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動力在哪裡?怎麼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謂微動力,就是讓你怎麼做都不會累,搞不好還精神百倍的東西。它蘊含在你人格之內,是你創造性的最大來源。
這跟創造性有何關聯?一般常說的自我實現、發揮潛能,除了具體目標或方法以外,最關鍵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動力。甚至在目標和方法都還很模糊時,是一股熱忱(也有人稱之為火花)支撐我們繼續摸索、繼續嘗試、繼續追求更好,直到它們真正成型並展現出個人風格。
不同於金錢、權力、名聲等適用於驅動大多數人的東西,微動力是高度個人化、有時很細微的感受或動作,它可能以各種形式隱藏在你不自覺被吸引的事物或活動之內。譬如有人喜歡當廚師,其實是愛看人們大快朵頤的滿足神情;有人喜歡當講師,其實是享受「改變他人認知」的成就感。
這延伸出兩個想法:一是我們能夠主動創造重現微動力的方式或場景,從而讓它和職業或職務內容產生重疊;二是要找到一個人的微動力,得先把日常活動分解成小片段,再進一步定位出微動力所在。
對於二,最常見的就是從自己一再重複的活動裡找起。《黑馬思維》的方法是「評判遊戲」:捕捉自己評判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時刻,並探討自己有哪些感受、哪些情況下也會有這些感受、共同的觸發點是什麼。原則上,一定是有什麼東西讓你特別在意、認定可以更好,才會不自覺地去評判。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方法則是「好時光日誌」:記錄任何全神貫注、感到精力充沛的時刻,並反省自己在這之中學到了什麼、有何正向改變,持續三到四週。
更詳細的版本是,寫下在這些時刻裡,你在群體內擔任的主要角色(譬如領導者或溝通者)、你週遭環境的性質或特色(譬如燈光、顏色或擺設)、你互動的主要對象(哪種人或事物)、你互動的形式或方式(言談或繪畫等)、一旁參與的有誰。透過這些背景資訊,來進一步定位出微動力的所在位置。
其實我不太肯定,是否所有人都具備這種微動力,而這些方法又能適用於多少人。但它看來是低成本零風險,簡單說就是試試也無妨。但如果想提高找到的機率,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多方嘗試各種活動。理論上,累積的正向活動體驗越是豐富多元,就越有利於蒐集微動力,或說有利於確認火花所在。
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隱性成本,而且它看來很大程度受原生家庭與環境資源所決定。所以「黑馬思維」的說法看來雖然美好,但受限於種種因素,有些人可能難以找到,就算找到了也無法用以改變人生狀態。
但它至少是一種契機,能讓我們看見截然不同的可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採取一種高標準,就是會有很多人達不到。
「找不到學習感」早就有了,但以前的學生大多會忽視它。
有限的時間心力是資產,各個升學評量科目則是投資標的。
當大學端的評選標準有根本變革,「只好先念書」的人將優先被篩選掉。
「理論知能」與「教學知能」必須徹底切割開來。
用關鍵字和衝突點,來重訂問題意識或核心主張。
如果採取一種高標準,就是會有很多人達不到。
「找不到學習感」早就有了,但以前的學生大多會忽視它。
有限的時間心力是資產,各個升學評量科目則是投資標的。
當大學端的評選標準有根本變革,「只好先念書」的人將優先被篩選掉。
「理論知能」與「教學知能」必須徹底切割開來。
用關鍵字和衝突點,來重訂問題意識或核心主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伯克希爾哈撒韋以對西方石油、天狼星XM和威瑞信的重點投資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深入分析這些投資如何反映其價值投資理念及對能源、媒體和技術基礎設施行業的長期信心,並探討對投資者的啟示。
Thumbnail
馬蘇米從史賓諾莎的情動理論出發,發展出一套微知覺與微政治的理論框架。他認為情動不僅是個人感受,更是一種關係性存在。雖然當代資本主義已發展出精密的情動管理系統,但通過藝術實踐與集體實驗,我們仍能創造新的存在可能。然而,這個理論也面臨著如何區分不同群體、平衡集體性與個體自由等挑戰。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主題,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開啟自己的可能性和實現夢想,以及激發他人的潛力。作者介紹了一款煉金術能量,能幫助發揮潛力、克服困難、建立自信並吸引所需人脈和援助。文章提到作者計劃在八月份舉行本能量的集體療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萬裡無雲形股票的特徵,並分享了對於風險和報酬比的觀點。除此之外,還提到了具有此特徵的標的股票以及相關的投資佈局策略。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微壓力,並非山崩海嘯般的猖狂敵意,亦非風馳電掣間的尖銳言語,它微乎其微卻如同鬼魅般徘徊在你我身旁,看似渺不足道,卻擁有疊加起來近乎致命的蝴蝶效應。多數人將壓力定義為力度強而長期的絕境,卻忽視了微壓力積少成多的悲劇。
Thumbnail
實際生活上,常常想要達成某個目標,卻三分鐘熱度,一開始無比興奮,動力隨著時間拉長不斷遞減,達成目標的行為斷斷續續,最後放棄,然後歸咎原因是動力不足。
Thumbnail
科學家發現,動機來源自內心的內在動力,而非外在的金錢、地位、名譽等外在動力。 內在動力讓你取得成就,從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本文分享七個喚醒內在動力的方法。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伯克希爾哈撒韋以對西方石油、天狼星XM和威瑞信的重點投資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深入分析這些投資如何反映其價值投資理念及對能源、媒體和技術基礎設施行業的長期信心,並探討對投資者的啟示。
Thumbnail
馬蘇米從史賓諾莎的情動理論出發,發展出一套微知覺與微政治的理論框架。他認為情動不僅是個人感受,更是一種關係性存在。雖然當代資本主義已發展出精密的情動管理系統,但通過藝術實踐與集體實驗,我們仍能創造新的存在可能。然而,這個理論也面臨著如何區分不同群體、平衡集體性與個體自由等挑戰。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主題,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開啟自己的可能性和實現夢想,以及激發他人的潛力。作者介紹了一款煉金術能量,能幫助發揮潛力、克服困難、建立自信並吸引所需人脈和援助。文章提到作者計劃在八月份舉行本能量的集體療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萬裡無雲形股票的特徵,並分享了對於風險和報酬比的觀點。除此之外,還提到了具有此特徵的標的股票以及相關的投資佈局策略。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微壓力,並非山崩海嘯般的猖狂敵意,亦非風馳電掣間的尖銳言語,它微乎其微卻如同鬼魅般徘徊在你我身旁,看似渺不足道,卻擁有疊加起來近乎致命的蝴蝶效應。多數人將壓力定義為力度強而長期的絕境,卻忽視了微壓力積少成多的悲劇。
Thumbnail
實際生活上,常常想要達成某個目標,卻三分鐘熱度,一開始無比興奮,動力隨著時間拉長不斷遞減,達成目標的行為斷斷續續,最後放棄,然後歸咎原因是動力不足。
Thumbnail
科學家發現,動機來源自內心的內在動力,而非外在的金錢、地位、名譽等外在動力。 內在動力讓你取得成就,從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本文分享七個喚醒內在動力的方法。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