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聰明思考》(上):東西方思考大不同,你!也落入圈套了。

2022/04/0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說每個讀書人都會有令自己眼睛為之一亮的人生必讀,那這本《聰明思考》應該就是我理想中的人生必讀了!這本書的概念橫跨了 Todd Rose 的《黑馬思維》、James Clear 的《原子習慣》、Rory Sutherland 的《人性鍊金術》、Daniel Kahneman 的《快思慢想》、Harari 的《人類大歷史》,還雜揉了哲學、數學、社會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和行為經濟學,包辦了這麼多卻依舊有條有理地把每一個細節說清楚,是我覺得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說是我的人生必讀真的不為過。原本這本書是從圖書館借的,害我都想直接買下來收藏了。
在談今天的主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大家常聽到的中醫西醫。大家常說西醫「治標不治本」、中醫「治本不治標」,理由是發現器官有問題時,西醫比較傾向針對該部位去解決問題,但中醫卻傾向觀察整個系統,尋找一個可解釋的理由,隨後才根據理由進行醫治。為什麼中醫跟西醫會有這樣的差別?這些背後所潛藏、影響我們思維的因子究竟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思考方式

中醫西醫的主要差異,其實是受到自己文化的思考方式所影響,當中最為著名的兩大家就屬古中國與古希臘了。兩邊的文明都發展出一定的高度,獨有的思考方式也影響著兩個文明學問的發展。其中讓人們確定一個理論是否可以相信的「推理方式」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所有我們認知到的「理論」都必須經由這個步驟才能得出。
同樣都是推理方式,西方邏輯與東方思維卻有著最根本的相反。西方認為一個東西永遠都一樣,東方認為一個東西恆常在變化;西方重視個體,東方重視脈絡;西方重視個別觀,東方重視整體觀;西方重視形式,東方重視內容。這也造就了西方醫學對病源本身,東方醫學從病情著手。東方與西方對事情的前提與判斷角度就是這麼的不同。
在以形式邏輯為主的西方,以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三個命題作為基礎;然而在以辯證思維為基礎的東方卻恰恰相反,有著改變、矛盾、整體性三個原則。三個命題及原則的說明我列在下面,大家可以看看。而這些前提讓東西方產生了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尤其西方的恆定與東方的恆變造就了解釋上的不同。在光的性質上,西方將波與粒子各自研究到非常透徹,但都難以說明「光的本質到底是波還是粒子」,西方抗拒波與粒子的矛盾,直到東方思想「難道光不能同時是波動也是粒子嗎?」的傳入,西方科學家才擁抱了光具備波粒二象性的矛盾。

  1. 形式邏輯 / 同一律 identity:每件事都是他本身。A=A。
  2. 形式邏輯 / 不矛盾律 noncontradiction:A與非A不能同時為真。沒有一件事可以是又不是。
  3. 形式邏輯 / 排中律 excluded middle:不可能有介在A與非A間的事是真的。所有事情要嘛是否則不是。
  4. 辯證思維 / 改變原則:事實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
  5. 辯證思維 / 矛盾原則:矛盾驅動改變,改變招致矛盾。因為改變恆常發生,所以矛盾也會恆常發生。
  6. 辯證思維 / 整體性原則:整體大於個別的加總,個別只有關係到整體時才有意義。

邏輯與道

在不同的命題與原則下,東西雙方各自發展出自己的推理系統。西方的形式邏輯中以演繹邏輯歸納邏輯最為普遍,東方則是辯證邏輯。當然在這邊我要強調,雙方都還是會使用到對方的思考方式,例如蘇格拉底的對話式思考就是使用辯證思維,只是在主流的研究上各自推崇的對象不同罷了。
  1. 演繹邏輯 / 三段論: 所有的A都是B。X屬於A。因此X也屬於B。例如所有人都會死、蘇格拉底是人、因此蘇格拉底會死。(我用的三段論跟書裡比較不一樣,因為三段論中「是」的概念沒有被很清晰的說明是對等、包含、屬於的關係,所以我改成數理邏輯中常見的「屬於」作為替代)
  2. 演繹邏輯 / 命題邏輯:若P則Q、若非Q則非P。例如下雨天地板就會濕,那麼地板沒濕表示不是下雨天。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下雨天地板會怎樣?不知道,人家想澆花地板還是會濕;地板是濕的是怎樣?也不知道,有可能是晴天人家在澆花。
  3. 歸納邏輯:因為屬於X的個案A、個案B都是C,所以每一個屬於X的個案都是C。歸納邏輯用於當我們觀察到「夠多」的個案時,就能得出屬於某群體的個案都具備某種特性的結論。例如鐵線蕨是綠色的、薄荷也是綠色的,鐵線蕨跟薄荷都是植物,所以植物都是綠色的。但是我們很明顯知道這是錯的,因為我們能夠舉例洋蔥是非綠色植物。因此歸納邏輯能夠幫助我們確保「到目前為止」結論都為真,但不能保證到「將來」結論都仍然為真。
  4. 辯證思維:透過不斷觀察的結果,去找出一套合理的解釋。A是對的,非A不必然是錯的,A與非A可能同時存在,只是在某些條件下可能有時是A有時是非A。透過不斷的修正理論來尋找可能的理由或解方再加以驗證。
東方的辯證思維隱含「道」也就是變化的概念,猶如太極圖中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面對各種趨勢—— 例如全球罹患肺結核的人數比例驟升 —— 西方人傾向人數比例會繼續升高、東方人則容易覺得人數會在驟升後減緩。而辯證思維的推論也可以告訴我們東方人為何比較注意脈絡,因為如果事情隨時都在變化,A與非A都有可能發生,那最好多注意周遭狀況,才能推測是什麼理由造成變化發生。
大家看看下面的論證:
前提A:植物做成的所有東西都有益身體健康。
前提B:香菸是植物做成的。
結論:香菸有益身體健康。
隨著全球化的知識發展,大部分的人都具備都西方的推理能力,只是在習慣上會略有差異。在看上面的推論時,如果你比較傾向西方的思考邏輯,會比較能夠接受這套「形式邏輯」,然而如果你是比較傾向東方的辯證思維,你會覺得好像怪怪的,因為...香菸裡面明明就有焦油、尼古丁,怎麼可能健康。這是因為東方的辯證思維除了考量命題外,還會把現實的資訊納入判斷,從而覺得結論本身不符合現實中的描述。
跳脫邏輯層面,看看推理方式對其他學問發展的影響。書中提到人們對於潮汐的觀察,西方人早期認為潮汐是海洋自己的變化,東方人卻發現潮汐是受到月球引力的影響,因為在當時西方人的世界裡,月亮那麼遠,根本就不會覺得是月亮在影響潮汐。在科學的確立上,由於西方重視一個物體、現象的一致性 identity,所以科學建立在能夠重複出現的東西上,然而東方重視一個物體的變化,所以學問是建立在方法到底有沒有解決問題,並將方法記錄下來,如果將來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試試看過去的解方,不行就再試試看別的可行方案。

知識純化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好的」解釋?
雖說東方西方各自有思考的優缺點,但經過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的邏輯已然成為顯學,我們的教育也多是建立在西方的「科學」之上,所以接下來的討論皆建立在一致性 identity 上。而要產出「好的」解釋,除了西方邏輯判別形式本身的合理性外,還要盡量符合 — 奧坎的剃刀 Occam’s razor、化約論 Reductionism、可被否證性 Falsifiability — 等等原則,才能說這是「好的解釋」。
人們面對現象或問題,習慣應用一套理論去解釋,即觀察現象、提出假說、驗證假說、做出結論四個步驟。然而猜想有時沒那麼容易,我們會為了「對付這些觀察結果」,提出複雜的假說或例外來符合觀察結果,讓自己順利做出「正確的結論」。但這些複雜的理論並非必要,有時有更簡單、精確、簡潔的說法能解釋,即理論應該保持簡潔 Keep it simple,這種觀念稱之為奧坎的剃刀 ,尤其在科學的領域中,最好的理論就是能夠解釋證據的最簡潔理論。
化約論 與 奧坎的剃刀 有那麼一點微妙的不同,其觀念為「一個看似複雜的體系,都只是局部的加總。」如果現象或問題太過複雜難解,那我們就將情況拆成可以被理解的小部分來探討。就像現實中的物體運動相當複雜,每次測量都有誤差,還要考慮空氣阻力、摩擦力等等,不考慮上述這些,問題才有辦法變得容易討論跟解決。
然而化約過度可能會造成反效果。例如在上面物體運動的例子,如果將物體的質量化約掉不看,那麼牛頓力學就出不來了。還有個例子是,在十幾年前著名的《科學》雜誌新任總編輯宣布,心理學研究的投稿都必須附上腦部影像,否則一概不接受。因為總編輯認為所有的心理學研究都可以從神經層次來解釋,可是...這明顯化約過度,至少以現在的技術而言,並非每一項心理活動都可以連結到對應的神經活動,所以此舉被認為是過度化約也無可厚非。
至於可被否證則是指對於一個現象或問題的解釋,存在一種觀測方法,可以得到不為真的結果。例如「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這句話的可被否證是 —— 「存在一隻不是白色的天鵝」或者你可以找到「有隻黑色的天鵝」都是上面命題的否證。在上一段歸納演繹的部分提到,經由歸納推論所導出來的結論很難 100% 確定為真,所以我們只能透過目前還找不到反例但可被否證來堅持我們由經驗所推導出來的理論是正確的
雖然上述提到形成解釋的原則,但人們要一就提出假說就中解答還是很困難,所以多方嘗試各種可能的假說,以此找出最符合現實且最簡潔的結論才是最好的,甚至有時理論不能 100% 符合證據,但它如果能幫助我們快速掌握事情的輪廓,那又何嘗不是個尚可接受的理論?更何況有時在某些我們不理解的交互狀況下,會產生理論之外的結果 —— 突現 emerging —— 在尚未釐清突現的原因為何之前,我們可以先保有高正確率的理論,並把這樣的突現歸納在例外狀況裡
然而這種好的彈性被氾濫使用,就會導致人們的假設過於草率,而這些假設也因爲很難去被驗證、難以被反駁而以假亂真。尤其人們一看到兩件事有先後出現,很容易就會連結因果相關,例如你肚子痛腹瀉,你可能會懷疑今天中午新嘗試的餐廳有問題,而不會去聯想習慣的早餐店今天蛋源不乾淨。甚至人們有時得到了否證,還會直接忽略掉這條證據,就連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都曾寫道「如果有人能得證實驗他的理論是錯的,那他會忽略那項實驗結果。」也難怪一堆人雖然感謝佛洛伊德為心理學界帶來的貢獻,但對於他的理論...都嗤之以鼻。

實用推理基模

我們上面講了這麼多「形式上」的東西,接下來就來談談怎麼使用。這些哲學知識跟大多我們書上學到的知識一樣,只停留在我們的腦袋中,而沒有成為我們的行為準則,中間卡了一層東西 — 基模。
基模 Schema 是指人類透過感覺器官接收的訊息分配含義的工具,這種說法有看沒有懂對吧!簡單說就是你看到一個東西快速地給出刻板印象或回應,例如穿著警察服的就是警察、這個人畢業於台大所以應該很聰明,這樣結論樣版即是我們將外部資訊套入基模中,推論我們未知的訊息。
以命題邏輯中的條件句邏輯為例,也就是若P則Q,若非Q則非P。以下舉幾個應用的例子:
  1. 因果基模:因為全球暖化(P),所以北極海冰會融化(Q)。如果觀察到北極海冰沒有融化(非Q),則表示全球暖化沒有發生(非P)。
  2. 許可基模:你想喝酒嗎?(P)那你就要年滿21歲(Q),如果你沒滿 21 歲(非Q),那不好意思你不能喝酒(非P)。
  3. 義務基模:如果你滿 18 歲(P)你就要去當兵(Q),如果你還沒去當兵(非Q),表示你未滿 18 歲。
  4. 捷思推論錯誤:小明吃完午餐(P)後會立刻午休(Q)。小明現在在睡覺(Q),有可能是上課太無聊(非P)。小明沒吃午餐(非P),說不定他很累,還是會午休(Q)。
上面這些「例子基模」能夠幫助我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提供一個快速的洞見,我們只要稍稍改變裡面的內容就好了。

小結

今天主要介紹東西方的思想差異,從中延伸到了推理方式、知識產生的過程,到最後如何應用在我們自己身上。下篇文還會接著從基模起頭,聊聊從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觀察經由感知映入基模後,我們如何對世界作出回應的過程。
大家看了這麼多書或文章,時常當下有感,卻沒有後續的延伸是件很可惜的事,因為連我自己也很常這樣,最後淪為談資罷了。如果我們不斷地覆讀,像我寫閱讀筆記時重新整理資訊,把這些知識建構在我的心裡,成為我回應世界的一部份,讓它成為我的基模,我想這才稱得上算是真正的學習吧!
話說回來,我在讀東西方推論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比較偏向西方的推論習慣,或許跟我自己是數學系畢業,受到邏輯、集合論的訓練遠比東方的辯證思維來的多所導致。算是個有趣的觀察!
大家可以試試將上述的推理方式以一些實用推理基模來舉例,換你自己寫寫看你的實用推理基模。最後下面留個本書的小測驗,看你有沒有了解邏輯的使用:
有一疊紙牌,每張正面印著字母,反面印著數字,從這疊紙牌中隨機抽出四張,分別為 3、A、4、N,那至少要翻動哪幾張,才能符合以下敘述:「若紙牌正面是母音字母,則反面必定是偶數數字。」
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分享你的答案~
96會員
141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