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回台灣投票與同溫層看開票結果,然後在美國陷入病毒全境擴散的大混亂前折返被大自然包圍的Ithaca小鎮,目睹超市裡生鮮肉類與衛生紙的搶購潮,簡直恍若隔世--接下來的隔離政策、戴口罩論戰、美股熔斷、中美貿易戰、肺炎死亡與感染人數飆升、新一波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台灣防疫與國防現況屢次登上國際頭條、美國總統大選……身為台灣人對這場超膠著的藍星霸主之爭無話可說,唯一的願望是天佑台灣。
COVID-19大搶購,攝於2020/03/14封城前夕的美國紐約州Ithaca大賣場
COVID-19搶購生鮮肉品,攝於2020/03/14封城前夕的美國紐約州Ithaca大賣場
顛覆常識的一年進入倒數,為了把錯亂的時間感拉回來,我開始盤點今年做過哪些自認為很有意義的事情?還有那些想達成的目標來銜接2021年的計畫?
工作與學習:專欄、出版、讀書會
在YouTuber、IG、抖音和Podcast當道的現代,經營文字型的部落格簡直是網路世界的活化石,錄影剪片、拍照修圖、搞笑做迷因很潮,但這些型態產出對我而言遠比寫作吃力,俗話說「吃力不討好」,做得比平均更辛苦還不討好,絕對無法違反人性地堅持下去。
「如果連自己最拿手的文稿都沒辦法連續供給一年,那肖想其他就是眼高手低了。」
在vocus編輯的邀請下,我開啟了撰寫台灣八大行業生態的「
風塵群像」、剖析職業文字工作處境的「
嫚速報」兩個專欄。
風塵群像收錄了我從2016年迄今的八大行業田野觀察與訪談筆記,訂閱制的起始門檻是讓付費讀者從0到1,在免費資訊爆炸的現代,要寫出讓網友有足夠動機掏錢出來的文章困難,有人願意出錢也別高興得太早,信任資產是需要長期累積的。
開專欄如果想到什麼寫什麼,一來雜亂欠缺系統性,二來是容易創意枯竭,尤其截稿期限將至卻一點頭緒都沒有,我的專欄主題不是緊扣新聞的政論類型,沒有源源不絕的時事哏可以當題材,先列出大綱是必備的,也就是挖了坑之後再來填內容,就像在籌畫一本書一樣。
列出大綱的過程有助於思考專題的全局,作者在實際下筆前,經常會以為自己有「說不完的故事」,低估了自訂題目的難處。有時即使列出了一堆題庫,動筆後很可能會驚覺自己做的功課根本不足以去論述某一題,必須再做訪談閱讀資料,累積足夠資料必須有好觀點,寫出一篇精采文章不夠,必須每次都不負讀者期待,難度是一層一層堆疊上去的。
風塵群像專至目前為止有60人付費訂閱,訂閱收益對比經營專欄的時間心力,帳面上看起來當然是不敷成本的,想賺錢不如接代筆書、影劇企劃之類的商業案件。
然而,
寫作的回饋不只是直接收益,也為職涯開啟新的機會--對幾乎沒有自帶粉絲流量的我而言,專欄的公開文章被今周刊、風傳媒、橘報等網站轉貼外,連載四個月後被三采文化簽下,
「商業發行第二本書」是2018年底出版小說《性感槍手》之後,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專欄讓這個想法如願以償讓我深感寫作是最值得的自我投資。
線上專欄能夠變成實體書讓我精神一振,不管我自信有多厲害的文筆,網路文章要集結印刷成書,都需要經過嚴謹繁複的重製工序。
首先是要讓實體書與網路專欄有足夠的市場區隔,所有具時效性、時事型的篇章都僅收錄於網路,書中另安排了25%以上的全新章節,其餘專欄曾連載的內容有45%經過大幅增修,有幾篇甚至是重寫,電子書版另加一篇獨家故事〈男公關的追憶似水年華〉,各種零碎修改當然絕不可免。
當記者、寫代筆書時我已經很習慣各種修改追加刪減,這些都是能夠溝通掌控的,最刺激的突發是外界的變化,例如埋頭寫作時,風聞「同檔期有其他出版社要推出類似題材」。
出版策略和新聞策略不同,做新聞為了搶快搶獨家殺紅眼,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便形同落敗;而出版搶先機未必得宜,拚完整度同樣重要,當然也有「提出完整內容奪得先機」這個選項,希望魚與熊掌兼得就必須趕工,於是一番討論後,編輯與我決定比原定時間提前一個月截稿。
趕工並不是作者一個人的賭上職人的志氣就足夠,編輯、美術、行銷這一群專業人士都會同步把工作時程提前,在時間限制下團隊合作實現整個專案--「出書」看似是作者的榮耀,事實上是所有人上緊發條的成果,接下來要面對市場的最終考核……寫作最難熬的不是孤獨,是銷量、銷量、銷量啊!(空谷回音式慘叫)
新書第一場實體分享會:「性」福按摩業的表與裡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上午1:30(EST) – 上午2:30(EST)
地點:半路咖啡,106台灣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1弄9號
身為職業文字工必須大量閱讀,餵飽求知慾以及儲備每天筆耕的能量。多虧電子書的閱讀管理系統,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我認真閱讀了39本電子書、4本實體書,基礎閱讀時數180小時起,以文學小說、社會科學、心理工具書這三種為大宗,多數篇幅在6到11萬字之間。
隨著職涯的成長,買書與遷徙時搬運的花銷有限,最困難的反而是投注時間紮實閱讀和消化,許多書力求輕薄短小好吸收,但許多龐大的知識體系並不宜零碎簡化,如何有系統、有效率地理解一本或一系列篇幅浩瀚的書?
2020年七月底,我和文友交流彼此的書單,發現有多本自己感興趣但恐怕沒有餘裕消化的大部頭扛鼎之作,文友提議:「我們來舉辦每月讀書會,講解一本雙方都很想讀的作品,這樣就可以逼自己好好讀書了。」
全職婦女的生活當然不只有讀書,各種更優先的工作都必須趕進度,有一百萬個理由可以不要搬偌大的磚塊經典來砸自己,但文友們相當認真,立刻列出長串的待讀書單,目睹演藝圈的時間管理大師示範如何兼顧事業、私生活並收下各種豔遇的支線,我瞬間感到想找藉口推託的自己真是太遜了。
此外,在鉅變中維繫生活感也是很有意義的學習,因為隔離和在家工作的政策,長時間和伴侶待在同一個空間裡,至今沒有相看兩相厭誠屬不易--離開紐約州必須隔離14天,幸好這個面積141,300平方公里、有四個台灣這麼大的地方有許多戶外生活體驗,採果爬山露營農夫市集萬聖節玉米田迷宮之外,今年的慢跑累積里程超過1000公里,希望明年能更加突破,即使世界的變化帶來各種衝擊,都能好好經營自己的事業與生活。
2020/09/27攝於Giant Mountain Trail,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