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愈來愈常在家下廚,做的當然都是家常菜。自己想吃什麼,上網找找食譜,覺得做得出來就試試看,成果居然多半不錯。一旦做菜愈來愈稱手,能吃的館子也就愈來愈少了。
既然是家常菜,工具愈簡單愈好,步驟愈精省愈好,事後需要洗的鍋碗瓢盆愈少愈好。家裡空間有限,供不起蒸烤爐,賣場兩千塊的三十公升烤箱也湊合,廣式脆皮燒肉、爐烤雞腿、紅酒燉牛肉仍是做得出的。
國外雜誌常常採訪講究的料理家,大大小小的鍋子掛了滿牆,刀子也有一整排,我家當然沒有那個規模。但湯鍋、平底鍋、鑄鐵鍋、壓力鍋加一加居然也有十幾個。年初新買一隻日本「山田工業所」手工鍛打的鐵製中華炒鍋,在家炒出「鑊氣」毫不費力。最近又買了料理家有元葉子監製的三件式油炸鍋,在家做了鹽酥雞、炸蝦天婦羅,美哉。
廚刀,我主要用一把「伊太郎別作」不鏽鋼主廚刀,並不是什麼名牌,十多年前大賣場買的,時不時用IKEA磨刀器劃幾下,鋒利如新。切水果青菜我偶爾會用另一把陶瓷刀,手感非常好。前幾年大賣場集點換了一把大菜刀,卻不大有機會請它出場,只有剁雞、切南瓜、削鳳梨的時候用得上。
砧板學問可以很深,換過好幾種,也買了據說可以用很久的橡膠砧板,但平日最常用的其實是兩片39塊的IKEA軟式砧板,生食熟食各用一片,切花了就換掉,一點兒不心疼。
去年從京都名店「有次」帶了一把洋式三德牛刀回來,此物神則神矣,但不好伺候,每次一定要徹底拭乾不然馬上生鏽,拿來切水果青菜就變成名副其實的「焉用牛刀」,於是始終沒太多機會讓它上場,除了切豆干。
切豆干,是為了炒豆干肉絲。自從有了「山田工業所」的中華鍋,炒菜如虎添翼,便常想在家重現外面館子的味道。豆干肉絲要好吃,除了大火快炒,最最要緊就是豆干務必細切。我都買「主婦聯盟」的名豐白豆干,起先壓著豆干從底下開始片,後來看到網上大廚示範,竟是從上到下一片片橫切,便從善如流,果然更順手。一塊豆干切出六七片,再疊起來豎切成絲,覺得很可以了。
後來,發現更好的辦法:豆干先蒸熟,放涼再切。新鮮白豆干很容易餿掉,先蒸熟再放冰箱,也能延長保鮮期。蒸熟了用「有次」切,一塊豆干竟能切出八九片,不輸給外面館子了。順便用它切蒜片,嚓嚓嚓毫不費力就切得紙一樣薄。熱鍋下豬油,先爆蔥段蒜片辣椒絲,再下醬油料酒醃過的牛肉絲,炒半熟起鍋,下豆干,炒到變色,下肉絲炒勻,盛盤上桌,全程大概五分鐘。炒出來一大盤,以為可以頂兩頓,卻總是一頓就吃光。
冷凍庫總屯著隨時應急的食物:各種丸餃(煮麵煮湯扔幾顆就是加菜)、生蝦、干貝、絞肉、雞腿、牛排、小排骨、香腸、蔥花蒜苗(裝夾鏈袋,免退冰直接用)、滷汁、煮湯撇出來的豬油雞油牛油鴨油(也是裝夾鏈袋,炒菜很好用),還有乾貨:蝦米、扁魚、珠貝,以及時不時得補貨的現成熟食:台中「魚麗」的粉蒸肉、「豬跳舞」的燉肉、「鼎泰豐」的湖州肉粽、「永宝餐廳」的韭菜餃子。
東西在冷凍庫放久了會結霜,鮮干貝會走水變韌,很殺風景。我從有元葉子的書學到一招:裝夾鏈袋浸水擠掉空氣,讓食材和袋子密合不留空隙,就不怕結霜了。若要快速退冰,多年前我的廚師舅舅就教過:裝一大盆水,連袋浸。若要更快,就用溫水,絕大多數食材十來分鐘就能退冰。絞肉進冰箱之前先壓成薄片,退冰更快。
習慣下廚以來,從各方賢達學會許多受用的撇步,對許多人或許早是常識,對我卻是醍醐灌頂。
比方滷煮,必須湯滾關火「浸泡」而非「久煮」,才不會乾柴死鹹。關火當下滷汁的鹹淡決定最後的鹹淡,從此就知道怎麼調味道了。
比方自製雪裡蕻,原來這麼簡單:小芥菜、小松菜或青江菜洗淨放夾鏈袋,加大把的鹽搓一搓,靜置十來分鐘,擰一擰,倒掉汁水,擠掉袋裡的空氣,放冰箱一天一夜,就能下鍋了。
比方白煮蛋剝殼,總是剝得坑坑疤疤,買了在蛋尾戳孔的小工具也沒什麼用。後來知道:蛋煮好馬上浸冷水降溫,蛋浸在水裡剝殼,或者一面沖水,就很容易剝得光滑漂亮。蔥花若要細切,之前總是分兩階段處理:先切一堆蔥花,再把刀橫過來,兩手並用把蔥花「鍘」細。後來知道先豎著把蔥莖剖開再切,很容易就能切出細緻的蔥花。
洋蔥切丁,從前總被薰得淚流滿面,我有不只一個朋友切洋蔥會先戴游泳蛙鏡。後來從「地獄廚神」Gordon Ramsay那兒學會無敵切丁法:除去外皮,豎切兩半,然後從蒂頭往根部方向平行劃刀切片(蒂頭部分先不切斷),再橫過來切丁,一顆洋蔥不用三十秒,切起來極有成就感。又比方辣椒去籽,手指染到辣汁會疼上好一陣子,但先壓著辣椒在砧板上滾一滾,辣椒籽脫落下來就很容易處理了。切青椒,不必橫刀切掉蒂頭,豎著從尾端切,就很容易除去芯子,可食部分毫不浪費。
順帶一提,若是怕「青椒味」,撕掉內面的白膜應該就能解決。蔬菜若要生食,比方青椒、彩椒、芹菜、胡蘿蔔、小黃瓜,先浸冰水,會更清脆。但切記浸完要甩乾。洋蔥、苦瓜浸過冰水就能除去辣味苦味,這大家應該都知道的。
唉呀愈寫愈餓,我要去冷凍庫挖一挖,看看今天晚上要做什麼來吃。
(寫給《財訊》)