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從一個熱衷追求美食的吃貨,成為愛上一日一餐的極簡飲食推崇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英文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簡單的解釋就是「人如其食」,你吃進什麼,你就變成什麼,聽起來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

我們每個人幾乎從小開始,都在不自覺的意識下,不斷複製來自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團體生活中的飲食習慣,當然也包括了來自媒體廣告的催眠。

看看下面幾句話是否覺得特別眼熟:

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

後來發現,自己都是在忙到忘記吃早餐,或是來不及準備早餐的時候,空腹狀態做起事來反而特別有精神且頭腦清晰。

空腹不吃東西,胃會磨壞。

後來看到不同醫師解說有關胃酸及消化概念的影片,發現其實胃根本沒有「被磨壞」的問題。如果有人空腹時會覺得胃痛或不舒服,都是本身已經存在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

什麼都可以吃,不要過量就好。

這就像是一句有說等於沒說的話,跟「均衡飲食」一樣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到底吃得多均衡、多營養都搞不清楚,甚至連均衡的比例都隨著時間在修改。

努力運動就是為了要吃更多的美食!

彷彿是給美食產業與健身產業彼此相輔相成的雙贏口號。人們潛意識中認為只要努力運動,就能抵銷大吃大喝後產生的熱量與罪惡感。但其實不管是狂吃豪飲後身體所需要承擔的消化工作,或是進行太多的運動,都會在身體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就連健身教練都承認,想要有效減掉蝴蝶袖或是腰部和腹部脂肪,運動帶來的效果反而遠不如飲食控制來得更有成效。


大約從2021年的春天起,因為疫情無法外食,加上在家工作之便,每日運動與活動量降低,我也順勢開始了一日兩餐的168飲食。結果才進行不到一週,身體的感覺就告訴我,可以立即進入186,也就是18小時斷食,6小時為進食窗口。

就這樣循序漸進的,隨著身體的感受變得越來越靈敏,我不再聽從大腦的慣性反應來選擇食物,並且瞭解到大腦對食物的選擇會因為情緒、習慣和對某些味覺的上癮,取代身體真正的需求。

雖然偶爾還是會貪戀炸雞、薯條、可樂,或是其他營養價值不高,但對舌頭味蕾爽度很高的「療癒食物」,卻因為養成了穩定的間歇性斷食的習慣,身體自然而然的持續保持著細胞自噬與更新的能力,反而對高糖高油的食品,漸漸降低攝取的欲望與次數。這樣的好處比起目的性的短期禁食來得更有效果,也更容易無痛戒斷。

到目前為止,一日一餐或是一日1.5餐的進食模式,已經成為我的日常,有時也會久久來個二日或三日清水斷食,過程中大腦會出現想吃東西的念頭,但身體卻在說:「我現在感覺好清爽、好輕盈,那些念頭只是大腦對味覺的想像,但身體其實沒有飢餓感,真的不需要吃東西。」

這種內在的感受與對話,沒有體驗過的人應該會覺得是自虐後的精神分裂(笑)。但對有嘗試過用間歇性斷食來讓身體切換到更高頻率的人來說,身心靈的美妙感受就是真的「回不去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莉莉絲的沙龍
5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幾乎從小開始,都在不自覺的意識下,不斷複製來自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團體生活中的飲食習慣,當然也包括了來自媒體廣告的催眠。看看下面幾句話是否覺得特別眼熟: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幾乎從小開始,都在不自覺的意識下,不斷複製來自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團體生活中的飲食習慣,當然也包括了來自媒體廣告的催眠。看看下面幾句話是否覺得特別眼熟:
Thumbnail
我遇上的缺點 從習慣168斷食,進一步嘗試一日一餐所發現的缺點,是會因為身體處在飢餓狀態下,容易不自覺吃入過多的食物,進而導致腸胃的負擔和不舒服。 發現自己在一日一餐的條件下,身體會渴望吃到兩餐份量的食物,可是卻只有一餐的時段,那腸胃就會像是被迫增加為原先雙倍工作量,其實是相當有負擔的。如果這時候沒
Thumbnail
我遇上的缺點 從習慣168斷食,進一步嘗試一日一餐所發現的缺點,是會因為身體處在飢餓狀態下,容易不自覺吃入過多的食物,進而導致腸胃的負擔和不舒服。 發現自己在一日一餐的條件下,身體會渴望吃到兩餐份量的食物,可是卻只有一餐的時段,那腸胃就會像是被迫增加為原先雙倍工作量,其實是相當有負擔的。如果這時候沒
Thumbnail
健康 這篇,我想談談這些年學到,或感受到的一些健康知識或經驗,未來可能也會多寫一些關於閱讀感想,觀影後心得,等等東西,一方面紀錄生活,同時,也能留下一些對後人有幫助的東西,盡量少些抱怨,多點純粹的分享 不過,我也必須打個預防針,我說的一切知識,資訊,都僅是我「個人經驗」而已,沒有任何執照,身份背書,
Thumbnail
健康 這篇,我想談談這些年學到,或感受到的一些健康知識或經驗,未來可能也會多寫一些關於閱讀感想,觀影後心得,等等東西,一方面紀錄生活,同時,也能留下一些對後人有幫助的東西,盡量少些抱怨,多點純粹的分享 不過,我也必須打個預防針,我說的一切知識,資訊,都僅是我「個人經驗」而已,沒有任何執照,身份背書,
Thumbnail
想像今天又是加班的日子,餓了一整天,踏入家門的那刻,決定用晚餐好好放鬆一下身心。您會不會突然有個意念閃過說:「啊~每天工作時間如此緊湊,連好好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乾脆白天都別吃了,來試試最近流行的168間歇性斷食,聽說只要嚴守8小時進食與16小時禁食的時間,不但可以降低體重,還能提高胰島素敏感度,降低
Thumbnail
想像今天又是加班的日子,餓了一整天,踏入家門的那刻,決定用晚餐好好放鬆一下身心。您會不會突然有個意念閃過說:「啊~每天工作時間如此緊湊,連好好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乾脆白天都別吃了,來試試最近流行的168間歇性斷食,聽說只要嚴守8小時進食與16小時禁食的時間,不但可以降低體重,還能提高胰島素敏感度,降低
Thumbnail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掌握進食的話語權,由內而外展現自信美的飲食方式。
Thumbnail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掌握進食的話語權,由內而外展現自信美的飲食方式。
Thumbnail
很多朋友都是一開始上班沒兩年,瞬間體積大了不只一號。雖然987我不是減肥專家,不過即使因為covid出門要戴口罩而兩年都沒出去跑步,運動量幾乎為零,不過體態還是維持完全一樣,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核心精神。 重點在飲食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所謂的吃>睡>動,想要減肥的人最重要的就是飲食要注意,而要維持體
Thumbnail
很多朋友都是一開始上班沒兩年,瞬間體積大了不只一號。雖然987我不是減肥專家,不過即使因為covid出門要戴口罩而兩年都沒出去跑步,運動量幾乎為零,不過體態還是維持完全一樣,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核心精神。 重點在飲食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所謂的吃>睡>動,想要減肥的人最重要的就是飲食要注意,而要維持體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句話:「你吃什麼就成為什麼」 不論是我們吸收的資訊還是攝取的飲食,每個抉擇都組成了自己,最後,我想重申減肥不易,需要的不該只有意志力,還有對食物的理解、情緒壓力的控制,要改變的是我們對我們的飲食有新的認識,以及發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該追求的不是短期的效果,而是長期的健康。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句話:「你吃什麼就成為什麼」 不論是我們吸收的資訊還是攝取的飲食,每個抉擇都組成了自己,最後,我想重申減肥不易,需要的不該只有意志力,還有對食物的理解、情緒壓力的控制,要改變的是我們對我們的飲食有新的認識,以及發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該追求的不是短期的效果,而是長期的健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