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知識就是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確診為乳癌後,我打電話給幾年前也罹患乳癌的朋友,聽到我的狀況遠比她輕微時,說了:「妳不要擔心啦,原位癌的五年存活率是百分之一百!」這句話沒有安慰到我,反而是「五年存活率」這個專有名詞使我頭皮發麻,當時我以為朋友的意思是:我一定可以保證再活五年嗎?那,第六年呢?我還有幾年可以活?

心裡帶著這個石頭,開始進行放射線治療,我一邊治療一邊讀書,盡可能把圖書館有關乳癌照護的書都借來看,一方面想探究自己罹癌的原因,一方面也想知道怎麼樣做有助於身體康復,就是其中一本《抗癌這樣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在備註裡說明了何謂「五年存活率」,瞬間讓我豁然開朗:

「癌症治療後五年都沒有復發,就算治癒。講五年存活率就等於講是否治癒,因為在五年間,有其他風險遠大於癌症威脅,例如交通事故,心血管疾病都有可能造成死亡。所以通常病人五年內沒復發,我們就視病人為痊癒。」

「保證可以活五年」跟「五年內沒復發就表示痊癒」意思差很多,前者意味著死亡的威脅,後者卻蘊含無窮的希望,正確理解這個專有名詞,使我更有力量面對自己罹癌的事實,「知識就是力量」的意義就這麼清楚地向我顯現!

也是在閱讀的過程看到「運動」的重要,不同的書卻都指向同一個關鍵:重量訓練。雖然確診之前,我已經養成運動的習慣有兩三年了,可是都是有氧運動,夏天游泳,冬天慢跑或快走,還報名瑜珈課,這些運動都是為了維持身材,以及夜晚容易睡不好的困擾,我從不曉得除了有氧運動,也要加入無氧的「重量訓練」。

80%的乳癌患者屬於荷爾蒙陽性,我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必須服用五年的抗荷爾蒙藥物,這藥會導致更年期提早發生,肌肉量和骨質密度會大幅減少,「重量訓練」可以對付這個問題,而且我在臉書看到很多病友都說,「重量訓練」還能減緩更年期的不適,尤其是困擾很多人的「熱潮紅」。

接著,我又讀了何立安博士《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一書,裡面讓我最有感的是:

在衰老發生之前,先透過訓練的方式讓身體變強壯,讓訓練變成一種生活型態,使人長期而規律的接受壓力刺激,用強健的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守住防線,抵抗退化的發生。

我在意的不是衰老,而是「失能」,如果因為肌肉與骨質密度流失,導致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那樣變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據說台灣許多失能高齡者平均臥床十年才過世,北歐是兩年,眼看身邊許多同事、朋友正陷於照顧失能長輩的苦,我不奢求自己長壽,但求自己「好死」,人若可以自由活動到倒下闔眼而死,會是多大的福報?

就因為跟先生分享讀後心得,他也一頭栽進去,饒有興味地研究,我們後來就在家裡附近的健身房找了教練,希望慢慢把重量訓練帶進我們的生活,一則幫助我癌後的體能恢復,二則鍛鍊我們的肌肉,把身體練強壯,不管多老,都能行動自如到死亡的那一天,我想,這就是「幸福的老後」,是對我們自己跟女兒最好的保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行星的沙龍
12會員
24內容數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癌症,這口味的巧克力是怎樣的滋味呢? 一邊流淚一邊嚐著的我, 希望能說說這一顆巧克力帶來的天啟......
小行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02
上個禮拜回學校參加研習,研習的講師運用「桌遊」帶領我們探索全球性的議題,遊戲雖然才花了一個小時,歷程卻跌宕起伏,遊戲巧妙呼應了人生,至今使我回味再三,不得不佩服當初發明這個遊戲的創生者。
Thumbnail
2021/02/02
上個禮拜回學校參加研習,研習的講師運用「桌遊」帶領我們探索全球性的議題,遊戲雖然才花了一個小時,歷程卻跌宕起伏,遊戲巧妙呼應了人生,至今使我回味再三,不得不佩服當初發明這個遊戲的創生者。
Thumbnail
2021/01/25
疾病是生命的暗面,是一種更麻煩的公民身份。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一屬於健康王國,另一則屬於疾病王國。儘管我們都只樂於使用健康王國的護照,但或遲或早,至少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每個人都被迫承認自己也是另一王國的公民。(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
Thumbnail
2021/01/25
疾病是生命的暗面,是一種更麻煩的公民身份。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份,其一屬於健康王國,另一則屬於疾病王國。儘管我們都只樂於使用健康王國的護照,但或遲或早,至少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每個人都被迫承認自己也是另一王國的公民。(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
Thumbnail
2021/01/19
我跟先生是高中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後才談戀愛,相識超過三十年,我們不只是夫妻,還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正因為在一起太習慣了,生病之前,並沒有特別感到先生對我的付出。
Thumbnail
2021/01/19
我跟先生是高中同班同學,大學畢業後才談戀愛,相識超過三十年,我們不只是夫妻,還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正因為在一起太習慣了,生病之前,並沒有特別感到先生對我的付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我得知「癌症復發」這個讓我心底最深層的恐懼終究還是發生了以後,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問醫生:「那我還可以活多久?」 得知癌症復發的當下我不斷回想自己哪裡又出了問題?為何我已經改變生活習慣、每月回診打化療針加上密集的追蹤還是無法擺脫癌症的糾纏?各種疑問從四面八方不間斷地湧入我的腦海中。 經過我不斷的
Thumbnail
當我得知「癌症復發」這個讓我心底最深層的恐懼終究還是發生了以後,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問醫生:「那我還可以活多久?」 得知癌症復發的當下我不斷回想自己哪裡又出了問題?為何我已經改變生活習慣、每月回診打化療針加上密集的追蹤還是無法擺脫癌症的糾纏?各種疑問從四面八方不間斷地湧入我的腦海中。 經過我不斷的
Thumbnail
在罹癌初期,我一直不斷回想我過去的生活方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發生率卻發生在我身上?我買樂透怎麼就沒這麼幸運過🤣 回顧過往&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或許,就是因為一直很隨性的放縱自己吃垃圾食物+愛喝含糖手搖飲的飲食習慣,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埋下了胰臟腫瘤的種子,導致我的腫瘤逐漸萌
Thumbnail
在罹癌初期,我一直不斷回想我過去的生活方式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發生率卻發生在我身上?我買樂透怎麼就沒這麼幸運過🤣 回顧過往&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或許,就是因為一直很隨性的放縱自己吃垃圾食物+愛喝含糖手搖飲的飲食習慣,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埋下了胰臟腫瘤的種子,導致我的腫瘤逐漸萌
Thumbnail
冬,台北在傍晚時分提早拉上黑幕,燈火陸續一一燃起,閃爍的光在雨裡化為七彩的光斑片片,在氤氳迷離中,台北夜場正式開始。此時的你,還好嗎? 上月聽你說因為胸部有腫塊,去醫院檢查,本來還大剌剌的認為就是個簡單檢查,如果要罹癌也應該是肺癌,身為長期老菸槍的你,平時為了健康飲食總是很注意,唯一一個無法戒掉的壞
Thumbnail
冬,台北在傍晚時分提早拉上黑幕,燈火陸續一一燃起,閃爍的光在雨裡化為七彩的光斑片片,在氤氳迷離中,台北夜場正式開始。此時的你,還好嗎? 上月聽你說因為胸部有腫塊,去醫院檢查,本來還大剌剌的認為就是個簡單檢查,如果要罹癌也應該是肺癌,身為長期老菸槍的你,平時為了健康飲食總是很注意,唯一一個無法戒掉的壞
Thumbnail
在圖書館的新書架上展示這本書“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讓我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生病這件事。
Thumbnail
在圖書館的新書架上展示這本書“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讓我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生病這件事。
Thumbnail
我那時候是坐在復健診所看這本《我是賽伯格 彼得2.0》的。 在當下那個狀態,突然覺得這是一本很偉大的書。
Thumbnail
我那時候是坐在復健診所看這本《我是賽伯格 彼得2.0》的。 在當下那個狀態,突然覺得這是一本很偉大的書。
Thumbnail
我期待它解決我過去我五年來的疑惑,我發現人過四十歲,身邊的朋友同事,開始有人會得重症,甚至白天晨跑就心肌梗塞猝死了。公司有很多謠傳,紛紛開始檢查是我們這種工作癌症比例比較高嗎?
Thumbnail
我期待它解決我過去我五年來的疑惑,我發現人過四十歲,身邊的朋友同事,開始有人會得重症,甚至白天晨跑就心肌梗塞猝死了。公司有很多謠傳,紛紛開始檢查是我們這種工作癌症比例比較高嗎?
Thumbnail
確診為乳癌後,我打電話給幾年前也罹患乳癌的朋友,聽到我的狀況遠比她輕微時,說了:「妳不要擔心啦,原位癌的五年存活率是百分之一百!」這句話沒有安慰到我,反而是「五年存活率」這個專有名詞使我頭皮發麻,當時我以為朋友的意思是:我一定可以保證再活五年嗎?那,第六年呢?我還有幾年可以活?
Thumbnail
確診為乳癌後,我打電話給幾年前也罹患乳癌的朋友,聽到我的狀況遠比她輕微時,說了:「妳不要擔心啦,原位癌的五年存活率是百分之一百!」這句話沒有安慰到我,反而是「五年存活率」這個專有名詞使我頭皮發麻,當時我以為朋友的意思是:我一定可以保證再活五年嗎?那,第六年呢?我還有幾年可以活?
Thumbnail
先說明一個殘酷的事實:保持樂觀的心情是好事,但除非你抗癌的方式對了,否則癌細胞是不會因為樂觀就自己消失的。 再來,『一個療程結束』跟『抗癌成功』,並不能畫上等號。沒有人能說的準到底誰抗癌成功,這就好像沒有誰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罹癌。 癌症的可怕,在於它的遠端轉移。大部分的癌症,不管有沒有接受治療,當
Thumbnail
先說明一個殘酷的事實:保持樂觀的心情是好事,但除非你抗癌的方式對了,否則癌細胞是不會因為樂觀就自己消失的。 再來,『一個療程結束』跟『抗癌成功』,並不能畫上等號。沒有人能說的準到底誰抗癌成功,這就好像沒有誰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罹癌。 癌症的可怕,在於它的遠端轉移。大部分的癌症,不管有沒有接受治療,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