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徐豫的《在家工作》 談在家工作的眉角與建立個人品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在家工作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外,還有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是孩子來亂;徐豫除了對此給了建議外,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儀式感與專業形象的營造、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
raw-image

2020進入倒數,你今年的計畫,完成度如何?對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對自己有沒有新的想法?徐豫的著作《在家工作》,或許能給你一些刺激與想像。

關於徐豫,她前一個筆名「御姊愛」可能更為大家所熟知;而「徐豫」是她的第二個筆名,更確切的講法是,「徐豫」是她第二個品牌;我其實對「御姊愛」這個名字的印象很模糊,或許是因為這個名字太性感,對於比較性感的、極度女性的資訊,我向來興趣缺缺;然而,約莫是十月份吧,因為聽了中廣流行網吳淡如小姐的節目專訪徐豫,我開始接觸「徐豫」發表的文章與pocast之後,就被她圈粉了,現在更是她的pocast「徐豫切入點」的忠實聽眾,每周一到五早餐時間,都會邊用餐邊聽她的節目。

《在家工作》這本書在今年出版,非常切合時勢,疫情讓我的同事與很多很多人,開啟了過去我們從未有過的在家工作模式,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在家工作,我有一位現任外商金融機構高層主管的同事,就曾在facebook上抱怨,在家工作失去很多樂趣,她想念在辦公室裡上班,想念跟同事互動的感覺。

我則非常喜歡在家工作,在有孩子之前就很喜歡;我喜歡安靜的工作空間、不喜歡辦公室政治,在工作上,我很目標導向,我喜歡主管直接告訴我工作要的結果、截止時間等等大標的,除了定時的工作報告之外,不喜歡在工作過程中有太多細節的干預;我的工作性質,大部分以產出文字內容為主,工作的彈性跟空間,對我來說是必要的;十幾年的職涯裡,碰過幾位主管,彼此之間信任度夠,工作起來就很愉快;但不是每位主管都能跟自己合拍,有些主管,就非常「認真」〈咳~〉,會頻繁緊盯同仁是否時時刻刻在努力工作,或頻率很高的對過程中的細節給意見,合作起來就很累,增加很多我在工作上的「情緒成本」。

家有幼兒又沒有後援的小家庭 特別需要彈性的上班地點與時間

在有了孩子之後,在家工作就不只是「想要」,更是已經升級為「需要」的程度,尤其對像我這樣孩子年幼又沒有親友後援的小家庭更是;再怎麼健康的幼兒,都難免會有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如果能在家工作,或許能一邊兼顧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若一個班級有兩位(含兩位)以上的小朋友罹患腸病毒、流感等傳染性疾病,就得全班停課七天,遇到這種狀況時,若是可以在家工作,就可以減少跟老闆請假的尷尬;舉一個比較極端的真實案例,一個朋友,她在她的老二滿兩歲,育嬰假結束後回公司上班,復職不到半年,她的老大就因病必須住院,這一住就是兩個月,在沒有後援下,她跟她先生只好輪流請假照顧孩子,這周她請三天假,她老公請兩天,下周倒過來,就這樣持續到孩子出院,還好她跟她先生都是他們各自公司的資深員工,主管也還算寬容,多數人如果年資不夠深,或是主管較嚴厲,遇到這種狀況,就會非常難處理。

除了前述兩種情況外,有時學校也會在平日舉辦活動,鼓勵家長一同參與,今年因為疫情,我家小朋友的學校停辦此類活動,但在此之前兩年,學校舉辦的聖誕趴、校外教學、小一新生訓練......等等都在平日,若工作的時間可以有一些彈性,能允許員工在確保工作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可以不在辦公室工作,對於有孩子的員工來說,真的是很大的福利。

可以選擇在家工作 員工績效提升兩倍

2019年初,我去專業財金雜誌社應徵採訪編輯的工作時,就曾在面試時跟總編輯反映,希望可以有彈性的在家工作,我認為採訪跟寫稿的工作,在網路時代,其實大多數時候是不需要一定要進辦公室的;只要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內產出有品質的內容,在家工作反而可以增加時間安排的彈性,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就如同徐豫在《在家工作》這本書裡提到的,由史丹佛教授尼可拉斯ㆍ布倫〈Nicholas Bloom〉的研究指出,在家工作的員工成效比在辦公室工作高出13%;讓員工主動選擇要在辦公室或在家工作後,績效提升為兩倍;而公司實施輪流在家工作後,離職率下降50%。

以上的數據適不適用於台灣,經過一整年的實驗,老闆們應該心裡有數;以目前這個時間點的國際疫情情勢看來,儘管歐美各國已經開始施打疫苗,但英國又出現變種且傳染力更強的病毒,「在家工作」有很大的可能,不只是2020迫於情勢的權宜之計,緊接著的2021年及以後,更有可能成為常態。

在家工作 孩子來亂 怎麼辦?

我沒當過老闆,不知道老闆的想法,但以一個工作者的立場,《在家工作》第四章提到的,在家工作的兩大難題: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我幾乎沒有起床瓶頸的問題,但無法真正下班的問題就很嚴重;不管是我早期在金融業,每天朝七晚十沒有假日,還是2019年在雜誌社時沒日沒夜沒假日的寫稿,我有一個很大的毛病,一旦投入工作,若沒有把事情完成到我預定的段落,心裡就會很不爽;而且,我幾乎是大學剛畢業進職場,就一直待在責任制的外商,對我來說,何時下班從來都不是個問題,怎麼把工作在規定的期限內做好,才是我真正關注的重點;我知道有些工作的確是一定要到特定地點才能執行,比方說我家人所在的醫療產業,但以我過去金融業寫研究報告,或專業財金雜誌社寫稿的工作經驗,在社交媒體、線上開會軟體如此發達的現在,讓員工可以有選擇在辦公室或家裡上班的彈性,相信可以增加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

當然,在家工作對工作者來說,也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以外,《在家工作》這本書,還有提到,尤其對女性工作者來說,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則是孩子來亂;關於「主婦困境」,徐豫給的建議是主動建立被尊重的身分:在家工作也還是在工作,大腦的專注狀態跟在辦公室裡並無二異,不應期待在家工作的人就要完成家裡的瑣碎雜事;至於孩子來亂,徐豫則給出五點建議:

  1. 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讓孩子理解爸爸媽媽正在工作,沒辦法陪他們玩
  2. 建立親友的協助系統
  3. 設定離峰時段個人時間
  4. 練習短時間專注的能力
  5. 改變看待自己的視角,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身分定位,在孩子還幼小時,不要要求自己一定要跟還有孩子時的自己一樣富有競爭力,等到孩子漸漸長大之後,原本可以盡情在工作上衝刺的時間會逐漸回來。

除此之外,徐豫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如何建立自己的儀式感、如何由內到外營造自己的專業形象、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還有,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家小公司的負責人,遠端工作時如何建立合作團隊、遠端在家工作的員工如何管理,書裡都有她自己的切身經驗談,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說,相信會是很好的參考。

raw-image
在家工作 打造個人品牌

整本書裡,我最有興趣的是第十二章:在家工作六年,海外玩遍三十趟的秘密;這章的標題非常吸睛,其實,談的就是近幾年也很熱門的主題——打造個人品牌。徐豫說她並不是一開始就參透個人品牌的重要性,是在她在家工作的第一年時,留意到某位知名美妝部落客的新聞,說這位部落客一則業配文要價八萬元,對當時接案有一搭沒一搭的徐豫來說,這根本就是天文數字,她因此認真研究了這位美妝部落客跟其他同類型的貼文之後發現,讓這位部落客一篇八萬,其他人以字計費的最大差異,就在於這位部落客是知名網路部落客,也就是說,她擁有自己的個人品牌。

徐豫開始思考建立她自己的個人品牌,後來也果真很成功地打造了「御姊愛」;而之後,為了能讓她的領域擴展得更全面,也更貼近真實的自己,她也策略性的逐步將「御姊愛」這個品牌轉型為「徐豫」。

對我來說,今年度「徐豫」對我影響很大,因為聽了她的pocast,讓我開始認真思考打造個人品牌,在11月起正式開啟我的pocast頻道「力麗安的心靈食堂」,並以此為名,開了屬於這個品牌的IG與twitter。

其實十幾年前,部落格時代還很昌盛時,我就已經斷斷續續在「天空部落」寫了好多年,尤其剛從金融業離職那段時間,我人雖然不在職場,卻每日朝八晚五勤奮的寫,但那時沒有個人品牌的概念,寫的東西雜七雜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像是公開的日記,有時抱怨這個人那個人,抱怨生活.....,但更多是遊記、食記,還有一些勉強或可稱之為創作的文字。

天空部落即將結束的那段時間,我剛好非常忙碌,幾乎沒有可以好好坐在電腦前的餘裕,累積十幾年的文字,也就消失在天空;大部分瑣瑣碎碎的心情紀錄,丟了倒不可惜,比較遺憾的是,曾經寫的一部幾萬字的金融業小說,還有我在尼泊爾擔任志工的生活紀錄,因為沒有留底稿,也全部化為烏有,但也讓我從此養成習慣,正式文章,必在雲端留備份。

這麼辛苦還這麼喜歡 是真愛無誤!

2019年第4季起,我開始計畫性的在方格子平台產出文章,模模糊糊朝著個人品牌的方向在走,其實最初的發想很單純,只是想針對喜愛的特定主題,固定頻率發文,透過像方格子這樣對作者與讀者都很友善的平台,練筆並累積自己的作品量,以便自己接下來的工作,除了能有過往工作的產出以外,還有更多的作品,供雇主或案主評估適不適合。

到現在一年多的文章發表,文章愈寫愈長,2019年年底時,我就在思考,有沒有辦法讓這些文字也有聲音版,讓懶得閱讀長文的人,能夠有一個更舒適的方式,以耳朵來閱讀內容,就像我在今年初開始跟著朋友讀易經,常常一邊做家事一邊用耳機接著手機的youtube,聽劉君祖老師或傅佩榮老師講易經課程;正好2020年,台灣pocast大爆發,網路上很多製作pocast的分享文,除了內容的產出無可替代之外,從硬體到聲音剪接的know how,網路上應有盡有;做過相關功課與評估之後,我也就正式開始了屬於我個人品牌的第一個節目「力麗安的心靈食堂」

從在方格子平台固定頻率產出文字,到每周更新pocast,並開始布建屬於自己品牌的社交平台,我的自有品牌之路才剛開始,目前仍是邊走邊看,邊調整邊學習,這個品牌未來會走到哪裡,會有甚麼發展,我不知道,但至少目前,我還是充滿熱情的。

我寫文章的速度很慢,在方格子的每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都至少是八到十六小時以上的推敲琢磨,每一集的pocast必然都有一篇三千到七千字完整的腳本;這還只是產出的過程;在這之前的資料整理:看電影、讀書,也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做電影筆記或書摘,才會進行到文字撰寫;內容產出對我來說,真的是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的工作,但我依然做得歡喜,目前看來,這是真愛無誤啊!

經營個人品牌 適合每一個人?

不過,也就由於這辛苦的內容產出過程,讓我看到,建立個人品牌之路,並不適用於每個人,尤其個人品牌之路要走得長久,一定要持續產出質量兼具的內容,這需要強大的內在動力去支撐馬拉松式的自律;當然,一開始好玩去測試一下水溫是OK的,但若真的打算有計畫的去「經營」一個品牌,內在是否有持續的動能去支撐、這個自我品牌,是不是長久的真愛,就非常非常重要。

以「江振誠」這個個人品牌來說,這是他幾十年努力經營,一天工作超過十五個小時的辛苦換來的,而即使他現在已經國際知名,依然熱情不輟的持續創作;而《在家工作》的作者徐豫也是,她曾經努力到身體承受不住生病;她經營的pocast《徐豫切入點》每日更新,到現在已經一百多集,並同時在開發課程與電商,在我看來,她根本就是超級努力的女超人,讓我非常佩服。

《在家工作》提到,遠端工作是內向型人格的解答,或許是因為我就是極端內向的人,不善社交,但是高敏感、高感性,因此對於同類型的人,比方說《在家工作》的作者徐豫,就會特別容易有共鳴;感謝她在空中給了我很多的啟發。

順帶,藉著這篇文章,我也要謝謝二十幾年來,支持著我所有事情的好朋友,以及方格子平台的編輯、工作同仁與方格子裡互相給予鼓勵打氣的創作者們,謝謝你們給予我的信心與力量,在方格子的創作者交流群組裡,雖然我都是低調的潛水著,但大家彼此交流的信息與給予的資訊,讓我有被同溫層支持著與被了解的感覺,謝謝你們。

更要謝謝正在閱讀的你,讓我用心製作的內容有了閱讀受眾,這是非常實質的支持,謝謝你。新的一年即將開始,祝福大家新年快樂,所有好的願望,都能心想事成。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youtube聽喔



推薦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看到亭安的閱讀分享文很有感觸。我在去年底開始在家工作,希望能兼顧家庭,但也因此讓自己陷入「在家工作就是要把家事打理好」的壓力,反而比上班還累。也像亭安一樣,一投入工作(我也是寫研究報告),就會希望完成今天預定的進度才休息,就變成晚上也在工作。看完妳的分享,的確要調整對自己在家工作的角色定位。謝謝妳。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2
謝謝Chri的留言分享。 當了媽媽之後,我益發覺得,要家庭跟工作都做到讓自己滿意,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只能依據現時的狀況與重要性,分配時間比重。 2019年我在雜誌社上班時,儘管兩個孩子都上學了,都還花錢請褓姆,依然還是沒有把孩子照顧好;辭職之後,開始接案工作的生活,現在又想要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也幾乎天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在工作與孩子兩件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上,我現在也一直在努力的尋找平衡。 辛苦了,多工的我們,一直在提醒自己,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你也是喔。
MaxJames-avatar-img
2021/01/03
一邊寫文一邊又要弄podcast真的很厲害阿,超佩服!自己也有想玩看看podcast,希望之後有機會。是說看到妳的寫文速度我有比較釋懷,常常覺得自己寫很慢XD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04
沒問題,有任何需要的話,歡迎隨時私訊我,我們一起討論,我的e-mail是 lintingan@gmail.com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0/12/30
要寫這樣長的文章真是不容易,所以更要好好的保存每一篇,這些都是辛苦的創作!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2/30
謝謝深邃月光常常給我鼓勵,其實對我來說,長文、短文都不容易啊,所以對於多產的創作者,我都超級佩服。 祝深邃月光新年快樂^^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2020/12/29
一直很喜歡亭安的文章~也很謝謝你一路以來的分享,閱讀的共鳴給了我好多打氣與同理!祝福亭安新年快樂!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2/29
謝謝癮君子,我對你有同樣的感謝,祝福癮君子新年快樂!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82會員
222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2024/12/06
命中注定,曾經是瓊瑤的忠實讀者,也命中注定,讓她對愛情的態度,成為我在面對親密關係裡的一部分面向,中年之際回看,老實說,我不認為這全然是好的事情,不過說到底,我們會被什麼吸引,關鍵還是在我們內在的本質,我們還是得深深地往裡面看,才能去蕪存菁,讓自己升級。
Thumbnail
2024/12/06
命中注定,曾經是瓊瑤的忠實讀者,也命中注定,讓她對愛情的態度,成為我在面對親密關係裡的一部分面向,中年之際回看,老實說,我不認為這全然是好的事情,不過說到底,我們會被什麼吸引,關鍵還是在我們內在的本質,我們還是得深深地往裡面看,才能去蕪存菁,讓自己升級。
Thumbnail
2024/08/09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Thumbnail
2024/08/09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Thumbnail
2024/06/28
《黑水》改編自媽媽嘴事件,無論你對這個事件,有沒有興趣,這都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這本小說還很特別的,在每一章的結束,附上真實案件裡的證詞、法官或律師的評論、媒體報導,或傳媒學者的看法,在虛的小說內容,與實的案件之間,讓我們在表象的案件下,做更多的思辨。
Thumbnail
2024/06/28
《黑水》改編自媽媽嘴事件,無論你對這個事件,有沒有興趣,這都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這本小說還很特別的,在每一章的結束,附上真實案件裡的證詞、法官或律師的評論、媒體報導,或傳媒學者的看法,在虛的小說內容,與實的案件之間,讓我們在表象的案件下,做更多的思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一直視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為了達到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環境,長久以來一直與工作在適應彼此,而我把這種行為擴大到不僅是在家工作,咖啡店
Thumbnail
本月的閱讀清單裡,除了上一本西野亮廣的<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外,還有另一本性質有一點類似,但是是從實務角度出發的書,那就是理想生活設計的佐伊。 疫情使然,使許多人是「被迫」開始想辦法把工作全部數位化的。 但,一件事總是一體兩面,在家工作必然的困難點不外乎幾個: 在家裡同時有許多會干擾工作效率的因素:
Thumbnail
本月的閱讀清單裡,除了上一本西野亮廣的<不改變就無法生存>外,還有另一本性質有一點類似,但是是從實務角度出發的書,那就是理想生活設計的佐伊。 疫情使然,使許多人是「被迫」開始想辦法把工作全部數位化的。 但,一件事總是一體兩面,在家工作必然的困難點不外乎幾個: 在家裡同時有許多會干擾工作效率的因素:
Thumbnail
「遠距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效率」,因為在家裡工作,所以,「效率」更要自己掌握。
Thumbnail
「遠距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效率」,因為在家裡工作,所以,「效率」更要自己掌握。
Thumbnail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Thumbnail
別等著別人幫你搭舞台。 若沒有舞台,就自己建一個!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先聽過徐豫的podcast節目《徐豫切入點》,她的口條與邏輯都非常清晰,讓我變成她的粉絲。 她是在美國的作家、網路創業者,已長期習慣居家工作的模式,以網路為家,遠端建立良好的商業品牌,她的收入甚至曾高達一個月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外,還有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是孩子來亂;徐豫除了對此給了建議外,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儀式感與專業形象的營造、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
Thumbnail
在家工作不全然只有優點,除了起床瓶頸與永遠無法真正下班這兩個難題外,還有兩個更可能的困擾,一個是工作、家事一把抓的「主婦困境」,另一個是孩子來亂;徐豫除了對此給了建議外,也透過多個章節說明在家工作時,儀式感與專業形象的營造、高效率生產力如何維持,以及視訊會議與打造居家辦公室時要注意的眉角......
Thumbnail
2020年上半年,全球許多企業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讓員工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遠距工作的模式,當時我有不少上班族朋友覺得這樣挺棒的,因為天高皇帝遠、老闆看不到,可以在家開著電視追劇或做自己想做的事,等需要線上會議和在LINE群組中被cue到再出聲就好。
Thumbnail
2020年上半年,全球許多企業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取讓員工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遠距工作的模式,當時我有不少上班族朋友覺得這樣挺棒的,因為天高皇帝遠、老闆看不到,可以在家開著電視追劇或做自己想做的事,等需要線上會議和在LINE群組中被cue到再出聲就好。
Thumbnail
上次介紹斜槓的50道難題,而斜槓這件事免不了下班之後必須要「在家工作」,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Thumbnail
上次介紹斜槓的50道難題,而斜槓這件事免不了下班之後必須要「在家工作」,但家裡有太多干擾因素會中斷你的工作步調,換個角度來說,在辦公室的環境其實比較容易完成工作進度,雖然我們都想逃離辦公室,但偏偏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Thumbnail
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因為是徐豫分享她自身在家工作的親身經驗,有句話說若是你不明白的工作,最快的就是找到一個已在那個產業成功的範例手把手教學,徐豫分享的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工具
Thumbnail
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因為是徐豫分享她自身在家工作的親身經驗,有句話說若是你不明白的工作,最快的就是找到一個已在那個產業成功的範例手把手教學,徐豫分享的這本書就是這樣的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