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從一個熱衷追求美食的吃貨,成為愛上一日一餐的極簡飲食推崇者?

更新於 2023/07/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英文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簡單的解釋就是「人如其食」,你吃進什麼,你就變成什麼,聽起來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
我們每個人幾乎從小開始,都在不自覺的意識下,不斷複製來自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團體生活中的飲食習慣,當然也包括了來自媒體廣告的催眠。
看看下面幾句話是否覺得特別眼熟:
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
後來發現,自己都是在忙到忘記吃早餐,或是來不及準備早餐的時候,空腹狀態做起事來反而特別有精神且頭腦清晰。
空腹不吃東西,胃會磨壞。
後來看到不同醫師解說有關胃酸及消化概念的影片,發現其實胃根本沒有「被磨壞」的問題。如果有人空腹時會覺得胃痛或不舒服,都是本身已經存在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
什麼都可以吃,不要過量就好。
這就像是一句有說等於沒說的話,跟「均衡飲食」一樣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到底吃得多均衡、多營養都搞不清楚,甚至連均衡的比例都隨著時間在修改。
努力運動就是為了要吃更多的美食!
彷彿是給美食產業與健身產業彼此相輔相成的雙贏口號。人們潛意識中認為只要努力運動,就能抵銷大吃大喝後產生的熱量與罪惡感。但其實不管是狂吃豪飲後身體所需要承擔的消化工作,或是進行太多的運動,都會在身體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就連健身教練都承認,想要有效減掉蝴蝶袖或是腰部和腹部脂肪,運動帶來的效果反而遠不如飲食控制來得更有成效。

大約從2021年的春天起,因為疫情無法外食,加上在家工作之便,每日運動與活動量降低,我也順勢開始了一日兩餐的168飲食。結果才進行不到一週,身體的感覺就告訴我,可以立即進入186,也就是18小時斷食,6小時為進食窗口。
就這樣循序漸進的,隨著身體的感受變得越來越靈敏,我不再聽從大腦的慣性反應來選擇食物,並且瞭解到大腦對食物的選擇會因為情緒、習慣和對某些味覺的上癮,取代身體真正的需求。
雖然偶爾還是會貪戀炸雞、薯條、可樂,或是其他營養價值不高,但對舌頭味蕾爽度很高的「療癒食物」,卻因為養成了穩定的間歇性斷食的習慣,身體自然而然的持續保持著細胞自噬與更新的能力,反而對高糖高油的食品,漸漸降低攝取的欲望與次數。這樣的好處比起目的性的短期禁食來得更有效果,也更容易無痛戒斷。
到目前為止,一日一餐或是一日1.5餐的進食模式,已經成為我的日常,有時也會久久來個二日或三日清水斷食,過程中大腦會出現想吃東西的念頭,但身體卻在說:「我現在感覺好清爽、好輕盈,那些念頭只是大腦對味覺的想像,但身體其實沒有飢餓感,真的不需要吃東西。」
這種內在的感受與對話,沒有體驗過的人應該會覺得是自虐後的精神分裂(笑)。但對有嘗試過用間歇性斷食來讓身體切換到更高頻率的人來說,身心靈的美妙感受就是真的「回不去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原本是個手機兒童的我,突如其來的七天沒手機的體驗,讓我和手機告別的措手不及。而在這七天,我試著去養成自律。但是因為曾經是個手機奴隸的我,有辦法熬過七天沒有手機的日子並成為一位自律的人嗎?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大約5-6歲吧 問過母親一個有趣的問題 到現在都還印象很深刻 那個問題是這樣: 「如果我從很遠很遠的地方走過來,剛開始沒看清楚,只有模糊的人影, 一直到我的影像逐漸清晰,媽媽是怎麼認出是我的呢? 是看到我的頭髮、髮型,看到我的衣服、穿著,還是看見我的輪廓,還是其他的呢??」
Thumbnail
朴海英編劇的新劇《我的出走日記》讓青年世代的厭世厭世轉化為治癒人心的力量,1972年出生的她是如何精準地抓住青年世代的內心,將我們靈魂深處的不安說出來 ?那些連我們父母都不理解的焦慮與迷茫,為什麼在她筆下都得以被撫慰?她是如何做到跨越世代的傾聽,並解放無數疲憊的靈魂?
Thumbnail
記得這個問題我也問過,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答案「你是我們從垃圾堆撿來的,(如果不聽話,就放回去)」、「醫院抱錯了吧」⋯後來發現,「享受」同款答案的孩子們比比皆是、大有人在。想說的是,這樣的回答,對孩子而言,不是一個Joke,更不好玩,是痛和不解、恐懼和無歸屬感。願每個孩子都得到一個讓ta感受到尊重的回答
Thumbnail
前一陣子流行過一段話「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我完全同意。看來這輩子是沒機會贏過那些既優秀、又努力的人了,所幸的是:這樣的人其實沒有你想像的多。只要我們努力,還是可能贏過不努力的人,關鍵就在於用對方法,讓我們的努力產生複利效應,而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這些方法。
Thumbnail
Hello 大家好,我是 Alvin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起初在 FB 塗鴉牆看到這句話的梗圖,只覺得 「欸!這似乎挺不錯的,只要可以接受阿姨的外在條件,等過了幾年之後,自己就可以獨享阿姨的遺產拉。」
Thumbnail
嗨~我是Mini,陪你一起精準的生活 首先介紹一下我是誰 Mini是一位整理師/Podcaster 平時分享整理師日常&學習精準生活的歷程 分享收納、自我成長等相關知識&資源 假如你... 喜歡收納 想學習斷捨離 想成為整理師 想了解整理師這個職業
Thumbnail
這並不是一個勵志或完美結局的故事。其實真正挫折的的開始是從第四週後的課程,以及整個課程結束後的日子,整個過程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
Thumbnail
這並不是一個勵志或完美結局的故事。在兩年前的夏天,我從待了兩年半的公司裸辭,當時的我只有一個念頭,我想要成為軟體工程師。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挺勇敢的,因為還不確定未來方向要怎麼走,就毅然決然結束一段職涯,重新開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原本是個手機兒童的我,突如其來的七天沒手機的體驗,讓我和手機告別的措手不及。而在這七天,我試著去養成自律。但是因為曾經是個手機奴隸的我,有辦法熬過七天沒有手機的日子並成為一位自律的人嗎?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大約5-6歲吧 問過母親一個有趣的問題 到現在都還印象很深刻 那個問題是這樣: 「如果我從很遠很遠的地方走過來,剛開始沒看清楚,只有模糊的人影, 一直到我的影像逐漸清晰,媽媽是怎麼認出是我的呢? 是看到我的頭髮、髮型,看到我的衣服、穿著,還是看見我的輪廓,還是其他的呢??」
Thumbnail
朴海英編劇的新劇《我的出走日記》讓青年世代的厭世厭世轉化為治癒人心的力量,1972年出生的她是如何精準地抓住青年世代的內心,將我們靈魂深處的不安說出來 ?那些連我們父母都不理解的焦慮與迷茫,為什麼在她筆下都得以被撫慰?她是如何做到跨越世代的傾聽,並解放無數疲憊的靈魂?
Thumbnail
記得這個問題我也問過,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答案「你是我們從垃圾堆撿來的,(如果不聽話,就放回去)」、「醫院抱錯了吧」⋯後來發現,「享受」同款答案的孩子們比比皆是、大有人在。想說的是,這樣的回答,對孩子而言,不是一個Joke,更不好玩,是痛和不解、恐懼和無歸屬感。願每個孩子都得到一個讓ta感受到尊重的回答
Thumbnail
前一陣子流行過一段話「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我完全同意。看來這輩子是沒機會贏過那些既優秀、又努力的人了,所幸的是:這樣的人其實沒有你想像的多。只要我們努力,還是可能贏過不努力的人,關鍵就在於用對方法,讓我們的努力產生複利效應,而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這些方法。
Thumbnail
Hello 大家好,我是 Alvin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起初在 FB 塗鴉牆看到這句話的梗圖,只覺得 「欸!這似乎挺不錯的,只要可以接受阿姨的外在條件,等過了幾年之後,自己就可以獨享阿姨的遺產拉。」
Thumbnail
嗨~我是Mini,陪你一起精準的生活 首先介紹一下我是誰 Mini是一位整理師/Podcaster 平時分享整理師日常&學習精準生活的歷程 分享收納、自我成長等相關知識&資源 假如你... 喜歡收納 想學習斷捨離 想成為整理師 想了解整理師這個職業
Thumbnail
這並不是一個勵志或完美結局的故事。其實真正挫折的的開始是從第四週後的課程,以及整個課程結束後的日子,整個過程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
Thumbnail
這並不是一個勵志或完美結局的故事。在兩年前的夏天,我從待了兩年半的公司裸辭,當時的我只有一個念頭,我想要成為軟體工程師。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挺勇敢的,因為還不確定未來方向要怎麼走,就毅然決然結束一段職涯,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