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創辦人Silvie:一輩子的承諾──《與孩子的情緒對焦》選書源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記得孩子剛進入我們生命時那份感動嗎?三公斤左右的重量卻是一輩子的承諾。

「我會盡全力來保護你的健康快樂。」

接下來孩子的一顰一笑牽動著我們的心,那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我們時注入的全然信任,讓我們嚐到為人父母的美好。孩子還不會說話走動的時候,我們想像這段關係會永遠如此甜蜜無痕。

直到孩子兩歲、三歲、四歲。與我們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卻更無法了解對方的想法,每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崩潰的觸發點。身心俱疲的我們似乎用盡所有方法,就是沒有辦法讓孩子聽我們的話。

理智斷線時我們只想讓哭鬧停下來,不要繼續刺激我們因疲憊而脆弱的神經,而忽略那雙哭泣的眼睛中流露信任被破壞時的痛苦。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關係開始變質,我們漸漸把傷害當作常態,稱其為教養。

每個小孩都會走過練習控制情緒,遵守生活規則,處理人際關係這些學習階段。在這些必經過程中還做不到完美的時候,被處罰時接受到的訊息是什麼?全宇宙我最愛的爸媽想要讓我的身體疼痛,自尊受辱,我一定是壞孩子,要照他們的意思才會被愛。

才來到世界不到幾年的小小孩,真的需要有這樣受傷的經驗嗎?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我們都願意為了孩子擋子彈了,一定也可以為了他們學習如何不生氣,不處罰!

孩子的行為,其實反應了內在的心理狀態

我注意到蘿拉・馬克罕博士的文章,因為她總是引用最新科學研究來解釋一些孩子常見的難搞行為,例如為一點小事生氣大哭,或是整天沒見都好好的,卻在媽媽一出現就崩潰等等。蘿拉博士透過心理學的解釋,融入腦神經發展的觀點,幫助我理解孩子在拳打腳踢時隱藏在心中的受傷情緒。我的兩個孩子個性南轅北轍,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與他們建立連結。蘿拉博士以經驗累積出許多能幫助我實踐正向教養的實在工具,我漸漸熟悉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處理與孩子相處上會遇到的各種衝突。而這些以往避之不及的「衝突」,逐漸成為我疏通孩子情緒,引導他們看清盲點的機會。必須去面對孩子強烈的情緒時,手上沒有合適的工具的話,其實是讓人感到心力極度疲憊的事。但是我發現,學習到這本書中的新概念和方法後,我可以看到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在反應他的心理狀態。(他如果心裡感覺糟透了,也絕對無法表現的跟天使一樣。)幫助孩子改善他的心理狀態,才是改善行為的治本做法。

有一次,我跟四歲半的兒子結束在我們的微型菜園的工作後,要進到家門口之前,兒子突然把大門從我身後大力關上,門撞上我的腳跟,磨破了皮。我大叫一聲,一個踉蹌,放下手上的東西,手叉腰生氣地大叫他的名字,心裡想著跟他說過多少次玩門很危險。然後猛然地提醒自己保持冷靜,深呼吸,問我自己:「你覺得這麼愛你的兒子會故意要傷害你嗎?」

他站在我面前的時候,是一個很生氣的表情,眼神兇狠但稚氣可愛,還帶有一股委屈。讓我回想到小時候,被權威的大人不聽理由直接處罰時那種感覺。我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我剛才大叫一聲是因為我的腳很痛。我很生氣地大叫你的名字因為我很痛的時候生氣了,但是我提醒自己你不是故意的,我馬上就不氣了。對不起我太兇了。」眼神不兇了,但是委屈增加了。我接著問:「可以抱抱嗎?」他想了一下接受了,抱完以後我問他:「你剛剛為什麼要用力的把門關起來?」

他一副理所當然的口吻說:「因為你剛剛說院子蚊子很多,我怕你被咬到所以我把門很快關起來嘛。」接著馬上說:「媽咪你的腳還很痛嗎?對不起。」

當我們放慢腳步,帶著好奇心來跟我們的孩子對話,才能窺視到他們單純美好的心靈。

處理衝突前先對焦,看清楚情緒的來龍去脈

蘿拉博士在這本書裡提到很多實用的方法,爸媽首要的工作是讓自己情緒緩和下來,不要在氣頭上處理與孩子的衝突。我們冷靜下來後才能夠看見孩子面對的困境,也才能了解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那樣的情緒。這是處理孩子不遵守規矩的最大重點,畢竟脫序行為反應的幾乎都是受傷的情緒。爸媽理解為什麼孩子的行為讓自己生氣,到能夠看到孩子情緒崩潰的原因,這個過程像是調整了一些視角,頓時讓雙方的情緒從一團抽象的壓力到能夠對焦,一看清楚情緒的來龍去脈。當我們理解孩子的情緒如何產生,對孩子的愛很自然的能讓我們同理,也知道如何提供孩子需要的幫助。

教養的原意就是教導養育,我們的工作是教導孩子,是以身作則讓孩子學習我們處理事情的方法,而非要孩子因為害怕而服從。練習與孩子的情緒對焦,教養就會變得簡單多了!因為孩子的行為反應著他的情緒,而情緒則是反應孩子對人生經驗的感受。當我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了解他的情緒就能了解他所面臨的困境,帶領他一起解決。絕大部分小孩的哭鬧都事出有因,只是沒有辦法敘述的清楚,不管是哪種負面情緒反應出來的幾乎都是哭泣與生氣。按照這本書的建議,能夠培養情緒對焦的能力,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不需訴諸哭鬧來發洩。情緒被安撫下來的孩子,才能好好理解,讓你的教導指引他朝對的方向。

帶養孩子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當我們習慣見招拆招的同時,常會忘了想起我們的孩子是個有深度、想法和見地的獨立個體。我們的工作是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求,提供空間和養分,讓他能夠綻放出最美麗的自己。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卻也是最重要的,而爸媽最大的收穫,是在這個養育的過程中和孩子深深的彼此了解,和那些真情流露時雙方感受到的溫暖。這種親情留下來的印記會永遠刻在孩子心上,賦予他愛的能力,讓這種珍貴的親子關係延續下去。

文:Silvie(媽媽,愛兒學創辦人)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蘿拉.馬克罕博士 著

★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透過「情緒對焦」拯救無數抓狂父母的育兒指南
★如何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三大核心概念:1.自我調整、2.培育連結、3.教導而非控制
做法具體有效:0-9歲孩童全教養 x 狀況題 x 行動指南,一本立即上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165會員
203內容數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Thumbnail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作伴】今天要來說說《引導孩子處理情緒問題小方法》 一起扮演孩子情緒的教練,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來看看溝通和教養要注意那些事情吧~
Thumbnail
🙋‍♀️【作伴】今天要來說說《引導孩子處理情緒問題小方法》 一起扮演孩子情緒的教練,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來看看溝通和教養要注意那些事情吧~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