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凱蒂,在三十多年前,她只是一個與一般人無異的婦女,她甚至患有憂鬱症,不想跟任何人理性溝通,只想躺在自己的床上。然而就是這樣的她,在一日早晨,悟出了實賤主動積極的真理,開創出帶人轉念的「功課」及能夠逆向思維的三種「反轉」。
現在容我介紹一念之轉此書中帶出的四句具有力量的句子,它們簡單、易懂,卻值得你深深咀嚼。這四句話的前提是你對某些人事物有所抱怨(事實上我們真的無時無刻不在抱怨!)。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能掌控情況,但是事實往往不如所料,我們可能因此憤怒、擔憂,產生一些想法,這時第一個問句就很重要了:這是真的嗎?
這些想法可能是我們對於事情的評價、認知甚至信念,拜倫凱蒂卻告訴我們那些都是虛晃的「故事」--一旦不符合真相,都只能稱作幻像。所謂真相,就是眼前實際發生的現象,一旦我們抱怨大家應該更重視環保,都是忽視就是有人不環保的事實,但當我們不能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眼前當然只有痛苦等著我們了。
世界上分有三種事,我的事、你的事、神的事。我們固然能管理好自己的事,也能理解有些事改變不著(改變天氣、改變過去,沒人能掌控的事統稱神的事)。但我們想要插手別人的事,像是希望大家重視環保出自於我們的信念,但是當我們要求別人時,已經是在干涉屬於他人範疇的「真相」了。
第二個問句:你能百分之百確定這是真的嗎?當第一句的答案是真的,並沒有什麼不好,可能我們尚未看透背後的真相,也可能只是需要換個問法,當我們要求他人做好環保,背後可能是想滿足什麼心中的需求?他人應該做好環保,因為人們對地球予取予求,就該付出相對應的責任。此時我們就可以對新的信念做出提問:這是真的嗎?
人們有因為盡情使用地球的資源,就因此做出回饋?那現實中人們也真的有對此負責嗎?如果那是他們的責任,那會是我們該管的事嗎?面對舊有的觀念,我們應該隨時提出挑戰,畢竟世界上沒有永遠的真理,唯有當下的事實是真的。
第三個問句:當你相信那個想法,你會有什麼反應?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想像自己如果持續相信人們應該為地球負責,會有什麼反應?如果我們持續發現人們並未如己所願,除了挫折、無力,這件事還能帶給我們什麼?
當我們在反對一件有違「真相」的事情,這件事通常只能帶給我們反感,我們可以持續想像相信這個念頭的任何負面情緒,例如:憤怒、煩惱或困惑,我們會否因此出現任何癡迷?如無止盡的抱怨、胡亂購物、暴飲暴食?我們如何對待周遭的人?最後,我們可以試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
我們來到最後一個問句:沒有那個想法,我會是怎樣的人?在這階段,我們學習放下,並重塑一個全新的自己。試想一切重來,我們有機會讓自己做出新的選擇,如果停止自己的執著,或許我們能夠見到自己以更開闊、更寬容的心態面對整件事情,也許那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不管其他人是否愛護地球,環保事物一切從我做起,因為這是我能做的,也因為我對地球的愛,我對地球該負的責任不需他人的認可。放下原有的身份,然後迎接新的想法,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但是一旦接受事實,或是認清事實後,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想法,而且只有自己能決定。接受事實,意謂你可以用最仁慈、最得當的方法應對。
以上是我讀一念之轉的一些心得,並對關於拜倫凱蒂的轉念作業前半段,如何操作四個問句的感想,這四個問句相當落地,任何人都可以輕易操作,所以我推薦大家看完我的文章後,可以找這本書來看看,可以看到更多經典的實例,如外遇、投資失敗或關於死亡,我們就會知道一切痛苦的根源來自於自己的想法,也只有調整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根源的解決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