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培養的主管階級】為什麼有能力的年輕人寧願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階主管是企業運作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關鍵,團隊績效的好壞,大部分的結果都來自於這裡。
中階主管的專案領導能力,就等於團隊的執行效率,也是所有基層員工的工作標準,所有工作行為規範會遵循擬定的方向去落實,而這個層級的管理者,就成了企業中最重要的樞紐。
身負公司各部門營運的重任,每天被客戶追殺、不時被老闆修理,大多數看起來都疲憊不堪、黯淡無光,這是許多人看上層主管所呈現的樣貌。
這樣的情節如果常常發生,你可以去問問看他們的下屬員工,如果哪天輪到你升官加薪,你會抱著滿心期待去迎接挑戰,還是覺得我現在這樣就很好了,那個缺,就留給別人吧。
企業結構內若產生這樣的工作氛圍,那基本上就很難會有人才出現,越努力、越得到注目的眼光,就更容易獲得倒楣事,更容易被修理,換來的薪資待遇卻沒有同等價值,是你,你做嗎?
為了避免被看見,工作上的努力剛好就好,明明有更好的想法跟提案,還是保留一點,省得被指派更多工作,否則換來的只是成為下一次檢討會議的主角。一旦多數員工都避免優秀的時候,公司想要成長,這條路就更遙不可及。
如若碰上那種喜歡用員工的成就去數落直屬主管的,「看看你的團隊員工做的都比你好」。
假如被讚許的是你,那也不用開心的太早,就算未來取得升遷,下一個被公開數落的就輪到你了,那種模式只是一種習慣,並不是你跟大家長的不一樣。
我們在職場上,努力想獲得升遷、想獲得認同以及重用,都是看到更上層的管理階級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更好的福利待遇,絕對不是永無止盡的批判與負面訊息。
因為嚮往,才會拿出更多的努力,想辦法取得多數人做不到的專業認可,但現實職場上有人喜歡貶低自己的部屬、員工,來顯現自己的優越,而偏偏這些被修理的同事都是高層最親近的人。
意思是告訴大家,表現的越好、越受長官肯定,越是走向團隊核心,就要被修理的越疲倦,這邏輯好像不太對。
不要懷疑,許多中小企業的領導者都有這種壞習慣,你現在回過頭去,看看你的後面,說不定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供你參考。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多數的年輕工作者,不再這麼嚮往職場的階級制度,反而追求自身的專業呈現與個人品牌的魅力,因為職場的陋習,讓他們覺得為公司努力只是浪費時間,不如多花點時間,為自己努力。
但職場的前輩告訴我們,他們都是這樣上來的,要經過磨練、鍛鍊,才會成長、才會有現在的這個樣子,真的嗎? 其實我始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雖然我不知道要吃多少苦、要經歷多少前輩們口中的磨練,才會成就一個受多數人肯定的專業領域,而這些認定的標準又是甚麼,是否值得自己去投入所有的心力與最寶貴的青春。
但能確定的是,如果公司的大主管過的光鮮亮麗,除了百萬年薪,又是名車進出,還能夠帶領團隊達成績效,獲得老闆們的尊重與認同。不論是誰,都會想趁著年輕拚一波的,不用那些直銷式的洗腦產業訓練,我自己用眼睛看都知道要不要拚一下。
如果你的主管很苦,你絕對不會想努力工作,升遷到他的位置。
反之,如果主管待遇好、條件好,再怎麼想辦法,爬也要爬上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一次的提案、每一次的專案結果都是在訴說一則故事,有可能是客戶的故事,也可能是商品的故事,又或是銷售的情境模式,亦或是你的人生故事。 有些人上了舞台,本身的魅力就足以讓台下的觀眾吸引目光,屏氣凝神,期待舞台上的演出;有些人,光憑文字就能散發莫名的氣息,讓人不自覺的一直讀下去。
爭取加薪似乎是大多數人的痛苦,要開這個口,真的是需要跨越勇氣的那道門檻,最怕的就是沒結果,卻又讓自己黑了許多。 追求較高的待遇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本該就不會有共體時艱、忍耐忍耐這些鳥事出現。
職場的人生規劃總是會有許多意外的插曲會拖延既定的安排,或是各種懶惰的理由找到了合理的說法,就這樣說服自己放下了,當初那個熱情滿滿的自己,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說得天花亂墜、規劃的洋洋灑灑,最後,還是沒有行動。
我們總是放大了外面的好,忘了原本擁有的優勢,仔細想想、評估看看,高薪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就是你要的,但別忘了壓力也不同。
每一段的努力都少不了身旁的夥伴,這是職場上最珍貴的回憶與經歷,尤其剛出社會,或是仍在基層奮鬥的階段,是最容易累積這樣的特殊情誼。 當年資越深、職位越高時,責任重了、競爭目標更明確了,每一個決定帶來的利益也越來越多,所有的人際交流上都會蒙上一層面紗,讓人霧裡看花,不僅保護自己,也盡量不讓人看穿底牌。
巴菲特的投資法則不見得適合你 身邊常常有人在討論,你的理想工作是甚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我的理想就是不用工作。我想這個答案是所有人都認同的答案,但除非中樂透,否則也不太可能達成。 
每一次的提案、每一次的專案結果都是在訴說一則故事,有可能是客戶的故事,也可能是商品的故事,又或是銷售的情境模式,亦或是你的人生故事。 有些人上了舞台,本身的魅力就足以讓台下的觀眾吸引目光,屏氣凝神,期待舞台上的演出;有些人,光憑文字就能散發莫名的氣息,讓人不自覺的一直讀下去。
爭取加薪似乎是大多數人的痛苦,要開這個口,真的是需要跨越勇氣的那道門檻,最怕的就是沒結果,卻又讓自己黑了許多。 追求較高的待遇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本該就不會有共體時艱、忍耐忍耐這些鳥事出現。
職場的人生規劃總是會有許多意外的插曲會拖延既定的安排,或是各種懶惰的理由找到了合理的說法,就這樣說服自己放下了,當初那個熱情滿滿的自己,也不知道去了哪裡,說得天花亂墜、規劃的洋洋灑灑,最後,還是沒有行動。
我們總是放大了外面的好,忘了原本擁有的優勢,仔細想想、評估看看,高薪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就是你要的,但別忘了壓力也不同。
每一段的努力都少不了身旁的夥伴,這是職場上最珍貴的回憶與經歷,尤其剛出社會,或是仍在基層奮鬥的階段,是最容易累積這樣的特殊情誼。 當年資越深、職位越高時,責任重了、競爭目標更明確了,每一個決定帶來的利益也越來越多,所有的人際交流上都會蒙上一層面紗,讓人霧裡看花,不僅保護自己,也盡量不讓人看穿底牌。
巴菲特的投資法則不見得適合你 身邊常常有人在討論,你的理想工作是甚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我的理想就是不用工作。我想這個答案是所有人都認同的答案,但除非中樂透,否則也不太可能達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當你在職場上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會變成所謂的「資深」員工,資深的不只是你工作上的技能,更是你的年紀,請讓自己「多工」,讓自己「好用」,才能在「花團錦簇」的員工池中存活下來。
Thumbnail
在職場中,長官打壓下屬並非罕見現象。長官打壓下屬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害怕下屬的潛力和能力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也會想要利用下屬的成果來擴展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在這樣的環境裡,強者才能生存,應該勇敢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激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的問題,並指出了員工缺乏提升能力的動力原因。透過對於公司內部晉升管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員工動機的分析,提出了激勵員工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主管不會考慮提拔你的五大原因,包括能力不足,恃才傲物,態度不積極的耍油頭,與主管接觸不多,愛管閒事愛抱怨,和性格固執心直口快。文章最後邀請讀者繼續閱讀作者的其他相關文章。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當你在職場上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會變成所謂的「資深」員工,資深的不只是你工作上的技能,更是你的年紀,請讓自己「多工」,讓自己「好用」,才能在「花團錦簇」的員工池中存活下來。
Thumbnail
在職場中,長官打壓下屬並非罕見現象。長官打壓下屬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害怕下屬的潛力和能力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也會想要利用下屬的成果來擴展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在這樣的環境裡,強者才能生存,應該勇敢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激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的問題,並指出了員工缺乏提升能力的動力原因。透過對於公司內部晉升管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員工動機的分析,提出了激勵員工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主管不會考慮提拔你的五大原因,包括能力不足,恃才傲物,態度不積極的耍油頭,與主管接觸不多,愛管閒事愛抱怨,和性格固執心直口快。文章最後邀請讀者繼續閱讀作者的其他相關文章。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