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檢舉內容
「斜槓族」、「兩棲青年」、與「空巢青年」的人生─科技與智慧(7)

2020/10/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所謂「斜槓族」源自「馬克西·阿爾伯赫」2007年的書 《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中譯名:一人/多份工作─職場的新成功模式),而取「一人」與「多份工作」中間的斜槓符號 ”/ ”而名之。從那時起,不少人的名片是如此介紹自己:廣告設計/YouTuber/直播主/政治公關行銷。
據媒體報導,臺灣的上班族加薪不易,面對房價、物價飆漲,經濟壓力大,有86%上班族想當「斜槓族」,兼差增加收入,但與以前不一樣的是,並非找餐飲、服務業,賺時薪,而是兼差數位網絡相關工作:(1)網拍、(2)部落客、(3)小編、(4)YouTuber、(5)Uber司機、(6)Uber外送、(7)直播主等,追求目標年薪78萬元。
(圖片製作:陳華夫)
如今,年輕的臺灣「斜槓族」(slash)賺錢、成家、購屋都變的比上一代困難,從底下三面向分析:
1)賺錢難:
有媒體在2018年底就報導,上海洗碗工月薪一萬六新台幣,而且還包吃住,獎金另計,幾乎趕上台灣2萬2的大學畢業生薪水。比較20年前(2000年),臺灣的一般工資是三四萬元新台幣,而大陸是三四百元人民幣,這個變化,大的驚人。
據報導,2010年─2020年的10年間,臺灣年輕上班族年薪總共的增加了約6萬元,也就是說薪資平均每年漲6千元成長,平均每年成長2%,正好抵銷每年成長的2%物價指數。如此薪資成長的速度甚是緩慢,早已被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超越。
如今台灣的大學畢業生之起薪介於每月2.2萬—3萬元之間(年收入約30萬元),於是86%的上班族想當「斜槓族」,兼差追求年收入78萬元的目標。
2)成家難:
既然賺錢困難,成家也就不易;因為一旦成了家,難免得養小孩,但養小孩的花費實在是太貴了。正如媒體報導的,一個小孩學雜費就要1萬7/月,兩個小孩,就得至少花4萬/月。嚇的年輕夫婦即使成了家,也不敢生小孩。那麼,既然不生小孩,何必結婚成家呢?根據內政部2020/1─6月的統計,六個月中有五個月死亡人口數超過出生人口數,刷新歷年紀錄!並且,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結婚比起去年同期少6,500多對。而今年結婚少了,明年的生育率自然就更惡化。台灣人口今年已出現了負成長的「死亡交叉」,所以,專家就說,台灣人現在真的是「生」不如「死」。
3)購屋難:
賺錢難,就難成家,當然就更難購屋。因為近10年薪資每年不超過2%,台灣預售屋房價同時期的漲幅約為100%。尤其在熱門就業地點附近的房子動輒上千萬元,年輕上班族很難買的起。
有媒體替單身年輕人算了筆購屋帳:家人支助200萬元的頭期款,其餘800萬貸款分20年攤還,每月攤還貸款3萬元,以單身年輕人月薪5至7萬元來算,扣掉房貸後,剩下2萬左右的生活費、伙食費、保險,就手頭緊繃了。但若沒有家人支助200萬頭期款的年輕人,可能淪為終生「無殼蝸牛」。
台灣的年青「斜槓族」在中國大陸叫「兩棲青年」。27歲的吳海森身兼蛋糕店老闆與心理諮商師,他2013年在北京一所「985大學」的重點名校,讀心理學專業,畢業旅行去澳洲,認識了一位蛋糕師。學做蛋糕。回國後便回到家鄉省城開了一家蛋糕店。一些顧客也向他尋求心理諮詢。他很享受這種能完全掌握節奏的生活,覺得自己活出兩種人生的滿足感。(見大陸兩棲青年 活出兩種人生
中國大陸愈來愈多年輕人與父母及親人分居,他們獨自居住、不願結婚生育、沉迷加班,這群單身且獨居的成年人被稱為「空巢青年」─獨居不婚不育。大陸2018年就有超過7700萬獨居狀態的「空巢青年」,預計2021年「空巢青年」會上升到9200萬人。持續攀高的「空巢青年」人數一定程度地影響了結婚率和生育率,將加速人口老化,嚴重影響未來經濟成長。(見大陸9200萬空巢青年 獨居不婚不育
臺灣近10年薪資平均每年漲6千元成長─平均每年漲2%,正好抵銷每年成長的2%物價指數,大學畢業生年收入約30萬,86%想當「斜槓族」,兼差追求年收入78萬元。但台灣房價近10年漲幅約為100%,動輒千萬的房屋,「斜槓族」甚難負擔,可能淪為終身「無殼蝸牛」。而大陸年青人要嘛是「兩棲青年」,要嘛淪「空巢青年」。所以,在全球老人化的趨勢下,年輕人卻趨向「斜槓化」、「兩棲化」、及「空巢化」。
《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中譯名:一人/多份工作─職場的新成功模式),Marci Alboher,2007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陳華夫hwafuchen
陳華夫hwafuchen
思想家─理解世界。25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22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4篇「文學與藝術」、31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39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27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