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若是沒有羞恥心,會有什麼後果?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論語》--【學而篇】

◎ 子曰:[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導 : 教導誘引。德 : 道德。

格: 歸向正道。

齊: 整飭。整頓。

政 : 法教、法制。


※ 孔子說 : [ 國家用政治領導人民,政府為政者制定施政條文,令人民遵行。民眾如有不遵守者,就全部用刑罰來懲罰、治理人民。這樣所得到的效果,就是人民為躲避刑罰而服從政令,不是心服。刑罰稍有鬆弛,人民就會犯法,而不認為犯法是羞恥之行,就是沒有羞恥心。

《管子.牧民篇》曰:[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國民無恥,亡國之日。],國民沒有羞恥心,無惡不作,國家就會混亂滅亡。

以道德引導教育人民,如有人民不遵從政令者,就以禮義、禮法來整頓治理人民,人民就會有羞恥心,以犯罪為羞恥,而誠心歸向正道,擁護政府。]


人與禽獸的分別

◎ 從古至今不論凡聖都知道言行是由心念主導,心想什麼就會去做什麼。 人之所以比禽獸有靈性,有能力就在於有羞恥心。有羞恥心後才能有自我反省的觀念,知道自己做錯了,勇於改過,解決自身的問題,人類社會因此進步。


孟子曰:[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就是說明人無羞恥心,就會為所欲為,自私自利就好,無惡不作,而不認為有何不對,如此就和愚昧無知,只要三餐溫飽就好的禽獸沒有兩樣,因此羞恥心是對於人類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所以人不可無恥!


而羞恥心是人類本就具有的智慧性德,需要道德禮義來加以教育引導才能醒悟、發掘出來。人一旦醒悟就會自律,自我約束,心向正道,就不必外在政令刑罰來懲罰、整頓,社會國家自然上下一心,穩定進步。所以政令刑罰要以道德智慧為根本來同時施行,才是圓滿無缺的方法。


這句話是上至總統下至平民都應該學習、遵守應用的智慧善言。禮義廉恥是維持國家運轉,走向富強康樂的四大基石,五倫、五常、八德則是國家治理教育人民的支柱,否則也是會造成國家走向衰亡的道路!

孔子生於亂世春秋,孟子生於亂世戰國,都是知道亂世、亡國的原因及問題,所提出來的解方。因此論語等四書五經,才是世間每個人都必[ 需要 ]、學習的道德智慧,如同人不能沒有水。人民有禮義廉恥,政府治理就輕鬆,為政者有禮義廉恥,國家社會就強盛。


古有明證,周朝有成康之治,唐朝有貞觀、開元之治,都是以尊崇儒家而成功的案例。而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商鞅只推行嚴刑峻法,沒有儒家仁義作為根基,最後自受惡果,被車裂而死。殷商紂王廢棄四維八德,導致周武王伐紂,所以亡國。吳王愛西施美色,因此戰敗越國。正反之例,不勝枚舉。


21世紀的現代,挪威、瑞士注重國民教育,實行富民愛民政令,人民高所得生活溫飽,自然有羞恥心,國家安定進步。

美國有加州有盜賊之亂,因為政府法律說950美元以下無罪,就是鼓吹人民犯罪無羞恥心。俄國普丁侵犯烏克蘭,不認為是錯誤也是無羞恥心;哈馬斯恐怖組織殺人屠村,還自認為是[ 聖戰 ],假借聖人之名,行惡魔殺生之實,也是無羞恥心。


聖人是具有慈悲護生心,才是聖人。孔子所言,是宇宙人生真理,我們應當熟記不忘,以身為有仁慈靈性、有羞恥心的人類為榮,才是正道!!


祝大家福慧雙修  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正道之美,人心嚮往!

正道之美,人心嚮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福的人生
27會員
134內容數
太上感應篇,相傳晉抱朴子葛淵所作。開宗明義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蓋彰善癉惡,勸誡世人,知所警惕,而有所趨避取捨! 稽之內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行事、善惡、禍福、吉凶、悔吝之間,有其果者,必有其因。施之人者,報受諸己;如形影之相隨,聲響之相應。廣宇宙自然之理,釐然不爽!
幸福的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3/11/15
◎ 對於我們自身周遭的親朋好友,我要如何知道他們說的話是正確有道理的? 該如何判斷、思考 ? 有什麼標準可以對照遵循? 是依照自己的有限經驗、想法 ? 還是依據對方的身分地位、財富來接受? 後果是什麼? 是幸福還是災禍? 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對方的言論是否正確、有道理! 長遠有利於人!
Thumbnail
2023/11/15
◎ 對於我們自身周遭的親朋好友,我要如何知道他們說的話是正確有道理的? 該如何判斷、思考 ? 有什麼標準可以對照遵循? 是依照自己的有限經驗、想法 ? 還是依據對方的身分地位、財富來接受? 後果是什麼? 是幸福還是災禍? 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對方的言論是否正確、有道理! 長遠有利於人!
Thumbnail
2023/10/28
◎《禮記.大學篇》 ◎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之義是大人之學,大人的標準是什麼 ? 如何做才是真正大人 ? 就是做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Thumbnail
2023/10/28
◎《禮記.大學篇》 ◎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之義是大人之學,大人的標準是什麼 ? 如何做才是真正大人 ? 就是做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Thumbnail
2023/10/27
※ 我了解我自己嗎? 我了解我的家人親友嗎? 我了解我周遭的生活、工作環境嗎? 不了解的要憂慮,然後搞清楚;不了解的後患是什麼,也要搞清楚!
Thumbnail
2023/10/27
※ 我了解我自己嗎? 我了解我的家人親友嗎? 我了解我周遭的生活、工作環境嗎? 不了解的要憂慮,然後搞清楚;不了解的後患是什麼,也要搞清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第二)。  廋(sōu),隱藏。此為孔子考察諸侯大夫之語。  孔子當年帶著一幫學生,輾轉于列國之間想謀得一份差事。雖說諸侯多不待見他,但他老人家還很挑剔。不符合他的期望和標準,一言不合,拔腿就
Thumbnail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第二)。  廋(sōu),隱藏。此為孔子考察諸侯大夫之語。  孔子當年帶著一幫學生,輾轉于列國之間想謀得一份差事。雖說諸侯多不待見他,但他老人家還很挑剔。不符合他的期望和標準,一言不合,拔腿就
Thumbnail
◎孔子曰:[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為何孔子認為教育引發人民的羞恥心非常重要? 孔子生於春秋亂世,國與國之間每月時常發生戰爭,誠信崩壞,人民苦不堪言。必定心有所不忍,孔子認為亂世的發生是政府執政者的政令有問題,只治標不治本,因此提出解方!
Thumbnail
◎孔子曰:[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為何孔子認為教育引發人民的羞恥心非常重要? 孔子生於春秋亂世,國與國之間每月時常發生戰爭,誠信崩壞,人民苦不堪言。必定心有所不忍,孔子認為亂世的發生是政府執政者的政令有問題,只治標不治本,因此提出解方!
Thumbnail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  這段話分兩句。後一句,『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在後面『子罕第九』篇中又單獨出現了一次。兩句話之間有聯繫,前者強調君子要穩重,後者強調君子交友要謹慎。   孔子說:『君子不穩重就沒有威嚴,學問也不會
Thumbnail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第一)。  這段話分兩句。後一句,『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在後面『子罕第九』篇中又單獨出現了一次。兩句話之間有聯繫,前者強調君子要穩重,後者強調君子交友要謹慎。   孔子說:『君子不穩重就沒有威嚴,學問也不會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後面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含義豐富又意蘊深遠,我得分兩次來說。 孔門弟子將這句話放在《論語》開篇,足見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來求學,都是為了做官。學習是做官的基礎和途徑。子夏說得很清楚,「學而優
Thumbnail
先世有德必生聖賢。聖賢出世的意義又如何?除了物質文明的擘建,也積極建立精神文明,化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受惠的當然是芸芸眾生。
Thumbnail
先世有德必生聖賢。聖賢出世的意義又如何?除了物質文明的擘建,也積極建立精神文明,化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受惠的當然是芸芸眾生。
Thumbnail
回到基本面,試問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先「養」後「教」。 但願眾生得離苦。先讓百姓遠離凍餒之苦,得以吃飽穿暖。待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虞匱乏,再進一步推行教化,提昇精神品質,成為名副其實的「人」。 這才是孔子期待弟子出仕的意義。
Thumbnail
回到基本面,試問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先「養」後「教」。 但願眾生得離苦。先讓百姓遠離凍餒之苦,得以吃飽穿暖。待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虞匱乏,再進一步推行教化,提昇精神品質,成為名副其實的「人」。 這才是孔子期待弟子出仕的意義。
Thumbnail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