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講話沒重點,常常講了一大段,最後還得聽者自己摘要出重點,這樣的說話方式,尤其容易發生在職場菜鳥身上,快節奏的工作型態,時間對大家來說都很寶貴,說話沒條理,在職場上金價母湯,那怎樣成為一個講話有條理的人?
有兩個重點,先講結論:
一.先講結論
二.練習用「架構」思考(善用MECE)
一.先講結論
為什麼要先講結論?
因為一開始先告知目的地,然後再沿路說明景點一樣,知道最終目的可以讓人感到安心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主管請你幫忙大家訂便當,講完就趕去開會了,而你訂便當的過程遇上了困難,大家訂好的那家今天卻臨時沒開,當主管20分鐘後會議結束,問你便當訂的如何?你會怎麼說?
以下設想A和B兩個人,不同的兩種回答方式:
A的回答:
「剛才大家點完餐之後,我打過去才發現那家店今天沒開,然後我又打給另外一間大家常吃的店,結果竟然也沒開,後來只好選擇另一間比較遠的便當店,剛剛已經請大家重新填完單了,但因為前面的意外,所以今天午餐大概會晚半小時才送來......」
B的回答:
「午餐會晚半小時送來,12點半前會到,原本那家臨時沒開所以另外幫大家訂了另一間了,下次我幫大家點餐前,會先確認便當店今天有沒有開業,避免這種狀況再發生」。
思考一下,主管問你便當訂的如何,背後真正的問題可能是,他想知道午餐送到的時間,所以這時候重點是便當送來的「時間」,如果像A的回答,把便當送來的時間放在最後面,主管要花比較久的時間,才知道他最關心的事情,相反地,如果你像B一樣,聽出來主管的重點,一開始就告訴主管午餐會晚半小時送來,這樣是不是簡單直接多了呢?
除此之外,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順便讓主管知道,你遇到這次意外(臨時沒開店)後,你學到了如何預防意外發生(以後給大家點餐前,先確認有沒有開),在他心中也會默默加分,讓人覺得是一個可靠的新人。
二.練習用「架構」思考(善用MECE法則,不重複/不遺漏)
說話的架構就好比書櫃的分類,正常來說,每個書櫃有不同的分類,裡面各放至屬於分類內的書籍,這樣一來,就可以先看書的分類,迅速找出想看的書,比起隨地散落的書堆,更容易讓人一目了然,同樣地,說話如果可以讓人知道你表達的架構,也可以達到條理分明的效果。
那什麼是「MECE」?
MECE(發音為me-see),將某件事或概念當成母集合(整體)思考,分成彼此獨立、互無遺漏(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子集合(部分)。
簡單來說,MECE可以解釋為「各分類之間,彼此不重複不遺漏」,「不重複」是為了讓人容易理解,例如書籍分門別類,「不遺漏」是為了更有說服力,例如書店老闆自豪藏書種類齊全,且真的各類書籍都有(支撐老闆的論點)。
再舉例來說,可以將「人」分類為「男人」和「女人」,或「大人」和「小孩」,這樣彼此互無遺漏,且沒重複,但如果將「人」只分類為「男人」和「小孩」,就遺漏掉「女人」和「小女孩」,只分成「男人」與「小孩」的話,又重複了「小男孩」這個重複的概念。
其實生活常有許多常見的「MECE」,例如行銷4P理論/麥克波特的五力分析/PDCA等等,這些MECE都可以幫助我們迅速解釋,或是分析狀況。
解釋完MECE,接下來要講怎麼「應用」在讓別人覺得你是「講話條理分明」的人。
MECE如何應用在講話過程?
首先,請養成這樣的思考習慣,當有人問你某一件事情的看法時,試著將你的回應先分成3-5個層面,再詳述內容。
例如,今天有人問你,關於普悠瑪號的意外你有什麼看法?你可以這樣開頭,「這次的意外,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可以從......」,相信這個起手式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馬上會期待並且清楚知道接下來會有三個觀點,你可能會問,那怎樣瞬間想出三個層次呢?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能從此刻開始練習,就可以養成這個習慣,例如上面這個問題,可能可以有這幾種回答的層面:
1.時間軸(事發前/事發中/事發後)
2.層級(社會系統/台鐵制度/駕駛員)
3.區域(國內/日本/歐洲)
4.種類(普悠瑪/自強號/區間車)
喜歡我的文章,或覺得有幫助,請幫我按下拍手,讓我有更多的動力寫作分享喔,也歡迎追蹤我的帳號,或是
成為我的訂閱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