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體時艱?或只有弱勢被犧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點這影片聽到台灣式中文時有點驚訝,看完就比較明白BBC為什麼選我們了。影片到 07:20 前,是台灣一位單親媽媽女公關的故事,所以講的都是中文。
我國防疫成功的背後,是一群社會弱勢的犧牲。
我們可以說有時不得不取捨,但政府有沒有從性產業工作者(而非業者)的角度來設身處地設計配套措施呢?
我們可以說有時不得不取捨,但這個產業歇業,實質上產生經濟困難的大都是女性;背負著污名與歧視,她們仍努力為自己與孩子奮鬥(影片主角開始賣布丁創業)。
所以,我們可以說有時不得不取捨,但作為比較比較幸運的那群,不該將他人犧牲視為理所當然的。
(原文於 2020.8.27 09:26 發表在個人臉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住孩子  上學期 性別思潮與當代批判 課程進入尾聲時,指導邀請另一位助教和我為這學期的 基礎法學導論「助教 Part II」,工作內容相似(除了性別同溫層學生比例降低之外 =w= ),便欣然答應了~   老師開出約18項指定閱讀,有些是書,有些是期刊論文或專文;其中一本書特別吸引了我——道歉。
好友C:我家人不時會透露趕快嫁掉,和沒結婚好像很可憐,被這種氛圍包圍時,感覺不太好,雖然可以理解家人是出於擔心等等... 我本來以為他們會因為自己婚姻 [狀況] 也沒很好,所以不鼓勵女兒或妹妹一定要追求婚姻。 「有對象催結婚,沒對象催找人」應該是包含自己在內不少人的共同經驗,頗有感觸,於是回C回得
我們這些婊子對厭女(misogyny)分類表見怪不怪呀,蕩婦羞辱(slut shame)不隨時在生活中甩也甩不掉嗎? 身處這樣的現實世界中,婊子們,該嚴正警告的、該斷開鎖鏈的、該報警的,不要猶豫。如果妳需要一點勇氣,找其他婊子們加入救援吧!不要害怕! 唉,如果找不到願意與你互相照顧、一起成長且能溝通
不知為何,我常被朋友們拿來作為主流價值觀的“實驗組”。通常他(她)們會先跟我說一個故事,然後問我“怎麼看”,待我 “作答” 完後,再持續兩相參照與追問,有許多討論,也有不少挑戰。 談話進入尾聲時通常有幾種回應: A) 對我來說還有點難承受/我不是那麼認同,但能聊聊也不錯啦! B) 你的想法我同意,但
「鼓勵女生去性侵男生」這樣的概念,會被拿來當玩笑話,背後隱含著什麼呢? 【科普: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先從輕鬆一點的科普開始好了。性器官跟膝反射一樣,被刺激了會有反應是正常的,即使沒有性交意願,被刺激了會分泌液體或勃起,都請理解為膝反射。(有意願時,反應可能會較大,但不可回推為「有反應就是有意
上週課程將近尾聲時,有位學生在即時問答平台(上週用 Pigeonhole Live )表示,覺得課程有些難,他/她(匿名,所以不清楚是哪位)覺得自己很認真地預習文獻與聽講,卻還是抓不到重點。也表示雖然自己是外系生,但看其他外系生好像蠻跟得上的,於是希望能傳授一些修這門課和看懂文獻的訣竅。 與老師討論
#接住孩子  上學期 性別思潮與當代批判 課程進入尾聲時,指導邀請另一位助教和我為這學期的 基礎法學導論「助教 Part II」,工作內容相似(除了性別同溫層學生比例降低之外 =w= ),便欣然答應了~   老師開出約18項指定閱讀,有些是書,有些是期刊論文或專文;其中一本書特別吸引了我——道歉。
好友C:我家人不時會透露趕快嫁掉,和沒結婚好像很可憐,被這種氛圍包圍時,感覺不太好,雖然可以理解家人是出於擔心等等... 我本來以為他們會因為自己婚姻 [狀況] 也沒很好,所以不鼓勵女兒或妹妹一定要追求婚姻。 「有對象催結婚,沒對象催找人」應該是包含自己在內不少人的共同經驗,頗有感觸,於是回C回得
我們這些婊子對厭女(misogyny)分類表見怪不怪呀,蕩婦羞辱(slut shame)不隨時在生活中甩也甩不掉嗎? 身處這樣的現實世界中,婊子們,該嚴正警告的、該斷開鎖鏈的、該報警的,不要猶豫。如果妳需要一點勇氣,找其他婊子們加入救援吧!不要害怕! 唉,如果找不到願意與你互相照顧、一起成長且能溝通
不知為何,我常被朋友們拿來作為主流價值觀的“實驗組”。通常他(她)們會先跟我說一個故事,然後問我“怎麼看”,待我 “作答” 完後,再持續兩相參照與追問,有許多討論,也有不少挑戰。 談話進入尾聲時通常有幾種回應: A) 對我來說還有點難承受/我不是那麼認同,但能聊聊也不錯啦! B) 你的想法我同意,但
「鼓勵女生去性侵男生」這樣的概念,會被拿來當玩笑話,背後隱含著什麼呢? 【科普: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先從輕鬆一點的科普開始好了。性器官跟膝反射一樣,被刺激了會有反應是正常的,即使沒有性交意願,被刺激了會分泌液體或勃起,都請理解為膝反射。(有意願時,反應可能會較大,但不可回推為「有反應就是有意
上週課程將近尾聲時,有位學生在即時問答平台(上週用 Pigeonhole Live )表示,覺得課程有些難,他/她(匿名,所以不清楚是哪位)覺得自己很認真地預習文獻與聽講,卻還是抓不到重點。也表示雖然自己是外系生,但看其他外系生好像蠻跟得上的,於是希望能傳授一些修這門課和看懂文獻的訣竅。 與老師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女性媒體平台「女人迷」於2024年發表的「台灣女性趨勢大調查報告」中指出,女性在職場中最期待的友善制度分別為「彈性工作模式」、「升遷與加薪的公平機會」、「在職進修的機會」以及「社會與家庭的照顧支持系統」。正巧,高雄岡山本洲產業園區裡有一間食品公司全數回應了這些心聲。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在研究台灣中小企業的運作特質中,我們意識到一個相當普遍存在卻又被長久忽略的事實,亦即「頭家娘」參與經濟活動的程度非常顯著;不只是參與率高,甚至大多數也都在實質的經濟活動中,擔任舉足輕重的角色。 許多業主都指出,他們的太太就像工廠中「一隻看不見的手」,而且幾乎無人可以替代她們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
不知道是否大陸一胎化政策的結果,很多女孩子從小也被當成男生來養,很多大陸女性都有些男性化的個性。 也或許因為大陸的教育方式,大陸女性的感情表達,有時更為直接而且令人招架不住。 這可能也是很多台灣人到大陸後,就搞出一大堆有的沒的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就經濟結構論,移民來協助台灣產業,填補基層工作人口並無不當,但我們是否要考慮開放移民?這個答案顯然是必要的。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女性媒體平台「女人迷」於2024年發表的「台灣女性趨勢大調查報告」中指出,女性在職場中最期待的友善制度分別為「彈性工作模式」、「升遷與加薪的公平機會」、「在職進修的機會」以及「社會與家庭的照顧支持系統」。正巧,高雄岡山本洲產業園區裡有一間食品公司全數回應了這些心聲。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在研究台灣中小企業的運作特質中,我們意識到一個相當普遍存在卻又被長久忽略的事實,亦即「頭家娘」參與經濟活動的程度非常顯著;不只是參與率高,甚至大多數也都在實質的經濟活動中,擔任舉足輕重的角色。 許多業主都指出,他們的太太就像工廠中「一隻看不見的手」,而且幾乎無人可以替代她們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
不知道是否大陸一胎化政策的結果,很多女孩子從小也被當成男生來養,很多大陸女性都有些男性化的個性。 也或許因為大陸的教育方式,大陸女性的感情表達,有時更為直接而且令人招架不住。 這可能也是很多台灣人到大陸後,就搞出一大堆有的沒的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就經濟結構論,移民來協助台灣產業,填補基層工作人口並無不當,但我們是否要考慮開放移民?這個答案顯然是必要的。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這次大選,因為我自己現在論文趕稿的地獄當中,關心歸關心,沒空多寫文章。 但投票在即,在怎樣都要寫一篇。 台灣是個很不正常的國家,首先,我們曾被一個獨裁國家殖民,那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當年二戰後接受美軍託管,卻強佔台灣 ,結果後來自己在東亞大地區的國家亡國了,反倒把自己接受託管的地區當成自己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