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教孩子在圖書館裡安靜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一直都很相信家庭規則的重要,在尊重孩子有其個人發展的空間時,我認為即使是嬰兒,都可以學會尊重父母,像是:母親親餵母乳時,寶寶咬了母親,母親可以停止哺乳,不需要在這時候繼續以孩子的飲食需求為優先,而是讓寶寶知道,咬的這個動作是不被媽媽接受的。

媽媽不需要為了讓孩子有充足的一餐而忍受寶寶咬人的痛,媽媽在寶寶咬了之後,停止哺乳,把自己身體需要如何被尊重對待的方式,清楚的告知讓寶寶,讓孩子理解尊重不是單行道,尊重是一條雙向道,父母學習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要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尊重父母。

同樣的,當孩子漸漸長大,我們想要帶著他們去參與認識這個世界的同時,也要在每次的經驗當中,帶領孩子理解,人與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公共空間的使用,也需要由大家一起共同尊重使用公約!

身為親子閱讀的推廣教育工作者,我自己非常享受台北縣市圖書館的館藏豐富,以及便利的借還書系統,有好幾本跳跳糖的愛書,都是我從圖書館借回來之後,發現他愛不釋手,續借再續借都不夠看,最終買回家成為家庭收藏!

而這些跳跳糖與圖書館書籍的美好相遇,其實都發生在我們家裡而已。

從他出生到現在兩歲八個月,我還未曾帶過跳跳糖上圖書館,每次去借還書,都是我一個人在圖書館裡面慢慢找尋、坐在地上一本本挑選,或是利用線上預約系統,選好訂好,我們一家三口開車到圖書館前,由我自己快速把書借出,再一起驅車回家。

即使跳跳糖從來都沒有進去過圖書館,接受萬卷藏書的薰陶,他也已經是一個非常愛看書的小小孩了!

跳跳糖坐在書櫃上看書

跳跳糖坐在書櫃上看書

至今還未帶他去圖書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覺得他準備好了在圖書館靜靜的看書!

現在的跳跳糖,非常享受跑跳、爬上爬下、大大聲唱歌講話的生活方式,喜歡看書的他,當然會有安靜坐在地上看書的時刻,不過,這些時刻並不會超過15-20分鐘,也有很多時候,他看完一本書、只花五分鐘不到的時間,也不會重複翻閱、也不會接著看下一本書,就開開心心地跑去玩積木或是騎腳踏車了!

如果我們真的去了圖書館,他只能在裡面好好坐著看不到五分鐘的書,就需要跑跑跳跳,而圖書館也不這麼剛好就在附近,至少都需要30分鐘以上的車程,如果為了享受五分鐘的圖書館而花上這麼大的精力往返,那麼,我想,廣闊可以恣意奔跑的公園,比起圖書館,實在更適合現階段的他。

常常去的地方不見得會喜歡,常常去牙醫診所的孩子,不見得會愛上牙醫診所,孩子對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感情,是看孩子到底在這個地方獲得什麼樣的經驗,和這件事情是否有持之以恆的美好互動。

培養孩子喜歡閱讀,愛上看書,並不必要從帶著孩子上圖書館開始,從每次與書的相處都是愉快的經驗,從孩子看著家長也一樣愛看書開始,這些都比孩子總共去了幾次圖書館來得更為重要,而這些也都跟是否到過圖書館無關,這些可以在家裡進行,即使只有五本書,五本都是適合孩子年紀的好書,孩子有愉快的閱讀經驗,就可以做到。

從小擁有愉快閱讀經驗

從小擁有愉快閱讀經驗

圖書館是一個安靜閱讀的地方,除了圖書館辦活動的特定區域、和特定的時間,圖書館都是屬於安靜閱讀的地方。這個圖書館的使用公約,不只是在台灣,也在美國洛杉磯、芝加哥、香檳城、舊金山、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圖書館裡,由圖書館員以及所有圖書館的共同使用者努力地遵守著。

即使是國外倡導親子友善的地方,每次到了圖書館,也都不會認同小孩在館內奔跑、跳上跳下、大聲唱歌講話的狀況,如果有孩子無法克制想要放鬆自己音量和動作的情況時,家長就會以最快的速度帶著孩子離開圖書館,用空間區隔讓孩子理解圖書館的使用方式。

尊重孩子的同時,也教導孩子尊重他人

國外圖書館的親子友善,是歡迎小小孩和成年人一樣可以進入館內,一樣可以和成年人借閱書籍,把孩子當作大人一樣的尊重,賦予他們同樣使用圖書館的權利,這個同時,也像期許其他所有成年人一般,期許小小孩共同遵守對於圖書館的公共使用原則。在每一次的社會經驗裡,學習彼此尊重。

我很喜歡看蒙特梭利老師何翩翩的分享,最近翩翩老師聊到對於無法遵守教室秩序的孩子,她會溫和而堅定的請孩子離開教室,等到能夠遵守教室秩序時再重新進入教室。翩翩老師對於這個原則的堅持,在於教導孩子生活在與其他人共享空間的時候,孩子需要藉由規則的訂立來了解如何尊重使用共同空間的彼此。

我們無需因為孩子的年紀而改變公共環境使用的原則,當孩子有遵守上的困難時,我們不一定得強求他去配合團體,有很多時候,孩子還沒準備好,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的時間與空間。如果孩子其實已經擁有這個能力,只是他自己也還不知道,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嘗試。

我當年住在洛杉磯最常去的圖書館Crowell Publc Library,他的兒童閱讀區也就只是方便孩子可以席地而坐,和低矮的桌椅,並沒有特別佈置的很童趣。圖片取自Yelp

我當年住在洛杉磯最常去的圖書館Crowell Publc Library,他的兒童閱讀區也就只是方便孩子可以席地而坐,和低矮的桌椅,並沒有特別佈置的很童趣。圖片取自Yelp

繼續以圖書館為例,如果孩子很想去圖書館,當然可以帶他前往,在去圖書館之前,到圖書館的路上,都可以適時提醒孩子圖書館的使用方式,這並不是嚴格要求孩子答應後一定要遵守,只是讓他知道,這個地方有這些規範。到了圖書館後,如果孩子可以安靜不影響別人的方式閱讀,當然就可以在圖書館裡,但如果孩子看夠書了,需要伸展肢體、跑跳跑跳,那家長這時需要做的,不是提醒孩子規矩,而是跟孩子確認,現在是適合離開的時候了嗎?有時候孩子會很欣然的接受離開,有時候孩子並不願意離開,這時候可以再次和孩子說明圖書館的公共原則,如果孩子願意尊重這些規則,就可以留下來,但如果還是不願意尊重公共環境的規則,這時候只好由家長進行帶離。

經過每次的練習,以及家長堅持遵守圖書館的共同使用公約,孩子真的很想待在圖書館裡,孩子就會自發性的去遵守圖書館的使用公約:不在裡面跑跳、大聲說話......。孩子不是因為爸媽在場才遵守規則,當爸媽一轉身看不見時,就開始在圖書館裡跑跑跳跳大聲呼喊;家長帶領、教導孩子由自己的內心出發,願意去遵守規則,才能讓孩子一直做到對公共空間的尊重。

有些人會問我,這樣是否剝奪孩子使用圖書館的權益?我的立場是,身為孩子的教育者,我有義務要在對的時機,陪伴孩子學會相互尊重的意義,這是每個立足在社會裡,不論年紀都應該要逐漸理解的權益。就像我帶跳跳糖在公園玩的時候,遇到抽菸的人,我們只好趕緊離開,這時我會告訴跳跳糖,其實公園是禁菸的場所,我們要尊重別人,要尊重公共環境的使用方式,不應該在公園抽煙。(也講很大聲希望那個抽菸的人會聽到離開)當我們希望自己在使用公共空間時,能享受因為大家都尊重使用公約而有的美好,我們也得帶著自己的孩子以身作則,一起維護公共空間的美好。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0會員
230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傍晚回到家之後,我請他先把學校用的餐碗收給我,跳跳糖東摸西摸的一下要唱一首歌給我聽,一下要再排一下玩具,中間我有碎念他:「快點快點,再拖等等會沒時間講故事~」但這孩子依然在自己的世界裡。 跳跳糖馬上問我為什麼? 跳跳糖馬上哀號:「我不想要我們家有時鐘!」 今天真的很順利! 就只是陪他哭。
Thumbnail
傍晚回到家之後,我請他先把學校用的餐碗收給我,跳跳糖東摸西摸的一下要唱一首歌給我聽,一下要再排一下玩具,中間我有碎念他:「快點快點,再拖等等會沒時間講故事~」但這孩子依然在自己的世界裡。 跳跳糖馬上問我為什麼? 跳跳糖馬上哀號:「我不想要我們家有時鐘!」 今天真的很順利! 就只是陪他哭。
Thumbnail
在RIE的基本概念:『尊重孩子、尊重一個人』的角度出發,不論孩子幾歲、都尊重他自己想吃什麼東西的權利。 不過家長不會專門只準備他願意吃的食物而已,家長自己比孩子不挑食,在家庭餐桌上出現其他食物,是其他家人會吃的,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友善的分享新食物方式。
Thumbnail
在RIE的基本概念:『尊重孩子、尊重一個人』的角度出發,不論孩子幾歲、都尊重他自己想吃什麼東西的權利。 不過家長不會專門只準備他願意吃的食物而已,家長自己比孩子不挑食,在家庭餐桌上出現其他食物,是其他家人會吃的,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友善的分享新食物方式。
Thumbnail
那天在公園,跳跳糖跑上跑下的玩耍,玩得太嗨了,就尖叫了起來。 我一聽到馬上站了起來,走上遊戲物件,找到兒子,在他旁邊說:「我們說過有人在旁邊不能尖叫,我剛剛聽到你太開心忍不住尖叫了,我帶你離開。」說完,我就把跳跳糖抱起來帶走。 不當吼媽的第一步:不聲控制止小孩、行動禁止不說教
Thumbnail
那天在公園,跳跳糖跑上跑下的玩耍,玩得太嗨了,就尖叫了起來。 我一聽到馬上站了起來,走上遊戲物件,找到兒子,在他旁邊說:「我們說過有人在旁邊不能尖叫,我剛剛聽到你太開心忍不住尖叫了,我帶你離開。」說完,我就把跳跳糖抱起來帶走。 不當吼媽的第一步:不聲控制止小孩、行動禁止不說教
Thumbnail
大家敲碗要聽怎麼用不威脅的方式,讓孩子把玩具收好。 躲在床底下不收玩具的跳跳糖 XD 每次在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之前,請要先思考一些面向: 1。你是否也言行一致,對孩子的這些要求自己也有做到呢? 例如:媽媽們通常都希望孩子每次玩完玩具就立刻收拾,這時候也要想想自己,平常有沒有都隨手收拾好用過的東西呢?
Thumbnail
大家敲碗要聽怎麼用不威脅的方式,讓孩子把玩具收好。 躲在床底下不收玩具的跳跳糖 XD 每次在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之前,請要先思考一些面向: 1。你是否也言行一致,對孩子的這些要求自己也有做到呢? 例如:媽媽們通常都希望孩子每次玩完玩具就立刻收拾,這時候也要想想自己,平常有沒有都隨手收拾好用過的東西呢?
Thumbnail
前幾天限動分享跳跳糖打翻水自己拿抹布擦後,有糖粉私訊問我:「我家小孩oo歲,叫他自己做都不願意,該怎麼教她學會自己收拾?」 我剛好也很想分享這個話題,就趁機來聊一聊。 科學家不會說出哪些事情不在幾歲前學會,那個人就毀了!你知道童話故事大師安徒生從小有拼音與字形書寫的問題嗎?!
Thumbnail
前幾天限動分享跳跳糖打翻水自己拿抹布擦後,有糖粉私訊問我:「我家小孩oo歲,叫他自己做都不願意,該怎麼教她學會自己收拾?」 我剛好也很想分享這個話題,就趁機來聊一聊。 科學家不會說出哪些事情不在幾歲前學會,那個人就毀了!你知道童話故事大師安徒生從小有拼音與字形書寫的問題嗎?!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相信家庭規則的重要,在尊重孩子有其個人發展的空間時,我認為即使是嬰兒,都可以學會尊重父母,像是:母親親餵母乳時,寶寶咬了母親,母親可以停止哺乳,不需要在這時候繼續以孩子的飲食需求為優先,而是讓寶寶知道,這個動作是不被接受的。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相信家庭規則的重要,在尊重孩子有其個人發展的空間時,我認為即使是嬰兒,都可以學會尊重父母,像是:母親親餵母乳時,寶寶咬了母親,母親可以停止哺乳,不需要在這時候繼續以孩子的飲食需求為優先,而是讓寶寶知道,這個動作是不被接受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