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覺醒-4 : 練習歸零、與內在建立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覺醒的路上,會有一段求知若渴的時期,越來越想知道靈性世界的全部,比如翻閱所有相關書籍與影片資訊,大量吸收靈性知識,此時要注意的是,別人說的話不能全部照單接收,即使是書中介紹的資訊,很多知識仍是由單一個人立場分享的觀點,不代表全部就是那樣,就像你的朋友去某個國家旅行回來,他和你分享旅行中發生的一些狀況,但那只是他個人的獨特體驗,你去旅行卻不一定會經驗到相同事情,同理可證,靈性訊息也是,如果已經大量閱讀資訊一陣子了,不妨可以先停下,嘗試歸零、忘掉所有看過的,讓頭腦稍微休息,進一步將焦點轉至你的內心,沉澱自我並問問自己如何運用這些訊息,不僅為了驗證,更是為了轉變、平衡生命。
那時期我也曾困惑要如合將靈性結合至生活中,可是生活並不是能夠一次大改的東西,只能從中慢慢練習、累積經驗,最簡易的可以先從自己辦得到的事開始,每當覺得情緒不太好,感受到煩躁、憤怒、難過、沮喪等負能量,或是需要整理思緒的狀況時,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靜坐

當時聽說靜坐的效果很多,連身邊的同事也在鼓勵靜坐,於是我第一個嘗試的就是靜坐,可是靜坐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連五分鐘都坐不住,剛開始我甚至會開喜歡的音樂(歌手唱歌的那種)幫助自己坐住,但腦中的思緒很多,即使有開音樂,腦海依然胡思亂想,初期時若有同樣狀況,不用感到沮喪,一切都是正常的,靜坐需要長期練習,熟悉之後,可以將音樂轉換為ASMR(海邊、森林鳥叫聲)會感覺內心放鬆,或是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數息法),不過要提醒一點的是,不用強迫大腦的思緒停下,請允許所有思緒飄浮,重要的是不要被思緒牽引,長期下來,會幫助你較快讓心沉澱。

冥想

網路有很多冥想音樂,有純音樂也有針對不同主題引導的類型,可以依需求選擇,其實和靜坐很像,但冥想主要是運用我們獨有的想像力再加上打坐,雖然也可以躺著冥想,可是躺著的方式容易睡著,若不太容易睡著的人可以嘗試,我通常以打坐的方式冥想,首先要培養自己能坐得住與專注,習慣以後就可以自行變化,尋找適合自己頻率的音樂與引導方式,如果過程中感到不舒服就馬上停下,即使是別人推薦的也一樣,不需勉強自己,我通常搭配ASMR音樂冥想與萬物連結合一。

書寫對話

每個人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智慧指引系統,啟用的入門方法之一便是書寫,這在很多書中都有提及,而我個人在最初嘗試的時候,先靜心以後,放鬆的以紙筆寫下問題,寫完問題再寫答案,每次寫完以後不用太過聚焦答案是否正確,重要的是在書寫的過程可以幫助你沉澱、整理思緒,長期練習下就能無形中連接到不同層次的自己(高我),會看見不太像你會寫下的答案,有時候甚至不需要再用書寫,便能在心中展開對話。不過無論有沒有連接到高我意識,都不用感到太沮喪,能夠幫助我們向前走的答案才是重點
以上都是我嘗試過能幫助與內在建立對話的方法之一,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但不管是哪種,都只是輔助我們的工具,在生活中遇到狀況產生情緒時,要能覺察自我,練習不要輕易被情節帶走,而是轉移焦點去深入察看你的內心,保持覺知把自己拉回來,久而久之比較能讓心達到一個中性、平靜的狀態。
avatar-img
8會員
15內容數
這是一個實驗,我也不知道會走向哪裡, 生命是一份看不清的禮物,而我正在記錄這段拆禮物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你慢慢覺醒以後,會發現其實我們身邊無時無刻都蘊含大量的訊息,不管是困惑或無助的時候,如果仔細留意,總是會在需要的時刻得到你所需要的訊息,像是不經意地閱讀一本書、網路文章、網路影片、電影的某些片段台詞、親朋好友甚至是偶然聽到陌生人說的話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生命向你傳遞的訊息.....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你不曾站遠一點看看你的傷痛, 那麼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就是你的一面鏡子,忠實反饋內在的樣子。 這世界的物質對所有人來說,真實是毋庸置疑的,只要還擁有這副肉身,這一切的真實感永遠受用,也因為這樣,我們沈浸在生活裡的每一個情節,無法自拔.....
還沒跳脫金錢系統與時間線性觀念以前,我每個月幾乎是把月薪都存起來,部分做投資,週末有空翻翻理財雜誌與投資書籍,總是在想要如何快速地累積財富存到退休金,未來就可以早日退休不用上班,每天的日子就是單純的賺錢存錢....
當你慢慢覺醒以後,會發現其實我們身邊無時無刻都蘊含大量的訊息,不管是困惑或無助的時候,如果仔細留意,總是會在需要的時刻得到你所需要的訊息,像是不經意地閱讀一本書、網路文章、網路影片、電影的某些片段台詞、親朋好友甚至是偶然聽到陌生人說的話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生命向你傳遞的訊息.....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你不曾站遠一點看看你的傷痛, 那麼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就是你的一面鏡子,忠實反饋內在的樣子。 這世界的物質對所有人來說,真實是毋庸置疑的,只要還擁有這副肉身,這一切的真實感永遠受用,也因為這樣,我們沈浸在生活裡的每一個情節,無法自拔.....
還沒跳脫金錢系統與時間線性觀念以前,我每個月幾乎是把月薪都存起來,部分做投資,週末有空翻翻理財雜誌與投資書籍,總是在想要如何快速地累積財富存到退休金,未來就可以早日退休不用上班,每天的日子就是單純的賺錢存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冥想是很簡單的對內談話,也是很簡單的自我整理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人們開始使注重身、心、靈三者的平衡。 冥想並非僅僅為了放鬆,而是幫助我們接收高維度能量,整理腦中資訊。這是一篇介紹冥想的文章,介紹了冥想的好處、使用方法以及安全問題。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身為冥想初學者,先前在網上常看到很多人覺得冥想很難,做不到, 但不曉得是我天生很愛發呆跟放空這件事還是怎麼樣,我常是坐下來即可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上。 在冥想的過程中,很神奇的是,雖然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及身體的流動,但有時候也會突然解決你思考以久困惑的事,他就在你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候,想法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科學已經證明,冥想、觀想、沉思有助於淨化情緒。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冥想是很簡單的對內談話,也是很簡單的自我整理
Thumbnail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人們開始使注重身、心、靈三者的平衡。 冥想並非僅僅為了放鬆,而是幫助我們接收高維度能量,整理腦中資訊。這是一篇介紹冥想的文章,介紹了冥想的好處、使用方法以及安全問題。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身為冥想初學者,先前在網上常看到很多人覺得冥想很難,做不到, 但不曉得是我天生很愛發呆跟放空這件事還是怎麼樣,我常是坐下來即可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上。 在冥想的過程中,很神奇的是,雖然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及身體的流動,但有時候也會突然解決你思考以久困惑的事,他就在你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候,想法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科學已經證明,冥想、觀想、沉思有助於淨化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