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知乎@老夏分析師
職場中,不僅有“做得越多,死得越快”,還有“做得越多,錯得越多”。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職場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環境,每個人都不是獨行俠,
首先工作需要得到領導的支持和認可,其次需要同事的幫助和其他部門的協助;
最後對於工作的評價標準也不統一,有可能隨著時間和問題的發展而變化;
再加上很多民營企業基本上都是老闆說了算,向下不溝通,重要事情都是老闆拍腦子決定,朝令夕改的事情非常普遍。
一個人不可能時刻滿足外部的所有要求,如果偏差太大那可能這份工作就保不住了。
在以上這些複雜的關係和不可控的因素中,個人列舉幾個比較關鍵的因素供參考。
1、領導的性格和做事風格
對員工工作成果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部門領導。
但是領導性格和工作風格本來就沒有普遍的標準。
有些領導喜歡控制,會主動跟踪工作的情況;
有的領導心思不在下屬的工作上而在於去整合外部資源,手下員工的工作空間就很大,自主性也比較強。
面對前者,員工只需要做到聽話,按照要求做事基本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但是後者就很難應對,領導可能會忘記之前的要求,隨著工作開展領導本身想法還可能相互矛盾,員工感到干了白乾,領導覺得員工工作方法有問題或者沒有工作能力。
所以,開展工作前一定要了解自己領導的工作風格。
2、公司文化和工作氣氛
以前實習的時候,會很明顯感覺到外資企業工作的師兄師姐們有些高冷,不太願意主動給與幫助;
但是在國內企業或者以做項目為主的公司,感覺就比較接地氣,
前輩會提醒,自己主動問問題也不會遭冷眼。
其實這就是不同的公司文化和工作氣氛不同。
如果一家公司中每個人都是在批評中成長起來的,基本不會主動給新人提供幫助,
在他們眼裡主動去承擔更多工作,犯錯誤、被批評都很正常,沒有能力承受就應該被淘汰。
如果進入一家企業感覺全身不舒服,基本上就是不太適合這個環境,
那員工做得再多,可能也得不到周圍得認可,反而有可能得罪別人。
3、特殊的崗位類型
不得不說有的工作崗位職責就是非常苛刻。
行政、秘書等類型的工作需要非常細心、耐心,比如給領導安排會議行程,有一點失誤可能就會導致整個節奏被打亂,
跟領導一起參加會議,態度稍有怠慢就會讓整個公司形象受損;
銷售、做項目等類型的崗位,對溝通、抗壓能力要求很高;
還有一些諸如需要超出常人的體力精力、非常強的包容心和良好的服務態度等等。
這些崗位要么完全以結果為導向,沒有做出成績,過程全被視為浪費公司資源;
要么就是會對某方面素質要求極高,一般人很難長期保持。
4、變相邊緣化或辭退
公司主動辭退員工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的,除了對自身的名聲會有不好的影響外,還可能一不小心惹上官司。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在不容易被察覺的前提下對即將被淘汰的員工特殊對待。
比如,專門安排一些雜事、沒有意義的工作甚至是注定無法完成、到處是雷的工作,不管員工過程中如何努力,
要么最後領導不以為然,要么就是過程中各種出錯,批評不斷。
都說人活一口氣,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主動離開公司。
還有很多因素可能導致職場中員工覺得“做得越多,死得越早”,
但是不管從領導層面、公司文化層面、崗位要求還是人事管理等等,問題的核心就是不匹配。
這個不匹配可以是客觀上無法改變的,也可能是員工主觀上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面臨的情況。
“做得越多,死得越早”並非是職場魔咒,想要自己的努力不白費,首先要選對客觀環境,
其次還是要主動多留心眼,接活前先分析分析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不要一腔熱忱卻害了自己;
關注領導、同事的行為和態度,一邊做事一邊主動跟領導和同事溝通方案可行性,減少失誤的概率。
如果不是別人有意針對,基本上就不會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