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通勤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在台灣生活,所謂的通勤時間,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回想,最長的時間也大約一個小時又三十分鐘左右吧?有時候甚至到了兩個小時!?高職時代的事情了。
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那時候的學校青春,原來可以這麼的…虛渡!不過好在只是第一年,之後的第二年,有發現更好的交通方式:腳踏車!也藉此省下了一筆不少的私房錢!呵呵。
而現在人在國外半工半讀,也是過著需要開車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去上課的日子,升級的是,從腳踏車變成了汽車,從MP3升級了汽車音響,不同的是,從以前聽的單曲,變成了時下廣播、財經消息以及五花八門的YouTuber。真的是感嘆時代變化的快速啊!
以前高雄小港到左營的通勤的距離,也才不過短短的15公里,當時記得家裡也就和一般家庭一樣,選擇公車通勤,但不同的是,這段距離需要分開搭乘兩段公車,意思也是兩次收費,但由於第二次的距離較短,所以不才便開始在這裡使用了一點小聰明和大量的體力!這也是有私房錢的來源了!畢竟上報的公車通勤費是固定的,那麼用台腳踏車,作個交換使用,何樂而不為呢?一來可達到鍛練身體的效果,二來也可以滿足當年唯一愛好:布袋戲。
現在在澳洲布里斯本,到黃金海岸的距離,約莫七十幾公里最有,不過好在澳洲的高速公路好開,車子也有配備定速巡航,開車的時候也不至於那麼疲勞轟炸,而現在也過了而立之年,還有著上課進修的動力、學習的熱情、自給自足的日子,以及享受人生的快樂,也算是對目前人生的一種安慰吧!
通勤、交通時間、位移,從A點到B點進行工作,這好像是上一個世紀可能要慢慢被淘汱的事情。
未來已經到來,遠端上課以及遠端工作,藉由這次的疫情影響之下,也走向成熟的道路。
未來已經到來,新興行業的初生,傳統行業的轉型,勢必造成更大的衝擊。
但未來,真的是我們能想象、掌握,甚至是我們想要的嗎?時間不停的走,留下來的還會是什麼?而帶走的,又會是什麼?
三無/兵燹/逍遙遊.一位致力讓台灣布袋戲走入世界舞台的台灣布袋戲旅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6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o bod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說說為什麼想要出走、不願回去以及習慣現在的真實原因吧? 老實這幾年在澳洲生活,沒有真正的很特別思念台灣的什麼人、事、物。 即使是別人口中的台灣美食,對我來說,也只是能量和熱量的一種;而人事方面,也因為有網路的發達,隨時都可以想和想聯絡的人聯絡,除非剛好沒有對方的聯絡方式,或是對方已經仙逝。
回想九年前為什麼出走的理由:想求死吧?這是山人終於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不想要在台灣過的只有”生存”的日子!計畫2011打工渡假出發,山人從2010開始計畫、做功課以及存錢,經過的一年的時間準備,結果還是存不到五萬塊新台幣出發!直到現在,還一直感念那年借我機票錢的親大哥,
三無:無車,無房,無背景,甚至用八○年代上一代的習慣用語叫「白手」,但不起「家」!因為這世代的人,重新定義「家」的意義! 關於”移民”,這才是本篇文章想要分享的!山人七年四班,出走的路上走了近九年,只是想在今年二零二零那麼動蕩不安的時候,留下一點文字給後面的人,也希望這篇文章給未來成功或是失敗的自己
先說說為什麼想要出走、不願回去以及習慣現在的真實原因吧? 老實這幾年在澳洲生活,沒有真正的很特別思念台灣的什麼人、事、物。 即使是別人口中的台灣美食,對我來說,也只是能量和熱量的一種;而人事方面,也因為有網路的發達,隨時都可以想和想聯絡的人聯絡,除非剛好沒有對方的聯絡方式,或是對方已經仙逝。
回想九年前為什麼出走的理由:想求死吧?這是山人終於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不想要在台灣過的只有”生存”的日子!計畫2011打工渡假出發,山人從2010開始計畫、做功課以及存錢,經過的一年的時間準備,結果還是存不到五萬塊新台幣出發!直到現在,還一直感念那年借我機票錢的親大哥,
三無:無車,無房,無背景,甚至用八○年代上一代的習慣用語叫「白手」,但不起「家」!因為這世代的人,重新定義「家」的意義! 關於”移民”,這才是本篇文章想要分享的!山人七年四班,出走的路上走了近九年,只是想在今年二零二零那麼動蕩不安的時候,留下一點文字給後面的人,也希望這篇文章給未來成功或是失敗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朋友聽到我坐台鐵往返南北台灣,覺得好~省~錢。其實,我感受到是更多的自由,因為,我想把錢花去更想花的地方!
Thumbnail
大園空難,聽上去是身為台灣人在歷史上共同的災難記憶,實際情況卻是一個感覺跟你我都很遙遠的事件。 人類時間剛進入12月份,下著毛毛雨的台北,沒有雨傘,已經過了凌晨一點,信義路的路邊攔了輛計程車,去往車程只有八分鐘的地方。此時還不知道這趟會是此生搭過最沈重的小黃。 司機大哥聽著佛教相關的音樂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兩年前我來到了苗栗後龍上學,每週的通勤都是海線火車(以防有人不知道還是說明一下,中南部這邊有分山海線,我第一次北上的時候才知道北部的系統不一樣)每次回學校和回家的小確幸就是經過大甲-後龍看到窗外一望無際的海,看著看著壓力都沒了心情也好了
Thumbnail
  為響應五一勞動節,原定今日回台中的車票,也因疫情升溫退票了(免手續費)。身為臺鐵的「老乘客」,與臺鐵的回憶最早可溯及幼稚園時的戶外教學,老師帶著全班買票搭車。而臺鐵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是到高中時期,因當時周五都會和同學到廟東晚自習,晚自習後便會一同走至車站搭車,印象中晚上9點多的區間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朋友聽到我坐台鐵往返南北台灣,覺得好~省~錢。其實,我感受到是更多的自由,因為,我想把錢花去更想花的地方!
Thumbnail
大園空難,聽上去是身為台灣人在歷史上共同的災難記憶,實際情況卻是一個感覺跟你我都很遙遠的事件。 人類時間剛進入12月份,下著毛毛雨的台北,沒有雨傘,已經過了凌晨一點,信義路的路邊攔了輛計程車,去往車程只有八分鐘的地方。此時還不知道這趟會是此生搭過最沈重的小黃。 司機大哥聽著佛教相關的音樂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兩年前我來到了苗栗後龍上學,每週的通勤都是海線火車(以防有人不知道還是說明一下,中南部這邊有分山海線,我第一次北上的時候才知道北部的系統不一樣)每次回學校和回家的小確幸就是經過大甲-後龍看到窗外一望無際的海,看著看著壓力都沒了心情也好了
Thumbnail
  為響應五一勞動節,原定今日回台中的車票,也因疫情升溫退票了(免手續費)。身為臺鐵的「老乘客」,與臺鐵的回憶最早可溯及幼稚園時的戶外教學,老師帶著全班買票搭車。而臺鐵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是到高中時期,因當時周五都會和同學到廟東晚自習,晚自習後便會一同走至車站搭車,印象中晚上9點多的區間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