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說服自己開始的哈佛談判力》#3 認同別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言



從談判的角度上,「知己知彼」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前二篇我們從「微觀」與「宏觀」視角看完自己之後,當我們能已更成熟的方式看待自己、認同自己時,我們就更能將心比心、同理的去認同別人。


這一講,我們來說說〝認同別人〞。

在前幾年,我遇到一位創業的前輩,外表看起來非常的僕實,但講話起來非常的有智慧,他跟我說了他創業的一些故事。

他說,他小時候沒有受過什麼教育,所以只能從底層員工默默幹起,他比別人更加的認真和努力,但因為學歷低,永遠升遷的都排不上他。但他覺得不氣餒,他去半工半讀,想說如果他能擁有更好的學歷,總有一天,管理層會看上他。


直到有一天,公司發生了一些負面事件,高層主管在找人坦責的時候,跟他說了一句他這輩子忘不了的話,大概的意思就是〝他這種人,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還是卑賤,儘管他的能力再好,在這邊永遠不會有機會的,也不會有人看的起你〞。


他語重心長的跟我說:「這輩子我們都可以看不起別人的能力、看不起別人的態度,但絕對不能〝不尊重〞人,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節;我可以原諒看不起我能力的人,但我不能原諒不尊重我的人」。


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尊重〞在人的份量當中有多大。要認同別人之前,我們必須懂得什麼是〝尊重〞。


3. 認同別人

3.1 無論如何都要尊重對方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情境,可能因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對方說了什麼話、或是態度、特質不合你的胃口,所以你討厭他,但後來有機會進一步認識之後,發現他其實沒想像中的那麼不好,反而後來講話愈投資,變成好朋友。



從排擠到接納


很多時候我們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是因為我們不夠了解他,只從片面的形象去臆測、認定產生偏見,所以我們可以先從〝改變態度〝,從敵對、排斥轉變成尊重,就可以扭轉整個氣氛,為困難的對談帶來豐碩的成果。尊重會產生尊重,接納會導致接納,而接受會促進接受,創造有建設性的循環。


經歷過這麼多年的談判,我發現代價最低的讓步就是尊重別人,這麼做可以用最少的付出來換最大的收穫。尊重別人,就是意味著給予對方正面的關注,以鄭重的態度待人,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就以同樣的方式待人。


尊重 ( respect ),拆開來代表重複 ( re ) 與 景象 ( spect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尊重指的是「再看一次」,把對方視為值得尊重的人,並以全新的眼光加以看待。如果我們想要與別人達成共識,一開始最重要的關鍵絕對是給予對方基本的人性尊重。


雖然尊重別人是十分有利的讓步,但人們往往很難踏出這一步。以下三種方式可以幫助你加強尊重的態度: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擴展你尊重的範圍,還有,正如本章開頭的詩句所言,即使對方一開始就排擠你,依然要尊重對方。


設身處地,用對方的眼睛看世界


很多時候意見不合,只是〝立場不同〞,或許互換立場,你也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透過對方的眼睛,世界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是那個人,會有什麼感覺呢?只要明白每個人都有共通的人性,往往就能真正理解對方,而我的準確度也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將心比心是一種天賦,只是我們並沒有充分發揮這種能力。


如果我們想要更了解別人,明白他們關切什麼事,或許沒有比培養自覺更好的方法了。透過冥想的練習,人們學會關注自己,因此也更有能力關注外在發生的一切,表現善意。我們愈深入自己的內心,面對外界時就愈有遠見。


當人們從遠處旁觀這場衝突時,或許會認為我們不過是一群人。請將心比心,想像你們的孩子或妻子也是這些人之一,每個人都是一條生命、一個靈魂。擱置偏見,設身處地體會另一個人同樣也有夢想、摰愛與悲痛、確實是明智之舉。若想讓我們的態度從敵對轉為尊敬,或許最快的方法是「將心比心」。


擴大尊重圈,把敵人變朋友


聆聽他人最好的方式是抱持著尊重的態度,換句話說,我們要給予對方完整的正面關注。一旦我們抱持真正的尊重,就可以實踐聆聽的藝術,理解對方的觀點,從他們的想法出發。這樣一來,我們聽到的就不只是言語,還包括情感與言外之意,還會聽到穩藏在話背後的人性。


當我們受到排擠,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利益不受重視,自己的聲音遭到忽略,別人甚至無視我們擁有的基本人性,這種種一切都會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傷口。若想療癒因為受到拒絕而造成的傷害,就我所知,唯一的療法是由「認可」和「贊同」合成的止痛藥,換句話說,也就是「接納」。


林肯說:「當我把他們變成朋友時,不就等於摧毀了敵人嗎?」想想在你的生命中,你是否有任何「敵人」?如果你能把他變成朋友,不就是藉由化敵為友來加以「摧毀」嗎?

畫更大的圓,能容納更多人


當我們感到被拒絕,不論是觀點遭到駁回或抨擊,還是需求與權益遭到忽視,我們都會出於本能保護自己,立刻打退堂鼓,以同樣的態度拒絕對方。


接納拒絕我們的人,不代表同意他們的要求;正如人質談判專家所示,這麼做通常意味著拒絕他們的要求,但以正面的態度正視對方與生俱來的尊嚴。接納拒絕我們的人,代表我們把他們當作人對待,待人如己。


下一次,當你的主管、配偶或旬事說出什麼話或做出什麼事,讓你感覺遭拒,而你一時衝動想要直接反擊時,試著阻止自己,然後「走到陽台」,觀察你的情緒與念頭。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牢記你內在「談判協議的最佳替代方案」,別忘了你承諾要照顧自己最深的需求。


如果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當別人挑釁時,你就不太容易隨之起舞。一旦你尊重自己,就更容易尊重別人,即時他們一開始拒絕你,你也會接納他們。


藉著表示尊重,我們更可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藉著接受,我們更可能獲得接受。藉著接納,我們更能受到接納。



3.2 聰明付出收獲更多


當我們懂得尊重別人,我們就能平靜自我,找到衝突的解決之道,進而創造三贏局面。然而,想要創造三贏局面,關鍵在於改變遊戲規則,從「索取變成付出」。



從互爭輸贏到三贏


所謂「索取」,是只為了自己謀求好處;
所謂「付出」,則是為別人創造價值,不單單只為了自己。


我們往往只把焦點放在為自己求索好處上,而非為他人與我們自己創造價值,尤其是在面對衝突時。儘管別人有時會相當難纏,但改變遊戲規則的機會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只要我們願意,就能創造三贏,我們可以帶頭檢討自己,改變態度。


在《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性的一堂課》中,學術研究證據顯示在人生中,最成功的人是「給予者」,而非「索取者」;那些只索取的人到頭來只會害了自己。另一項研究顯示,捐愈多錢給慈善單位的人,往往愈快樂,而且平均來看,通常最後收入也愈高。


付出之所以能發揮作用,部份原因是透過付出,提高了別人將善待你的可能性。最終,付出成為通往個人滿足的途徑,包括內在與外在的滿足。


最高的境界是改變我們對別人的基本心態,從索取變成付出。剛開始,我們或許為了回報而付出;然後,我們學習在沒有回報的情況下付出;最終,我們學習為了自己的使命而付出。


為了培養付出的基本態度,我們可以基於自己的利益、喜悅和使命而付出,這麼做會有很大的幫助;付出總共有三個境界:

  1. 我們可以為了互利而付出;
  2. 為了喜悅而付出;
  3. 為了自己誕生世界的使命而付出。


不管我們目前為了什麼而付出,只要願意付出,就能改變遊戲規則,為自己創造更豐足的條件。



為了互利而付出


李嘉誠被問事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說,其中一個關鍵就是他總是公平對待合夥人,事實上,他分給他們體獲利往往比自己多一些。每個人都想和他合作,而幫助他致富的正是這些合夥人。


我們若要加強付出的態度,第一步就是明白為別人創造價值,有助於具體滿足自身的需求。付出不代表犧牲自己的利益,也不代表屈服或成為輸求。在一開始,付出代表的意義只有尋求互利,在幫助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他人,那正是雙贏談判的本質。


就我所知,最成功的談判者往往致力於滿足對方的利益與需求,同時也懂得照顧自身的需求。



施與受的善循環:為了喜悅與意義而付出


發掘付出帶來的純粹喜稅,有助於培養付出的態度。當我們發現付出的動機在於意義和喜悅,就會付出更多,感覺也會更好;而當我們感覺良好,就更願意付出。


為了付出的喜悅而付出,與出於義務而付出完全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有義務付出時,很少會感到喜悅,而且最後往往會感覺快樂。


出於意志的真心付出,讓我們長久保持內在滿足,而覺得自己有用處,與別人有所連結;因為這麼做讓我們改變別人的世界。透過付出,我們反而得到最想要的東西。


不過我們不能接受為付出的目標,我們付出這就是我們的本質,也是我們想做的事。

為了自己誕生世間的使命而付出

或許最能持之以恆的方式,是找到一個使命或活動,讓我自然而然想付出。當我們出於使命而付出時,使命不一定要很偉大,或許看似微不足道,卻往往大大影響了別人的生命。


或許,最大的阻礙是恐懼,我們才無法奉上我們的禮物,問題出在我們的自大,而非我們的渺小。



小結

在談判過程中,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雙方不讓步。而不讓步的情況有百百種,有的是為了利益爭執不下,但更多時候都是為了〝爭一口氣〞。所以我們要懂的一個道理,代價最低的讓步就是尊重別人,這麼做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換來最大的收穫。尊重別人,就是意味著給予對方正面的關注,以鄭重的態度待人,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就以同樣的方式待人。


「想像自己站在別人的立場」這件事,可以讓自己發現:透過對方的眼睛,世界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是那個人,會有什么感覺呢?如果我經歷過對方的人生,我會有什麼反應,採取什麼行動?將心比心是一種天賦,只是我們並沒有充分發揮這種能力。如果我真正理解對方,知道他或她想要什麼,自然就更容易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要獲得「三贏」的結果,就必須懂得付出,而付出不只是提高了別人將會善待你的可能性,更會成為通往個人滿足的途徑,包括內在與外在的滿足。


發掘付出帶來的純粹喜悦,完全不預想會獲得什麼立即而直接的具體回報,如此將有助於培養付出的態度。單純為了付出的喜悦而付出,最終反而可以帶給我們最大的滿足。


我們每個人内在都有上天賜予的光芒。至於要不要擦亮向外眺望的窗户,讓我們的光芒為別人而閃耀,則完全取決於自己。


《從說服自己開始的哈佛談判課力》從〝認同自己〞出發、再來放大格局〝認同人生〞,完全透過的修煉完自我之後,接下來就更能用同理的角度去〝認同別人〞。到這邊,基本這本書的部份就到這邊了,下一篇,我們將來進行〝整本書〞的重點濃縮與心得輸出。


Blog:https://givemebook.clu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0/10/08
懂得付出,也會影響到其他人
avatar-img
吉米不可 Give me book
96會員
256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2024/05/22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2024/05/22
人際影響力對於團結合作來說至關重要,透過喜好原則、權威原則和稀缺性原理來影響人行為。瞭解如何利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維、條件反射和關聯、頭銜、衣著、身分標識、怕失去而愛上、數量有限和限時特賣等方法來提升你的影響力。
Thumbnail
2024/05/13
《影響力》這一本書,已經是 40 年的經典書目,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們。 把六把武器是從「心理學」中,透過觀察、實驗,去總結出我們人們看似理性,卻也容易被操控。 了解了這六把武器,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放大自己的影響力、也不容易被有心人給操控。 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複習一下,前三把武器
Thumbnail
2024/05/13
《影響力》這一本書,已經是 40 年的經典書目,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們。 把六把武器是從「心理學」中,透過觀察、實驗,去總結出我們人們看似理性,卻也容易被操控。 了解了這六把武器,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放大自己的影響力、也不容易被有心人給操控。 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複習一下,前三把武器
Thumbnail
2024/05/07
稀缺性原理在透過逆反心理、最佳使用條件和如何反制三個方面,影響人們在購買時的心理。稀缺性原理在大眾瘋搶的情況下,最容易讓我們想跟進,並且失心瘋亂買。在買稀缺商品時,記得問自己一句話:「我是在買稀有性、還是在買功能性」。然而,給出去的權利,千萬不要輕易的收回,這時受到的傷害肯定會是雙倍以上。
Thumbnail
2024/05/07
稀缺性原理在透過逆反心理、最佳使用條件和如何反制三個方面,影響人們在購買時的心理。稀缺性原理在大眾瘋搶的情況下,最容易讓我們想跟進,並且失心瘋亂買。在買稀缺商品時,記得問自己一句話:「我是在買稀有性、還是在買功能性」。然而,給出去的權利,千萬不要輕易的收回,這時受到的傷害肯定會是雙倍以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賞識是一項核心欲念,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當人們受到真誠的肯定,他們更願意配合,比較不會展現敵意。
Thumbnail
賞識是一項核心欲念,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當人們受到真誠的肯定,他們更願意配合,比較不會展現敵意。
Thumbnail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別人不怎麼喜愛你,是因為你不懂得付出、不懂得待人處事。
Thumbnail
別人不怎麼喜愛你,是因為你不懂得付出、不懂得待人處事。
Thumbnail
為什麼要尊重別人? 我想因為你也想要別人尊重阿。 如果你能尊重那些原本不尊重你的人, 相信在不久之後他們也會反過來尊重你。
Thumbnail
為什麼要尊重別人? 我想因為你也想要別人尊重阿。 如果你能尊重那些原本不尊重你的人, 相信在不久之後他們也會反過來尊重你。
Thumbnail
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 ,他人終將反噬成為你的地獄 人間二字看似簡單,但當中意味富有深度 照字面意思理解,所謂人間就是盛載著人的地方 所有人在這個空間存活,承受著生命帶來的一切 人心是相互影響的 想要別人包容,先要
Thumbnail
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 ,他人終將反噬成為你的地獄 人間二字看似簡單,但當中意味富有深度 照字面意思理解,所謂人間就是盛載著人的地方 所有人在這個空間存活,承受著生命帶來的一切 人心是相互影響的 想要別人包容,先要
Thumbnail
如果擁有更多尊重,生活會過得更容易: 1. 對自己尊重、對他人尊重 2. 對這個世界的事物尊重 3. 尊重這個世界定義的規則
Thumbnail
如果擁有更多尊重,生活會過得更容易: 1. 對自己尊重、對他人尊重 2. 對這個世界的事物尊重 3. 尊重這個世界定義的規則
Thumbnail
在談判過程中,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雙方不讓步。有的是為了利益爭執不下,但更多時候都是為了〝爭一口氣〞。所以我們要懂的一個道理,代價最低的讓步就是尊重別人,這麼做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換來最大的收穫。尊重別人,就是意味著給予對方正面的關注,以鄭重的態度待人,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就以同樣的方式待人。
Thumbnail
在談判過程中,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雙方不讓步。有的是為了利益爭執不下,但更多時候都是為了〝爭一口氣〞。所以我們要懂的一個道理,代價最低的讓步就是尊重別人,這麼做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換來最大的收穫。尊重別人,就是意味著給予對方正面的關注,以鄭重的態度待人,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就以同樣的方式待人。
Thumbnail
從〝認同自我〞出發,要去接納別人之前,我們必須先懂得如何好好接納自己,了解各種需求,克服各種情緒,這個我們談判之前的第一課,也是最關鍵但卻最容易被遺忘的一件事。 了解自我感受、尋找替代方案,在試圖影響別人之前,要先影響自己。想要與別人合作偷快,都得從學習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好好合作開始。
Thumbnail
從〝認同自我〞出發,要去接納別人之前,我們必須先懂得如何好好接納自己,了解各種需求,克服各種情緒,這個我們談判之前的第一課,也是最關鍵但卻最容易被遺忘的一件事。 了解自我感受、尋找替代方案,在試圖影響別人之前,要先影響自己。想要與別人合作偷快,都得從學習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好好合作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