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行旅:香港紙上行旅:香港 異鄉世代的擱淺― 讀蔣曉薇《秋鯨擱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秋鯨擱淺》原以舞台劇的形式,在香港登場。作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將劇本改編為小說,再次泅泳進讀者的心裡。
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定在2017年,主角蘇月秋是從中國來的新移民學生,適應不了香港的生活,自覺是「異鄉人」;另一主角游敏兒是蘇月秋的老師,雖在香港成長,在政治氛圍及社會現况,也生出「此地他鄉」之感。她們彼此依靠,以圖書館的索書號為密碼,互相傾訴生活的情感與想望,希望從中找到面對未來的勇氣。
月秋與游敏兒之間共鳴,源於卡繆《異鄉人》一書。穿插在小說章節之間的歌詩書信,都是闃黑生活中的微光。許美靜〈城裡的月光〉一曲,如秋光靜靜地照亮她倆的孤獨:
「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
總有個記憶揮不散
每個深夜某一個地方
總有著最深的思量
世間萬千的變幻
愛把有情的人分兩端
心若知道靈犀的方向
那怕不能夠朝夕相伴」
然而她們師生的情誼,卻訛傳為校園醜陋的謠言,月秋心裡覺得委屈:
「自己一直敬重游敏兒,怎麼給同學說城有私情呢?難道對一個老師又敬
又愛也不可以嗎?同學為甚麼硬要給她添上罪名,為甚麼要指桑罵槐的審
判她?是不是作為一個新移民,便意味著她時刻都要習慣給本地人欺負,
甚至暫借一個依靠的肩膀也是一種罪呢?」
兩人在種種誤解之下,漸行漸遠。無以承受打擊的月秋,自殘之後,雖及時送醫了,卻陷入無邊的昏迷,如鯨擱淺。作者以鯨魚意象,連結了生存的意義―「活在深海中的鯨魚,離開水面擱淺地上,承受自身巨大的重量,費力地呼吸;如同異鄉人,離開故鄉前往異地,承受對故鄉巨大的思念,費力地求存。」
 這也是現在香港人面臨的生活困境。後記裡,蔣曉薇寫著近來的香港―
「那是夢中再也回不去的香港嗎?如同迷失的鯨,集體擱淺。」很多集體的情緒記憶,已是無法細數的傷痕。
卡繆:「荒謬當道,愛拯救之。」在荒唐、荒謬、荒誕裡,我們還能用文學留存歷史、文化、公義、自由,在荒蕪的異鄉,想望那城的月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494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牧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的雨,下得無邊無際,很適合讀曹尼的詩。曹尼的詩,背後總有冷色調的襯景,還有蘭陽的水景與綠意,一如《小遷徙》的書封。           
徐佳瑩〈言不由衷〉一曲唱道: 「願我永遠善良 願我真愛上一個人 某個人 那個人 是不慌不忙 是心之所向 願逝去的愛能 原諒我們」 也許「原諒」是一個方向,在夜雨茫茫的荒涼裡,指向心中的那片海灘。
 女主角傅憶平在律師丈夫跳樓身亡之後,意外發現他生前默默資助台東的一個偏鄉部落。於是,她帶著亞斯伯格症兒子前往山林,尋找一種新的安定,也在其間發現生命的百般躊躇,只要踏上山間林徑,自有一座花園在前方。
 《人》一書的主角聖輔,在成年之際,遭逢家庭的巨變,一夕之間,似乎被拋擲到一個孤獨的荒原,只剩隻身一人。 故事從一個人的秋天開始。如同書名,聖輔生而為「人」,只能被動地接受所有的事故與哀傷。他無法對別人解釋,自己成為孤兒的處境,就算解釋了又如何呢? 「人」是一個時間的載具,當時間流淌而過,所
 對村上春樹的書迷而言,《村上春樹超短篇小說100%解謎》匯集了許多短篇的想像,如同一場紙上讀書會。作者原善以村上春樹的極短篇為本,進行後設解構,在後台的視角下,每篇故事於讀者的認知中再次統整,或得到原型的重建。  
在章緣的小說裡,「時間」意識是敘事脈絡裡的伏流。無論是寫臺灣或是上海,故事裡都有一種俯瞰姿態,訴說著人間的一切。 與書同名的〈黃金男人〉,是一場還沒開始就結束的愛戀。兩個男人即使惺惺相惜,卻有太多的世俗顧忌。
       這幾天的雨,下得無邊無際,很適合讀曹尼的詩。曹尼的詩,背後總有冷色調的襯景,還有蘭陽的水景與綠意,一如《小遷徙》的書封。           
徐佳瑩〈言不由衷〉一曲唱道: 「願我永遠善良 願我真愛上一個人 某個人 那個人 是不慌不忙 是心之所向 願逝去的愛能 原諒我們」 也許「原諒」是一個方向,在夜雨茫茫的荒涼裡,指向心中的那片海灘。
 女主角傅憶平在律師丈夫跳樓身亡之後,意外發現他生前默默資助台東的一個偏鄉部落。於是,她帶著亞斯伯格症兒子前往山林,尋找一種新的安定,也在其間發現生命的百般躊躇,只要踏上山間林徑,自有一座花園在前方。
 《人》一書的主角聖輔,在成年之際,遭逢家庭的巨變,一夕之間,似乎被拋擲到一個孤獨的荒原,只剩隻身一人。 故事從一個人的秋天開始。如同書名,聖輔生而為「人」,只能被動地接受所有的事故與哀傷。他無法對別人解釋,自己成為孤兒的處境,就算解釋了又如何呢? 「人」是一個時間的載具,當時間流淌而過,所
 對村上春樹的書迷而言,《村上春樹超短篇小說100%解謎》匯集了許多短篇的想像,如同一場紙上讀書會。作者原善以村上春樹的極短篇為本,進行後設解構,在後台的視角下,每篇故事於讀者的認知中再次統整,或得到原型的重建。  
在章緣的小說裡,「時間」意識是敘事脈絡裡的伏流。無論是寫臺灣或是上海,故事裡都有一種俯瞰姿態,訴說著人間的一切。 與書同名的〈黃金男人〉,是一場還沒開始就結束的愛戀。兩個男人即使惺惺相惜,卻有太多的世俗顧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在瀨戶內海島嶼上,高中生曉海和櫂機緣巧合下相遇。曉海的父親住進情人家裡,留下曉海照顧抑鬱寡歡的母親;櫂的母親為了追求戀情來到這裡,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徘徊。兩個家庭的「不正常」在保守的島上迅速傳開,流言蜚語卻讓曉海和櫂更加靠近。世界上善與惡、好與壞的分界線也越加不明。 只能從手牌裡選擇最不想放棄的東西。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永遠的尹雪艷〉出自白先勇經典著作《台北人》,故事主要發生於位處臺北的尹公館,講述傳奇人物尹雪艷行雲流水的社交手腕,及其神秘卻又令人著迷的個人魅力。在白先勇筆下的細緻刻畫,尹雪艷的形象躍然紙上,為字句間鑲上大時代色彩,閃爍著繁華落盡卻依舊在表面維繫的光鮮亮麗,如同尹雪艷永遠的不老、永遠的始終如一。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儘管篇幅不長,卻在看似優美如童話的敘事語言裡,設計了幾次翻轉。 小說的一開頭,藉由不同的命名,將可辨認的香港(陌根地)以及其殖民的歷史(剎南之於中國,維多利亞帝國之於英國)勾勒出。這樣的折射效果,一方面毋須刻意過度細節交代虛構的國度,另一方面則疊影出一個相對可靠但稍微輕盈的虛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Thumbnail
在瀨戶內海島嶼上,高中生曉海和櫂機緣巧合下相遇。曉海的父親住進情人家裡,留下曉海照顧抑鬱寡歡的母親;櫂的母親為了追求戀情來到這裡,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徘徊。兩個家庭的「不正常」在保守的島上迅速傳開,流言蜚語卻讓曉海和櫂更加靠近。世界上善與惡、好與壞的分界線也越加不明。 只能從手牌裡選擇最不想放棄的東西。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永遠的尹雪艷〉出自白先勇經典著作《台北人》,故事主要發生於位處臺北的尹公館,講述傳奇人物尹雪艷行雲流水的社交手腕,及其神秘卻又令人著迷的個人魅力。在白先勇筆下的細緻刻畫,尹雪艷的形象躍然紙上,為字句間鑲上大時代色彩,閃爍著繁華落盡卻依舊在表面維繫的光鮮亮麗,如同尹雪艷永遠的不老、永遠的始終如一。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儘管篇幅不長,卻在看似優美如童話的敘事語言裡,設計了幾次翻轉。 小說的一開頭,藉由不同的命名,將可辨認的香港(陌根地)以及其殖民的歷史(剎南之於中國,維多利亞帝國之於英國)勾勒出。這樣的折射效果,一方面毋須刻意過度細節交代虛構的國度,另一方面則疊影出一個相對可靠但稍微輕盈的虛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