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大學新鮮人的初級報告指南(上):尋找問題意識

2020/09/1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面對茫茫書海總是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讓我們教你跨出報告的第一步
By張國勳
開學幾近兩週,這兩篇獻給即將從「上大學由你們玩四年」謊言中驚醒的大學生(笑)。因為從暑假開始經歷各種「第一次」的大學生──茶會、迎新、開學典禮,以及跑錯教室與、選錯/選不到課的混亂階段,即將面臨漫漫課程進度上的大魔王:課堂報告。
根據我自己當大學課堂助教的經驗,收過不少報告是一張用著30-40級字大小的A4紙張(你沒看錯,是「一張」A4),好一點的至少字體大小正常、有三四頁的篇幅,但仔細一看應該是各路資料東拼西湊起來,因為有好幾份報告的語句與內容頗為相似,且參考資料都有 Google 搜尋結果第一頁的那幾個網站。
倒也不能全怪罪到學生們身上,畢竟在國、高中還真沒有什麼機會好好練習寫一篇報告,可是身為大學生總得要面對現實,再怨天尤人還是要交出一份報告或上台呈現。報告要注意的眉角很多,但萬事起頭難,面對課堂及網路上那麼多的資訊,到底該如何下手常常是最苦惱的。所以今天的上篇會先告訴各位新鮮人這最困難的第一步「該如何找靈感」、「到底該寫什麼」究竟如何跨出去,讓寫報告不再只能神來一筆,或向冥冥之中的靈感大神「觀落陰」。再來下篇為了略微避免大家吃上官司、有剽竊嫌疑(笑),會有一個「引述三明治」的技巧,讓學生撰寫的報告至少能正確的引用各式資料與說法。
當然這兩個基礎的方法其實不只適用在大一生,不論是中學生專題、小論文,再到任何文科生、理科生的報告,其實都是一樣的。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用這兩個技巧一起讓報告「轉大人」。

報告的開端──什麼是「問題意識」?

我們可以先極度簡單地說,問題意識是一篇報告的「切入點」。它指的是你發現了一個現象跟一般認知的常理不同、與某個常見的理論說法相互違背,那在這之中產生的「疑問」,就可以算是最基礎的問題意識了。
問題意識聽來玄妙到一說出口彷彿知識水準提升好幾個 level,但其實生活中的「問題意識」俯拾皆是。例如逛某些平價連鎖服飾店時,發現「為什麼女生廁所的數量比男生廁所多?」、「手扶梯一路向上比較方便,為什麼都要繞一圈才能往上搭?」、或是「為什麼百貨公司一樓沒有廁所?」,這些都是生活中現象(廁所數量與位置不均)與常理(人逛街久了都需要上廁所)相互違背而產生的「問題意識」。

當然有些問題意識早有答案,或是稍微思考一下就有幾種可能的解答。像是女生廁所的數量可能因為逛街性別比例、上廁所的時間、廁所的用途(整理儀容、補妝)等等有關;或是已經有新聞指出百貨公司一樓沒有廁所,是為了提升顧客前往各樓層的消費機率。但是否真的如上述說的那麼簡單,可能就需要找一些資料、統計來佐證了,畢竟新聞或是我們直覺式的想法可能並不絕對正確。那麼當你有了問題意識,也找各種資料佐證自己的想法,這樣其實就已經可以完成一篇有論據的議論文字了。
因此當你苦思不著報告從何下手時,通常是沒有一個明確的「問題意識」──你覺得每一件事情都很合理、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生活之中的例子似乎看來簡單許多,那到課堂報告裡,該如何找到你自己的問題意識呢?

尋找問題意識的心法:「兩個矛盾的直述句」

我們標題不殺人直接告訴你重點,當報告卡關、死線在前,請先在心中默念三次最重要的心法:

「兩個矛盾的直述句就是問題意識」
「兩個矛盾的直述句就是問題意識」
「兩個矛盾的直述句就是問題意識」


前面說過問題意識的發端在於「現象跟常見的理論說法相互違背」處,那麼我們能藉由兩個矛盾的直述句幫忙找到這個「怪怪的地方」,接著緊抓著這個矛盾點,利用英文的「5W1H」問句(沒錯,就是你想到的那個)繼續問下去,就能讓你理出報告的切入點──問題意識了。
以下我們直接舉出一些例子,試試看如何「用兩個矛盾的直述句」找出問題意識:
  • 昆蟲是幫助植物授粉的主要動物(一般認知)
  • 血藤在日本九州的授粉者是哺乳類動物(特殊現象)
「昆蟲是幫助植物授粉的主要動物」、「血藤在日本九州的授粉者是哺乳類動物」這兩個直述句的矛盾在於,生物課本不是都告訴我們蜜蜂這些昆蟲很重要,因為牠們是幫助植物授粉、繁殖的主要動物,但九州血藤的授粉者竟然是哺乳類?!當發現這兩個直述句中間的落差,接著加入適合的「5W1H」問句就能產生各種問題意識
  1. What-其他地區血藤的授粉動物也是哺乳類動物嗎?那一樣會是獼猴嗎?
  2. Why-為什麼血藤的授粉動物會是哺乳類動物?
  3. How-獼猴等哺乳類動物是如何替血藤授粉?
這些就是泛科學這篇文章〈授粉不是昆蟲的專利,熱帶雨林中替血藤授粉的哺乳動物們〉的問題意識。藉由這些問題意識,研究者發現了甚至各地的血藤,會因為動植物的組成不同,擁有不同的哺乳類授粉者,有別於以往我們對「授粉動物=昆蟲」的認知。
理科是這樣,那文科就是我的主場,我是說我們也可以舉一些文學上大家可能比較有聽過的例子:
  • 「笠」詩人的詩風以鄉土寫實、語言質樸為主(常見的理論說法)
  • 「笠」詩人林亨泰的詩作,有些是具有強烈實驗性質的圖像詩(特殊現象)
剛準備完學測、指考的大學生們應該要對「笠」詩社記憶猶新(如果完全沒有印象的話,看看你的背後,你的國文老師站在那兒,他很火),一般高中學到的說法會是「笠」詩社的特色為語言簡單、質樸,不會有太多晦澀或奇異的形式。但是當你在寫閱讀測驗時就會讀到(或老師會補充)林亨泰具有實驗性質的圖像詩〈風景NO.2〉: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所以「『笠』詩人的詩風質樸」與「林亨泰的圖像詩具有強烈實驗性質」這兩句其實就有一定程度的矛盾,當你讀到這,頭上應該可以很敏感到跳出一連串的問號:
  1. What-「笠」詩人的特色真的都是語言質樸或鄉土寫實嗎?
  2. Who-只有林亨泰是特例,還是其他詩人也有?
  3. Why-為什麼林或某些詩人有不同風格?
  4. When-「笠」詩社的鄉土寫實是何時才型塑的風格?是一開始就有嗎?

結語

「兩個矛盾的直述句」+「5W1H 問句」
講到這裡還是得強調,上面的這個技巧,真的只是一個很初階能夠幫助自己找到問題意識的方法而已,因為不是每個問題意識都是問句或衝突點。甚至有些直述句的衝突點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不完全是一個好的問題──但有問題是一切好的開頭,畢竟在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裡面,並沒有太多讓我們「問問題」、「慢慢摸索問題」的空間。
或者是寫報告時很常遇到人們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草東沒有派對的那句「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笑),問不出一個好問題、問的問題已經有了很多種解答。而且在問了問題之後,該怎麼用後續無盡的幾千、幾萬字,拼湊出問題與答案的全貌,那就是另一件事了呢:)。
附帶一提,授粉動物的例子,基本上單從閱讀泛科學那篇文章而來,由於非本科系專業的緣故,如果有說法上的錯誤或有紕漏,請務必再留言或私訊我們。
下集預告:下篇會是與《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有關的引用技巧:「引述三明治」,讓新鮮人避免不小心抄襲後自己的學位被撤銷報告零分。
★如果你也關注文學教育,追蹤作者「歪文系why_literature」與專題可以持續看到我們的作品,也可以在下方👏拍手五下表達支持。
追蹤歪文系的 FB IG ,可以更即時掌握最新消息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歪文系」來自台文系所,不是外文系(笑)。歪歪地尋找文學與世界的聯繫,撐開教與寫的想像。其實我們說不定不歪,還很正。 寫作或各式推廣合作邀約請洽:[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