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今年第七年。
對於這件事情本來都是輕鬆看待,一大半為了健身,一小半為了跟朋友有相同的話題,剩下那一小小區塊就是補自己的自卑。
以前的審美觀念是一白遮三醜,現在只要說陽光健美就可以完全涵蓋其他的形容詞,why not?
一直到去年爸爸過世,好像對跑步這件事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該怎麼說呢?好像有個意念催促你不該再浪費時間,人生稍縱即逝,不要老是再半調子做事。
於是我開始好好看待這件我持續了七年的事情,跑課表、找資料、換跑表、換鞋子。
努力了半年後,在一月的渣打馬我大破個人全馬PB(Personal Best),從一個老是跑五六個小時的吊車尾,晉升成四小時四十三分的全馬跑者。
當然有人就說啦,所謂全馬跑者的定義是要跑在四小時之內,不過跑步的定義千百種,儘管你提出數據與論文證明這樣的說法其來有自,在不同的練習環境與工作生活下,能夠讓自己不斷的往前推進,在這條路上努力不墜,那我就是一個標準的跑者。
健康跑與鍛鍊自己心志的規律練跑是背道而馳的,從渣打馬前我聽了太多有意無意貶低的言論,決意讓自己跑完目標賽事後好好大休息,當個輕鬆的網美,有流汗就好,做人不用這麼辛苦。
這樣的心態讓我在四五月的超馬一蹶不振,雖然超馬看的是完成度,有完賽就是最高,但我為自己衰退的體能感到慚愧;五月跑完梅山之後就在想下半年度也該立個小目標去達成。
幾經心態游移,我在最後一刻報名了長榮半馬,希望能夠破兩小時。
天知道這過程完全跟上半年練習渣打一樣,一大堆意外狀況,一樣有人質疑我,一樣常常在想是不是我就不適合這樣的高強度運動,給自己找了一堆麻煩。
我會把跑步的心得與過程發表在臉書、Instagram、馬拉松世界等平台,漸漸的我覺得時間不太夠用了,每個平台的反應我都要去看去想,這有點違背初衷,我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口中的評論?
要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必須有所犧牲,如果能承受得住,也許成功在望。
不看不聽不想念,我關掉了臉書帳號,也覺得不需要把自己的紀錄公諸於世,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不是別人。
希望我能破二,當然如果不行,也就算了.....起碼有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