫用辭典的概念,將現代都市文明中各種流行的語彙重新定義,詮釋。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入生活中的流行語彙,揭露背後的空洞、矛盾性,呈現一些重要價值如何在現代社中被扭曲、消磨。現代文明中濫情眾生
Thumbnail
2020/04/24
5年前其實就讀完了這本書,但今天不小心聽了樊登說書(大陸一位很有名的說書人),說了一本萬物皆數。聽了萬物皆數,就想到了這本書無限小,說的也是關於數學如何成為世界的根本,也說了當時宗教社會的價值觀如何干預科學,而那時的科學家們如何從眼見為憑的世界,一步一步的用數學來打
Thumbnail
2020/04/24
5年前其實就讀完了這本書,但今天不小心聽了樊登說書(大陸一位很有名的說書人),說了一本萬物皆數。聽了萬物皆數,就想到了這本書無限小,說的也是關於數學如何成為世界的根本,也說了當時宗教社會的價值觀如何干預科學,而那時的科學家們如何從眼見為憑的世界,一步一步的用數學來打
Thumbnail
2020/04/24
對於 Ofelia K 的認識極少,只知道她來自美國。在 2015 年的時候不經意的聽到她的這首 Gone。有別於男聲的耳邊喃喃歌唱聲,Ofelia K,喃喃中帶著空靈。也許這是女聲的優勢。空靈的美,只能幸臨在女聲上。 不運用節奏強的配器,像是電吉他貝斯那些。加了些電子樂,運用大量的迴響,製造
Thumbnail
2020/04/24
對於 Ofelia K 的認識極少,只知道她來自美國。在 2015 年的時候不經意的聽到她的這首 Gone。有別於男聲的耳邊喃喃歌唱聲,Ofelia K,喃喃中帶著空靈。也許這是女聲的優勢。空靈的美,只能幸臨在女聲上。 不運用節奏強的配器,像是電吉他貝斯那些。加了些電子樂,運用大量的迴響,製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一星期都在做咨詢,找我的人她們大多數都有差不多的問題,我指的不是性質,而是頭腦產生的恐懼,讓她們的人生很困惑,而且停滯不前。
Thumbnail
最近一星期都在做咨詢,找我的人她們大多數都有差不多的問題,我指的不是性質,而是頭腦產生的恐懼,讓她們的人生很困惑,而且停滯不前。
Thumbnail
迷惑,完美描繪了我的大半人生。
Thumbnail
迷惑,完美描繪了我的大半人生。
Thumbnail
以前我是一個對自己很沒自信的人 尤其是學習上 因為我從小就成績不好 (但回頭看 發現其實只是當時 我沒有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 還有我完全不是邏輯型的人 所以教育體制並不適合我) 父母就會因為這個結果 用他們淺意識的自卑 灌輸我我是很笨的人 做不到很多事 還會說像我這樣就要比別人努力 (其實根本不是要更
Thumbnail
以前我是一個對自己很沒自信的人 尤其是學習上 因為我從小就成績不好 (但回頭看 發現其實只是當時 我沒有找對適合的學習方法 還有我完全不是邏輯型的人 所以教育體制並不適合我) 父母就會因為這個結果 用他們淺意識的自卑 灌輸我我是很笨的人 做不到很多事 還會說像我這樣就要比別人努力 (其實根本不是要更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把他們送回去你的心很簡單(他們變成小人走進我的心),你只要好好照顧他們,認同他們的需要,你們就能和解(這些小人在我心裡笑了起來,歡呼,和我揮手,我也笑著看他們) 在你旅途的後半段,你必須帶著他們一起,接受他們有不同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你們才能走完這段旅程,沒有他們,你是不完整的。
Thumbnail
把他們送回去你的心很簡單(他們變成小人走進我的心),你只要好好照顧他們,認同他們的需要,你們就能和解(這些小人在我心裡笑了起來,歡呼,和我揮手,我也笑著看他們) 在你旅途的後半段,你必須帶著他們一起,接受他們有不同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你們才能走完這段旅程,沒有他們,你是不完整的。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嘿,我跟你說個小秘密,其實過去幾年的我活得很自卑。 要承認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人最難的就是往內看並且對小我承認些甚麼,走過才能笑笑,就當一個人生的小逗點來看。 花了很多時間一次次告訴自己,自己當時年紀小不懂事,我已經做到最好,看見了就能放下,不再恐懼哭泣跟憤怒也不恐嚇自己。
Thumbnail
嘿,我跟你說個小秘密,其實過去幾年的我活得很自卑。 要承認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人最難的就是往內看並且對小我承認些甚麼,走過才能笑笑,就當一個人生的小逗點來看。 花了很多時間一次次告訴自己,自己當時年紀小不懂事,我已經做到最好,看見了就能放下,不再恐懼哭泣跟憤怒也不恐嚇自己。
Thumbnail
從呱呱墜地的那刻起,我們便展開了這一生的學習之旅,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還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於是我們學習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生理需要,漸漸的我們開始學會說話,能透過講話的方式去模仿我們所聽見的話語,這時候的我們或許不懂單詞的意義,但卻享受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每天的所見所聞都是一個新的世界
Thumbnail
從呱呱墜地的那刻起,我們便展開了這一生的學習之旅,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還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於是我們學習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生理需要,漸漸的我們開始學會說話,能透過講話的方式去模仿我們所聽見的話語,這時候的我們或許不懂單詞的意義,但卻享受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每天的所見所聞都是一個新的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