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生物社會學4:食必有物——飲食社會學告訴你如何用吃食改變世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bit.ly/2GKAD4t

今天吃什麼?

民以食為天,對許多人來說,每日的大哉問就是,今天到底要吃什麼?
為了速食與即食,我們比較在意口感與調味,營養和健康的問題常被我們忽略。我們幾乎不太思索我們送入口中的是食物還是食品?
烹飪實境秀的電視節目充斥,喜歡看別人料理食物的我們,在生活中卻鮮少自己下廚做菜。加上餐飲企業連鎖化以及國際化,外食與外送成了現今社會下飲食文化的主流。
而更深刻地去思考,食物除了作為滿足生存的必需外,製備與享用食物的過程所召喚的特定情感與記憶,是我們彼此產生連結的關鍵之一。而飲食習慣及其蘊含的文化差異與地域差異,也可以被視為食物所延伸的符碼與意義。
因此,對某些人而言,食物成了一種鄉愁。

食物政治與飲食認同

食物具體體現了生產者、需求者、以及生產環境彼此互動所建構出的社會關係。這些面向構築了我們對食物理解的方式,藉著剖析食物的生態、文化與社會的繁複脈絡,食物政治學試圖刻劃現代文明如何透過市場經濟,將食物的生產與消費轉變成為一場剝削的權利遊戲。
「人如其食」,「我食故我在」。透過食物確實可以展現個人與群體的認同,而我們也經常利用食物與他人溝通對話。
從 2013 年起,菲律賓政府展開了全國性的糙米飲食推廣運動RICEponsableAKO(意思是,我會負責任地吃米)。糙米的消失和亞太地區跨境稻米貿易的興起有直接關聯。而隨著白米飲食增加,菲律賓人民罹患腳氣病(beri-beri)的比例陡升(因為相較於糙米,白米缺乏維生素B1所導致)。即便有此健康上的顧慮,糙米與其棕色外表連結到象徵貧窮的文化意象,也讓多數消費者無法接受。因此菲律賓政府倡議吃糙米是一種國民責任,既達成糧食自給自足的目的,也平衡了營養與健康的需求。
糙米的消失與復興,是全球食物體系和飲食健康複雜互動關係中一個深刻的例子,這是我們日常吃下食物的瞬間不易被覺察的。

腦中的美食家

美國哈佛大學的考古學家Katie Zink教授研究發現,雖然用火烹煮熟食的技術的確讓人類更好消化食物,但早在那之前,人類已學會使用石器將食物切小塊,讓人類負責咀嚼的下顎因此可以變得更小,大腦容量則能演化得更大,因而能更聰明、更接近現代人。
享用美食的確帶給我們愉悅。演化上,因為視覺系統發達方便覓食,我們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非常擅長辨識果實是否成熟變紅,以及綠葉是否可食的微小變化。Raffaella Rumiati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類的確傾向被色彩鮮艷的食物吸引,而不去在意那是天然的食物,還是加工過的食品。
此外,相關研究也發現食用高糖多脂的垃圾食物會讓大腦驅使我們吃更多。因為演化過程中,食用高卡路里的食物可以防止挨餓,也意味著提升存活的機率,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而且,高糖多脂的食物一放入口中,腦中就會分泌讓我們感到快樂的多巴胺(Dopamine),久而久之,去敏感化後,我們就要吃更多這樣的食物,才能帶來相同程度的欣快感。尤其,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負責調控食慾的腦島(insula)與嗅覺引起的食慾有關的梨狀皮質(piriform cortex)間連結會下降,我們因此更容易被高熱量的食物吸引,特別是那些散發著誘人香氣的。
我們吃的食物深深影響著大腦的運作,如何理性選擇非精製的原形食物,而不被色彩鮮艷以及重口味的食品給吸引,「吃什麼」以及「怎麼吃」,是現代人必要修煉的課題。
(圖片來源:https://bit.ly/2I0uBgt

慢食,嘗試在家烹調

美食作家韓良露曾說,讓慢食(Slow Food)作為飲食覺醒與革命的第一步。慢食運動的主要精神有三,保存各地多樣化的農牧產品,推廣小農的友善耕作與農夫市集,以及強調食物與自然生態的平衡。這樣的社會文化的改造運動,提醒人們反思食物與文明的關係,在吃食的當下,能夠覺察食物原本的樣貌,以及溯源食物是來自田地、森林、河川、抑或是海洋。
因為你吃下去的每一口都很重要。慢食活動紮根於在地日常,然而卻可以成為連結到全球的生態與文化的行動實踐。而透過自己採買食材,在家烹調料理,有意識地知道食物有沒有過度調味,是實踐慢食精神的第一步。
食必有物,以天然食物而非加工食品作為吃食的最高指導原則,為了你自己以及全世界,今天就下廚做菜吧。
責任編輯:黃璿聿 核稿編輯:鄒宇晴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33會員
    572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生活一切安好,但我還是好想死。】(三)讓憂鬱症學會與身邊的人與社會求救,是走上康復與避免危險發生的正途。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avatar
    V
    2024-06-12
    社會即教室——地方創生工作者與體制學校的協作可能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avatar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6-08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與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合作推動生態保育與社會共融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與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合作打造生態保育和社會共融的平臺,透過架設貓頭鷹巢箱、深化在地保育工作,提供參與生態保育機會給弱勢族群,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植入到臺灣每個族群及階層。
    Thumbnail
    avatar
    許家源
    2024-05-02
    透視生命哲學的生態攝影繪本《熊啊》星野道夫攝影《熊啊》繪本已於臺灣再版三次,其照片與文字的高度結合是吸引人的原因之一。透過敬畏和自覺的姿態,星野道夫讓讀者認識生命本身最赤裸的樣貌,學習生命的永恆價值,並敘述生命的奧祕。照片展現了季節遷移、色彩變幻,及生命形態的自然流轉,而文字描述了作者與自然和生物相處的心態。
    Thumbnail
    avatar
    文字裡的大象
    2024-02-15
    突破階級桎梏:重新定義成功,大學生與新社會人士的思考之路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avatar
    袋鼠
    2023-12-18
    【憂鬱腦學】自殺的「生物-心理-社會-環境」模型(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自殺本身不是疾病,不是單一疾病的證明,是「生物(B)-心理(P)-社會(S)-環境(E)」交錯影響的結果。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也說明了臨床上在精神科醫院急診與身心科門診的自殺樣態。希望未來能夠幫助大家理解自殺,不要將所有自殺舉動歸咎於個案罹患憂鬱症。
    Thumbnail
    avatar
    醫療心空間
    2022-06-12
    【生物安全在那邊】養豬也有大學問?!外來種來了該怎麼辦?一起保護台灣特有種吧!!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1.11 【小編在那邊】對於關心生物議題及台灣特有種的聽眾,專題策畫【生物安全在那邊】系列,這一集邀請豬場生物安全的Fanny、會看動物切片的Emma,以及『被遺忘的島民』系列的企劃Iris來聊聊生物安全議題及台灣特有種! ■什麼是生物安全 ■如何管理生物安全​
    Thumbnail
    avatar
    小編在那邊
    2022-04-01
    (旅遊攝影)碧潭角落生物碧潭角落生物 2021/12/23 ~ 2022/3/24 亮燈時間每晚18:00~22:00
    Thumbnail
    avatar
    Hank
    2022-01-09
    人命如何定價:從法律、商業、保險、醫療、政策、生育等切面,探究社會為人命貼上價格標籤的迷思這本書本來打算在《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看完再來看的,結果因為追了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也追了東海狐的臉書,想說不然來先看這本好了,誰知道銅臭味滿點的話題,還真讓人一路看下去。 人皆生而平等喊得震天價響,但大家心裡都明白,喜歡祖人(?)的祖克伯,生命的價格肯定高過路邊大家
    Thumbnail
    avatar
    老蔡書評
    2021-10-20
    人命如何定價:從法律、商業、保險、醫療、政策、生育等切面,探究社會為人命貼上價格標籤的迷思這個社會上「人命有價」,但我們從不知在背後撥打算盤的是誰、又如何盤算?  哥倫比亞大學頂尖統計學家、衛生經濟學家、聯合國首席統計模型專家弗里德曼,從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保費、生兒育女到法律獎懲、政策制定,甚至是恐怖攻擊的賠償金,探究人命究竟如何在這個社會被定價,並帶我們思辨──這樣的定價方式合理嗎?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