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高爾夫球」看「人工智慧」與人類學習之差異─科技智慧(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注意:不習慣讀文章的讀者,請轉看本文的視頻版:「陳華夫專欄」視頻版之 6 ─ 「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文字版:從打「高爾夫球」看「人工智慧」與人類學習之差異─科技智慧(3)。)

我每天早上6─7時,在「竹科高爾夫練習場」運動,打高爾夫。30年期間,球友來來去去,連經營者都換了6位,我可說是六朝元老、少數至今仍然在場「揮桿」的倖存者。

(竹科高爾夫球練習場)

(竹科高爾夫球練習場)

剛開始學高爾夫球,並沒啥遠大目標,只憑著直覺高爾夫揮桿,避免在友人面前一再揮「空桿」,打不到球。但打著打著才發現,要用隻桿子每次都能敲起地上的小白球,竟然是天底下少數萬分困難的事。我是朋友眼中樣樣都通的《百戰天龍》「馬蓋仙」,又曾是大學桌球、網球選手,不禁大為驚訝,連忙蒐羅閱讀中外高爾夫球書籍,並花錢拜高爾夫球教練學藝。

但令我更驚訝的是,中外高爾夫書籍或高爾夫教練那裡,都學找不到真正有用的 高爾夫揮桿原則及練習方法。

有一次,練習場來了一批職業男女高爾夫球員,他們高爾夫揮桿姿勢就如電視轉播的那樣,球打出卻又直又遠,揮出的桿頭速度極快。球球都擊到小白球的甜蜜點(重心),清脆響亮,失誤率極低。

更令我汗顏的是一位韓國約20餘歲,身形與我相似的女球員,其球技幾乎完美,我從頭到為觀摩了30分鐘,也沒看出來她的完美揮桿是如何做出來的,只見她氣定神閒、全身放鬆、沒有任何描稈動作或沉思停頓、就自信的揮出三號木桿,地上的球應聲飛出,直奔250碼。我與她可是天差地別。一定是我的學習方法有基本上缺陷。

其關鍵缺陷是:人們能夠記憶理解的是高爾夫揮桿的擊球結構,並且腦神經網絡結構只能承載高爾夫揮桿的擊球結構,而無法承載其擊球內容─即擊球的姿勢或力道大小等。(詳細,請看拙文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學習的本質(3)

而高爾夫球的專家領悟出的高爾夫揮桿的擊球結構後,就能長時間的練習高爾夫揮桿擊球。而不覺枯燥厭煩,這是因為記憶腦神經網絡結構上的概念持續不斷的被聯繫,人才不會擊球時,無聊的頻頻打瞌睡。例如,當我領悟出的高爾夫揮桿的擊球結構即是「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後,再配合刻意練習,球技因此在兩年內突飛猛進,穩定性及擊球遠度已能有韓國女職業球員的95%水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所謂「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如下圖),即把球桿當作第一隻鐘擺臂,而手臂當作第二隻鐘擺臂,兩隻鐘擺臂連鎖的把桿頭準確的擊出地上的小白球。它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擊球時要分兩次擊球,第一次是大手臂(第一鐘擺)先到小腹前的定位,然後再用手腕以球桿(第二鍾擺)用力擊球,一般人只有一次擊球,力量不夠,球無法飛遠,距離不夠。 在球飛出去後,要正確收束發出去的巨大旋轉力量,以免失去重心。關鍵就在,左腳立刻伸直,整個身體也畢挺直立,成90度垂直於地面,雙手「繞脖子」(around the neck )的舉在肩上,球桿的球頭自然下垂,這是正確而有力的「收桿」。
最重要的,「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如下圖)可以有效的應用角動量守恆的原理來增加擊球的距離,其解釋如下:在上桿時,儘量轉肩,把球桿當作第一隻鐘擺臂,而手臂當作第二隻鐘擺臂的儘量拉的越高,越向右後邊,以最大量的增加旋轉角動量。下桿時,儘量旋轉肩膀,當作第二隻鐘擺臂的手臂迅速貼身旋轉轉至小腹前的定位,然後再用手腕以球桿(第二鍾擺)用力擊球,因為角動量守恆,當在上桿時,手臂離開身體,轉動慣量變大,而下桿時,手臂旋轉至小腹前時,轉動慣量瞬間變小,因為角動量守恆,所以球桿旋轉的就速度瞬間變大。如果,揮桿得宜,有效利用角動量守恆,擊球距離可增加,4、50碼,頂尖職業高爾夫球手都深諳此法,不可不學。

 (圖片製作:陳華夫)

(圖片製作:陳華夫)

基本上學習高爾夫揮桿桿屬於程序性學習,它是人們學習運動技能和某種習慣的方法,程序性學習所得到的記憶是無法有意識的回憶的,也無法有意識的透過單獨改正姿勢、手腕、用力來學習的,高爾夫揮桿程序性學習必須通過不斷的重複練習「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其方法是刻意練習,要訣是3F:(1)Focus─專注學習目標,(2)Feedback─回饋達標差距,(3)Fix─不斷改善達標差距。
刻意練習扮演雙重角色:在揮桿之前,擔任揮桿的目標方針,在球打出之後,就回饋所擊出去的球的品質─初始的力量是否最大,施力時間對嗎?手腕的抖動延遲、最佳化了嗎?收桿正確嗎?等,用以改善揮桿姿勢。
至於「施力的時間」及「手腕抖動的延遲」的最佳化,就要從「時間之箭」(Arrow of time)的因果論說起─時間上,發生在前(先)的事件,人們會理解為,後面事件的「原因」,以致不會去刻意「評估」這個「原因」的好壞,也就是說,不會去評估它,以致於,當連續不斷的打10盒300球的話,不僅腰酸腦脹,我們也不會去評估任何一球的品質。
直到有一天早上,轉機出現了,我打著打著球,尿急,就去上廁所。走著走著,腦筋跳出來說:「唉,竟然打了一早上「臭球」,都是手腕抖的太大!」我這時才恍然大悟,不能「貪球」。每打一球,都應該去上廁所,中斷一下,讓腦筋清醒喘息一下,檢討球打出去的品質,才不會一直都在打「臭球」。

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不如人類的的刻意練習。它雖然可以產生橫掃人類圍棋的AlphpaGo,但它畢竟不是「人工通用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有很多缺點;例如,從「圖像識別」到「視頻識別」,各種基於少量訊息輸入的「對抗性」和「干擾性」因素可以輕易地造成深度學習算法的「人工智慧系統」的判別錯誤。其主要的三個缺點:1)「有監督學習方式」(Supervising learning),需要大量人工標註數據;2)AI無法提煉出規則,無法模塊化知識;3)知識無法重用和舉一反三的學習轉移。所以,當今的人工智慧無法抽取我在50年前高中所學的「牛頓力學」知識,舉一反三的學習轉移成為上述的高爾夫球的兩個基本原則,當然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刻意練習。(詳見拙文AI「深度學習」的缺陷及我親身的補正?─科技智慧(5)

結論:
高爾夫揮桿的擊球結構即是「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其練習方法是刻意練習。我的球技因此在兩年內突飛猛進,穩定性及擊球遠度已能有韓國女職業球員的95%水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注意:不習慣讀文章的讀者,請轉看本文的視頻版:「陳華夫專欄」視頻版之 6 ─ 「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文字版:從打「高爾夫球」看「人工智慧」與人類學習之差異─科技智慧(3)。)

請看「陳華夫專欄」─科技與智慧─系列文章:

電動汽車世界爭霸啟示錄之(1)─科技與智慧(1)
什麼是「耳機主動式」降噪?─科技智慧(2)
從打「高爾夫球」看「人工智慧」與人類學習之差異─科技智慧(3)
臉書、Line、youbube、方格子等數位平台的差異與經營之道(修訂版)─科技智慧(4)
AI「深度學習」的缺陷及我親身的補正?─科技智慧(5)
美中彈道導彈之異地異時攻擊的衛星太空爭霸錄─科技與智慧(6)
「斜槓族」、「兩棲青年」、與「空巢青年」的人生─科技與智慧(7)
何謂量子晶片?美中「量子科技」爭霸錄─科技與智慧(8)
「模式識別」本質上是「腦筋單槓」─科技與智慧(9)
「模式識別」─我40年的鍛鍊腦力的秘笈─「腦筋拉單槓」─科技與智慧(10)
諾貝爾獎的教育反思─「自學」與「學校教育」─科技與智慧(11)
璀璨的諾貝爾獎「拍賣理論」之評估「台股上市股票交易」與「5G頻段招標」─科技與智慧(12)
馬雲通過「合夥人制」及「有限合夥制」實際控制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科技與智慧(13)
6G太赫茲(THz)通訊技術─科技與智慧(14)
蘋果新款「M1晶片」之AI晶片爭霸戰─科技與智慧(15)
第三代半導體的手機明星配件─「超小型65W GaN(氮化鎵)快速充電器」─科技智慧(16)
什麼是「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融合))─科技與智慧(17)
AZ及強生腺病毒疫苗造成血拴之主要機轉─科技與智慧(18)
什麼是「快速光介質」隱身斗篷─科技與智慧(19)
「碳基晶片」及「奈米碳管」世界爭霸錄─科技與智慧(20)
電動汽車世界爭霸啟示錄之(2)─科技與智慧(21)
臺灣老人拒打AZ疫苗的背後真相─科技與智慧(22)
施打何種疫苗對新冠變種毒株有效?─科技與智慧(23)
警惕「網路工程師」職場的陷阱─科技與智慧(24)
WHO所批准的七種新冠(COVID-19)疫苗─科技與智慧(25)
台積電可能造成臺灣「荷蘭病」之真相─「科技與智慧」(26)
美遭「勒索軟件」勒贖5百萬美元的本質及正確處理的真相─科技與智慧(27)
美國最大油管商付贖金440萬美元的深刻教訓─科技與智慧(28)
血氧濃度降低是戴口罩運動猝死的真相─科技與智慧(29)
誰適合唸「理工科」?─替臺灣產學合作之「半導體學院」把脈─科技與智慧(30)
電動汽車世界爭霸啟示錄(II)─科技與智慧(31)
中美博奕大戰略之中美尖端高科技爭霸的真相─科技與智慧(32)
智慧舒適的側睡治打鼾─科技與智慧(33)

誰寫的?太真實了,高爾夫的難與樂

一日檢驗10 萬顆高爾夫球! 慧穩科技將AI 深度學習入門台灣

通往專家心智之路(3/3)

AI「深度學習」的缺陷及我親身的補正?

現代流5原則─圍棋的本質(3)

「元學習」(Meta Learning)

最前沿:百家争鸣的Meta Learning/Learning to learn

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让AI拥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快速学习

机器人革命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遷移學習方法」你get了嗎?

AI深度学习已经死了:奥拉夫·维特科夫斯基(Olaf Witkowski)走向人工生活

时间原理:《信条》科学观影指南

偽造人臉:繼深度偽造後的又一AI詭計

超級模型算法之外,人機協同道路浮現

DeepMind宣布能夠預測蛋白質結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華夫hwafuchen的沙龍
483會員
250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2023/02/28
作者:陳華夫 《易經》、量子力學、AI深度學習都是在學習一套形式系統─即某種形式語言加上其推理規則或轉換規則的集合。數學就是一種形式語言,學習理工科的關鍵在學習數學。學習數學的關鍵在加強記憶力,其關鍵又在利用八種關係:同一、空間、時間、數量、性質、對立、因果、價值等,建立記憶索引的編碼過程。
Thumbnail
2023/02/28
作者:陳華夫 《易經》、量子力學、AI深度學習都是在學習一套形式系統─即某種形式語言加上其推理規則或轉換規則的集合。數學就是一種形式語言,學習理工科的關鍵在學習數學。學習數學的關鍵在加強記憶力,其關鍵又在利用八種關係:同一、空間、時間、數量、性質、對立、因果、價值等,建立記憶索引的編碼過程。
Thumbnail
2023/02/13
作者:陳華夫 人類學習即是改變腦神經記憶網絡中,軸突末端的突觸之腦波傳導的效能。學習AI的人工神經網絡,一定要用Python程式把抽象的概念轉變為具體的印象,才有利於理解,不致於半途而廢。
Thumbnail
2023/02/13
作者:陳華夫 人類學習即是改變腦神經記憶網絡中,軸突末端的突觸之腦波傳導的效能。學習AI的人工神經網絡,一定要用Python程式把抽象的概念轉變為具體的印象,才有利於理解,不致於半途而廢。
Thumbnail
2021/10/22
「ZenGo 7」不鑽研棋理,一直使用騙著,欺負對手,棋力不得長進。對手棋力增加,而識破騙著,就挨打認輸,實在是不可取的「魯蛇」(loser,失敗者)的人生哲學,希望天下的圍棋棋手引以為戒。我計畫改進目前世界上最強的開源電腦圍棋軟體之「Katrain 9段」,成為超級「Katrain 9段」。
Thumbnail
2021/10/22
「ZenGo 7」不鑽研棋理,一直使用騙著,欺負對手,棋力不得長進。對手棋力增加,而識破騙著,就挨打認輸,實在是不可取的「魯蛇」(loser,失敗者)的人生哲學,希望天下的圍棋棋手引以為戒。我計畫改進目前世界上最強的開源電腦圍棋軟體之「Katrain 9段」,成為超級「Katrain 9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在 YouTube 上觀看「Golf instruction - Pitch shot, understanding the bounce」https://youtu.be/CxOoDLF7FTQ 嗨,我叫喬希贊德,我是 斯坦福 大學高爾夫球場的專業教學人員,也是 我的智能高爾夫的專業教學人員, 你
Thumbnail
在 YouTube 上觀看「Golf instruction - Pitch shot, understanding the bounce」https://youtu.be/CxOoDLF7FTQ 嗨,我叫喬希贊德,我是 斯坦福 大學高爾夫球場的專業教學人員,也是 我的智能高爾夫的專業教學人員, 你
Thumbnail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Thumbnail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對自己的挑戰,也是一條漫漫長路,打到後面、你會有自己的解釋和定義!對你而言什麼是一個句號?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這才是最屌的地方,也符合世界的基本原理。什麼是答案?本來就因人而異。為什麼一定要追求桿數呢?我又不打職業,就是運動和交朋友、喇賽而已!更多在釋放平時的壓力。 先說對工具,20年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對自己的挑戰,也是一條漫漫長路,打到後面、你會有自己的解釋和定義!對你而言什麼是一個句號?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這才是最屌的地方,也符合世界的基本原理。什麼是答案?本來就因人而異。為什麼一定要追求桿數呢?我又不打職業,就是運動和交朋友、喇賽而已!更多在釋放平時的壓力。 先說對工具,20年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馬拉松的運動,而它的難度也會從廣到細,球桿也是如此,你對桿子的品牌,重量,長度開始計較,再到球桿裡頭的東西要求和在意時,那就時說明你對高爾夫到了另一個階段。在打球策略也是如此。你開始打高爾夫的前幾年,根本就沒有什麼策略可言,能打到球就笑到合不攏嘴了,還想什麼策略。 所以高爾夫是一個有外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馬拉松的運動,而它的難度也會從廣到細,球桿也是如此,你對桿子的品牌,重量,長度開始計較,再到球桿裡頭的東西要求和在意時,那就時說明你對高爾夫到了另一個階段。在打球策略也是如此。你開始打高爾夫的前幾年,根本就沒有什麼策略可言,能打到球就笑到合不攏嘴了,還想什麼策略。 所以高爾夫是一個有外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運動,但這是表面一層的呈現。打久了或打到現在,接觸的產品,球場和人都到一個程度,越來越覺得這個運動,就是一個不斷的想像和思考的運動。簡單說就是要不斷的去思考和想像的事。有沒有說錯?拿起桿子打不就是嗎,哪來那麼多思考和想像? 應該說當你是一個高爾夫新兵,你都注重在武器,技能和熟悉高爾夫的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運動,但這是表面一層的呈現。打久了或打到現在,接觸的產品,球場和人都到一個程度,越來越覺得這個運動,就是一個不斷的想像和思考的運動。簡單說就是要不斷的去思考和想像的事。有沒有說錯?拿起桿子打不就是嗎,哪來那麼多思考和想像? 應該說當你是一個高爾夫新兵,你都注重在武器,技能和熟悉高爾夫的
Thumbnail
哈哈!這是我一直再找的東西。高爾夫裡,很不幸的都是對自己的挑戰。同時需要不斷的自我要求和提升。覺得動作會了,就稍微懈怠,下次再打一樣東倒西歪、烙賽!所以還是乖乖的去練球。同時配合身體鍛鍊,把肌肉強度提升,動作發揮還是比有效率。這是我固定儲值身體強度的最好方式。 武器呢?對!一堆桿子說可以增加10多
Thumbnail
哈哈!這是我一直再找的東西。高爾夫裡,很不幸的都是對自己的挑戰。同時需要不斷的自我要求和提升。覺得動作會了,就稍微懈怠,下次再打一樣東倒西歪、烙賽!所以還是乖乖的去練球。同時配合身體鍛鍊,把肌肉強度提升,動作發揮還是比有效率。這是我固定儲值身體強度的最好方式。 武器呢?對!一堆桿子說可以增加10多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高爾夫揮桿的擊球結構即是「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其練習方法是刻意練習。我的球技因此在兩年內突飛猛進,穩定性及擊球遠度已能有韓國女職業球員的95%水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高爾夫揮桿的擊球結構即是「雙鐘擺高爾夫擊球模式」,其練習方法是刻意練習。我的球技因此在兩年內突飛猛進,穩定性及擊球遠度已能有韓國女職業球員的95%水準。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Thumbnail
跟阿威相約久違了的碰面。這次一起到練習場揮揮杆~ 阿威在先前每週一天的無薪假期間,也利用機會狂練高爾夫球,過去自己跟他一樣都是僅在求學時期利用體育課選修了高爾夫球,想說這麼聽起來高貴的運動,能用選修的方式入門看看,算是很划算的選擇了吧!?出了社會後果然工作的忙碌就吃掉大多數時間,別說高爾夫球練習場
Thumbnail
跟阿威相約久違了的碰面。這次一起到練習場揮揮杆~ 阿威在先前每週一天的無薪假期間,也利用機會狂練高爾夫球,過去自己跟他一樣都是僅在求學時期利用體育課選修了高爾夫球,想說這麼聽起來高貴的運動,能用選修的方式入門看看,算是很划算的選擇了吧!?出了社會後果然工作的忙碌就吃掉大多數時間,別說高爾夫球練習場
Thumbnail
一直都會有球友會私下和我討論他的球具問題。因為一個結果都是因果關係和環環相扣,要知道為什麼結果是這樣,需要瞭解不只球桿,更重要是人的問題。人佔結果的6成比例。所以分析都一定要知道人本身,包含身材和動作。有這些資訊後,就會有一個脈絡和掌握問題雛形。 其實分析動作是比較進階的能力。一般球友要知道動
Thumbnail
一直都會有球友會私下和我討論他的球具問題。因為一個結果都是因果關係和環環相扣,要知道為什麼結果是這樣,需要瞭解不只球桿,更重要是人的問題。人佔結果的6成比例。所以分析都一定要知道人本身,包含身材和動作。有這些資訊後,就會有一個脈絡和掌握問題雛形。 其實分析動作是比較進階的能力。一般球友要知道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