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朋友看我常寫專欄文章(如中文的「寫作3W法則」─寫作的本質(1)),又下贏電腦圍棋9段(如現代流5原則─圍棋的本質(3)),詢問我如何鍛鍊腦筋思考分析的能力? 本文就公開我行之40年的鍛鍊腦力的秘笈─「腦筋拉單槓」。(見「模式識別」本質上是「腦筋單槓」─科技與智慧(9)) 時光要倒流到1980年代,我在美國劍橋的麻省理工(MIT)留學(見拙文滄桑40年的留學夢),當時醉心於人工智慧的寶典《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哥德爾、埃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看到書中提到另一本書《Pattern recognition》 M. M Bongard (1970),(按:「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例如,我們一眼就能分辨親人及熟人的臉孔的特徵,而人工智慧的「臉部識別」軟體卻要「深度學習」大量的相片。)其作者M. M Bongard是蘇俄人,他在書中設計了100題「模式辨認」的題庫,以訓練人的腦力。我這40年經常練習,獲益匪淺。於是依其精神擴充改編成「腦筋拉單槓」,獻給中文讀者。例如讀者可以試做圖1─圖10的問題: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這10題從100題完整提庫中抽取出來的,是最先進人工智慧裡的「模式識別」精華模擬。每題的左,右邊各有6組小圖形,左邊的 6組小圖形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模式),右邊的 6組小圖形有一個另外共同的特徵(模式),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找出這兩個特徵(模式),也就是我所謂的「腦筋拉單槓」。讀者可以停住畫面,找出這兩個特徵,若找不出來,可移至下一頁看答案,答案就在下一頁的底部,再回上一頁驗證答案。 為了提高讀者的興趣,我把題目標列三個等級,例如,圖1的標誌43(1)的下標小字(1),代表很容易做的第一類(圖1,圖10),給讀者些信心,鼓勵鼓勵,所以讀者一開始可以選做第一類,再循序漸進;第二類(圖2─圖5)的標誌是(2),難度增加,腦筋肌肉開始拉單槓,有些挑戰;第三類(圖6─圖9)的標誌是(3)難度最高,最挑戰。 此類「模式辨認」的「腦筋拉單槓」比「拼字」,「數讀」更有效的鍛鍊腦力,是我在運動以外,經常鍛鍊記憶力、理解力、及思考力的私房秘笈。 我在youtube製作了完整的100題即是完整的「模式識別」的「腦筋拉單槓」視頻:第1─5題: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0/40)─「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1─5;第6─15題: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1/40)─「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6 -15)第16─36題: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2/40) ─「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16-36)第37─54題: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3/40) ─「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37-54)第55─83題: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4/40) ─「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55-83)第84─100題:原創性思考與智慧學習(25/40) ─「腦筋單槓」的「理解力」訓練題庫(84-100) 讀者在觀看youtube視頻時,每當圖片出現,就可暫停銀幕,等找到答案時,在繼續看下一題,希望大家的腦力都能鍛鍊出犀利的分析能力。 《Pattern recognition》 M. M Bongard (1970) 《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Douglas R. Hofstadter(1979) 運動不足害跌倒!聰明救心肺、肌耐力、防失智 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讓AI擁有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快速學習 超級模型算法之外,人機協同道路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