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父幹!怎樣的父母才會培育出優秀的子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都知道,家庭對培育子女有深遠的影響力。父母如何對待、管教孩子,孩子就會有怎樣的發展。所謂「成功需父幹」,指的不光是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亦包括父母有沒有適當地教育孩子。學者發現,表現優秀的孩子的爸媽都擁有一些共同特質。即使家長沒有豐厚的經濟實力,也可以參考以下培養子女的要素。
1. 教導孩子社交技巧
美國一個長達20年的調查發現,孩子們在幼稚園時期的社交表現,竟然可以預測到20年後他們有多成功!原來,當孩子們能夠跟同伴互助合作、幫助他人,理解別人的感受和嘗試自行解決問題,成年後他們就有更大機會得到大學學歷,以及有一份穩定工作。相反,社交能力較差的小朋友,之後有更大可能陷入各種危險行為,例如酗酒、甚至被捕。所以父母的其中一個角色,就是培育孩子的同理心、社交和管理情緒能力,亦不應事事幫孩子解決困難,而該讓他們學習自理。
2. 父母對孩子有較高期望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為「期待效應」的著名現象,發現學生被老師賦以更高期望的同時,他們的學習及社交等方面會表現得更好。同樣,父母對孩子較高期望,都會令他們有更大成就。換句話說,正因為家長對子女有信心,相信他們能取得更佳表現,子女亦不想令爸媽失望,因此有更大動力去堅持。不過,爸媽亦不宜對子女有不切實際的期望,過高期望會加重孩子的壓力,使他們不能正常發揮。根據子女的所長再賦以相對的期望和支持,方能輔助孩子取得佳績。
3. 看重過程多於結果
人們對成功一般有兩大看法,一是認為成功源於我們天生的性格、智力、才能,是無法改變的,而個人價值是建立於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之上;另一種則認為失敗是學習的機會,成功也並非天注定,而是透過不斷努力、發展潛能來實現。後者顯然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更大效用。而子女怎樣看待成功,正取決於家長的態度。下次看到子女的成績單時,不妨改說:「你真努力!」或「再努力一點吧,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你真聰明!」或「你太笨了!」吧。
4. 提早教導孩子數學
有別於一般認為要儘早教導孩子語文的看法,原來自幼學習數學也很重要。一個橫跨美國、加拿大、英國三地超過三萬名的學前兒童的研究發現,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數學概念,包括認識數字、排序、簡單的加減數等等,不但能幫助日後學習更高深的數學,亦能提升閱讀能力。其實數學就是一種邏輯的訓練,掌握到數學的規律,就能學會更有系統地思考,因而更容易理解篇章。
5. 跟孩子建立關係
經常會聽到,父母忙於賺錢無暇照顧子女,就用大量物質來補償,以致縱壞孩子的例子。事實也證明,親密的親子關係才能為子女帶來長遠利益。研究指出,當父母能夠體察子女一舉一動並作出適當反應,以及能夠成為子女探索世界的後盾,孩子的學習成績會更好,更能跟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甚至對以後持續進修的成果都有幫助。人生路上,學業成績大概只會影響前二十年的生活,但做人卻是一輩子的學問。很多長輩責怪年輕人不曉人情世故,或許都跟家庭教育有些許關聯。也許比起努力賺錢讓孩子上更多的興趣班,減少一些工作多陪伴、教導孩子,才是真的為了他們好吧。
6. 父母壓力較小
成為父母,絕對不是容易的事。一方面又加重了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又要擔心子女的學業、健康、交友等等。孩子一天天長大,想他們學習獨立,又怕他們跌倒受傷,也難怪不少父母成「怪獸家長」了。然而,家長這些過度焦慮、緊張的反應,卻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子女長不大、事事依賴父母這一點,很多評論文章都提及過了;較少人說的是,家長的焦慮會傳染給孩子,造成子女的精神負擔。就好像看到朋友開朗的樣子,我們都會感到高興一樣,負能量都會影響到別人。若然不想孩子變得悶悶不樂或如驚弓之鳥,家長都要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適度放鬆哦。

參考資料:

有興趣看更多相關文章?一同加入讚賞公民行列,多多支持我吧!謝謝!
avatar-img
4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ly Chou2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都知道,除了言語內容之外,身體動作、表情、語氣等,都會影響到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但你又有沒有想過,原來我們自己也會被這些非語言的溝通表述影響到自我觀感?一個於哈佛大學任教的心理學教授觀察到,她的課堂上有兩種肢體語言截然不同的學生,而他們的學習表現都有雲泥之別。她發現,一種學生的坐姿是封閉式,就像緊
You are what you eat!飲食習慣原來不只影響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連心靈狀況都有所影響!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身體內的營養素水平跟精神病有重大關連,用營養療法來治療精神病漸漸成為主流。現代人生活壓力龐大,即使沒有到達患病的程度,也不妨多多注意保養心靈。接下來將介紹一些對身心都有益的食物,
常言道:錢買不到快樂。我們可以輕易找到許多有錢但不快樂的例子,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是中了獎券的幸運兒們的故事。美國CNN就曾經報導過,這些幸運兒飛來巨款後的生活,發現他們只得兩種結果 — — 一是馬上就花光了錢,甚至欠下更多債務;二是很多親戚朋友得知消息,紛紛前來敲詐,把人際關係破壞得一塌糊塗。奇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莫扎特效應」,亦即所謂多聽莫扎特的音樂就可以增強腦部時空感方面的能力的一個現象。但實際上聽莫扎特是否真的有助腦部發展?為此,許多專家作出各種實驗,試圖證實這個假說。 一個利用腦電波掃描的實驗發現,相比起聆聽貝多芬的音樂,聆聽莫扎特的音樂會刺激到腦部掌轄記憶、認知和解難能力區塊,有
在酒樓或者車廂,我們不時會看到父母讓年幼的孩子把玩手機,播放着益智遊戲或影片來打發時間。然而這樣是否真的對兒童有利呢?教育專家認為,對少於兩歲的孩子來說,最關鍵的是實際接觸這個世界,和身邊的人事交流。讓寶寶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會妨礙孩子發展五感。不過,對於三歲以上的兒童,專家又指出電子媒體有助孩
對現代人來說,社交媒體可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媒體一方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我們能在任何時刻跟朋友交流,另一方面也帶來不少問題。曾經就有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社交媒體會令人感到不快甚至抑鬱。當張貼帖子得到不多回應,又或者看到朋友吃喝玩樂的照片,都容易令人不開心。但你又有沒有想過,社交媒
我們都知道,除了言語內容之外,身體動作、表情、語氣等,都會影響到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但你又有沒有想過,原來我們自己也會被這些非語言的溝通表述影響到自我觀感?一個於哈佛大學任教的心理學教授觀察到,她的課堂上有兩種肢體語言截然不同的學生,而他們的學習表現都有雲泥之別。她發現,一種學生的坐姿是封閉式,就像緊
You are what you eat!飲食習慣原來不只影響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連心靈狀況都有所影響!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身體內的營養素水平跟精神病有重大關連,用營養療法來治療精神病漸漸成為主流。現代人生活壓力龐大,即使沒有到達患病的程度,也不妨多多注意保養心靈。接下來將介紹一些對身心都有益的食物,
常言道:錢買不到快樂。我們可以輕易找到許多有錢但不快樂的例子,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是中了獎券的幸運兒們的故事。美國CNN就曾經報導過,這些幸運兒飛來巨款後的生活,發現他們只得兩種結果 — — 一是馬上就花光了錢,甚至欠下更多債務;二是很多親戚朋友得知消息,紛紛前來敲詐,把人際關係破壞得一塌糊塗。奇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莫扎特效應」,亦即所謂多聽莫扎特的音樂就可以增強腦部時空感方面的能力的一個現象。但實際上聽莫扎特是否真的有助腦部發展?為此,許多專家作出各種實驗,試圖證實這個假說。 一個利用腦電波掃描的實驗發現,相比起聆聽貝多芬的音樂,聆聽莫扎特的音樂會刺激到腦部掌轄記憶、認知和解難能力區塊,有
在酒樓或者車廂,我們不時會看到父母讓年幼的孩子把玩手機,播放着益智遊戲或影片來打發時間。然而這樣是否真的對兒童有利呢?教育專家認為,對少於兩歲的孩子來說,最關鍵的是實際接觸這個世界,和身邊的人事交流。讓寶寶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會妨礙孩子發展五感。不過,對於三歲以上的兒童,專家又指出電子媒體有助孩
對現代人來說,社交媒體可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媒體一方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我們能在任何時刻跟朋友交流,另一方面也帶來不少問題。曾經就有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社交媒體會令人感到不快甚至抑鬱。當張貼帖子得到不多回應,又或者看到朋友吃喝玩樂的照片,都容易令人不開心。但你又有沒有想過,社交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天賦會在小時候就展露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很擅長計算,也有的孩子空間感很好,或是對於藝術方面特別有天份,只是隨著進入學齡教育而逐漸忽略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天賦,總認為學業成績才應該擺在第一,當然也因為課業日益加重而更把專注力放在成績上。 其實,我一直認為家長該協助孩子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早期生涯規劃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家長在這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未來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如何在家庭中幫助孩子進行早期生涯規劃: 探索興趣和才能 鼓勵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活動和課程,找到他們的興趣和才能。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 讓孩子參加社區活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天賦會在小時候就展露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很擅長計算,也有的孩子空間感很好,或是對於藝術方面特別有天份,只是隨著進入學齡教育而逐漸忽略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天賦,總認為學業成績才應該擺在第一,當然也因為課業日益加重而更把專注力放在成績上。 其實,我一直認為家長該協助孩子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早期生涯規劃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家長在這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未來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如何在家庭中幫助孩子進行早期生涯規劃: 探索興趣和才能 鼓勵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活動和課程,找到他們的興趣和才能。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 讓孩子參加社區活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