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真的任你玩四年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從小到大一定要經歷的兩場重要考試,就是國中的基測(現在叫會考歲月阿)以及高中的統測,我們在國高中階段,總是為了這兩個重大的考試拚盡全力,老師無所不用其極的說服我們現在努力是為了未來,也聽過上了大學任你玩四年這種說法,統測一結束,我的心也已經準備好修一下大學的必修課:愛情、課業、社團。
  再歷經一段壓抑的日子後,大多數的人上了大學會很輕易的就拋下課業這項學分,充分的投入愛情與社團,而我就是其中一個,我看到我有一些學霸同學那麼認真,我都在想到底為甚麼要這麼的不懂享受生活,一輩子難道都只知道讀書嘛!看著他們可能還會討論這次學期總成績誰比較高的時候,我就會想都幾歲了,還以為成績就是一切嘛!我瘋狂的投入籃球系隊,該練球就去練球,沒練球也自己去打鬥牛,在一下的時候交了女友,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大部分的成績低空飛過,大部分還是因為老師不想當掉太多人幫忙加分,但是到了大四時,我突然感到一陣恐慌,我想到再一年我就要畢業了,可是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四年來學會了什麼,也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目標。
  大學士一個小型的社會,他完美的演譯出未來的生活,在大學我們以為重要的是愛情、課業、社團,但出了社會誰在乎你交過幾個男女朋友,社團可以作為你有領袖氣質或者喜歡團隊合作的依據,但是真正重要的依舊是你的硬實力,你究竟從這四年學到了什麼,就算這四年你把上課的東西都學會了,實際上跟公司所要的人才還是有段落差,所以大學除了課業要鞏固之外,愛情跟社團只是你的加分項目,我們終究是一個學生的身分,把自己的課業照顧好是基本的,學會如何跟別人應對進退、如何察言觀色、培養一個負責的態度這些都是出了社會別人不會教你的,透過大學學習,避免出了社會因為這些小細節得罪了同事,那就是在職場上買經驗,自己也會很痛苦,同事也會覺得你很ooxx的。
  學習不是什麼時候該做的事,而是終身都在做的事,活到老學到老,很多成功的人他們每天都會安排一些時間讀書,縱使她們已經功成名就,他們卻明白,還有很多厲害的人也還在努力著,不加緊努力就只有被超過,希望大家能隨時保持競爭力,追求永遠卓越的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6內容數
你還在困惑身邊的朋友在討論什麼嗎?又或者是跟男友出去無法輕易地加入他們的話題嗎?讓大多數男生都喜歡的運動帶領你們快速的加入話題,聚會不冷場,分享討論你的小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到底應該選擇一間名校呢還是一個你自己偏好的科系呢?隨著大學越來越普及,幾本上大學畢業證書可說是唾手可得,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名校的學歷感覺未來更加的有競爭力,確實實際工作後發現,公司不免俗的會參考一下學歷,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公立與私立,再來就是看科系是否有符合該職缺,但在我看來選系也許是一個較
  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較擅長的事情,找到專屬於你自己的優勢,並往這方面加強練習(當然前提你自己要有興趣),一個技能是可以提升自信的方法,因為你會了解到當你在訴說這方面的東西時,你會讓其他人感覺你整個人都在發光。   外貌和內在也是提升自信的一個方法,外貌是一出生就決定好的東西,但美這件事情是很主觀的
  不管到了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總要面對大家的批評,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們永遠要第一個先審視自己,看看自己在這次的問題中哪裡做得不夠好,未來該如何去改進並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不斷的學習,會使我們的經驗更加豐富,處理起事情更加的熟練,但有時候面臨嚴厲的苛責,我們有必要檢討自己到否定自己的狀態嗎?   我
  在小的時候,因為我們還不懂事,很多東西還不夠了解,會不小心做出錯誤的決定,一路上我們學習知識,父母幫我們處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但請盡快成長,讓自己去思考每個選擇背後可能會帶來的後果,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我從小髮型就一直都是三分頭,那個髮長真的短到我懷疑跟光頭沒甚麼兩樣,在青春期的小孩其實是
  「時間管理」這個名詞在之前爆紅了一陣子,因為羅志祥的關係,雖然一堆人拿時間管理來當作嘲諷,不過我還是強烈的建議正在成長路上的各位,時間管理其實是會讓大家都很受用的技能,不要因為他人的影響而去排斥學習。   那我想很多人應該會跟我一樣,一開始會以為時間管理就是把一天的24小時規劃的滿滿的,但事實是
  說穿了,我覺得大多數的人是不喜歡讀書的,包括我也是 光聽到那複雜的數學推演,我的頭就感到暈眩,看到文言文密密麻麻 我雙眼瞬間疲憊。   但是到了現在我出社會了,我發現學校所教的東西 是一個幫助我們出了社會,可以跟其他人做個基本的交流的知識而已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比較喜歡的科目,順其自然的可以多往
  到底應該選擇一間名校呢還是一個你自己偏好的科系呢?隨著大學越來越普及,幾本上大學畢業證書可說是唾手可得,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名校的學歷感覺未來更加的有競爭力,確實實際工作後發現,公司不免俗的會參考一下學歷,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公立與私立,再來就是看科系是否有符合該職缺,但在我看來選系也許是一個較
  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較擅長的事情,找到專屬於你自己的優勢,並往這方面加強練習(當然前提你自己要有興趣),一個技能是可以提升自信的方法,因為你會了解到當你在訴說這方面的東西時,你會讓其他人感覺你整個人都在發光。   外貌和內在也是提升自信的一個方法,外貌是一出生就決定好的東西,但美這件事情是很主觀的
  不管到了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總要面對大家的批評,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們永遠要第一個先審視自己,看看自己在這次的問題中哪裡做得不夠好,未來該如何去改進並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不斷的學習,會使我們的經驗更加豐富,處理起事情更加的熟練,但有時候面臨嚴厲的苛責,我們有必要檢討自己到否定自己的狀態嗎?   我
  在小的時候,因為我們還不懂事,很多東西還不夠了解,會不小心做出錯誤的決定,一路上我們學習知識,父母幫我們處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但請盡快成長,讓自己去思考每個選擇背後可能會帶來的後果,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我從小髮型就一直都是三分頭,那個髮長真的短到我懷疑跟光頭沒甚麼兩樣,在青春期的小孩其實是
  「時間管理」這個名詞在之前爆紅了一陣子,因為羅志祥的關係,雖然一堆人拿時間管理來當作嘲諷,不過我還是強烈的建議正在成長路上的各位,時間管理其實是會讓大家都很受用的技能,不要因為他人的影響而去排斥學習。   那我想很多人應該會跟我一樣,一開始會以為時間管理就是把一天的24小時規劃的滿滿的,但事實是
  說穿了,我覺得大多數的人是不喜歡讀書的,包括我也是 光聽到那複雜的數學推演,我的頭就感到暈眩,看到文言文密密麻麻 我雙眼瞬間疲憊。   但是到了現在我出社會了,我發現學校所教的東西 是一個幫助我們出了社會,可以跟其他人做個基本的交流的知識而已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比較喜歡的科目,順其自然的可以多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上大學之前,我們可能會覺得:因為大學可以自由選課,所以可以都選自己有興趣的,除了必修之外,選修課和通識課都可這樣選 然而,在大學一陣子後,就開始發現,除了興趣之外,這個成績GPA的方面還是要顧
Thumbnail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人生中第一次去看棒球的事情,關於演唱會,棒球,各類競賽,到了大學都沒有參加過現場的,主要是因為家人沒有這樣的熱情,而且他們說有免費電視看幹嘛花錢,於是我終於在大三的那一年跟一位南台的朋友一起去看了人生中第一次棒球,那個南台好朋友名叫僑生,是兄弟球迷,幾乎每次比賽,八、九次都會到場
努力的意義就是 以後的日子裡 放眼望去 全部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 從暑假到學測前的讀書方法與改變。 高二升高三你可以做的事:全力準備學科能力測驗 妥善安排時間力拼各科 請勿放棄任何一科 善用同儕間良性競爭 (不要把同學當敵人,找隊友陪你撐下去) 找一群好友,一起撐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吧~
Thumbnail
拖延真的是不好嗎?其實,我想用我大學的經驗來說,答案不一定是這樣 【大一】 大一的時候,我確實課業上有些拖延 例如那時候有些通識課程會有加分報告,但因為還不太了解期中期末的繁忙程度,就覺得以後我一定會去做 結果呢,總共有五份加分報告,我只完成了一份,沒做到全部交,當時的拖延習慣其實比較多,這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為了考好成績?念好學校?賺大錢? 在升學至上的教育制度中,我們往往會看見,很多人到了選大學的階段、甚至進入職場、人生過了大半,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從國小、國中、高中,我們就像被壓在沈重的書山下,整個社會操著鞭子要我們好好讀書、考試考好,未來就會一路順遂?
Thumbnail
在花店訓練的日子幾乎都差不多一樣,就是整理花材、 製作花束,給老師評價,被退回來,然後插花,給老師評價,然後整理環境, 給花材換水,然後掃地,叫便當吃晚餐,發呆一下,時間到了, 下課騎摩托車回家,然後吃個消夜, 我的話就多了一些,就是插完花,被念花插得太爛,然後休息時繼續靠北, 我跟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Thumbnail
當下有著豐富網路學習資源的世代,真的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及金錢去取得文憑嗎?值得大家思考。另外筆者認為新聞內容針對統計數據網網斷章取義,或是失漏重要資訊,而造成讀者理解偏差,也值得反思。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上大學之前,我們可能會覺得:因為大學可以自由選課,所以可以都選自己有興趣的,除了必修之外,選修課和通識課都可這樣選 然而,在大學一陣子後,就開始發現,除了興趣之外,這個成績GPA的方面還是要顧
Thumbnail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人生中第一次去看棒球的事情,關於演唱會,棒球,各類競賽,到了大學都沒有參加過現場的,主要是因為家人沒有這樣的熱情,而且他們說有免費電視看幹嘛花錢,於是我終於在大三的那一年跟一位南台的朋友一起去看了人生中第一次棒球,那個南台好朋友名叫僑生,是兄弟球迷,幾乎每次比賽,八、九次都會到場
努力的意義就是 以後的日子裡 放眼望去 全部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 從暑假到學測前的讀書方法與改變。 高二升高三你可以做的事:全力準備學科能力測驗 妥善安排時間力拼各科 請勿放棄任何一科 善用同儕間良性競爭 (不要把同學當敵人,找隊友陪你撐下去) 找一群好友,一起撐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吧~
Thumbnail
拖延真的是不好嗎?其實,我想用我大學的經驗來說,答案不一定是這樣 【大一】 大一的時候,我確實課業上有些拖延 例如那時候有些通識課程會有加分報告,但因為還不太了解期中期末的繁忙程度,就覺得以後我一定會去做 結果呢,總共有五份加分報告,我只完成了一份,沒做到全部交,當時的拖延習慣其實比較多,這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為了考好成績?念好學校?賺大錢? 在升學至上的教育制度中,我們往往會看見,很多人到了選大學的階段、甚至進入職場、人生過了大半,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從國小、國中、高中,我們就像被壓在沈重的書山下,整個社會操著鞭子要我們好好讀書、考試考好,未來就會一路順遂?
Thumbnail
在花店訓練的日子幾乎都差不多一樣,就是整理花材、 製作花束,給老師評價,被退回來,然後插花,給老師評價,然後整理環境, 給花材換水,然後掃地,叫便當吃晚餐,發呆一下,時間到了, 下課騎摩托車回家,然後吃個消夜, 我的話就多了一些,就是插完花,被念花插得太爛,然後休息時繼續靠北, 我跟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Thumbnail
當下有著豐富網路學習資源的世代,真的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及金錢去取得文憑嗎?值得大家思考。另外筆者認為新聞內容針對統計數據網網斷章取義,或是失漏重要資訊,而造成讀者理解偏差,也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