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十八世紀後落後西方的重大原因之一:中國思想家不重視方法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因為上一篇文章為什麼是古希臘文明創造了現代文明,而不是中國文化?請看看柏拉圖如何寫他的「理想國」中提到古代中國思想家不重視方法論,導致中國在十八世紀後大幅落後西方國家。因為這個觀點很激進,沒有驗證過的話恐怕比網路內容農場文的標題還不如,所以現在我另開一篇文章來驗證此觀點,效法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無所不驗證」的精神驗證再驗證。

方法論簡而言之,就是「產生真理的方法」,一般常講的歸納法和演繹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歸納了古往今來的人類,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所以得到「所有人都會死」的真理;因為「所有人都會死」這個大前提,當我們得知「蘇格拉底是人」之後,就可以透過演繹法得到「蘇格拉底會死」這個結論。除此之外,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方法論」還提到四個重要原則(以下取自維基百科):

1 凡是我沒有明確地認識到的東西,我絕不把它當成真的接受。
2 把我所審查的每一個難題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為解決。
3 按次序進行我的思考,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逐步上升,直到認識最複雜的對象。
4 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儘量全面地考察,儘量普遍地複查,做到確信毫無遺漏。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儒、道、墨、法各家都有著作傳世,和柏拉圖的「理想國」相比之下,我會說他們不重視方法論的原因如下:

一、各家都有「尚古」的問題,三皇五帝、古聖人做的都是對的,都需要我們去效法、景仰,這個違反了方法論的第一原則:「凡是我沒有明確地認識到的東西,我絕不把它當成真的接受。」因為三皇五帝基本上是傳說,就算他們曾經存在,但是並沒有嚴格的證據來證明堯舜時代真的有那麼偉大,中國的思想家們除了「尚古」,還「託古」,把自己的想法假託為堯舜之言,以增加自己學說的說服力,不但儒家這麼做,連道家的莊子都這麼做!

演繹法是思想家們最常使用的推論方式,但是這樣的推論非常仰賴最基本的大前提,如果大前提是錯的,後來的推論就會全盤皆錯,所以柏拉圖在「理想國」內會用大量的篇幅來驗證,因為大前提必須要是真理,需要嚴格的驗證來證明它是真理,就這一點來說中國思想家們每一個都不合格,每個人滿口堯舜之道,卻都是自己腦補出來的堯舜之道,從這個不穩定的大前提出發,會把這個國家的思想引導到什麼地方去?

二、中國最有名的方法論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亦即「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維基百科)。非常不幸的,這個方法論提出來的時間太晚了,儒家的經典早就根深蒂固的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就算後來明代大儒王陽明拼命格竹子,也沒辦法有任何成果。為什麼?因為「格物致知」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西方的伽利略因太陽中心論被終身軟禁,達爾文的演化論發表後引起社會軒然大波,就是因為「格物致知」得到的知識有可能牴觸現有的知識與社會認知。試想,如果「格物致知」後得到的知識和儒學傳統相衝突,輕則丟官,重則喪命,誰還敢拼命的去「格物致知」?所以中國最有名的方法論就只能束之高閣到現在。

總結以上的證據,我現在可以確認「古代中國思想家不重視方法論」這個結論是非常合理的。我並不是要大家拋棄中國諸子百家,事實上儒家的仁義禮、道家的道法自然、禪宗的機鋒與頓悟都對世界文化有正面的影響,而是要提醒大家看這些自古流傳的經典時,必須要先有心理建設:因為這些中國思想經典並不嚴謹,所以讀者更加要用嚴謹的態度去蕪存菁,才不會越讀越糊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3K會員
306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Thumbnail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人的本能,其一是辨識─即從無序的象現中模式識別,找到規則(規律)。其二是概括─即從多個具體例子或概念,抽取共同屬性,再表述為一般概念,聲明,或共同特徵,從而創建心靈中的概念模型,以作為演繹推理的基礎。其三是洞識,能過穿透表象,洞徹事件的真相,以找到難題之解答。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人的本能,其一是辨識─即從無序的象現中模式識別,找到規則(規律)。其二是概括─即從多個具體例子或概念,抽取共同屬性,再表述為一般概念,聲明,或共同特徵,從而創建心靈中的概念模型,以作為演繹推理的基礎。其三是洞識,能過穿透表象,洞徹事件的真相,以找到難題之解答。
Thumbnail
對於要吃進肚子裏的東西非常在意源頭是否乾淨,但是對於要吸收到腦袋裏的知識與觀念卻不在乎是從哪裏來的,難道沒有人發現這個矛盾的事實嗎?
Thumbnail
對於要吃進肚子裏的東西非常在意源頭是否乾淨,但是對於要吸收到腦袋裏的知識與觀念卻不在乎是從哪裏來的,難道沒有人發現這個矛盾的事實嗎?
Thumbnail
#67《聰明思考》(上):東西方思考大不同,你!也落入圈套了。如果說每個讀書人都會有令自己眼睛為之一亮的人生必讀,那這本《聰明思考》應該就是我理想中的人生必讀了!究竟是寫了什麼樣的思考術可以讓我推成這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本《聰明思考》吧!
Thumbnail
#67《聰明思考》(上):東西方思考大不同,你!也落入圈套了。如果說每個讀書人都會有令自己眼睛為之一亮的人生必讀,那這本《聰明思考》應該就是我理想中的人生必讀了!究竟是寫了什麼樣的思考術可以讓我推成這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本《聰明思考》吧!
Thumbnail
在中國科技史上,學者發現一個矛盾現象,就是為什麼中國這樣先進的古代文明會在15世紀開始遠遠落後西方,為什麼工業革命不是在中國發生,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難題。我們可以從科學之母,數學的發展來看看。中國的三角學一直到清初梅文鼎接受了西方數學以後融會貫通才寫出第一本中國本土的三角學書籍《平三角舉要》。
Thumbnail
在中國科技史上,學者發現一個矛盾現象,就是為什麼中國這樣先進的古代文明會在15世紀開始遠遠落後西方,為什麼工業革命不是在中國發生,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難題。我們可以從科學之母,數學的發展來看看。中國的三角學一直到清初梅文鼎接受了西方數學以後融會貫通才寫出第一本中國本土的三角學書籍《平三角舉要》。
Thumbnail
日前,參與了一個半讀書半社交性聚會,主持人希望我評論吳先生這部著作。我因未能看完而婉拒,後發現會中無人曾閱讀、甚至是首次聽聞,吳先生卻作了過於詳盡的報告,內容足以充實4場報告會,其效應只剩下通告他有新著面世而已。事後我仍想盡責,寫出文字評論,想必比在會上只有5分鐘對談省掉不少敷衍。  吳先生能在20
Thumbnail
日前,參與了一個半讀書半社交性聚會,主持人希望我評論吳先生這部著作。我因未能看完而婉拒,後發現會中無人曾閱讀、甚至是首次聽聞,吳先生卻作了過於詳盡的報告,內容足以充實4場報告會,其效應只剩下通告他有新著面世而已。事後我仍想盡責,寫出文字評論,想必比在會上只有5分鐘對談省掉不少敷衍。  吳先生能在20
Thumbnail
因為上一篇文章「為什麼是古希臘文明創造了現代文明,而不是中國文化?請看看柏拉圖如何寫他的「理想國」」中提到古代中國思想家不重視方法論,導致中國在十八世紀後大幅落後西方國家。因為這個觀點很激進,沒有驗證過的話恐怕比網路內容農場文的標題還不如,所以現在我另開一篇文章來驗證此觀點。
Thumbnail
因為上一篇文章「為什麼是古希臘文明創造了現代文明,而不是中國文化?請看看柏拉圖如何寫他的「理想國」」中提到古代中國思想家不重視方法論,導致中國在十八世紀後大幅落後西方國家。因為這個觀點很激進,沒有驗證過的話恐怕比網路內容農場文的標題還不如,所以現在我另開一篇文章來驗證此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